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发炎:断开百病最强绝招

抗发炎:断开百病最强绝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掀起全日本热潮,任何人都能随时在家操作的「健康革命」!

  很多人不知道,动脉硬化、癌症、失智、忧郁症……都和慢性发炎有关,
  实际上,慢性发炎,正是体内失火、并持续闷烧的警讯。
 
  本书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心血管疾病权威,
  他用浅显的文字及图解,说明慢性发炎的各种影响,并提供不依赖药物,
  就能阻断病源、延缓老化,使全身器官变得更健康的保养祕诀。
  
  ◎发炎本身无害,但若是慢性发炎,问题可就大了:

  .发炎是人体自我保护、治疗的过程,也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反应。
  被蚊子叮咬后觉得痒、感冒严重时发烧,都是「急性发炎」的症状。

  .无视慢性发炎在体内闷烧,最后就会引发大火,各种疾病接连上门。
  例如,不及早治疗牙周病,就会导致糖尿病。为什么?

  .延缓老化要「抗氧化」,那么「抗发炎」呢?两者其实一样重要。
  人体在治疗、排除外来异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
  造成细胞氧化、糖化,导致肌肤产生皱纹,提高患病风险。

  .拿到健康检查报告时,要看哪个数值才知道自己体内发炎状况?
  答案是CRP指数,高于0.30mg/dl,就要注意了。

  ◎动脉硬化、癌症、失智、忧郁症……都和「慢性发炎」有关:

  动脉硬化:动脉之所以硬化,是因为血管发炎、形成斑块所致。
  肠炎: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肠子最容易老化、发炎。你知道吗?
  癌症:癌症发生、浸润、转移的背后,都躲着慢性发炎这个杀手。
  忧郁症:当大脑发炎、幸福贺尔蒙「血清素」分泌不足,人就开心不起来。
  失智症:脑神经细胞无法再生,人就会失智,这也和发炎有关。
  异位性皮肤炎:想摆脱「无限循环的皮肤搔痒」?方法超简单!

  ◎越胖的人越容易发炎!因为体内有太多「第三脂肪」:

  .健康的人体只有两种脂肪: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但当体内脂肪量过多,细胞难以承载,这些无处可去的异位性脂肪,
  就会蓄积在心脏、肝脏、胰脏等处,并产生闷烧。

  .所以,不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炎(非酒精性脂性肝炎);
  冠状动脉更会加速老化、脆化,造成心肌梗塞、脑中风、甚至猝死。
  胰脏若被脂肪包围而发炎,胰岛素作用就会下降,最终导致糖尿病。

  ◎池谷医师这样替身体灭火,超简单饮食与生活习惯小撇步:

  .发炎程度的关键在于「介质」的种类,分为「促进/抑制」两种。
  常用的沙拉油会促进发炎;亚麻籽油则能抑制发炎,两者差在哪里?

  .养殖鲔鱼和野生鲔鱼,该吃哪一种比较健康?为什么?
  为什么加热过的蔬菜(例如烫青菜、炒青菜)要比生菜沙拉好?

  .你有习惯性焦虑吗?小心,这和同时抽三根菸一样自虐!
  学会作者独创的3分钟简单体操,从此减少疲劳、缓解压力!
  随书更附赠「体内发炎度」检查表,立即检测你的健康状况。

  能否提早抑制慢性发炎,将决定你的一生能否健康、长寿。
  现在就跟着日本心血管疾病权威,一起灭身体的火,除万病之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池谷敏郎(Iketani Toshirou)

 
  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进入母校附属医院第二内科,专门研究血压和动脉硬化。1997年,出任池谷医院理事长兼院长,专职心脏内科,专攻内科、循环系统科,至今仍活跃于临床现场。同时拥有东京医科大学心脏内科客座讲师、日本内科学会认可内科专科医师、以及日本循环器学会循环器官专科医师等头衔。

  血管、血液、心脏等循环器官疾病权威,在电视节目和杂志、报纸、演讲等各个领域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擅长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说医学常识,深获好评。

