照着养,爸妈不紧张,宝宝超健康修订版:台大资深儿科医师,完全解答父母0~1岁育儿疑难

照着养,爸妈不紧张,宝宝超健康修订版:台大资深儿科医师,完全解答父母0~1岁育儿疑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育儿
  • 0-1岁
  • 宝宝健康
  • 亲子关系
  • 儿科
  • 育儿经验
  • 新手爸妈
  • 台大医院
  • 照着养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宝宝常胀气,添加益生菌可改善吗?
过敏宝宝不能太早吃海鲜副食品吗?
喝水解蛋白奶粉较不会让宝宝过敏?
如何改善宝宝日夜颠倒的睡眠模式?


全彩图解
.便便健康
.皮肤红疹

全新修订
.维生素、矿物质添加
.安全泡奶、疫苗施打

【本书特色】
资深儿科医师 + 三个奶娃的爸爸撰写,实用好用!
完整囊括0 至1 岁宝宝,食、衣、住、行等疑问!
简单的QA 问答型式,方便爸妈找寻问题及答案!
清楚的疾病图解模式,让爸妈妈一看就了解安心!

所有有关0 至1 岁的育儿日常生活、饮食、健康、睡眠、疾病等200 题Q&A及错误迷思将一次破解及解答。

【本书内容】
为什么1 怎么喝奶,营养才足够?
小宝宝的奶量/喝母乳、配方奶宝宝的排泄量/母乳、配方奶Q&A
为什么2 副食品怎么吃,才健康?
宝宝的饮食建议量/吃副食品宝宝的排泄量/副食品Q&A
为什么3 怎么睡,才能一夜好眠?
3 种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宝宝的睡眠差异/睡眠Q&A
为什么4 怎么安抚,才不会一直哭?
宝宝哭泣的7 个特色/安抚宝宝的8 种有效方法/哭闹Q&A
为什么5 生活环境怎么营造,才会舒适?
宝宝的衣着应以棉质为佳/穿衣参考建议表/宝宝的生活Q&A
为什么6 宝宝的成长发育,正常吗?
成长指标/视力、认知、语言、社会情绪发展/成长、心血管、生殖
系统Q&A
为什么7 宝宝皮肤红红,过敏了吗?
与生俱来的斑/莫名出现的红疹/尿布疹/过敏/皮肤、过敏Q&A
为什么8 宝宝出状况,是生病了吗?
头颈、泪腺阻塞、乳牙、吐奶、溢奶、呕吐、肠绞痛、腹泻、便秘、
肚脐Q&A
为什么9 宝宝生病了,该怎么照顾?
唿吸、发烧、中耳炎、疫苗、益生菌、餵药Q&A

