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视角下员工心理契约及劳动关系协调研究

交互视角下员工心理契约及劳动关系协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国家致富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当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为主导的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由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强调对人的管理,把人看作是使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充满蓬勃生机的特殊资源,并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更富有活力,从而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书以此为立足点,探讨人资管理,深入浅出,便于读者吸收与应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3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3
(一) 研究目的 /3
(二) 研究内容 /4
三、基本观点及创新点 /6
(一) 基本观点 /6
(二) 创新点 /7

第二章 文献综述 /8
一、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8
(一) 心理契约概念与内涵研究 /9
(二) 心理契约内容及维度研究 /10
(三)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 /12
二、组织社会化研究综述 /16
(一) 组织社会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16
(二) 组织社会化内容研究 /19
(三) 组织社会化战术(策略) 研究 /21
(四) 组织社会化程度研究 /24
三、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员工信息寻找行为研究 /25
(一) 信息寻找行为概念与内涵研究 /25
(二) 信息寻找来源研究 /26
(三) 信息寻找方式研究 /27
(四) 信息寻找内容研究 /28
四、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新员工心理契约相关研究 /29
五、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相关文献研究 /31
(一) 职业倦怠研究 /31
(二) 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相关关系的文献研究 /35
六、劳动关系及其预警协调机制的相关研究 /36
(一) 劳动关系及其特征研究 /36
(二) 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研究 /38
(三)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 /42
七、文献研究小结 /44

第三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与组织行为交互的博弈分析 /46
一、模型假定 /46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48
(一) 博弈过程 /48
(二) 博弈顺序 /49
三、员工与组织行为选择及其条件分析 /50
四、博弈均衡求解 /52
五、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53

第四章 个体信息寻找与组织社会化战术交互作用下的新
员工心理契约研究 /55
一、研究设计 /55
(一) 研究思路及对象 /55
(二) 研究方法 /57
(三)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57
二、研究假设 /59
(一) 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59
(二) 个体信息寻找行为的影响因素 /65
(三) 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 /67
(四) 组织社会化战术和个体信息寻找行为对
新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 /70
(五) 组织社会化战术与个体信息寻找行为交互
作用对新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 /72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74
(一) 变量描述性统计 /74
(二) 组织社会化项目描述性统计 /75
(三) 个体信息寻找行为项目描述统计 /80
(四) 心理契约的项目描述统计 /83
四、实证分析 /86
(一) 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86
(二) 个体信息寻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94
(三) 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研究 /98
(四) 组织社会化战术对心理契约的影响
研究 /100
(五) 信息寻找行为对心理契约的影响分析 /102
(六) 组织社会化战术与员工信息寻找战术交互
作用对心理契约的影响 /104

第五章 心理契约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 /107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107
二、问卷设计 /109
(一) 员工心理契约的测量项目 /109
(二) 员工离职意向的测量项目 /111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112
(一)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
分析 /112
(二) 心理契约与离职意向的相关分析 /113
(三) 心理契约与离职意向的实证分析 /114
四、研究结论 /114

第六章 心理契约视角下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116
一、研究现状 /117
(一)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117
(二) 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118
二、概念模型 /119
(一) 基本概念 /119
(二) 研究模型与假设 /121
(三) 总体研究结构 /125
三、问卷设计及研究 /126
(一) 初始调查问卷的形成 /126
(二) 前测分析 /128
(三) 正式调查问卷的形成 /136
四、研究结果分析 /136
(一) 样本的发放与回收 /136
(二) 样本描述 /137
(三) 三维结构验证 /139
(四) 相关分析 /139
(五) 回归分析 /142
(六) 调节作用分析 /144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50
(一) 主要结论 /150
(二) 管理建议 /152

第七章 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研究 /163
一、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指标设置 /163
二、企业劳动关系预警运作主体 /166
三、企业劳动关系预警运作系统 /168
第八章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创新 /171
一、交互视角下企业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171
(一) 有效运用组织社会化战术策略 /171
(二) 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激励相
结合 /173
(三) 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员工信息寻找内容与
战术 /173
(四) 重视新员工入职前及社会化过程中心理
契约的维护和管理 /174
二、实行新员工心理契约的分类管理 /175
(一) 侧重薪酬与激励的交易维度管理 /175
(二) 侧重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发展维度管理 /177
(三) 侧重情感维系和企业文化的关系维度
管理 /178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79
(一)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员工招聘策略 /179
(二)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员工培训策略 /180
(三)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员工绩效考评策略 /181
(四)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企业激励制度设计
策略 /181
四、创新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182
(一) 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183
(二) 完善劳动用工诚信评价制度 /183
(三) 健全职工利益协调机制 /184
(四) 畅通职工诉求合理表达机制 /185
(五) 优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185
参考文献 /186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