译者简介:

罗淑慧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日文系毕业,曾担任出版社编辑。2008年起专职翻译,迄今已有60多本译作,包含商业理财、经营管理、医疗保健、办公室应用工具书、食谱、文学小说等领域。

  联络信箱:Lo.Yosie@gmail.com
 

图书目录

推荐的话 别让发炎成为百病之源/陈俊旭
前言 摆脱疾病、延缓老化,都得从抗发炎做起
 
第1章 多病体质和健康宝宝差在哪?
──关键在于体内「慢性发炎」程度不同

 
1发炎,也有好、坏之分
发炎本身无害,但若是慢性发炎就不妙了
2无视闷烧(慢性发炎)蔓延,最后就会引发大火(重大疾病)
防患要趁未然,抗发炎也是同样道理
3当慢性发炎在全身延烧……后果不堪设想
牙龈流血真的没事儿?牙周病的真面目
能否提早抑制慢性发炎,将决定你一生是否长寿健康
4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自燃」
体内老化细胞太多,也会造成慢性发炎
5为什么有的人会反覆发炎?关键在于介质
介质一旦失衡,免疫系统就会失常
6抗发炎,就是在抗氧化
苹果发黄、铁块生锈都是氧化
氧化和发炎几乎是同时发生
氧化、糖化、发炎三大反应,加速人体老化
7健检报告要看哪个数值,才能确认体内发炎程度?
慢性发炎的安全判断,要比标准范围再低一点
8为了持续享受人生到最后一刻,你得留意这些
能否活得健康、长寿的分歧点
 
第2章 从疾病类别看体内发炎:人为什么会生病、痊癒?
──生活小毛病、过敏、癌症的背后都是慢性发炎

 
1【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的四个阶段
预防猝死,你该知道的事
2【肠炎、大肠癌、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症……】
就连安倍首相也得过的罕见肠病
「2:1:7」健康法则
秋葵、芋头等黏滑类的食材能守护肠道
3【癌症】
发炎总在发癌前
最新研究证实:基因编辑酵素将促使癌症生成
癌症发生、浸润、转移的背后,都躲着慢性发炎
4【忧郁症】
血清素分泌不足的真正原因
压力贺尔蒙过多,脑部组织就会受损
5【失智症】
失智,是因为脑神经细胞再生机制受阻
6【异位性皮肤炎】
防御功能下降与过敏体质,导致症状反覆发作
如何摆脱无限循环的皮肤搔痒?
7【花粉症】
好消息!不必吃药就能摆脱花粉症的方法
8【支气管性气喘】
全新的气喘疗法:针对慢性发炎对症下药
 
第3章 越胖的人越容易发炎
──别让「第三脂肪」(异位性脂肪)缩短你的寿命

 
1人越胖,体内闷烧就越严重
你是大肚腩的「苹果型体型」吗?小心了!
2为什么有的人会胖到「满出来」?因为脂肪细胞没有极限!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就像客满的电车,挤爆了!
3再继续胖下去,脂肪就会产出有害物质
能有效抑制发炎,近来备受瞩目的脂联素
体内被脂肪组织塞爆后,就会闷烧、缺氧
4肥胖带来的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
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息息相关
内脏脂肪型肥胖加上三高——心血管的死亡四重奏
5当异位性脂肪附着到心脏,冠状动脉就危险了!
为什么我明明不喝酒,却还是得了肝炎?
发炎的介质随着脂肪入侵心脏
6减肥是最有效的抗发炎药
冲击的真相!胖子不容易吃饱,这是真的!
你比年轻时还要胖了吗?注意了!
认真减肥就是在替身体灭火
 