《新手爸媽的安心指南:從孕期到寶寶滿周歲的實用照護手冊》 一場全新的生命旅程,您準備好了嗎? 迎接新生命的喜悅總是伴隨著無數的疑問與不安。「寶寶到底是不是餓了?」「怎麼判斷他是不是生病了?」「副食品該怎麼準備才對?」對於第一次面對育兒挑戰的父母來說,這些問題如同迷霧,讓人手足無措。 《新手爸媽的安心指南:從孕期到寶寶滿周歲的實用照護手冊》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焦慮而誕生的。這本書拋開了艱澀難懂的醫學術語,以最貼近父母視角的語言,系統性地、階段性地為您梳理從懷孕後期準備,到寶寶一歲前的所有關鍵照護知識與技巧。 本書涵蓋的關鍵領域與特色: 第一部:迎接寶貝前的周全準備(孕期後期至新生兒報到) 1. 孕期最後衝刺:身心準備與環境佈置 待產包的終極清單: 不再只是羅列物品,而是根據產程階段(自然產/剖腹產)提供「必備、建議、非必要」三級清單,精準打包,避免遺漏或過度準備。 打造安全溫馨的居家環境: 針對新生兒的特殊需求,詳述嬰兒床、尿布更換區、哺乳空間的黃金動線規劃。特別聚焦於居家安全隱患排查,如插座保護、家具固定等,建立「零風險」育兒環境的基礎。 認識分娩: 詳細解說各階段產程的生理變化,提供給陪產家屬的實用支持技巧,而非僅是單向的醫學知識灌輸。 2. 新生兒的奇妙世界(0-3個月):建立信任與基礎照護 餵養的藝術: 深入探討母乳與配方奶的選擇、儲存與配製的科學依據。更重要的是,我們側重於「按需餵養」的判讀,教會父母如何觀察寶寶的飢餓訊號(如吸吮動作、躁動),而非僅依賴固定的時間表。 安撫的黃金法則: 針對新生兒「哭鬧」這一核心難題,本書系統介紹了五大安撫技巧(如白噪音、包裹、側臥抱持等),並探討如何區分「生理性哭泣」與「需要關注的哭泣」。 身體的初體驗: 包含臍帶護理、洗澡技巧(從新生兒浴巾包覆到水中遊戲的過渡)、指甲修剪的正確姿勢,確保每次照護都是溫柔且專業的。 睡眠的迷思與現實: 探討「純母乳寶寶的睡眠模式」與「配方奶寶寶的區別」,並提供循序漸進建立良好睡眠習慣的初步建議,強調安全睡眠(仰臥)的重要性。 第二部:發展的里程碑與常見挑戰(4-8個月) 3. 身體大躍進與動作發展觀察 翻身與坐姿的關鍵期: 詳細記錄不同月齡寶寶的預期動作發展(如抬頭、翻身、獨坐),並提供家庭遊戲和伸展運動,幫助刺激寶寶的感官與大運動發展,同時提醒家長何時需要諮詢專業意見。 觸摸與探索: 專章介紹如何為寶寶設計「安全感官箱」,利用不同材質的玩具激發寶寶的視覺、觸覺和抓握能力。 4. 副食品的科學導入:從泥狀到質地 「吃」的黃金四個月: 完整解析何時是導入副食品的最佳時機,重點在於「成熟的跡象」(如能穩定坐著、對食物產生興趣),而非僵硬的月齡標準。 自製與外購的權衡: 提供從天然食材開始製作泥狀食物的食譜,著重於不同食材的營養配比與處理技巧,同時分析市售副食品的選購原則。 食物過敏的初步認知: 介紹常見的過敏原引入順序與觀察重點,幫助父母在探索新食物時保持警惕與記錄。 第三部:移動、溝通與社會性的萌芽(9-12個月) 5. 邁向獨立:爬行、站立與語言啟蒙 移動的自由: 討論爬行、扶站、學步的個人差異性,並提供適合寶寶練習爬行與抓握的地面環境建議。 溝通的橋樑: 探討寶寶發出「第一個詞彙」前的非口語溝通方式(如手勢、眼神交流),並介紹簡單的手語輔助教學法,促進親子間的早期互動。 6. 育兒生活品質的提升:作息的調整與分離焦慮 作息的統一化: 隨著活動量增加,調整午睡與夜間睡眠的模式,建立規律的家庭生活節奏。 認識分離焦慮的浪潮: 解釋分離焦慮的心理學基礎,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父母在必須短暫離開時,能更平穩地安撫寶寶的情緒,同時也照顧到父母自身的心理調適。 本書特色總結: 實用優先原則: 內容聚焦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馬上需要知道」的處理步驟,而非理論推導。 多角度的餵養支持: 無論是純母乳、配方奶或混合餵養的家庭,都能找到量身定制的餵養計畫與問題解決方案。 強調發展的個體差異: 每一章節都反覆提醒父母,寶寶的發展速度不一,重點在於觀察進步,而非與其他嬰兒比較。 情緒共鳴的文字風格: 語言溫暖、充滿同理心,讓新手父母在閱讀時感受到理解與支持,減輕育兒過程中的孤立感。 《新手爸媽的安心指南》將成為您育兒路上最可靠的夥伴,陪伴您從容應對每一個「第一次」,自信地迎接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汤国廷
资深儿科医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担任儿科医师二十年以上,照顾超过十万名小孩的健康,耐心解答过无数家长的育儿疑惑,是小病人及家属心中第一名的好医师。每次门诊时,总希望能将艰深的医学名词转化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再用适当的比喻或自身的带养经验来让病童父母宽心。

