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津逮

文言津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文学习的基础入门书

  「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

  「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张中行先生的这本书,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

  在本书中,张中行先生以十篇文章讲怎样学习文言,外加一篇附录专讲工具书。把原本艰深的知识,用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文笔,娓娓道来,带读者在文言世界中漫游,于不经意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推广重点
  1.中文学习的基础入门书。
  2.大家小作,深入浅出,易于学习,掌握文言学习的门径。
  3.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知识准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中行


  1909—2006,河北香河人,哲学家、散文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着有《负暄琐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作文杂谈》《顺生论》等。

图书目录

我读《文言津逮》陈曦钟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一  文义之间
二  读音小议
三  名物种种
四  典故探原
五  费解一斑
六  择善而从
七  舍粗取精
八  冷暖自知
九  循序渐进
十  行文借鉴
附录 工具书举要

图书序言

文义之间
 
这本小书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谈问题之前,先说说甚么是文言。这要从古汉语说起。顾名思义,古汉语是古人用为交际工具的汉语。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古」指甚么时代,二是「语」指哪一种话。先说前一个问题,古,从有文献可考算起,即使截止到隋唐,也超过两千年。年代久,任何事物都要变,语言当然也不能例外。孔子说的话如果如实地传下来,恐怕以继道统自任的韩愈也未必能懂,那么究竟以孔子之言为准呢,还是以韩愈之言为准呢?再说第二个问题,从甲骨文起,可考的文献确实不少,可是这些文献与口语有无距离,距离多远,也很难确切知道。古,摸不清;语,也摸不清。怎么办?可行的办法是取其大同而舍其小异。幸而我们的古汉语确是有大同,即所谓「文言」,古代大致以秦汉为准,有个相当明朗的规格,后代,不管是强调仿古的唐宋八大家和明前后七子,还是强调创新的明公安派,都亦步亦趋地照着规格作,这样,文言高踞其位,堂上一唿,堂下百诺,就形成相当协调的一统。这个一统,与其说是古汉语,还不如称之为文言更确切。自然,文言的大同之中也难免小异,如过于古奥的词句,见于甲骨文、金文以至《尚书》中的那些,看来有些离奇,或者另一端,如六朝的译(佛)经体,有外道气,小说,有俚俗气,可以存而不论。
 
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你说是截然两种吗?不对;你说不是两种吗?也不对。勉强说,是藕断丝连,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显示易学的一面,就是说,可以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同中有异显示难学的一面,就是说,望文生义,常常会误解。
 
我们读文言作品,看,是由字形而领悟意义;念出来,是由声音或兼由声音领悟意义。这里专就看说,是字形和意义之间有某种约定的关系,熟悉这个约定的关系,自然可以望文而生义。可是,字形和意义的约定关系,文言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甚至常常不同,因而不熟悉文言的人就很容易把现代汉语的约定关系移用于文言,于是就错了,至少是似是而非。因此,文言的讲读,想要做到理解正确,就必须注意文言的文义之间的某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情况。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