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以为的俄罗斯:第一本台湾作者撰写的俄罗斯轻文化观察书

这不是你以为的俄罗斯:第一本台湾作者撰写的俄罗斯轻文化观察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俄罗斯
  • 文化观察
  • 轻文化
  • 台湾作者
  • 旅行
  • 生活
  • 异国情调
  • 社会观察
  • 文化差异
  • 当代俄罗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战斗民族在不战斗的时候,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第一本台湾作者撰写的俄罗斯轻文化观察书,
跟着长期在俄罗斯工作的裴凡强、
结交俄罗斯男友的唐宏安,
一起窥见战斗民族的真实面貌!

  说到俄罗斯,你想到什么?
  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世界第17大经济体,
  有着充满个人魅力的强人总统,也是背包客所向往的神秘国度。
  由两位熟悉俄罗斯的作者所撰写的第一手俄罗斯解析,
  以轻松逗趣的笔调,从生活、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元角度,
  带你前进俄罗斯,绝对颠覆你的刻板印象!
  养熊当宠物、热爱伏特加?
  战斗民族神秘又有趣的日常,才不是你想的那样!

  ▌和战斗民族交流别怕,一本书参透所有秘密!
  脸很臭,但实际上人超好又有耐心!
  爱喝酒,但超级讨厌喝酒打卡!
  机场入境时微笑,真的会被带去小房间吗?
  国民很少出国旅游,因为国家实在太大了?
  冷得要命的漫漫冬季,战斗民族的全民运动为何?

  ▌俄罗斯的不思议小日子,特别精采!
  鹿鼎记里的「霞舒尼克」,竟是俄国人餐桌上亮点?
  在这里,圣诞老人穿着蓝衣、蓝帽?
  俄国人举办婚礼时如何展现战斗特质?
  俄罗斯的街上,二手车才是王道?

  ▌ 俄罗斯的社会情势,在此实况转播!
  战斗总统普京的铁汉柔情,就连年轻人都真心爱上!
  女多男少,俄国美女的外嫁风潮
  传说中超难申请的俄罗斯签证到手!百分百揭密!

