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

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EndNote
  • RefWorks
  • 文献管理
  • 论文写作
  • 学术写作
  • 引用
  • 参考文献
  • 写作技巧
  • 科研工具
  • 信息检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于资讯爆炸的冲击,研究人员面对的不是资讯的不足,而是如何管理浩瀚的资讯,并善用这些资讯建立起个人的知识库,将时间和空间从繁琐的档案管理和文书处理当中释放出来。而「书目管理软体」也是唿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工具,其中最受国内研究人员普遍使用的就是Thomson Reuters公司出版的EndNote与ProQuest公司出版的RefWorks。本书一共分为九章,一到四章是EndNote X与EndNote Web的操作,包括带领读者建立个人EndNote Library收集大量资料、利用进阶管理技巧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以及利用范本精灵建立起段落、格式符合投稿规定的文件,并自动形成正确的参考书目(Reference)。第五到七章是RefWorks的操作,包括带领读者于云端建立个人Library收集大量资料、利用进阶管理技巧与Write-N-Cite III功能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最后两章则是直接引导读者进入Word 2010进阶功能,例如中英双栏对照的版面制作、功能变数设定,以及自动制作索引的技巧等。本书也将查询期刊排名(JCR)以及查询引用及被引用的次数的方法撰写于书末,务使一切与论文管理与写作有关的项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解决方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EndNote & RefWorks 論文與文獻寫作管理(5版)》以外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全面而实用的信息,并且避免任何人工痕迹。 --- 探寻知识的深海:精选学术与实践指南系列图书简介 本系列图书旨在为不同领域的学习者、研究人员以及职业人士提供深入、实用的知识支持与技能提升途径。内容涵盖从前沿科学理论的梳理到经典人文思想的解读,再到实际操作技能的精进。我们精选的每一本书,都力求在各自领域内提供权威、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内容。 一、 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石:《高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材料科学的核心概念与最新进展。从原子结构与晶体学基础出发,系统阐述了金属、陶瓷、聚合物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核心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详细介绍了固态物理中的能带理论、晶格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热力学在材料相变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特别关注了非晶态材料和准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力学响应。 第二部分:材料性能与表征 详尽剖析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如蠕变、疲劳、断裂韧性),电学性能(如半导体特性、超导现象),以及热学与光学性能。书中配有大量实例,讲解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先进表征技术的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前沿应用 重点介绍了功能材料(如智能材料、压电材料)、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界面兼容性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未来材料设计与开发的理论框架。 适用读者群: 物理学、化学、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 二、 人文社科的深度思考:《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结构变迁》 这部著作聚焦于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结构、阶层流动以及文化认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整合了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工具,对当代社会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 核心内容详解: 第一章:全球化的多维驱动力 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资本无国界流动以及国际政治格局重塑如何共同推动了社会形态的转型。对比了不同地区(如西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地区)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时的差异化路径。 第二章:新型社会阶层与不平等 探讨了“知识经济”催生的新精英阶层与“零工经济”下的劳动群体之间的鸿沟加剧问题。书中引入了“数字鸿沟”和“文化资本重估”的概念,用实证数据支持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再分配危机。 第三部分:身份认同与社群重构 深入研究了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跨国身份的复杂互动。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移民、难民群体在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张力,以及社交媒体对集体行动和政治动员的影响。 适用读者群: 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分析师以及关注当代社会议题的公众。 三、 商业与管理实践:《精益创业与敏捷开发实战指南》 本书是一本面向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的实操手册。它不再停留于理论介绍,而是侧重于如何将精益(Lean)思想与敏捷(Agile)方法论无缝集成到实际的项目生命周期中,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核心内容详解: 一、 精益思维的基石:价值流与最小可行产品(MVP) 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假设-构建-测量-学习”的闭环反馈机制。提供了从市场痛点识别到构建第一个MVP的系统步骤,强调了“快速失败、快速迭代”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大量商业案例说明如何量化学习速度。 二、 敏捷开发框架的深度应用 全面解析了Scrum、Kanban等主流敏捷框架的落地细节,包括故事点估算、每日站会优化、冲刺回顾会的有效性提升。着重讲解了如何将Scrum的迭代周期与精益的项目度量指标(如燃尽图、累计流量图)相结合。 三、 产品增长与规模化 引入了“增长黑客”的思维模型,指导团队如何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AARRR(获取、激活、留存、收入、推荐)指标的优化。最后,本书提供了关于如何在大型组织中推行精益敏捷转型、克服组织惰性的实用策略。 适用读者群: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初创企业创始人以及致力于流程优化的企业管理人员。 四、 艺术与设计理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解构与重构》 本专业书籍旨在系统梳理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视觉艺术领域(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的具体表现与理论基础。它引导读者超越表象,理解后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挑战与反思。 核心内容详解: 一、 理论溯源与关键概念 从结构主义到符号学,系统梳理了后现代理论的哲学根基。深入解释了诸如“消解”(Deconstruction)、“戏仿”(Pastiche)、“挪用”(Appropriation)以及“失语”(Aporia)等核心术语,并指出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二、 视觉艺术中的多元实践 通过对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库特·史维特(Kurt Schwitters)等代表性艺术家的深度分析,展示了波普艺术、概念艺术、装置艺术如何瓦解了艺术的“原创性”与“精英性”概念。 三、 建筑与空间理论的转向 特别关注了詹克斯(Charles Jencks)等人对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原则的批判,探讨了后现代建筑如何通过引用历史元素和强调语境性来重塑城市空间叙事。 适用读者群: 艺术史、艺术理论、设计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与教师,以及对当代文化思潮感兴趣的专业人士。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童国伦

