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摆脱疾病、延缓老化,都得从抗发炎做起 「人体会随着发炎而逐渐老化。」看到这段话,或许有人会觉得一头雾水。如果你曾经在其他书籍或是电视节目看过类似议题,也许还会质疑:「不是说『人体会随着血管老化而变老』吗? 怎么现在又说是因为『发炎』呢?」
诚如大家所知,血管的功用是把人体所需的营养和氧气送至全身细胞,同时收回所有不需要的老废物质。就像棒球队经理那样,正因为有血管的舍己奉献,全身的细胞才有动力活动。
由此可见,血管老化与全身的老化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年轻的血管既柔软又具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逐渐硬化,并于内侧形成斑块(plaques,即动脉硬化斑,血管中的障碍物),使血液通道变得狭窄、易破裂,这就是血管老化的征兆。但其实动脉硬化这种血管老化现象,也和发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最近也有相关研究发现:
不光是老化,糖尿病、癌症、忧郁症、阿兹海默症、异位性皮肤炎等现代疾病,也隐藏着「发炎」这个共通原因。
「发炎」究竟是什么?
各位听到发炎二字,脑海中会最先浮现何种印象?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要成为医师,就一定要学会辨识发炎症状。包括:发红、肿胀、疼痛(发痒)、发烫(简称:红、肿、痛、热),这四种症状称为发炎的四大特征。「只要又红又肿、发烫,同时又有疼痛感,就可能是发炎」,这是每位医师在求学阶段都会习得的观念。
简单来说,被蚊子叮咬之后,该部位会马上出现红肿症状,摸起来也会硬硬肿肿的。这种时候,虽然痒的感受大于疼痛,但其实也是典型的发炎。这是因为人体会对蚊子唾液里的物质(对身体而言的异物)产生排斥,为了排除那些物质,进而产生所谓发炎反应。
其实,发炎本身并无害,而是保护、治疗身体的必经过程,也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的反应。身体会排除外来的有害入侵者,在组织受伤时主动修复。而在这个排除、修复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反应就是发炎,医学上的全称为「急性发炎」。
然而,当急性发炎无法排除,演变成慢性发炎时,就会引发各种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本书将探讨的主题。我们可以把急性发炎想像成大火,一般来说,及时抢救、赶紧扑灭就没事了,但如果迟迟无法找出发炎原因,或是因为免疫系统失衡、年龄增长等,就会导致身体长期闷烧;体内的免疫系统更会因此失调,并反过来攻击你的身体。
慢性发炎会使(原本不是攻击对象的)健康组织也遭受攻击,内脏更会因此遭到破坏,最终引发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惯病(旧称文明病,即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常见疾病),并加速人体老化。
此外,慢性发炎的可怕之处在于,最初症状并不明显,几乎无法察觉。更糟糕的是,就算你真的在发病之后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因慢性发炎而严重损伤的部位,大多都是些无法修复的症状,即使就医也很难治癒(例如癌症、失智症等,后段将详述),相当难缠。
乍看之下毫无关系的疾病,其实都有共通点
心脏病、脑中风,是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疾病。
癌症是基因受损而产生的疾病。
阿兹海默型失智症(Alzheimer Dementia),是脑部萎缩的疾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功能不足,导致血糖值居高不下的疾病。
异位性皮肤炎则是皮肤的疾病。
大家是不是也认为,各种疾病的原因都不相同,彼此之间互不相干?这就和平时至医院求诊一样,心脏不舒服就看心血管疾病科;失智症就去神经内科或精神科;糖尿病找内科或内分泌科;异位性皮肤炎就看皮肤科等。各疾病的科别都不同,负责看诊的医师也是採用不同的方式替病患治疗。
然而,最近却有研究发现,乍看毫无关系的疾病,其实都和慢性发炎脱不了关系。最具决定性的事实就是「气喘治疗法的演进」。专家们直到近半个世纪前才发现,慢性发炎其实才是气喘病的真正原因。
时至今日,气喘已被视为「支气管持续轻微发炎」的疾病,不过,这也只是近五十年才广为人们接受的事实。过去,人们知道的是,气喘只会在气管变得狭窄的时候发作,在一般的情况下,气管便会恢复成正常状态。因此,在一九六○年代以前,气喘一直被视为「原因不明,会使气管反覆收缩的疾病」。为此,过去主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气喘,企图针对收缩的气管对症下药。