〔现职〕
台大医院北护分院小儿部主治医师
〔着作〕
《营养师&儿科医师副食品配方增订版》
〔审订〕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居家照顾全书畅销修订版》


相关着作:《图解 婴幼儿常见疾病&居家照顾全书》《图解婴幼儿常见疾病&居家照顾全书〔畅销修订版〕》《照着养,爸妈不紧张,宝宝超健康》《营养师&儿科医师副食品配方》《营养师&儿科医师副食品配方增订版──100 道营养菜单,补铁、强锌、低敏、增D,从第一口就为宝宝的健康打底!》

图书目录

一章:爸妈的第1个为什么?──怎么喝奶,营养才足够?
宝宝出生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吃了,怎么吃才能吃出自癒力,让宝宝头好壮壮?喝母乳就对了!
刚出生喝母乳的宝宝
    0至6个月小宝宝的奶量
    喝母乳宝宝的排泄量
    母乳宝宝的Q&A
Q1:母乳看起来很稀,营养足够吗?
Q2:宝宝吸多久才会前、后奶都吸到?如何分辨前后奶?
Q3:早产儿宝宝只喝母乳营养够吗?
Q4:母乳引起的黄疸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吗?
Q5:喝母乳的宝宝好像都很胖,会不会过胖?
Q6:手挤母奶时都只能挤出少量,宝宝有吃饱吗?
Q7:如果奶量不够时,是否需帮宝宝补充葡萄糖水或配方奶?
Q8:宝宝吃完奶才是半小时就又要喝奶,是没喝饱吗?
Q9:宝宝一次要吸多久的奶,才算有吃饱?
Q10:如何知道宝宝是否需要再增加奶量?
Q11:宝宝边吸奶边睡觉时,要叫醒他吗?
Q12:宝宝睡了一段时间,是否需要刻意叫醒他喝奶?
Q13:餵奶时发现宝宝喝奶时吞嚥很快,会呛到怎么办?
Q14:宝宝喝完奶会一直打嗝?该如何处理?
Q15:认真的拍,宝宝也有打嗝,为什么他还一直有腹胀情形?
Q16:採亲餵奶水还是不足,无法全母奶哺餵怎么办?
Q17:宝宝大便稀稀水水的,很像拉肚子,是吃坏肚子吗?
Q18:母乳可以喝到多大?需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品?
Q19:挤出来的母奶要怎么储存,宝宝要喝时可以微波加热吗?
Q20:几个月大开始可以不要夜奶一觉到天亮?

喝配方奶的宝宝
    0至6个月的饮食量
    0~6个月宝宝的排泄量
    配方奶宝宝的Q&A
Q1:如果母乳不够要给宝宝喝配方奶应给哪种配方?
Q2:什么情形下宝宝需喝水解蛋白婴儿配方?
Q3:水解蛋白婴儿配方营养比较差只能短时间喝吗?
Q4:小孩如果喝一般配方奶会胀气、吐奶,是否就应改喝水解配方?
Q5:该怎么正确泡配方奶,水温要几度才正确?
Q6:宝宝一直喝不到配方奶的建议量怎么办?
Q7:换奶时的注意事项?
Q8:听说喝母乳的宝宝不用喝水,但喝配方奶的宝宝要喝水吗?
Q9:喝配方奶便秘怎么办?
Q10:孩子喝奶时,感觉很费力,还有痰音是否感冒?
Q11:是否应该给宝宝吃奶嘴以安抚呢?
Q12:药房常鼓吹奶粉的钙质不足需要额外补充钙粉,需要吗?
Q13:宝宝需要吃益生菌强化肠胃道功能吗?
Q14:宝宝喝完奶后,已经打嗝,但还是会吐奶块怎么办?
Q15:宝宝奶量忽然减少到一半,但喝完半小时就又哭闹要喝,是否生病?

第二章:爸妈的第2个为什么?──副食品怎么吃,才会能更健康?