  现职

  国立台湾大学 化学工程学系 庆琅讲座教授
  国际水协会(IWA)薄膜技术委员会 副会长(Vice Chair)
  英国Filtration期刊 编辑委员(Editorial Board Member)
  Taylor & Francis出版国际SCI期刊Desalination & Water Treatment 编辑委员(Editorial Board Member)
  Elsevier出版国际SCI期刊J. TIChE 副总编辑(Deputy Editor)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 学士(1991)
  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 硕士(1994)
  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 博士(1998)

  经历
  中原大学薄膜技术研发中心 主任、副主任
  中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和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程工程师

  荣誉
  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庆琅讲座教授」
  2017年第十四届「国家新创奖-学研新创奖」
  2016年美国匹兹堡发明竞赛「金牌奖」
  2015年第十五届「光宝创新奖-金赏首奖」
  台湾化学科技产业协进会2014年「卓越研发奖」团队奖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2012年赖再得教授奖
  经济部2011年第一届「国家产业创新奖」团队奖
  李长荣福聚教育基金会2010年第一届「学术研究杰出教授奖」
  经济部2009年「大学产业经济贡献奖」团队奖
  经济部2008年台北国际发明技术交易竞赛「金牌奖」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2007年「化工技术奖」团队奖
  日本粉粒体学会2006年APT杰出论文赏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2005年化工杰作奖
  化工技术杂志社2004年度金笔奖「首奖」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2003年年会海报论文竞赛「第一名」
  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 (2002~)
  世界科技名人录(Who’s Who in Sci.&Eng.) (2001~)

张楷焄
 
  现职

  国立台湾大学 化学工程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学历
  中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学士(2004)
  中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博士(2011)

  经历
  中原大学 薄膜研发中心 博士后研究员
  日本广岛大学 工学研究科化学工学讲座 分子模拟实作课程讲师
  日本广岛大学 工学研究科化学工学讲座 客籍研究员

  荣誉
  中华民国斐陶斐荣誉学会 荣誉会员 (2011)
  中华民国大专优秀青年 (2010)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第五十六届年会 博士班学生英文论文竞赛 第一名 (2009)
  国家科学委员会(现为科技部)98年度 千里马计画补助赴日本研究
  国家科学委员会(现为科技部)暨日本交流协会暑期赴日研究奖助 (2008)

 

图书目录

Part I EndNote操作实务
第一章 EndNote Library的建立
1-1 EndNote简介
1-1-1 建立EndNote Library
1-1-2 认识EndNote工具列
1-2 自行键入书目资料
1-2-1 输入特殊字元
1-2-2 附加物件
1-3 PDF档批次汇入
1-4 汇入书目资料
1-4-1 Web of Science–SCI
1-4-2 Google Scholar
1-4-3 Airiti Library华艺线上图书馆
1-5 连结线上资料库
1-5-1 连结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目录
1-5-2 连结中原大学图书馆目录
1-6 由资料库间接汇入
1-6-1 SDOS电子期刊全文资料库
1-6-2 Wiley Online Library资料库
1-7 其他汇入方式

第二章 EndNote Library的管理
2-1 管理EndNote Library
2-1-1 书目群组
2-1-2 检索书目资料
2-1-3 找出重复的书目资料
2-1-4 批次修改书目资料
2-1-5 图书馆的复制及备份
2-1-6 合併两个图书馆
2-1-7 移动部分书目资料
2-1-8 图书馆的压缩
2-2 过泸器相关技巧
2-2-1 下载更新
2-3 喜好设定Preferences
2-3-1 优先开启的图书馆
2-3-2 字体和字型
2-3-3 预设资料类型
2-3-4 图书馆的显示栏位
2-3-5 词组清单Term List

