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

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全球化
  • 自主创新
  • 中国政策
  • 科技政策
  • 经济发展
  • 对外开放
  • 产业升级
  • 创新体系
  • 国际竞争
  • 政策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中国确立自主创新战略以来,国际及中国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自主创新已经处于全新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与科技已经连为一体,任何创新型国家的发长和发展,都必须採取更加开放的本土创新政策。

  一些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国际规律是什么?国际上通行的鼓励本土创新的战略和政策是什么?在未来的十年,中国自主创新的国际空间在哪里,阻碍中国自主创新的国际政策因素是什么?中国自主创新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该如何根据自主创新的新形势,採取符合中国实际和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开放、有效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本书从以上问题出发,进行一一回答与解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001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创新全球化的进展和政策趋势/003
一、创新全球化的程度/003
二、已开发国家创新国际化政策要点/005
三、已开发国家自主创新政策要点/008
第二章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国际机遇和困难/011
一、全球创新格局的新变化/011
二、制约中国自主创新的国际因素/013
第三章 自主创新政策的国际化理念/015
一、兼容性/016
二、公共性/016
三、市场化/017
四、法律化/018
第四章 面向全球的自主创新政策/019
一、採购内外资的创新过程及其产品/019
二、根据自主创新战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021
三、促进全球创新服务业向中国聚集/022
四、支持人才培养开发的国际化/023

第二部分 典型国家的创新全球化
第五章 创新全球化的特点/025
一、人才国际化/025
二、科学研究资金国际化/027
三、科学研究论文国际化/028
四、专利的国际化/029
五、国际技术标准/030
六、技术国际贸易/031
七、环境技术的国际化/031
第六章 已开发国家创新国际化的战略重点/032
一、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创新国际化战略/032
二、科技国际化的通用做法和手段/037
第七章 已开发国家本土创新战略及政策趋势/044
一、自主创新是所有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战略与发展趋势/045
二、各国支持本土创新的通用做法/051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下的中国自主创新
第八章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全球化的新态势/063
一、自主创新的国际空间大大增加/064
二、自主创新面临上游国家激烈竞争/065
第九章 少数国家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质疑/070
一、中国自主创新政策与全球化趋势是否一致/071
二、中国自主创新政策是否排斥外资/074
三、少数国家为什么对中国自主创新採取遏制政策/077
四、自主创新政策是否应该与政府採购政策脱钩/088
第十章 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与全球化趋势一致性分析/085
一、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085
二、与国际普遍採用的创新政策比较/091
三、与WTO相关规则一致性分析/096

第四部分 新兴创新政策工具
第十一章 国外创新政策启示/101
一、英国企业创新政策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101
二、英国「远期约定採购」政策的探索/113
三、加拿大创新商品化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26
四、加拿大以国防政府採购带动本土产业创新发展的启示/132
五、OECD《需求面创新政策》报告对中国的启示/143
第十二章 关于中国进一步实施创新券政策的若干问题/150
一、创新券的本质和特点/150
二、创新券的工具构成/153
三、创新券的管理机构/159
四、创新券的政策难点/160
五、创新券的政策优势/163
六、创新券的政策趋势/165
第十三章 创新券相关研究报告/169
一、用户导向的政府创新投入政策——创新券/169
二、宿迁市「创新券」的启示/176
三、新加坡创新券实践及对中国的政策价值/184
 

图书序言



  自主创新是全球化的产物,如果没有全球化,每个国家都是自己搞自己的,那就没有什么自主不自主的问题;只有全球化了,大家的门都打开了,都在一个盘子里,才有自主不自主的问题。因此,自主创新天然包括对外开放,二者不构成对立面;自主创新的对立面是对外依赖。根据这个想法,我把题目的主题定为「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这样就把题目做小了。

  接下来,就组织选题组。第一个请的是郭丽峰副研究员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所。这位女士过去与我合作过,头脑清楚,英语流利,熟悉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她本人也乐意参加。第二个,还想请一个熟悉国际科技发展情况的女士参加,就找到我的朋友——中国科学技术讯息研究所的程如烟研究员,希望她能够从中信所推荐一个合适的人。过了两天,如烟告诉我,不找别人了,她亲自上阵。如烟长期翻译、研究国际科技政策,积累良多,着述颇丰,她参加当然求之不得。就这样,形成了研究三人组。实践证明,三人组合作愉快,特别是在支持自主创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使我受到鼓舞。