待宝宝成长至四个月大,就可以开始添加副食品,训练咀嚼力及肠胃的对食物适应力,为将来的健康打底。

4至12个月大吃副食品的大宝宝
    四至十二个月正常宝宝的饮食建议量
    吃副食品宝宝的排泄量
    副食品宝宝的Q&A
Q1:宝宝可以吃副食品的表征有哪些?
Q2:宝宝多大要开始吃副食品,是四个月还是六个月?
Q3:有人说宝宝一岁前吃肉类会造成肠胃负担过大,是真的吗?
Q4:四个月大开始宝宝的奶量开始减少,是不是厌奶期?
Q5:宝宝如果厌奶严重,需要提早吃副食品吗?
Q6:宝宝吃副食品时,胃口很好,一下就吃超过建议量,是否有关系?
Q7:宝宝不愿意吃副食品只想喝奶怎么办?
Q8:宝宝的米煳及麦煳怎么添加?是否可用白粥取代?
Q9:婆婆说婴儿米粉太贵,是否可用米麸取代?
Q10:煮副食品的粥是否用糙米比较营养吗,会不会伤胃?
Q11:副食品一定要一种一种慢慢添加?还是可以多种食材打成泥?
Q12:一定要用大骨熬汤或吃魩仔鱼,钙质才够吗?
Q13:海鲜可以让宝宝尝试吗?会不会导致过敏?
Q14:食物原封不动从便便排出来,宝宝的营养够吗?
Q15:宝宝吃副食品后,大便呈条状,但里面有像羊屎便的颗粒,是否正常?
Q16:如何得知宝宝吃某样食材会过敏呢?
Q17:宝宝吃副食品后,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品吗?
Q18:宝宝可以喝豆浆吗?是否会腹胀不舒服?

第三章:爸妈的第3个为什么?──怎么睡才能一夜好眠?

宝宝返家之后,最让爸妈伤脑脑的就是日夜颠倒,及不规律的睡眠时,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宝宝睡过夜,全家一夜好眠?营造良好的睡眠仪式很重要喔!

宝宝的睡眠以浅眠居多
    三种不同类型的新生儿
    0至12个月宝宝的睡眠差异
    宝宝的睡眠Q&A
Q1:宝宝为什么半夜都不睡觉,早上才要睡?
Q2:新生宝宝睡觉时,很容易被自己的手吓到,是否该用包巾包起来?
Q3:宝宝半夜很容易被惊醒,怎么办?
Q4:宝宝喜欢被抱着安抚入眠,是否会养成习惯?
Q5:该怎么做,才能矫正宝宝的生理时钟,让他不再日夜颠倒?
Q6:听说让宝宝哭几天,就可以睡过夜,但他哭了一小时还不停、发抖怎么办?
Q7:宝宝多大时可以戒掉夜奶?
Q8:宝宝可以趴睡吗?是否会影响头型?
Q9:宝宝睡超过吃奶时间,是否该把他叫醒喝奶?
Q10:宝宝睡眠很短暂,会不会影响脑部发育?
Q11:宝宝本来可以睡过夜,但最近半夜又频频起床,是不舒服吗?
Q12:如何营造睡前仪式,才能让宝宝一觉到天亮?

第四章:爸妈的第4个为什么?──怎么顺利安抚哭闹中的宝宝?

哭闹中的宝宝常让新手爸妈很挫折,宝宝为什么哭个不停,该怎么安抚才有效?事实上,哭是宝宝表达自己的方式,不要太紧张了!

出生前后三个月是宝宝哭的高峰期
    宝宝哭泣的7个特色
    安抚宝宝的8种有效方法
    宝宝的哭闹Q&A
Q1:宝宝经常哭闹,搞不清楚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Q2:听说「收惊」后宝宝会比较好带,是真的吗?
Q3:宝宝一哭就抱,会不会变成习惯?
Q4:给宝宝睡摇床好吗?
Q5:宝宝为什么会夜啼,是肠绞痛吗?
Q6:宝宝睡觉时一直被自己的手吓到,要包起来吗?
Q7:发现宝宝的手脚会抖动,是什么原因?
Q8:宝宝哭的时候是不是不要理他让他哭到安静就好?
Q9:是否有可以分辨宝宝哭声所代表意义的方法?
Q10:宝宝经常一生气就哭到发抖或往后仰,像喘不过气是正常的吗?
Q11:婴儿一直哭会不会造成疝气?

