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去吃到饱!
觉得烦?来喝酒!
想减肥?改喝果汁轻断食!
睡不着?吞个助眠剂!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
似乎都用「吃」来解决所有问题?
临床心理师基玛‧卡吉儿透过学术研究与临床实务,抽丝剥茧「过度饮食」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解开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狂吃」的病态消费之中。
想减肥?一「吃」就搞定! 我们都知道,最简单、最有科学根据的减重方法就是「少吃一点」,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其实我们的目光,早已被一则一则光鲜亮丽的广告所吸引:
●能量棒、代餐、运动饮料、阿金饮食、生酮饮食、食物调理机、现榨果汁机……
时下最流行、噱头性十足的商品,再加上网红推荐文、开箱影片将我们给淹没,于是我们用更多的「过度消费」来解决「过度饮食」的问题,彷彿只有砸大钱才买得健康和苗条。结果,我们往往比决定减重之前还消费得更多!
除了花钱吃吃喝喝之外,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各大厂商业者纷纷把我们当作赚钱武器──食品厂制造高度可口食品,让我们上瘾、变胖;标签上的「天然」「低脂」等标语,促使我们毫不犹豫地吃更多;各种时尚饮食、减重食谱狂销……业者的火药库里,永远都有最新的花招、力量强大的成分,我们还抵挡得住吗?
问题是,当吃下肚的东西,代表了身分地位;当不购买时下的东西,就会被边缘化;当你沮丧、焦虑、孤单的时候,沉溺在食物里,是人生中唯一的慰借……你还能不去消费吗?
消费文化、社会心理、广告媒体、成瘾物质、食品厂与药厂争夺战……一堆「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纵着我们的生活!或许,我们已经别无选择。过度饮食,不仅是我们唯一负担得起的平价奢侈,也是我们在这个变态的消费文化下,表达痛苦的极端方式。
名人推荐 ★周慕姿│心曦心理谘商所所长
★洪雪珍│职场专家
★郑凯云│TVBS主播、健康2.0主持人
★苏益贤│临床心理师、作家
──同感推荐!(依姓名笔画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