热忱推荐

  隋 棠/演员
  廖庆学/东森主持人
  舒梦兰/东森主播
  戴立纲/新闻龙卷风主持人

专文推荐

  魏百谷/国立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

  「阅读之后,有助于明了俄国的文化样貌,可将之定位为一本俄国文化的辅助教材,是引领读者,进入俄国文化殿堂的捷径。」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史达林后代
  「要了解俄国或是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尤其难上加难。希望作者能以此书,将这些面向介绍给华文世界的读者。」
穿越历史的迷雾,探寻东欧的脉搏:一部关于现代俄罗斯社会、文化与政治的深度观察报告 本书聚焦于深入剖析现代俄罗斯联邦的复杂面貌,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到微观的社会生活,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去刻板印象的观察视角。 这本书并非一部标准的外交政策白皮书,也非一部纯粹的历史教科书。它是一趟深入俄罗斯腹地的精神旅程,由一位长期关注并亲身接触该国社会的观察者撰写。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带领读者穿梭于莫斯科的霓虹灯火与西伯利亚的广袤荒原之间,试图描绘出当代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把握他们的现在,并展望他们的未来。 第一部分:历史的阴影与民族的自我认知 俄罗斯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张力与矛盾的史诗。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从苏联解体的冲击波及其后续影响入手,探讨“大国情结”如何在后帝国时代得到重塑与延续。 1. 苏联的遗产与“去共产主义化”的悖论: 我们将探讨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乃至个体心理造成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回归正常”,而是在巨大的历史断裂中,寻找新的稳定锚点。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的兴起如何在新旧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相互拉扯?书中会详细分析“去斯大林化”进程中的矛盾性,以及官方叙事中对列宁和沙俄时代历史元素的复杂挪用。 2. 伟大的卫国战争叙事: 卫国战争(二战)在俄罗斯民族记忆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本书将细致剖析这一叙事如何被用作凝聚国民精神的核心工具。它不仅仅是对历史功绩的回顾,更是一种当代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探讨公众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创伤、牺牲与胜利,以及国家如何管理和引导这种集体情感,避免其滑向狭隘的民族主义陷阱。 3. 帝国情结的复苏与周边国家的视角: 俄罗斯在地理上和精神上始终是欧亚大陆的交汇点。本书将审视后苏联空间内,俄罗斯如何处理与前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波罗的海三国到高加索地区,再到乌克兰,文化、语言和安全议题的交织,构成了理解俄罗斯外交政策时不可或缺的背景。我们将特别关注俄罗斯知识界对“势力范围”概念的内部辩论。 第二部分:社会肌理的微观扫描 抛开宏大的政治舞台,俄罗斯的日常社会生活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与独特的文化密码。本部分旨在捕捉那些在主流媒体报道中常常被忽略的“烟火气”。 1. 城市化进程与“新俄罗斯人”的文化景观: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无疑是俄罗斯的文化前沿,但本书会探究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的内部张力。新一代的财富积累、消费主义的盛行,与传统东正教价值观、以及深植于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残余是如何并存的?我们将考察新兴的艺术空间、独立咖啡馆文化,以及这些空间如何成为社会批判和身份构建的场所。 2. 互联网、信息流与“信息茧房”的形成: 在高度数字化的时代,俄罗斯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本书将分析VKontakte、Telegram等本土平台的作用,以及信息流动在国家控制与民间表达之间的微妙平衡。读者将了解到,年轻一代如何利用数字工具获取信息、组织活动,以及国家信息管控策略的演变。 3. 地方社会的韧性与多样性: 俄罗斯不仅仅是莫斯科。本书将带读者领略喀山、叶卡捷琳堡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挑战。这些地区在经济结构、民族构成和文化传统上与首都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如何应对中央政策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区域认同?我们将探访地方文化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小型企业,观察它们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第三部分:文化、信仰与日常哲学 俄罗斯的文化产出一直是其软实力的核心。本书将探讨当代俄罗斯文化是如何回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的。 1. 文学与艺术中的“俄罗斯灵魂”: 尽管文学黄金时代的辉煌难以企及,但当代俄罗斯文学、电影和戏剧仍在试图回答“我们是谁?”这一永恒的问题。本书将关注当代作家的主题转向,例如对个人自由的探讨、对道德困境的反思,以及他们如何巧妙地处理审查制度下的创作空间。我们将分析一些成功的当代电影作品,解读其中蕴含的社会潜台词。 2. 东正教的复兴与世俗化: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它在政治生活、公共道德构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这种复兴是否代表了全民信仰的回归?我们将区分官方层面的宗教政策与普通民众在私人生活中对精神寄托的需求,探讨宗教在当代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实际权重。 3. 体育与民族身份的投射: 足球、冰球、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一直是俄罗斯展现国家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窗口。本书将分析国家如何利用体育成就来塑造公众情绪,以及普通民众如何通过支持本国队伍来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即使在面临国际争议和制裁时也是如此。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前行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一种细致入微的理解框架,帮助读者超越媒体的刻板印象,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内部矛盾重重、并且正在激烈定义自我的现代国家。俄罗斯的未来仍然充满变数,但通过对历史路径、社会脉动和文化表达的深入考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辨识出驱动这个庞大民族前行的力量与阻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裴凡强


  心血来潮学俄文,因缘际会去俄国,猜测前世为俄人。俄名SLAVA。

  政治大学历史系毕业,却把大半时间泡在俄文系双主修,因工作关系曾长期任驻俄,最得意之事为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个在曾母暗沙採访的记者。

  担任记者时,曾以俄文访问前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史达林的曾孙,以及乔治亚前总统等等大人物,后来又到了似远实近的「中国失土、俄国领土」海参崴赌场工作,在俄罗斯堪察加冒烟的乌宗火山上,以及库页岛积雪的鄂霍次克海边都留下了足迹。

  着作:《南海有多难:地图上看得到却到不了的国境最南》
  合着作品:《岛屿岸边》、《纷分和合》、《我们是台湾》
  换日线文章:裴凡强/From Russia我在俄罗斯上班