第五章:爸妈的第5个为什么?──居家环境怎么营造才舒适?

宝宝的体温较易受环境影响,所以营造适合的居住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穿着吸汗的棉质衣服,也会让宝宝感觉舒适。

宝宝适合的环境温度为25至28℃
    宝宝的衣着应以棉质为佳
    婴儿的穿衣参考建议表
    宝宝的生活Q&A
Q1:医院的婴儿室婴儿都只穿一件纱布衣,不会太凉吗?
Q2:宝宝一定要穿纱布衣吗?手需要用手套包起来吗?
Q3:夏天宝宝一直流汗,需要整天开冷气吗?
Q4:宝宝的手脚、耳朵经常都是冰冷的,正常吗?
Q5:冬天帮宝宝洗澡时很怕他着凉,要洗很热的水吗?
Q7:宝宝好像很热而且长疹子了,但老人家坚持要穿薄长袖怎么办?
Q8:宝宝很容易被蚊子咬后出现肿包,是否应穿薄长袖?
Q9:宝宝出生后需要使用空气清净机维持空气的品质吗?
Q10:使用防尘螨的产品(如寝具、吸尘器等)对宝宝而言是否较健康?

第六章:爸妈的第6个为什么?──宝宝的成长发育正常吗?

宝宝是家长心目中的宝贝总是担心他输在起跑点,其实宝宝的成长有他自己的步调,过分的比较,只会让自己的情绪太紧绷喔!

0至12个月宝宝的的生理发展
    宝宝3成长指标 体重、身高、头围
    0至14个月宝宝的视力发展
    0至12个月宝宝的神经肌肉发展
0至12个月宝宝的心理发展
    0至12个月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
    0至12个月宝宝的语言沟通发展
    0至12个月宝宝的社会情绪发展
    宝宝的成长发育Q&A
Q1:母乳宝宝的体重增加和母乳的品质有关吗?
Q2:宝宝比别人瘦小怎么办?
Q3:宝宝一直很胖,长大后会变胖子吗?
Q4:宝宝的牙齿长的比较慢是钙质不够吗?
Q5:什么时候要开始帮宝宝清洁口腔?
Q6:宝宝很慢才会说话要看医生吗?
Q7:宝宝学坐时可以坐着多久呢?坐着时常往后倒会不会怎么样?
Q8:宝宝一定要学爬吗?如果直接会走路怎么办?
Q9:宝宝爬行的姿势很奇怪,像拖着走是正常的吗?
Q10:宝宝学爬时是否要穿着护膝套、防撞帽,以免受伤?
Q11:宝宝开始学走路时就需要穿着学步鞋吗?该如何选墿?
Q12:宝宝可以坐学步车吗?
Q13:该让宝宝在家里爬上爬下吗?铺地垫比较安全吗?
Q14:宝宝喜欢人家抱,不喜欢自己爬或走路怎么办?
Q15:宝宝生气时会大声尖叫、乱踢,是否有情绪障碍?
Q16:宝宝都不会分享,很会抢其他宝宝的东西怎么办?
    宝宝的心血管Q&A
Q1:宝宝出生时做新生儿自费心脏超音波,医师告知有心杂音,需追踪,怎么办?
    宝宝的生殖系统Q&A
Q1:女宝宝出生后没几天,阴道出血,是否正常?
Q2:女宝宝好像有胸部,是怎么回事?
Q3:如何得知男宝宝的小鸡鸡长度是否正常?
Q4:男宝宝的包皮需要割吗?
Q5:男宝宝的蛋蛋怎么一边大一边小?
Q6:女宝宝也会有疝气吗?

第七章:爸妈的第7个为什么?──宝宝皮肤红红,是过敏了吗?

刚出生宝宝的身体还很软、皮肤也很细致,可能会出现许多让家长搞不清楚是生病还是正常的状况,事先了解,可以省去不少不必要的担心及忧郁喔!