第4章 对策篇1:抑制发炎的健康饮食法
──医师教你这样吃,选对介质,体内不再闷烧

 
1体内的慢性发炎,会随着年龄增长恶化
2EPA、DHA可抑制慢性发炎
3「EPA:花生四烯酸=1:1」最为理想
4沙拉油会促进发炎、亚麻籽油则能抑制发炎
5现代人的EPA、DHA吃得都不够多
6跟着心血管权威这样吃,有效抑制发炎
7少吃甜食、油炸物,别让反式脂肪酸害你生病
8「抗氧化力」较强的蔬菜,「抗发炎力」也较高
9既是「大自然的恩惠」,就要连皮、带籽完整享用
 
第5章 对策篇2:抑制发炎的生活小撇步
──改善体质,你得先放松

 
1三分钟简单体操,打造健康身体,从此不知疲劳为何物
体内消防操1:身心灵都舒畅!释放压力的「殭尸体操」
体内消防操2:训练你的副交感神经!「身体石头布体操」
体内消防操3:提高入浴的放松效果!「泡澡石头布体操」
2戒菸就是在抗发炎
3焦虑等于「同时抽三根香菸」的自虐行为
4利用汉方药改变体质、告别发炎
 

图书序言

前言

摆脱疾病、延缓老化,都得从抗发炎做起

 
  「人体会随着发炎而逐渐老化。」看到这段话,或许有人会觉得一头雾水。如果你曾经在其他书籍或是电视节目看过类似议题,也许还会质疑:「不是说『人体会随着血管老化而变老』吗? 怎么现在又说是因为『发炎』呢?」

  诚如大家所知,血管的功用是把人体所需的营养和氧气送至全身细胞,同时收回所有不需要的老废物质。就像棒球队经理那样,正因为有血管的舍己奉献,全身的细胞才有动力活动。

  由此可见,血管老化与全身的老化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年轻的血管既柔软又具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逐渐硬化,并于内侧形成斑块(plaques,即动脉硬化斑,血管中的障碍物),使血液通道变得狭窄、易破裂,这就是血管老化的征兆。但其实动脉硬化这种血管老化现象,也和发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最近也有相关研究发现:
 
  不光是老化,糖尿病、癌症、忧郁症、阿兹海默症、异位性皮肤炎等现代疾病,也隐藏着「发炎」这个共通原因。

  「发炎」究竟是什么?
 
  各位听到发炎二字,脑海中会最先浮现何种印象?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要成为医师,就一定要学会辨识发炎症状。包括:发红、肿胀、疼痛(发痒)、发烫(简称:红、肿、痛、热),这四种症状称为发炎的四大特征。「只要又红又肿、发烫,同时又有疼痛感,就可能是发炎」,这是每位医师在求学阶段都会习得的观念。

  简单来说,被蚊子叮咬之后,该部位会马上出现红肿症状,摸起来也会硬硬肿肿的。这种时候,虽然痒的感受大于疼痛,但其实也是典型的发炎。这是因为人体会对蚊子唾液里的物质(对身体而言的异物)产生排斥,为了排除那些物质,进而产生所谓发炎反应。

  其实,发炎本身并无害,而是保护、治疗身体的必经过程,也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的反应。身体会排除外来的有害入侵者,在组织受伤时主动修复。而在这个排除、修复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反应就是发炎,医学上的全称为「急性发炎」。

  然而,当急性发炎无法排除,演变成慢性发炎时,就会引发各种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本书将探讨的主题。我们可以把急性发炎想像成大火,一般来说,及时抢救、赶紧扑灭就没事了,但如果迟迟无法找出发炎原因,或是因为免疫系统失衡、年龄增长等,就会导致身体长期闷烧;体内的免疫系统更会因此失调,并反过来攻击你的身体。

  慢性发炎会使(原本不是攻击对象的)健康组织也遭受攻击,内脏更会因此遭到破坏,最终引发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惯病(旧称文明病,即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常见疾病),并加速人体老化。

  此外,慢性发炎的可怕之处在于,最初症状并不明显,几乎无法察觉。更糟糕的是,就算你真的在发病之后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因慢性发炎而严重损伤的部位,大多都是些无法修复的症状,即使就医也很难治癒(例如癌症、失智症等,后段将详述),相当难缠。
 