唐宏安

  100%射手座。旅游作家,同时是平面设计师。
 
  2008年开始旅游书的写作,分享旅游所见的特殊设计与文化观察,文章见于香港、澳门平面媒体。因为射手座爱冒险,所以喜爱在旅行时住网友家的沙发;因为射手座的好奇心与喜新厌旧,所以永远在找新的旅行主题。2015年由陆路横跨亚洲至欧洲,足迹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及北极等40国。

  曾担任过旅游节目外景主持人, 2012年起担任如「新闻挖挖哇」「新闻龙卷风」「57新闻王」等多个电视及广播的非常态来宾。同时也是书籍与视觉设计师、旅游讲座讲师,并从事摄影、微电影、插画等多方面创作。

  着作:《我的决胜21点》、《再穷也要玩欧洲》
  部落格:唐宏安的特殊路线流浪旅行:attravel.tw/

 

图书目录

[推荐序]
魏百谷(国立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感受俄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史达林后代)/致力求知、航向太空的现代俄罗斯

[作者序]
裴凡强/二十年成一书
唐宏安/命中注定的一本书

第一章 欢迎来到战斗之国
01占据地表十分之一的战斗民族之国
02战斗民族的长相,不全然是你想的那样
03大男人主义的俄罗斯男人、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女人

第二章 战斗民族在想什么?
04走遍俄罗斯都很难了,不需要出国旅行吧!
05与战斗民族聊天气,我们想的真的不一样!
06笑容才不是共同语言,战斗民族为何都不笑?
07人生再困难,也可以两手一摊说没事
08穿爱迪达的都是同志?
09战斗国度没有同性恋
10战斗民族也要看生肖运势
11再远都不远──俄罗斯国内旅行

第三章 战斗民族的日常
12走在战斗民族马路上的那些大小事
13战斗民族的大众交通工具,凡是二手就是王道
14城市中的小亮点,战斗民族的花朵及花店
15漫漫冬季,战斗民族的全民运动
16战斗民族的宠物,不限于汪星人、喵星人?
17哥抽的是人生——战斗民族爱抽菸
18战斗民族乖乖排队——我不是在排队,就是在排队的路上
19战斗民族的脸书叫VK
20运动就是狂,战斗民族锻鍊战斗体魄

第四章 战斗民族的餐桌
21战斗之国寻找不容错过的美食,韦小宝也爱
22记忆中的味道——极品罗宋汤
23战斗民族在家吃什么?一起煮食吧,俄国煮夫!
24酒国比高下,与战斗民族比酒量
25喝酒配什么才是正港俄罗斯口味?
26比伏特加更普及的日常饮品——茶
27北方国度的浓情巧克力

第五章 我在战斗之国的日子
28在俄罗斯的家,一窥传统俄罗斯风格
29关于我的俄罗斯男友——柴可夫斯基式的温柔
30如果在这样疯狂的冬季,你没有暖气
31关于新年的战斗民族买树记
32在战斗之国用手机
33浪漫雪国的麻烦事
34我所经历过的俄罗斯冬季
35俄罗斯热情的夏季生活
36那些年,我参加的战斗民族婚礼

第六章 战斗之国不思议
37战斗民族把警车当小黄
38俄罗斯人都没有爸爸,世界第一的超级女儿国
39冬日养生,就是要跳冰水!
40人怎么再穷,都要有一栋度假小屋
41颠覆你的想像,蓝衣蓝帽的俄国圣诞老公公
42战斗民族的少女心,新年一定要有仙女棒啊!
43墓仔埔也敢去,战斗民族的墓园有多狂?
44我们爱喝酒,但我们真的很守法
45战斗民族心中的宁静天堂:俄罗斯东正教

第七章 俄罗斯政经实况转播
46搞垮苏联的大小白俄罗斯三兄弟
47经济大起大落,战斗民族的心情是?
48大富豪V.S.普通人,俄罗斯的两个平行世界
49俄罗斯到底算不算是民主社会?
50战斗民族热爱战斗总统的铁汉柔情
51前共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谣言旧闻OUT!
52当北极熊遇上山姆大叔
53战斗民族打赢的那一天