宝宝的皮肤问题
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性黄疸
    需特别注意的病理性黄疸
    若大腿皮肤泛黄就需就医
    宝宝身上与生俱来的斑
    宝宝身上经常莫名出现的红疹
    宝宝可能出现的良性血管瘤
    屁股不透气就可能出现的尿布疹

    宝宝的黄疸Q&A
Q1:该如何辨别宝宝是不是有黄疸?
Q2:晒太阳或用日光灯照射可以降黄疸吗?黄疸指数多少时,需接受照光治疗?
Q3:宝宝有黄疸,还可以继续餵母奶吗?

    宝宝的斑Q&A
Q1:宝宝的后脑勺有一块约50元大小的红点,长大会消失吗?
Q2:宝宝的后背和臀部有青色的斑块,是出生时被偷打吗?
Q3:宝宝身上有许多咖啡色的斑点,听说与神经纤维瘤有关,会不会有问题?
    宝宝的红疹Q&A
Q1:生产前喝绿茶或吃黄莲可以减少胎毒,让宝宝的皮肤比较好吗?
Q2:新生儿出院后皮肤为什么那么干燥,还会脱皮,涂乳液有帮忙吗?
Q3:宝宝的脸上为什么有红疹?是因为大人偷亲吗?
Q4:宝宝背上长疹子,有的医师诊断为湿疹,也有的医师诊断为汗疹,到底是哪个对?
Q5: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常肿一大包且几天都不会消,怎么办?
Q6:常有人建议使用痱子粉(膏)治疗尿布疹,请问这样是否恰当?
Q7:这次尿布疹用了医师上次开的药膏,都没有效,为什么?
Q8:宝宝的屁股(接近肛门周围及阴道周围)一直红红的,是否为尿布疹?
宝宝的过敏问题
    宝宝的过敏Q&A
Q1:怎么知道宝宝是食物过敏?哪些食物容易引起食物过敏?
Q2:宝宝若食用某种食物会过敏,是否不可以再食用?
Q3:宝宝喜欢揉眼睛,这是过敏吗?
Q4:宝宝经常黑眼圈是过敏吗?

第八章:爸妈的第8个为什么?──宝宝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生病了吗?

随着宝宝的成长,爸妈在照顾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恼人的小状况,像是肠纹痛、长乳牙及便秘等,只要透过适当的照顾手法就可以让宝宝感觉舒适。

宝宝的头颈问题
    宝宝的头颈Q&A
Q1:宝宝的耳后、后颈部明显摸到许多颗一粒一粒的淋巴腺,有问题吗?
Q2:宝宝的头老是歪一边,怎么回事?
Q3:宝宝出生时因使用产钳导致锁骨断裂,是否会有影响?照顾上该注意哪些事项?
Q4:宝宝的耳朵很贴近头,常会有黄垢残留并流血,有没有关系?
宝宝的眼睛问题
    眼泪汪汪的泪腺阻塞
    宝宝的眼睛Q&A
Q1:宝宝泪汪汪,每天早上起床眼屎一大堆,怎么办?
Q2:闪光灯对宝宝是不是有影响?

宝宝的口腔问题
    会影响食慾的鹅口疮
    宝宝的乳牙
    宝宝的牙齿Q&A
Q1:宝宝还未长牙,需要做口腔清洁工作吗?
Q2:长牙会发烧、拉肚子吗?
Q3:邻居的宝宝四个月长牙了,我的宝宝六个月还没发牙是钙不够吗?
Q4:宝宝长牙时餵奶会一直咬乳头,平时会一直咬人该怎么办?
宝宝的肠胃问题
    健康宝宝也可能有的吐奶、溢奶
    呕吐易造成宝宝脱水
    哭闹不停的肠绞痛
    便便含水量增多腹泻
    便便便不出来便秘
    宝宝的吐溢奶Q&A
Q1:宝宝溢奶时是否需要就医?
Q2:喝完奶后溢奶或吐奶是否有需要补餵奶?
    宝宝的肠绞痛Q&A
Q1:宝宝很爱哭是不是肠绞痛,如何观察是肠胃问题引起的哭闹?
Q2:小婴儿一直有胀气的情形,是否肠胃功能较差?
    宝宝的腹泻Q&A
Q1:宝宝一个半月大,之前一天大一次便便,现在却一天大三次,偏软,是否为腹泻?
Q2:宝宝七个月大,已经腹泻一週,大便检查也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
    宝宝的便秘Q&A
Q1:宝宝便秘时,是不是要将配奶泡浓一点?
Q2:宝宝便便非常硬且大条,常便很久都便不出来怎么办?
宝宝的肚脐问题
    新生儿的脐带消毒
    宝宝的肚脐Q&A
Q1:宝宝的脐带若迟迟未掉怎么处理?
Q2:宝宝的肚脐怎么愈来愈突出,是剪脐带时没剪好吗?
Q3:宝宝的肚脐本来已经干掉,后来又变湿,是否发炎?


