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疯狂的,不疯只是疯狂的另一种表现。
──法国思想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
疯狂不是另一个世界,它无处不在──
因为,每个人的对面都坐着一个疯子。 疯狂不只出现在精神病院,或在街头失控的人身上,
每当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疯狂就会随之出现。
从有时令人郁闷的不安,到突如其来的惊慌及胡思乱想,
从无聊、索求、嫉妒、质疑、罪恶感、厌食、自我封闭,
到神经衰弱、恐惧、焦虑、变态、抑郁、躁郁、妄想、欲望,
这些状况的本质并无差异,不同的只是展现的程度。
疯狂并非只导致灾殃,一如伊拉斯谟所强调的,
有些美好的体验也该归功于疯狂,狂喜即是其中之一。
没有人能倖免于疯狂,关键就在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甚至当我们独自一人、自言自语时,我们依然处于一种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我们如何建立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决定我们疯狂的形式。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疯狂是一种常态。
毕竟,每个人都看过这样的人,或多少有过类似的经验: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因为空虚,接受了夏尔勒的求婚,
婚后又因为空虚无聊而外遇,也因为购物的狂热而负债累累。
她歇斯底里索求他人认可,试图从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但当生命变成一团混乱时,却将自己的不满归咎于他人。
有人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试图一肩扛起伴侣的痛苦。
他们认为,如果能「修复」伴侣,对方从此就无法失去自己。
电影《英伦情人》中的护士,就是这种歇斯底里疗癒型索求人物的代表。
在楚浮的《巫山云》,作家雨果的女儿阿黛儿爱上平森中尉,
也相信对方爱她,只是不能承认。为了强迫他承认,
她为他偿还赌债,发表正式的结婚宣言,希望平森在上级的压力下迎娶她。
平森不肯让步,遭贬谪到巴贝多,阿黛儿随他而去,
但最后陷入思觉失调症,在巴黎疗养院度过余生。
这是歇斯底里转移为被爱妄想症,最后成为思觉失调症的典型例子。
《钢琴教师》中的母女关系紧密,甚至同床共眠,
但女儿艾莉卡是母亲的牺牲品,也是母亲可以滥用的物品。
艾莉卡为了满足母亲才成为钢琴师,
也为了母亲拒绝两人生活之外的情慾关系,
直到遇到一位恋慕她的年轻音乐家为止。
然而,和他在一起时,她只能重蹈和母亲之间原有的受虐关系,
也离不开这种关系模式,于是她割伤了自己的下体⋯⋯
【在这疯狂与冷漠交织的年代,作者如何捕捉疯狂?】 本书作者皮耶尔.玛里是专业精神分析师,更是说故事的高手。
他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当成实境秀来观察,
并援引文学与电影中的人物心理与行为,镜照现实生活中的疯狂,包括:
《追忆逝水年华》、《背德者》、《包法利夫人》、《无病呻吟》、《去年在马伦巴》、
《危险关系》、《索多玛一百二十天》、《英伦情人》、《青楼怨妇》、
《罗丹的情人》、《感官世界》、《欲望城市》⋯⋯等。
这些信手拈来的作品,为全书带来浓厚的欧洲人文主义色彩,
而玛里的独特书写方式──将重心放在「展示」疯狂,
把近似的行为相互对比,剖析其中的异同及背后的心理变化,
让每个人都能熟识疯狂,直面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疯狂因子,
并学会如何思考、看待疯狂,进而设法应对疯狂,例如:
歇斯底里性厌食症纯粹要求认可,因此患者不愿进食。
(纪德:「就我所知,世间最美之物是我的饥饿。」)
强迫性厌食症:我很想吃,但是别人必须告诉我应该吃什么。
(卡夫卡提到的就是这一种:我禁食「是因为我找不到能取悦人的食物」。)
恐惧症患者:我无法吃这个或那个,因为这些食物依附着不明的威胁。
妄想症患者:我无法吃这个或喝那个,因为这样就便宜了那些想谋害我性命的人。
思觉失调症患:我无法吃东西,因为有声音命令我不要吸收任何食物。
忧郁症患者:我无法吃东西,因为我已经死了,或是失去了五脏六腑。
纪德在未出版的短篇〈野鸽〉中提及自己拒绝他人为他口交:
「我制止了他的动作,我没那么污下,
而且厌恶被一个坏透了的家伙毁掉这一夜将留给两人的回忆。」
这是
歇斯底里性心理的微妙之处,和
变态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对纪德而言,重要的是他将要为这场相遇保留的回忆,而不是相遇本身。
因此相遇必须像一幅画、一个影像那样,别无其他。
歇斯底里的诱惑行动、
强迫症患者的为他人服务,或是
恐惧症患者的回避经验,
全都碰上两个障碍:赢得其他人的认可,还有每个人对自身的看法只要稍微受到贬损,
就能轻易消泯任何中肯的认可,让当事者骤变成
抑郁症。
得不到认可,以及对自己的负面想法的加深,都可以让人卷入
抑郁症。
这两个因素的配合经常是遽变成
抑郁症的主因。
透过这些例子,我们看见了他人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这疯狂与冷漠交织的年代,这本书为何值得一读?】 ◎将日常行为当成实境秀来观察,透过周遭人事物的真实经历来描述疯狂,既生动又写实。
◎从文学、电影作品、病历中举例剖析各种疯狂,兼具分析与故事,知识含金量高。
◎从「歇斯底里」、「强迫症」、「恐惧症」和「变态」等四种最常见的行为出发,对照四种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引诱、服务、回避、操控与残害,直指日常疯狂行为之核心。
◎疯狂并非只导致灾殃。一如伊拉斯谟所强调的,有些美好的体验也该归功于疯狂,狂喜即是其中之一。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疯狂,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自己与他人,以及如何面对眼前这个急遽变化的世界。
【专文导读】 耿一伟(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兼任助理教授)
【不同面向推荐】 川贝母(插画家/小说家)
吴佳璇(作家/精神科医师)
李明璁(北艺大通识中心助理教授)
阮庆岳(小说家/建筑师)
杨 泽(作家)
邹骏昇(视觉艺术家/图文书创作者)
(依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