后来又有研究发现,在没有发生气喘的期间,病患慢性的轻微发炎仍会一直持续,这是为什么呢?众人对此感到好奇,治疗方法也随之改变。医界开始採用类固醇吸入剂(Inhaled Steroids)等消炎药,并将治疗焦点转为「抑制发炎」。
在这之后,就像中了头彩一样,死于气喘的人数顿时骤减,这种针对发炎症状的治疗法,也开始流传到全世界。一九九五年时,日本国内死于气喘的人数超过七千人之多;二○○○年时,已下降至五千人;现在则不到两千人。
由此看来,只要能找出上述疾患的根源(即慢性发炎)、调整治疗方式,就可以将疾病连根拔除,拯救更多生命。
我治癒了「谜样血管炎」的患者
以下我再举一个有关慢性发炎的例子,最近有位女患者到我的诊间求诊,我为此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她带着友人的介绍函,专程从大坂来到我位在东京秋留野市(编按:位于东京都西方)的诊所。
那位患者从年幼时期便开始学习爵士舞,过了二十岁后,身体开始出现莫名的皮肤炎症状,迫使她放弃了热爱的舞蹈,目前从事办公室的工作。
我看见她整双腿遍布着隐约的红紫色斑疹,因为讨厌被人看见这样的丑态而不敢穿裙子。就算想借由跳舞释放压力,却因为医师交代跳舞可能导致症状恶化而作罢,这件事令她相当沮丧。
据说,在来东京找我看诊之前,她已经跑了八间医院,在多位专家的诊察下,确诊为「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Periarteritis nodosa,简称PAN),并施以类固醇治疗,但病情却迟迟没有好转。于是她才从大坂远道而来。
然而,我的专业领域是内科和心脏血管科(即血管或心脏专门),就连大坂那几位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所教授都无计可施了,身为门外汉的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想法是,所谓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是血管壁莫名持续发炎的疾病,简直就是「谜样的血管炎」。不过,这名患者都专程跑一趟了,我还是得尽自己所能协助她,于是我便针对就医和饮食方面的生活习惯提出建议。
该名病患本身也很希望病情能有进步,所以她很安分地遵守医嘱。一年半之后,某天我突然想起她,心中念着「不知道她现在情况如何」时,她突然穿着裙子,从家乡千里迢迢地来登门拜访。她笑容满面地说:「我的病情已经好转了,今天特地来向医师答谢!」
她的双腿不光是隐约浮现的斑点变淡了许多,就连其他部位的肌肤、头发也都变漂亮了,甚至手脚冰冷的问题也改善了不少。据说这些体质的变化,在她调整生活习惯的数月之后开始出现,十分令人感动。
稍加留意,就能避免慢性发炎在体内闷烧
为什么这位病患能够好转?其方法和理由有以下两个关键,我会在后续篇章中仔细说明:
◎ 避免接触会引起发炎的物质。
◎ 多做能够抑制发炎的事情(可从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
就是这么简单。以此患者的情况为例,她的皮肤问题是伴随血管发炎而来的症状,而慢性发炎正是血管老化的最大原因,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灶,因此,着眼于发炎对症下药,对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绝对有帮助。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提早抑制发炎,就能一口气预防各种不同的疾病。
我提供的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吃什么昂贵的药物,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好习惯、并调整饮食摄取即可。就像我给这位女患者的建议一样,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办到。
读到这里,大家觉得如何呢?「咦?发炎有这么严重吗?」原本像这样对发炎心存怀疑的人,现在是否能够接受本书的主张了呢?以下是全书的结构说明:
第一章将向各位介绍,慢性发炎如何产生、会有什么影响。
第二章将说明动脉硬化、癌症、忧郁症和异位性皮肤炎等,现代疾病和发炎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则会解说「肥胖」这个致使慢性发炎持续扩张的最大主因。
而在第四、第五章的「对策篇」中,我将具体说明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有效抑制慢性发炎。