附录/更多你想要知道的俄罗斯
54在没有地图的俄罗斯城市旅行
55战斗民族的愉快伴手礼
56俄罗斯签证申请
57我的俄罗斯签证申请经验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感受俄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魏百谷(国立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本颠覆传统的旅游书,阅读的过程,就如同在作者的引领之下,身历其境,历经一趟知性与感性的俄国文化之旅。本书的两位作者堪称绝佳组合,主修历史与俄文的凡强,不但提供诸多俄国历史的典故,更借由亲访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让我们彷彿亲临历史的现场。另一位作者宏安,除了亲身体验西伯利亚大铁路,更开了千余公里的车,前往黑海的渡假胜地索契,饱览俄国广阔壮丽的欧亚大陆。因此形塑本书特有的风貌,历史的纵深以及地理的广度,兼容并蓄。

  这是一本探索俄国文化的上乘佳作。内容丰富,取材多元,涉及俄国人的食衣住行,甚至思想、宗教以及艺术。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描写俄国美食,画面栩栩如生,令人不禁食指大动。当提到俄国独特的伏特加饮酒文化,作者引经据典,以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言「痛饮伏特加而死,好过因乏味亡故」做为诠释。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学造诣深厚,不论是引用俄国文豪的诗词金句,或是俄国道地的生活俗谚,总是信手捻来,恰到好处,令人不免发出会心一笑。阅读之后,有助于明了俄国的文化样貌,可将之定位为一本俄国文化的辅助教材,是引领读者,进入俄国文化殿堂的捷径,感受俄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致力求知、航向太空的现代俄罗斯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史达林曾孙)


  本书作者之一裴凡强(Slava)与笔者在提比里斯与莫斯科有数面之缘,我试图让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要了解俄国或是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尤其难上加难。

  我也曾尝试着向Slava解释世上有关于史达林与苏联的谎言,这是种对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乃至于全俄罗斯的无的放矢。假使有人断言苏联人都是奴隶,那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奠基于对一个「留小胡子的暴君」恐惧之结果吗?

  奴隶无法营造最公平的社会,难以致力于求知,不可能在经历史上最险峻的恶战后,最终还能战胜勍敌,自然也没有航向太空的机会。

  毕竟奴隶生活在「自利」的环境,为自己的「小确幸」而欢喜,对「美食及休闲」感到得意,而追本溯源,是奴隶不敢为风气先,但史达林时代的苏联人则不然,他们无论在知识、科技、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是世界最拔尖的,而这些正是读者所不知道或曾被误导的,希望作者能以此书,将这些面向介绍给华文世界的读者。

作者序

二十年成一书

裴凡强


  考上政大历史系兴高采烈的心情,在入学后很快平复,我知道历史一定是我终生的兴趣,但是我需要一个语言当成工具,这种语言必须要懂的人少,而且实用性高,最后我在外语学院选择了俄语双主修。「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俄罗斯还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呀,而且我也相信这个国家一定有复兴的一天。所以他们的语言也一定派得上用场!加上懂俄文的人又不多,我的竞争优势就更显着了!」当我面对亲友排山倒海而来的质疑声浪时,我口头上这样对他们解释,并且内心里也真的这么认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蓝海」这个名词呢!而我,从此便一头栽进俄语的世界至今。

  为了让学生能在短短四年掌握这种不算容易的语言,俄语系的课程非常紧凑,紧凑到我这个双主修的学生若不熬夜背单字,并「翘掉一部分」历史系的课去旁听,根本跟不上的地步。

  在文法、听力、会话之外,系上还开设了一系列与俄国文化、历史、地理相关的课程,我们沿用前苏联末期的课本,看到这个帝国在1991年前那段耀眼的余晖:亲切有礼的人民、整洁宽敞的马路、多采多姿的艺术,美轮美奂的地铁……想想实在不可思议:当时,台北捷运只有一条木栅线,而且还爆胎火烧车,我们怎么还会认为苏联民不聊生!这些知识颠覆了我这个小时候喊着「苏俄苏俄没良心」顺口熘长大、以为「苏俄」除了共产主义外,一无所有的六年级前段班生既有的印象。从起先惊讶不已,随后被深深吸引,我从而在1998年,也就是20年前,成为第二批到俄国进修一年的学生之一。