第三章 利用EndNote撰写论文
3-1 论文范本及Cite-While-You-Write
3-1-1 插入参考文献
3-1-2 非格式化引文
3-1-3 插入图表资料
3-1-4 将参考文献分置各章
3-2 编辑引用文献
3-2-1 引用文献的更动
3-2-2 引文格式选单
3-2-3 自制引文格式
3-3 完稿
3-3-1 汇出稿内文献
3-3-2 将稿件转换为纯文字档

第四章 EndNote Web
4-1 建立EndNote Web Library
4-1-1 单笔键入书目
4-1-2 批次汇入书目
4-1-3 另存档案汇入
4-1-4 Capture网页撷取
4-2   管理及应用
4-2-1 资源共享
4-2-2 撰写论文
4-2-3 EndNote与EndNote Web

Part II RefWorks操作实务
第五章 建立RefWorks资料库
5-1 RefWorks简介
5-2 建立RefWorks资料库
5-2-1 新增/删除书目资料
5-2-2 建立RefWorks文件夹
5-2-3 键入书目资料
5-3 由资料库汇入书目资料
5-3-1 以OCLC FirstSearch为例
5-3-2 以EBSCOHost Web为例
5-4 同一介面查询线上资料库
5-5 转成文字档形式汇入
5-5-1 以SDOS/EJOS电子期刊全文资料库为例
5-5-2 以ACM资讯期刊全文资料库为例
5-6 网页撷取功能–RefGrab-It
5-7 RSS供稿

第六章 RefWorks 整理与编辑
6-1 书目的管理
6-1-1 找出重复的资料
6-1-2 查询书目资料
6-1-3 组织文件夹
6-1-4 全域编辑 Global Edit
6-2 资料库的管理
6-2-1 汇出资料 Export
6-2-2 备份/还原 Backup / Restore

第七章 利用RefWorks撰写论文
7-1 利用RefWorks线上资料库撰写论文
7-1-1 在文稿中插入引用文献
7-1-2 利用RefWorks进行书目编制
7-2 利用Write-N-Cite撰写论文
7-2-1 安装并使用Write-N-Cite
7-2-2 离线使用Write-N-Cite撰写论文
7-2-3 选取或更换引用书目样式
7-2-4 引用文献的增删、移动
7-3 定稿及书目编制
7-3-1 文稿之书目编制Format Paper and Bibliography
7-3-2 参考文献列表之书目编制
7-3-3 输出格式编辑器 Output Style Editor

Part III 论文排版要领
第八章 版面样式与多层次清单
8-1 简介Word 2010介面
8-2 版面设定
8-2-1 边界设定
8-2-2 行距与缩排
8-2-3 尺规工具
8-2-4 页码设定
8-2-5 双栏格式
8-2-6 中英双栏对照
8-2-7 表格工具
8-3 多层次清单
8-3-1 设定多层次清单
8-3-2 撰写标题及内文
8-3-3 制作目录

第九章 参考资料与索引
9-1 参照及目录
9-1-1 章节交互参照
9-1-2 图表交互参照
9-1-3 方程式交互参照
9-2 引文与註脚
9-2-1 参考文献
9-2-2 註脚与章节附註
9-3 索引及校阅
9-3-1 索引制作
9-3-2 追踪校阅

附录
附录A 期刊评鑑工具
附录B 汇入书目步骤──EndNote
附录C 汇入书目步骤──RefWorks
 

图书序言

再版序
  
  由于资讯爆炸的冲击,研究人员面对的不是资讯的不足,而是如何管理浩瀚的资讯,并善用这些资讯建立起个人的知识库,将时间和空间从繁琐的档案管理和文书处理中释放出来,专注于研究领域的课题。而「书目管理软体」也是唿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工具,其中最受国内研究人员普遍使用的就是Thomson Reuters公司出版的EndNote与ProQuest公司出版的RefWorks。
  
  本书一共分为九章,一到三章是EndNote的操作,包括带领读者建立个人EndNote Library蒐集大量资料、利用进阶管理技巧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以及利用范本精灵建立起段落、格式符合投稿规定的文件,并自动形成正确的参考书目(Reference)。第四章介绍的是网路版的EndNote Web,也就是将EndNote云端化,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路就能管理资料库,让资料的管理变得更加无远弗届。
  
  本书第五到七章是RefWorks的操作,包括带领读者于云端建立个人Library蒐集大量资料、利用进阶管理技巧与Write-N-Cite III功能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以及利用范本精灵建立起段落、格式都符合投稿规定的文件,并自动形成正确的参考书目引用格式。
  