第九章:爸妈的第9个为什么?──宝宝生病了,该怎么照顾?

宝宝生病了,爸妈总是很紧张,尤其是半夜发烧,更是让爸妈焦急,其实生病也是让宝宝的身体产生抗体的好时机呢!

唿吸道的问题
    婴儿的唿吸频率
    爸妈最紧张的宝宝发烧
    幼童容易得到的中耳炎

    宝宝的唿吸Q&A
Q1:宝宝刚出生没几天,每次看他在唿吸都觉得他好喘,会不会是气喘?
Q2:宝宝刚返家后,偶尔会打喷嚏,是感冒了吗?
Q3:宝宝感冒到底要不要看医生?
Q4:宝宝要吃益生菌才能预防感冒及过敏吗?
Q5:宝宝一咳嗽就吐奶怎么办?
Q6:新生儿晚上一直要人抱着直立睡,且不肯喝奶一直昏睡,是不是生病?
    宝宝的发烧Q&A
Q1:宝宝若发烧太久会不会把脑袋烧坏?
Q2:发烧时为什么会手脚冰冷、畏寒?
Q3:发烧时要急着吃退烧药退烧吗?
Q4:宝宝用了退烧药后没多久又烧起来表示药没有效?
Q5: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没有其他症状,怎么回事?
Q6:七个月大宝宝发烧了,而且手脚抖动,是不是抽筋了?
Q7:婴儿鼻塞时该怎么处理?
Q8:感冒鼻涕很多,需不需要用吸鼻器帮宝宝把鼻涕吸出来?
Q9:感冒有痰音或是黄鼻涕就一定要吃抗生素吗?
Q10:宝宝咳嗽咳太久会不会变肺炎?
Q11: 我的宝宝因为咳嗽而带去看医生,医生诊断为急性气管炎,回家后看药单,为什么只有化痰药、支气管扩张剂,而没有止咳药?
Q12:宝宝感冒一週了,半夜经出现咻咻的声音,是气喘吗?
Q13:宝宝得到了急性细支气管炎,怎么照顾?
Q14:什么时候该拍痰,怎么拍?
Q15:宝宝一直打喷嚏,是否感冒了?
Q16:觉得宝宝有痰,吃药吃了一段时间仍未见改善,该怎么办?
Q17:宝宝吃蛋会过敏是否可以施打流感疫苗?
    宝宝的中耳炎Q&A
Q1:宝宝得到中耳炎,是不是洗澡水跑进去了?
Q2:宝宝一直抓耳朵,是不是中耳炎?
Q3:宝宝得了中耳炎,是不是退烧了就不须吃药?
Q4:中耳炎经过治疗后仍然有积水,怎么办?
宝宝的预防针问题
    宝宝的疫苗Q&A
Q1:宝宝可以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吗?
Q2:打预防针要注意事项?
Q3:打预防针会不会让宝宝变得没有抵抗力?
Q4:预防针有很多要自费,该如何选择?
Q5:明明接种了流感疫苗,还得到了感冒,是不是代表这个疫苗不好?
Q6:想让宝宝施打流感疫苗,不知是否安全?去哪里施打比较好呢?医院、诊所或卫生所?
Q7:小朋友在感冒期间能不能施打预防针?
宝宝的餵药问题
    宝宝的餵药Q&A
Q1:如果孩子不喜欢吃药,可不可以将药加入牛奶或果汁里?
Q2:药水开封后还可以使用多久?
Q3:不同的药可以混在一起吃吗?
Q4:宝宝吃药之后把药吐出来怎么办?
Q5:宝宝吃了药,仍在咳嗽、发烧,是不是药物没效?
Q6:宝宝发烧持续三天以上,服用退烧药就退烧,药效退了又立即发烧,是否需就医?
Q7:不同的退烧药是否可合併服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新手爸妈的救星!翻开目录,发现里面涵盖了宝宝从出生到一岁的所有疑难杂症,从喂养、睡眠到生长发育,再到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几乎无所不包。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问题,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解答,就像邻家的大夫一样亲切。比如,关于宝宝的夜醒问题,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不同阶段宝宝睡眠模式的特点,并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说“坚持下去”。我还记得在宝宝刚出生那会儿,看着他小小的身体,总担心喂养不够,书里关于奶量、喂奶频率的建议,结合了实际情况,让我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了。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教我们如何读懂宝宝的信号,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盲目地“照着养”,而是真正地在和宝宝建立连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有时候甚至觉得像在看一本育儿故事集,里面充满了经验和智慧,让我觉得育儿这件事,原来可以这么有章法,又充满乐趣。