  自此我开始将书本所学到的与眼前所看到的慢慢连结起来,并发现中间有极大的落差。起先一知半解只能按图索骥,慢慢地时节递嬗,我的身份开始不断地转换,从学生变成旅客、再变成记者,直到成为长期在俄国工作的「外劳」,才堪能试着由点而线而面,稍微勾勒出一个轮廓。这个轮廓就是书中我所见所闻的俄罗斯,就我看来,他们不是只会战斗的民族。

  这几年多少带有点猎奇与讥讽色调的名词「战斗民族」,经台湾人渲染后,成为俄国人的「中文外号」。但是这就像课本的知识,只是一个由单方的点与线,所累积成的面向罢了。不论是因为历史纠葛、时间隔阂、或是地理上的遥远路程,对很多人来说,网路上的滑稽片段就等同于俄罗斯,这与我小时候认为苏俄百姓穷困落后并无二致:过于刻板的印象,让我们失真,导致我们从来都没想过:「战斗民族在不战斗的时候,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一直记得决定读俄文的那一个燠热九月天。如果那一天,我做了不同的选择,那么就一定不会有你手边的这本书,不过,希望读完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对这个国家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有新的认识,从此俄国人也是文化民族、运动民族、美食民族……或许进一步规划一趟俄国旅程,眼见为凭一番。

  我与书中的共同作者唐宏安小姐因为办俄国签证而熟识,最后讨论要一起写一本书,介绍我们所喜爱的俄罗斯,2017年前在101灿烂烟花下所许的心愿,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

命中注定的一本书

唐宏安


  会写一本关于俄罗斯的书,是命中注定的事。
 
  2015年,我从北京出发,由陆路经蒙古,搭乘西伯利亚铁路进入俄罗斯,并向西穿越整个西伯利亚大地,抵达莫斯科、圣彼得堡,再进入「欧洲」。这趟大旅行让我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出乎意料地交了个战斗民族男友,也因此在往后两年内去了俄罗斯四次。
 
  我到现在还清楚记得,只身一人在乌兰巴托坐上火车,心中极度忐忑,光是想着接下来一个月要独自在俄国面对战斗民族,脑海中就完全不理智地想像会被抢,或是遇到邪恶警察假临检真勒索……想像力就足以吓死我自己。

  真正与俄罗斯人的第一次接触,是在西伯利亚火车上。在穿越蒙俄边境时,俄罗斯边防会上车进行边检。列车上的中国乘务员都是跑这条线的老鸟了,却全都神经紧绷、立正站好,还用眼神示意我也安份一点。俄罗斯边检人员严格地进行六道安全检查,带着狼狗搜遍所有车厢,每位边检人员都面无表情,跟二战电影上会拿出AK-47步枪的俄罗斯军人完全一个样。这是我对俄国人的第一印象。

  在贝加尔湖旁小镇伊尔库茨克的青年旅馆,各国的旅行者一起聊着为什么会想来俄罗斯旅行,我这才发现无论东西方各个国家的旅行者,都对这个神秘国度既向往又害怕。大家都听过邪恶警察会勒索的传言,行前都紧张兮兮的。而实际来到了这里,每位旅者都不约而同地见到了俄国人藏在铁青脸下的热情与温暖。

  一路上我获得了无数帮助,免费载我一程的、帮我背行李的,长途火车上招待我一起分享早餐、午餐的,我觉得俄罗斯人只是不好意思先微笑,在我对他们微笑之后,总是能得到最温暖的回应。在俄罗斯旅行的期间,我不懂一句俄语,只靠着眼神与微笑,就得到许多帮助,与我原本的想像天差地远。若要我给俄罗斯几个关键字,我会选「惊喜」与「爱」。

  至今,我都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红场,看到远在另一端的圣瓦西里大教堂的情景。我远从亚洲的另一端一路搭着火车过来,走了这样长的路途,终于站在这童话般美丽的教堂之前。一路上舟车劳顿,都是为了这一刻──长久累积的期待在这一刻爆发,我忍不住激动地流下眼泪。拿着手机坐在红场上跟家人朋友轮流视讯,每个人看到萤幕中我身后的彩色教堂都发出惊叹声,俄罗斯就是这样迷人,就连欧美着名的instagramer都要在圣瓦西里教堂前拍张照片打卡。