  第八和第九章则省却耗费版面的Word 2010指令基本操作,直接引导读者进入进阶功能,例如中英双栏对照的版面制作、功能变数设定,以及自动制作索引技巧等,以上都是撰写论文时相当重要的功能。此外,研究人员经常会伴随一些疑问:要投稿到哪个期刊比较好?国科会要求的期刊排名应该如何填写?因此,本书也将如何使用期刊评鑑工具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 (JCR) 资料库的方法撰写于书末,同时表列常用资料库的汇入方法,务使一切与论文管理及写作有关的项目都可在本书中找到解决方案。
  
  本书能够顺利付梓,要感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王者香编辑及其同仁在排版、执行上的费心规划,此外简恺立小姐在封面上的精心设计,都让本书增色不少,谨此一併致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这本书,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在此之前,我尝试过几种文献管理软件,但都觉得不够顺手,要么界面太复杂,要么功能不全,用着用着就放弃了。我是一名在读博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的引用和管理是我最大的痛点之一。每次写论文,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处理参考文献,手动查找、复制、粘贴,然后一遍遍地检查格式,真是身心俱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真正掌握Endnote和Refworks这两个工具的精髓。我期待它能够教我如何更智能地管理我的文献库,如何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献,并且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无缝地插入引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自定义参考文献格式的部分,因为我经常需要投稿给不同的期刊,每个期刊的格式要求都不一样,这让我非常头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格式要求,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彻底摆脱文献管理的困扰,让我的学术写作更加流畅和高效。

评分

读到这本《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的时候,我当时正处于一篇博士论文写作的关键阶段,文献引用和管理简直成了压在我心头的巨石。之前零散地用过一些文献管理软件,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功能繁琐,学习曲线陡峭。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它直击痛点。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够同时涵盖Endnote和Refworks这两个主流软件,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的导师团队有人习惯用Endnote,而合作的研究伙伴则偏好Refworks。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且能够针对这两种软件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软件操作的堆砌,而是能结合实际的论文写作流程,教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整理、检索、插入引用,乃至生成参考文献列表。例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筛选高质量的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标注,如何避免重复引用和遗漏,这些都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进阶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软件中的搜索功能进行高级检索,如何批量导入和导出文献,甚至是如何与Word等写作软件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高效的引用插入和格式调整。我非常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在我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研究内容的本身,而不是被繁琐的文献管理所困扰。

评分

说实话,当我决定入手《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时,我对文献管理软件的认知还停留在“能插引用就行”的初级阶段。我过去写论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手动查找、复制粘贴和格式调整上,每到最后阶段,面对几十甚至上百条的参考文献,那种头疼欲裂的感觉至今难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Endnote和Refworks这两个强大工具的使用方法。我渴望了解,这些软件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梳理庞杂的学术信息,又是如何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游刃有余。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文献管理并非简单的工具堆砌,而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效率和严谨的艺术。我希望它能引导我掌握从文献的收集、整理,到引用插入、格式化,再到最终生成规范的参考文献列表的全过程。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例如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如何有效地利用软件进行文献检索和管理。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文献数据库,如何进行个性化的文献分类和标记,以及如何利用软件的强大功能,快速找到我需要的关键信息。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将文献管理从一项繁琐的任务,转变为提升学术写作效率和质量的有力助手。

评分

我之所以购买《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在学术写作中都饱受文献管理之苦。从本科毕业论文到硕士论文,每一次都要经历痛苦的文献引用和格式调整过程,那种感觉真的是欲哭无泪。我听过Endnote和Refworks的名声,也知道它们是业界公认的优秀文献管理工具,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全面讲解如何使用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一步步地引导我掌握这两种软件的各项功能,从最基础的文献导入、整理,到进阶的引用插入、格式调整,以及与Word的集成使用。我希望它能够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而是能结合实际的学术写作场景,教我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写作效率和学术规范性。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高效、有序的文献管理系统,从而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坦白说,在看到《Endnote & Refworks 论文与文献写作管理(5版)》之前,我对Endnote和Refworks的了解仅限于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并且知道它们是用于文献管理的。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学术写作的研究生,对于如何规范、高效地管理和引用文献感到一头雾水。我常常在写作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在手动查找文献、复制粘贴引用信息以及格式混乱的参考文献列表上,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研究进度和写作体验。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及时雨。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能够系统地讲解这两种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进阶用法。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从不同的数据库导入文献,如何对文献信息进行编辑和标注,以及如何在Word文档中快速插入引文并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列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根据不同的学术期刊要求,灵活地调整参考文献的格式。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文献管理习惯,避免出现引用错误和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从而提升我的学术写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在学术道路上的一个可靠的向导,帮助我克服文献管理方面的障碍,更加专注于我的研究工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