  整个课题从制定提纲到最后形成总报告,都是我们集体探讨、共同研究的结果。其中,总报告即本书第一部分总论的第一、二、三、四章和第四部分的第十二章执笔人郭铁成,第二部分的第五、六、七章的执笔人程如烟,第三部分的第八、九章执笔人郭铁成、郭丽峰,第十章和附表一、附表二执笔人郭丽峰。课题的联络、协调工作由郭丽峰承担。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徐冠华院士。他主张自主创新,在他任中国科技部长期间,实行了自主创新战略。因此,他对本课题很重视,给予多次重要指导。在课题开题会和专家会上,曾对本课题提出过修改意见的同志还有国家外专局的马俊如,中科院的顾淑林,北京大学的路风、王缉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王元、王奋宇,中国科技部人才服务中心的高昌林(当时在战略院),华大基因公司的朱岩梅(当时在同济大学)等,在此一併致谢。

  结题后,课题组商定把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我和郭丽峰负责全书统编。但由于我俗务缠身,郭丽峰借调到政府机关工作,程如烟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这件事就拖了下来,但一直没停,断断续续进行。这期间,我主持的其他一些课题,有些成果也涉及到全球化与自主创新政策,我就要郭丽峰把这些成果也收到书中出版,以方便读者集中进行相关阅读,这就是书第四部分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其中,第十一章第一节作者邸晓燕、郭铁成,第二节作者王文涛、郭铁成、邸晓燕,第四节作者孔欣欣,第五节作者彭春燕;第十三章第一节作者郭丽峰、郭铁成,第二节作者彭春燕、郭铁成、曹爱红,第三节作者骆庆生、郭铁成。此外,邓婉君、张换兆、赵晶撰写的「加拿大创新商品化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创新政策工具——前商业化採购,经征得作者同意,也一併收入本书作为第十一章第三节。第四部分的知识产权由原作者所有,收入本书的责任由我来负。我和郭丽峰商定了全书大纲,郭丽峰统编了全书文字,我审定了主要章节。
 
郭铁成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相当详尽的研究框架,来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发展其创新能力。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作者在《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中,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非常系统地梳理了全球化对中国创新政策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维度上的影响。书中对中国在吸引外资、参与全球研发合作,以及如何逐步培育本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中国如何利用全球化带来的资源来弥补自身在某些核心技术上的短板,并最终寻求突破的论述,感到十分受用,也让我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增添了几分信心。

评分

读完《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蜕变、自我革新的生动画面。作者的研究角度非常独特,他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层面,而是将政策、市场、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融为一体进行分析。书中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随着全球化进程而产生的动态演变,如从最初的开放引进到后来的强调自主研发,再到如今的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都有详尽的论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成效评估,以及其背后逻辑的剖析,这些都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为理解中国创新之路提供深度解读的指南。

评分

这本《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给我带来的最深刻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的独特视角。我一直对两岸在经济发展上的异同很感兴趣,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大陆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其政策制定者是如何在开放与自主之间寻求平衡的。书中关于“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演变,以及其后期对自主研发的侧重,展现了一种战略上的调整和进步。作者对于不同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创新政策的量化分析和案例研究,都非常扎实。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如何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分析,这使得整个论述更加全面和深入,也让我对中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置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我读完之后,觉得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切合时代脉搏,也让我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书里面对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如何从一个模仿者逐渐走向自主创新的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其中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模式”的分析,真的让我很有启发。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全球化看作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加速器”或者“绊脚石”,而是呈现了一种更复杂、更具动态性的互动关系。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案例,比如在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供应链重塑和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断突破瓶颈,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评分

我拿到《全球化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这本书时,其实是带着一点好奇和审慎的态度。我对“自主创新”这个概念一直很关注,而全球化又是近几十年来改变世界格局的最重要力量之一。这本书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全球化对中国创新政策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全球化如何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风险。书中对这些挑战的回应,以及中国政府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来应对,例如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等,都写得非常到位。这本书让我明白,自主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