  与战斗民族交往又是人生另一奇妙的篇章。我和英文程度趋近于零的安东谈恋爱,靠着手机上的翻译软体、比手划脚及眼神交流,恋爱也谈得轰轰烈烈。因为这段恋情,我在两年内连续拜访俄罗斯,我和安东的家人一起过新年、与安东的朋友一起相处交流,分租一间公寓,每天一起做菜、喝甜茶、煮荞麦饭,假日则和俄国朋友们一起出门运动。在这些生活的片段中,我对这里的认识一点点改变,拼凑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大家想像中的俄罗斯。

  每次去俄罗斯,我都会前往不同的城市旅行,也去过许多观光客根本不可能去的地方。但我还是想再回去:想在冬季再搭一次西伯利亚铁路,看看一片白的国度,一路坐到全世界最北的车站;还想去全世界最冷的城市,位于东北部的奥依米亚康……俄罗斯还在招唤我,除了许许多多还没去过的地方,更多是俄罗斯可爱的人们,我实在喜欢看到他们冰冷表情融化、露出害羞笑容的瞬间。

  我所认识的俄罗斯如此美好,肯定与你想像的不同,命中注定我该为这个美丽的战斗国度写一本书,把俄罗斯的美好分享给你们,希望读过这本书的大家,能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如果未来有机会前往俄罗斯,你会发现我说的都是真的──这是一个充满惊喜与爱的国度。

图书试读

▌笑容才不是共同语言,战斗民族为何都不笑
 
约莫三年前吧,人在俄国的我趁着休假浏览网路新闻,刚好看到台湾某节目外景团队到莫斯科,当海关人员查验护照、核对护照时,这位外景节目主持人看着对方微笑了一下,旋即被扣留在狭小的拘留室,直到我国派驻莫斯科的外交官前往搭救才得以脱困。而且,在他成功地被「营救」时,航空警察和海关人员还以怒吼与咆哮「欢送」他!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当时,依照我国外交官的解释,对俄国人来说,「笑」代表轻浮或心虚,因此在入境时,对着查证人员做出这个举动,代表他做贼心虚,拘捕这样的人应该是为民除害,人心大快吧!
 
这则新闻,不禁让我回想起第一次前往俄国时的光景。我的目的地恰巧与这名外景主持人一样,也是莫斯科,当时的我有没有傻傻地见人就笑,跟他犯一样的错误呢?
 
不笑是我们的DNA,没事就笑是傻瓜
 
时间是1998年8月,离开台湾时,气温还是艳阳高照、几乎让温度计破表的摄氏38度盛夏,但是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望向飞机窗外时,隐约能看到无限延伸的地平线,以及一片灰蒙蒙的景象,看来天气很差。过没多久,机长开始广播:「……当地是下着雨的摄氏13度。」我听了心头一惊,这里与台湾的温差是25度!「这里没有暖人的阳光,有的是泥泞的市街;这里没有人道的喜色,有的是伟大的恐怖与黑暗……」徐志摩是这样形容莫斯科的,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益发低落,直到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下了飞机,抵达苏联时代泱泱大国的门面──首都莫斯科的机场。我的眼前是闪烁着昏暗光芒、早该汰换的日光灯灯管,以及因老旧而失去光泽的大理石地板,眼前毫无效率的工作人员,造成旅客大排长龙并等待入境,放眼望去一片惨澹。一向笑脸迎人的我,这下子真的是挤不出笑容来了。好不容易抵达海关,我怯生生地递出护照,看到的是一张俄罗斯扑克脸,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哪里还笑得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因祸得福呢!
 
