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随笔

禅学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博士,把一般人望而却步的「禅」,以故事手法生动的道出:禅宗历史、禅与一般文化、禅的哲学、禅体验的解释、禅的修行、禅学中的理性与直观、禅的自然观等等,深入而浅出,变成人人可解的生活体验。

  生活苦闷、不迷失自己而回到真正人之生活的读者、对于想了解现代禅学本质与禅之意义的现代人,不可不读这本禅学名着。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すずき だいせつ、D.T.Suzuki,1870年10月18日-1966年7月12日)


  本名贞太郎〔ていたろう〕,别号也风流居士。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人。曾于1963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1]。有「世界禅者」之誉。着作有《般若经の哲学と宗教》、《华严の研究》、《禅的研究》、《禅的诸问题》、《禅思想史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佛教与基督教》。

  主要思想主张之一为「自己作主」。

译者简介

孟祥森(1937年5月25日-2009年9月21日)


  笔名孟东篱、漆木朵,生于中国河北省定兴县。台湾作家。以生态、哲学为主题写作,并大量翻译艰深的外文着作,有绿色生态作家称号。
 

图书目录

编者前言

一、佛教中的禅宗(一九○六)
前言
禅宗历史
  印度
  中国
  日本
禅宗的几个原则
  重事实而不重语言文字
  无经无书
公案
非禁欲主义
禅的哲学
禅与一般文化
  中国
  日本
禅的修行
文献

二、禅佛教(一九三八)

三、禅体验的解释(一九三九)

四、佛教哲学中的理性与直观(一九五二)

五、禅:答胡适博士(一九五三)

六、问答(一九五三)

七、禅的自然观(一九五三)


名词索引
铃木大拙 年表
 

图书序言

非禁欲主义

那些只认识到佛教苦修层面或悲观层面的人,会以为禅宗也是如此;但事实上,禅宗却是佛教最积极和最有活力的派别之一。禅宗教导说,要合于宇宙的道;而开悟者不再认为感官世界中,何者是该诅咒的,何者是该躲避的,如禁欲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然。就这一点而言,禅者就像其他的大乘佛教徒一样,认为同情与慈悲是他们宗教的根本基础。因为他们不肯停留在精神上的超升地位,而将他们的人类同胞遗留在无明的痛苦中。他们从理论的高处下降到各殊的世界;他们像众生一样生活着,受苦、忍耐和希望,但他们内在的生活,不受此世任何折磨的骚扰。修禅者精神发展的历程,在一本叫做《十牛图》的书中说得很清楚。这本书把禅宗的精神历程,比之于寻牛与驯牛。

禅的哲学

在此处,我并不想对于谜样的公案所寓含的哲学做思考与解释,我只想给读者翻译《六祖坛经》一些的段落;这本书在禅宗历史中,是划时代之作,由六祖的弟子依据他们的随记而成*。

*附铃木的英译文,使读者有欣赏的乐趣。

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