  乍看之下毫无关系的疾病,其实都有共通点
 
  心脏病、脑中风,是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疾病。

  癌症是基因受损而产生的疾病。

  阿兹海默型失智症(Alzheimer Dementia),是脑部萎缩的疾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功能不足,导致血糖值居高不下的疾病。

  异位性皮肤炎则是皮肤的疾病。

  大家是不是也认为,各种疾病的原因都不相同,彼此之间互不相干?这就和平时至医院求诊一样,心脏不舒服就看心血管疾病科;失智症就去神经内科或精神科;糖尿病找内科或内分泌科;异位性皮肤炎就看皮肤科等。各疾病的科别都不同,负责看诊的医师也是採用不同的方式替病患治疗。

  然而,最近却有研究发现,乍看毫无关系的疾病,其实都和慢性发炎脱不了关系。最具决定性的事实就是「气喘治疗法的演进」。专家们直到近半个世纪前才发现,慢性发炎其实才是气喘病的真正原因。

  时至今日,气喘已被视为「支气管持续轻微发炎」的疾病,不过,这也只是近五十年才广为人们接受的事实。过去,人们知道的是,气喘只会在气管变得狭窄的时候发作,在一般的情况下,气管便会恢复成正常状态。因此,在一九六○年代以前,气喘一直被视为「原因不明,会使气管反覆收缩的疾病」。为此,过去主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气喘,企图针对收缩的气管对症下药。

  后来又有研究发现,在没有发生气喘的期间,病患慢性的轻微发炎仍会一直持续,这是为什么呢?众人对此感到好奇,治疗方法也随之改变。医界开始採用类固醇吸入剂(Inhaled Steroids)等消炎药,并将治疗焦点转为「抑制发炎」。

  在这之后,就像中了头彩一样,死于气喘的人数顿时骤减,这种针对发炎症状的治疗法,也开始流传到全世界。一九九五年时,日本国内死于气喘的人数超过七千人之多;二○○○年时,已下降至五千人;现在则不到两千人。

  由此看来,只要能找出上述疾患的根源(即慢性发炎)、调整治疗方式,就可以将疾病连根拔除,拯救更多生命。
 
  我治癒了「谜样血管炎」的患者
 
  以下我再举一个有关慢性发炎的例子,最近有位女患者到我的诊间求诊,我为此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她带着友人的介绍函,专程从大坂来到我位在东京秋留野市(编按:位于东京都西方)的诊所。

  那位患者从年幼时期便开始学习爵士舞,过了二十岁后,身体开始出现莫名的皮肤炎症状,迫使她放弃了热爱的舞蹈,目前从事办公室的工作。

  我看见她整双腿遍布着隐约的红紫色斑疹,因为讨厌被人看见这样的丑态而不敢穿裙子。就算想借由跳舞释放压力,却因为医师交代跳舞可能导致症状恶化而作罢,这件事令她相当沮丧。

  据说,在来东京找我看诊之前,她已经跑了八间医院,在多位专家的诊察下,确诊为「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Periarteritis nodosa,简称PAN),并施以类固醇治疗,但病情却迟迟没有好转。于是她才从大坂远道而来。

  然而,我的专业领域是内科和心脏血管科(即血管或心脏专门),就连大坂那几位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所教授都无计可施了,身为门外汉的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想法是,所谓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是血管壁莫名持续发炎的疾病,简直就是「谜样的血管炎」。不过,这名患者都专程跑一趟了,我还是得尽自己所能协助她,于是我便针对就医和饮食方面的生活习惯提出建议。

  该名病患本身也很希望病情能有进步,所以她很安分地遵守医嘱。一年半之后,某天我突然想起她,心中念着「不知道她现在情况如何」时,她突然穿着裙子,从家乡千里迢迢地来登门拜访。她笑容满面地说:「我的病情已经好转了,今天特地来向医师答谢!」

  她的双腿不光是隐约浮现的斑点变淡了许多,就连其他部位的肌肤、头发也都变漂亮了,甚至手脚冰冷的问题也改善了不少。据说这些体质的变化,在她调整生活习惯的数月之后开始出现,十分令人感动。
 