评分

我原本以为育儿书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教你如何给宝宝洗澡、换尿布。但拿到这本《照着养,爸妈不紧张,宝宝超健康修订版》,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片面了。它真正触及到了我作为新手父母最焦虑的核心——“不知道对不对”。书中对于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解释了其背后的原因。比如,关于宝宝出牙期的不适,书中不仅描述了症状,还详细介绍了可以缓解疼痛的方法,并且细致地区分了哪些是正常现象,哪些需要引起警惕。这让我不再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手足无措,而是能更冷静地去分析和应对。还有关于宝宝早期发展的启蒙,书中也提供了很多简单易行的亲子互动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就感。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育儿态度,让我感觉育儿不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评分

说实话,自从有了宝宝,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半径瞬间缩小,朋友圈也变成了全是关于宝宝的育儿经。然而,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我常常陷入信息焦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它以台大资深儿科医师的专业视角,为我拨开了迷雾。书中的内容非常有条理,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到一岁,每一个阶段都划分得清晰明了,让我能够针对性地查找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在解答疑难问题时,不仅给出了“是什么”和“怎么办”,还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能够理解事情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关于宝宝便秘的处理,书中就详细讲解了不同原因引起的便秘,以及对应的饮食和按摩方法,还提醒了什么时候需要去看医生。这种专业但又不失温度的讲解,让我对书中的建议深信不疑。而且,它还很注重家长的心理建设,会在很多地方鼓励父母,缓解他们的压力,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宝宝的,更是关于新手父母如何更好地迎接和照顾这个小生命的。

评分

作为一位新手爸爸,我常常觉得自己在育儿这件事上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只能听从妻子的意见,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处境。它用一种非常理性、科学又充满人情味的方式,为我打开了育儿世界的大门。书中对于一些我曾经困惑的医学问题,比如宝宝黄疸、湿疹的处理,都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讲解,让我不再对这些小毛病感到恐慌。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观察”宝宝的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并在妻子忙碌的时候,也能独立地照顾好宝宝。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科学喂养”的章节,它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误区,让我知道如何为宝宝提供最健康的营养。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育儿不仅仅是喂养和哄睡,更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它提供了一些关于亲子互动的建议,让我们能够一起享受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光。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并且让我对自己的育儿能力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抠细节”的妈妈,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影响了宝宝的健康。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在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细致,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宝宝的“生长曲线”和“发育里程碑”的讲解。它不仅解释了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还给出了如何正确解读的方法,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宝宝的成长进度,并知道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点。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宝宝“行为发展”的论述,比如宝宝的哭闹、分离焦虑等等,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应对策略,让我觉得跟宝宝沟通不再是难题。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书中关于“常见疾病预防”的部分,提前了解一些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并做好应对准备。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迹大小适中,插图也很生动,阅读体验非常好。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育儿这件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更加自信地走在育儿的道路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