后来,我的俄文慢慢进步,也认识越来越多的俄国人,某天还在课堂上读到了一句俄国谚语:「傻蛋征兆──没事而笑。」(Смех без причины – признак дурачины),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到了东正教的教堂,不管是圣人还是天使都板着一张脸,连抱着耶稣的圣母也不例外,莫非俄国人不笑的DNA其来有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不是你以为的俄罗斯》这本书,就像一本私人定制的“俄罗斯文化滤镜”,它帮助我过滤掉了那些刻板印象和二手信息,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开放的心态去认识这个国家。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并没有直接列举俄罗斯的“特点”,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展现俄罗斯文化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俄罗斯艺术和音乐的解读,他并没有停留在古典名家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当代流行的音乐和艺术形式,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俄罗斯艺术界。书中的一些段落,让我对俄罗斯人的情感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是如何表达爱,如何处理悲伤,以及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些都让我深受触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台湾人特有的亲切感和幽默感,又带有一丝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探索精神。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越来越被吸引,想要一口气读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不应该用单一的标签去定义它们,而是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和理解。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让我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亲自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就像是一本“俄罗斯文化入门必读”,但又绝非流于表面。作者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于媒体塑造的、更加真实和多维度的俄罗斯。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俄罗斯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确丧”的处理方式的观察,这与我们东方人常常追求的“顺遂”不同,他们似乎更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乐趣。这本书的洞察力非常强,作者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文化共性与差异,并用引人入胜的笔触加以阐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俄罗斯人“宅文化”的描绘,这让我对他们平日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他们如此热爱书籍和艺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信息,更是一种观点的引导,它鼓励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读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俄罗斯的某个角落,亲身感受着那里的氛围。这本书的篇幅适中,内容充实,却又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非常适合那些想要快速了解俄罗斯文化,但又不想读过于厚重的书籍的读者。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俄罗斯文化感到好奇的朋友。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打破了我长期以来对俄罗斯的一些既有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俄罗斯。作者以一个台湾人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典型的俄罗斯,它不再是冷冰冰的、遥不可及的,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俄罗斯日常生活中那些“小确幸”的描绘,比如他们如何享受下午茶的时间,他们对于家庭聚会的重视,以及他们对待朋友的那份真诚。这些细节虽然微小,但却能够触及到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精神内核。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俄罗斯人幽默感的部分,虽然有时他们的幽默有些黑色,但却非常贴合他们生活的现实,也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本书在解读俄罗斯文化时,也非常注重与我们亚洲文化的对比和联系,这对于我们理解俄罗斯的文化渊源和独特性非常有帮助。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读的时候,我仿佛能够闻到俄罗斯咖啡馆里的香气,听到街头巷尾的喧闹声,甚至感受到俄罗斯人热情的拥抱。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每一章节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但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俄罗斯文化画卷。总之,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悄悄地改变你对俄罗斯看法的书。

评分

这本《这不是你以为的俄罗斯》真是让我惊艳!作为一名对俄罗斯文化一直充满好奇但又感到陌生的人,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带我深入了解这个国家,但又不过于学术、枯燥的书。这本书简直就是量身定做。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有趣,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俄罗斯就是冰天雪地、伏特加和严肃的文学作品,但这本书却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多元且接地气的俄罗斯。作者以非常细腻的观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切入,比如他们如何看待节假日,他们的流行文化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如何社交的,甚至连他们对食物的看法都写得绘声绘色。我特别喜欢作者描述的关于俄罗斯年轻人时尚潮流的部分,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来俄罗斯也有如此前卫的潮流文化。还有他们对网络使用的习惯,以及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方式,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读到的信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非常吸引人,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旅人聊天,他用一种轻松但又不失深度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对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漫步在莫斯科的街头,感受着圣彼得堡的艺术氛围,甚至是深入到俄罗斯的乡间,体验他们的生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它让我对俄罗斯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轻文化观察”这个词并没有太深的体会,但读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俄罗斯的旅游指南,也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本用轻松幽默的笔触,捕捉俄罗斯社会脉搏的观察手记。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细节,并且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俄罗斯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的独到见解。比如,他们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妙平衡,对幸福的定义,以及他们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性”的态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是理解那里的人民,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没有回避俄罗斯文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但却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也更有人情味的俄罗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没有生硬的学术术语,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位有学识的朋友聊天,他能够将深奥的文化现象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例子解释清楚。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一些个人经历和趣闻轶事,这些让原本可能显得单调的文化观察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作者本人产生了亲切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