  稍加留意,就能避免慢性发炎在体内闷烧
 
  为什么这位病患能够好转?其方法和理由有以下两个关键,我会在后续篇章中仔细说明:
 
  ◎ 避免接触会引起发炎的物质。
  ◎ 多做能够抑制发炎的事情(可从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
 
  就是这么简单。以此患者的情况为例,她的皮肤问题是伴随血管发炎而来的症状,而慢性发炎正是血管老化的最大原因,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灶,因此,着眼于发炎对症下药,对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绝对有帮助。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提早抑制发炎,就能一口气预防各种不同的疾病。

  我提供的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吃什么昂贵的药物,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好习惯、并调整饮食摄取即可。就像我给这位女患者的建议一样,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办到。

  读到这里,大家觉得如何呢?「咦?发炎有这么严重吗?」原本像这样对发炎心存怀疑的人,现在是否能够接受本书的主张了呢?以下是全书的结构说明:
 
  第一章将向各位介绍,慢性发炎如何产生、会有什么影响。
  第二章将说明动脉硬化、癌症、忧郁症和异位性皮肤炎等,现代疾病和发炎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则会解说「肥胖」这个致使慢性发炎持续扩张的最大主因。
  而在第四、第五章的「对策篇」中,我将具体说明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有效抑制慢性发炎。
 
  虽然年龄增长所伴随的不可抗拒因素,以及其他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也是造成人体慢性发炎的原因,但还是有许多「可及时抑制的发炎症状」,能借由改善生活习惯而避免。

  现代社会罹患癌症、忧郁症、失智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之所以持续增加,就是因为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原本可及时扑灭的)发炎「火种」。慢性发炎就在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悄悄地、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身体。

  其实,持续埋下慢性发炎这颗火种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大家回想看看,成天久坐、不运动、吃精致食物、熬夜……你真的有很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不当的饮食习惯、压力、菸酒等,都会助长体内闷烧。

  本书将介绍能有效杜绝慢性发炎的具体方法,一切就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你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健康。

推荐的话

别让发炎成为百病之源


  人类是地球上四种不会自行制造维生素C的哺乳动物之一,但由于原始人的生食中含大量维生素C,所以没事;现代人新鲜蔬果摄取普遍不足,再加上常常摄取油炸物,维生素C不但破坏殆尽,还摄入大量自由基,此外,过度操劳、睡眠不足,都会导致体内氧化压力增加,最终使身体倾向发炎。

  被蚊虫咬伤,或被铁钉刺伤,健康的人伤口很快癒合,但若拖拖拉拉,就是发炎体质。我们可以用伤口癒合的速度,来判断一个人免疫系统是否正常。本书中提出许多证据,解说许多慢性病皆源于发炎失控,甚至癌症的前身就是发炎。

  所以现代人若要健康无病,必定得正视发炎,甚至定期检验发炎指数,例如CRP。书中提到很多抗氧化、抗发炎的方法,身体力行就可避免慢性病缠身。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肥胖率不断攀升,光是美国,一年就要花两百亿美金在减肥产业,但成功者却不到二%。这是因为方法错误。肥胖者的体内会释放较多促进发炎的细胞激素,换句话说,肥胖者容易发炎、生病,难怪长寿村内没有胖子。

  由于肥胖细胞具有胰岛素抗性,所以肥胖的人容易产生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总而言之,减肥不只是为了外型美观,更是为了健康与长寿。传统高醣低脂的减肥法屡屡失败,而近年来在欧美兴起的低糖高脂饮食(生酮饮食),被证实是最强效、最安全、最不容易复胖的减肥法。酮体更可以启动很多基因,促进抗氧化酵素的合成,因而达到抗氧化、抗发炎、抗老化的目的。