虽然年龄增长所伴随的不可抗拒因素,以及其他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也是造成人体慢性发炎的原因,但还是有许多「可及时抑制的发炎症状」,能借由改善生活习惯而避免。
现代社会罹患癌症、忧郁症、失智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之所以持续增加,就是因为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原本可及时扑灭的)发炎「火种」。慢性发炎就在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悄悄地、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身体。
其实,持续埋下慢性发炎这颗火种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大家回想看看,成天久坐、不运动、吃精致食物、熬夜……你真的有很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不当的饮食习惯、压力、菸酒等,都会助长体内闷烧。
本书将介绍能有效杜绝慢性发炎的具体方法,一切就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你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健康。
推荐的话
别让发炎成为百病之源 人类是地球上四种不会自行制造维生素C的哺乳动物之一,但由于原始人的生食中含大量维生素C,所以没事;现代人新鲜蔬果摄取普遍不足,再加上常常摄取油炸物,维生素C不但破坏殆尽,还摄入大量自由基,此外,过度操劳、睡眠不足,都会导致体内氧化压力增加,最终使身体倾向发炎。
被蚊虫咬伤,或被铁钉刺伤,健康的人伤口很快癒合,但若拖拖拉拉,就是发炎体质。我们可以用伤口癒合的速度,来判断一个人免疫系统是否正常。本书中提出许多证据,解说许多慢性病皆源于发炎失控,甚至癌症的前身就是发炎。
所以现代人若要健康无病,必定得正视发炎,甚至定期检验发炎指数,例如CRP。书中提到很多抗氧化、抗发炎的方法,身体力行就可避免慢性病缠身。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肥胖率不断攀升,光是美国,一年就要花两百亿美金在减肥产业,但成功者却不到二%。这是因为方法错误。肥胖者的体内会释放较多促进发炎的细胞激素,换句话说,肥胖者容易发炎、生病,难怪长寿村内没有胖子。
由于肥胖细胞具有胰岛素抗性,所以肥胖的人容易产生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总而言之,减肥不只是为了外型美观,更是为了健康与长寿。传统高醣低脂的减肥法屡屡失败,而近年来在欧美兴起的低糖高脂饮食(生酮饮食),被证实是最强效、最安全、最不容易复胖的减肥法。酮体更可以启动很多基因,促进抗氧化酵素的合成,因而达到抗氧化、抗发炎、抗老化的目的。
大量新鲜无毒蔬果,加上一夜好眠,是抗发炎的基本条件。若经常外食或行程忙碌,则必须善用现代科技,补充天然营养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维生素C与Omega-3必需脂肪酸。不必担心副作用,因为高品质维生素C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腹泻,不会有肾结石的问题。鱼油含有丰富的EPA和DHA,有消炎和消水肿的效果,还可以疏通血管和保护神经。
书中提到的体操和泡澡,都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达到放松与修复的效果,是抗发炎的有效疗法。纾压是现代人必备的技巧,若经常与压力为伍,则容易释放肾上腺荷尔蒙,导致粘膜容易受损、血糖上升、末梢循环障碍,坏处不胜枚举。过劳是现代人常见的现象,若不懂得放慢脚步与适度休息,会使体内发炎失控,轻者早衰,重者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而可能致命。
最后,要提醒读者,发炎并不是件坏事,是身体修复或清理外来物的必经过程,但发炎失控,却是百病之源。大家千万要注意身体传递出来的讯号,不要轻忽,如此才能长命百岁、健康无病。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陈俊旭
(本文作者陈俊旭是台湾第一位美国自然医学博士,除了国内外完整医学训练外,还领有美国正统自然医学医师执照。截至二○一八年为止,着有健康丛书十本,并常受邀在美国、加拿大、台湾、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讲。二○○九年开始于台湾、美国两地开设健康课程;二○一○年成立「台湾全民健康促进协会」与「健康之音」网路广播电台,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