  大量新鲜无毒蔬果,加上一夜好眠,是抗发炎的基本条件。若经常外食或行程忙碌,则必须善用现代科技,补充天然营养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维生素C与Omega-3必需脂肪酸。不必担心副作用,因为高品质维生素C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腹泻,不会有肾结石的问题。鱼油含有丰富的EPA和DHA,有消炎和消水肿的效果,还可以疏通血管和保护神经。

  书中提到的体操和泡澡,都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达到放松与修复的效果,是抗发炎的有效疗法。纾压是现代人必备的技巧,若经常与压力为伍,则容易释放肾上腺荷尔蒙,导致粘膜容易受损、血糖上升、末梢循环障碍,坏处不胜枚举。过劳是现代人常见的现象,若不懂得放慢脚步与适度休息,会使体内发炎失控,轻者早衰,重者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而可能致命。

  最后,要提醒读者,发炎并不是件坏事,是身体修复或清理外来物的必经过程,但发炎失控,却是百病之源。大家千万要注意身体传递出来的讯号,不要轻忽,如此才能长命百岁、健康无病。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陈俊旭

  (本文作者陈俊旭是台湾第一位美国自然医学博士,除了国内外完整医学训练外,还领有美国正统自然医学医师执照。截至二○一八年为止,着有健康丛书十本,并常受邀在美国、加拿大、台湾、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讲。二○○九年开始于台湾、美国两地开设健康课程;二○一○年成立「台湾全民健康促进协会」与「健康之音」网路广播电台,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医疗服务。)
 

图书试读

牙龈流血真的没事儿?牙周病的真面目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视慢性发炎在体内延烧,最终将引发各种严重疾病。一般人最熟悉易懂的案例就是牙周病。

牙周病正如其名,就是牙齿周边部位的疾病。具体来说,就是支撑牙齿的骨头(齿槽骨)或牙龈感染牙周菌,引起发炎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人类的嘴巴里存在着数百种细菌,其中,造成牙周病的牙周菌,光是现在已知的种类就多达一百种以上,而且都很常见,所以任何人都有机会感染牙周病。

上述这些会侵入口腔里的牙周菌是「厌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牠们会寻求不容易接触到空气的空间,潜入牙齿和牙龈之间,名称为「牙周袋」的沟槽内。如果刷牙不够确实、无法有效去除牙齿周边的脏污,潜藏在牙周袋里的牙周菌就会不断增生,同时制造出名为「牙菌斑」(Dental plaque)的黏稠物质,持续深入牙齿根部。

当牙周菌和牙周菌制造出的毒素相互作用后,就会在牙龈处引起发炎,这就是牙周病的开端。只要平日多加留意,每天刷牙时确实去除牙菌斑,或是定期到牙医诊所洗牙即可,如果置之不理,发炎的范围就会慢慢扩大。当发炎扩散至支撑牙齿的齿槽骨,齿槽骨就会开始崩解;崩解范围超过一半之后,失去支柱的牙齿就会轻微摇晃。

如果到了这种程度你还是不理会,齿槽骨就会完全崩解殆尽,牙龈也会跟着萎缩,牙齿就会摇晃得更厉害。除了齿列不整之外,日常进食也更不易咀嚼,最后导致牙齿脱落。

据说牙龈从开始发炎,一直到牙齿脱落,大约要历时十五~三十年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在这段期间内及早察觉发炎现象,并将原因排除,就不至于造成牙齿脱落。甚至,只要在牙龈发炎的初期阶段及时处置,就可以让牙齿百分之百地恢复健康。相反的,当发炎扩散至齿槽骨之后,崩解的齿槽骨、萎缩的牙龈就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

然而,许多患者都是直到齿槽骨受损到一半,甚至当牙齿开始摇晃后,才甘愿前往牙医诊所就诊。因为牙周病并不像蛀牙那样会有明显疼痛的症状,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

刚开始,牙周病只是使牙龈边缘变红,在刷牙时造成轻微出血。这样的零星火光,在持续闷烧了十年、二十年后,就会导致失去牙齿这个重要器官的「燎原大火」。各位不妨想像一下,这类发炎现象如果同样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是非常可怕吗?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