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英语

交际英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口语
  • 交际
  • 实用英语
  • 英语口语
  • 商务英语
  • 英语技能
  • 外语学习
  • 英语教材
  • 日常英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大纲的这一要求向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教学不仅要帮学生「输入」语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输出」语言——这也正是交际教学法的关键,即:抓输入方法和刺激活化学生的思考,刺激输出的产生。

  语言大师吕淑湘先生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不同的语言当然要求不同的习惯,学习英语就是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一种习惯,只有透过正确地模仿和反覆地实践才能养成。」也就是说,要学会英语,应该从模仿入手,经过反反覆覆的练习、应用,最终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书的内容全部取材于日常生活、工作和一些热门话题,具有涉及面广、内容新颖、有启示意义以及篇章短小、单字量小等特点。而且,本书中的语言点复现率比较高,这就更加便于学生模仿和记忆。此外,本书的五种练习项目均以提高英语听说写译能力为目标,每一项都要求学生透过动口、动笔、动脑,并在课外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来完成。

  使用本书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精讲多练。在课堂上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听说,使学生在练习和实践中掌握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督促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因为只有预习和复习做到位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也才能使每一课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本书可分六步进行:第一,课前师生讨论课文内容。在上新课前教师可以提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思考题,目的是培养学生预习及阅读时思考的习惯。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第二,教师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进行讲解。讲解重点应放在词语用法及使用场合上。为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课文中的习惯用语,对比中英文语言及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内容理解和讨论。结合练习Ⅰ中和练习Ⅲ中的理解问答及讨论题,联系现实生活,对每课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第四,写摘要。根据练习Ⅱ的要求,指导学生把练习Ⅰ中问题的答案用适当的连接词连贯成一篇摘要,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想好中文再译成英文的不良习惯。第五,汉译英练习。以这样六步处理课堂教学,既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又有利于练好「听说写」基本功。

  鉴于本书实用性强,也可供希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社会人员自学使用。

  由于编者程度有限,书中若有不周之处,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
《跨文化沟通的艺术与实践》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早已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无论是国际商务谈判、跨国项目合作,还是异国他乡的日常生活,有效的沟通能力,特别是跨文化语境下的沟通能力,已成为个人乃至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跨文化沟通的艺术与实践》正是这样一本深度剖析全球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本质,并提供实用策略与工具的专业著作。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各国文化习俗的“速查手册”,而是立足于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前沿理论,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以及行为规范。我们着重探讨“冰山下的文化”——那些深藏于价值观、信仰体系和非语言信号中的差异,正是这些深层结构决定了沟通的成败。 第一部分:理解文化的底层逻辑 本书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解文化的理论框架。我们借鉴了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特朗皮纳斯(Trompenaars)的七种文化维度,并引入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的对比模型。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深入分析不同社会如何处理权威和不平等。在等级森严的文化中,如何措辞才能既表达敬意又不失观点?在扁平化结构中,又该如何解读“不直接”的反馈?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 这不仅关乎个人目标与群体利益的权衡,更影响到“面子”的维护、冲突的处理方式以及决策流程的透明度。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说明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如何通过“圈子内”的建立信任,而非直接的合同约束,达成合作。 时间观念(Monochronic vs. Polychronic): 我们探讨了“线性时间观”与“弹性时间观”在项目管理和商务约会中的实际影响。如何应对“准时”在不同文化中的弹性定义,避免因时间认知差异导致的合作摩擦。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面对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倾向于严格的规则和明确的流程),我们需要提供详尽的准备材料;而在低规避文化中,则鼓励创新和即兴发挥。 第二部分:非语言沟通的无声语言 语言文字只占沟通信息传递的极小部分。本书用了大量篇幅解析跨文化交流中常常被忽视的“无声语言”。 目光接触与空间距离: 在某些文化中,持续的眼神接触代表真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被视为挑衅或不尊重。我们详尽分析了人际距离(Proxemics)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安全和舒适范围。 肢体语言的陷阱: 许多手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截然相反的含义。例如,“OK”的手势、竖起大拇指等,本书提供了跨区域的误用风险地图。 沉默的力量: 探讨沉默在东方文化(如日本、中国)中的积极意义——作为深思熟虑、表达尊重的载体,而非西方语境中常见的尴尬或同意的标志。我们指导读者如何“聆听沉默”。 第三部分:实战策略与情境应用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跨文化沟通的艺术与实践》的后半部分聚焦于高风险、高回报的实战场景。 跨国谈判技巧: 如何从开场寒暄到最终签署协议,全程保持文化敏感性?我们提供了“关系建立优先序”的策略,强调在许多文化中,建立个人信任远比展示商业实力更为关键。书中细致分解了“说‘不’”的艺术——如何在不损害对方颜面的情况下,清晰地表达拒绝的立场。 虚拟团队管理: 面对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团队,如何利用技术工具弥合时差和文化鸿沟?本书提供了针对异步沟通(邮件、文档)和同步沟通(视频会议)的最佳实践指南,包括设定清晰的沟通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s)。 冲突的文化调解: 冲突的产生往往源于沟通风格的差异。本书教授如何识别冲突的“文化根源”,并运用“中介角色”(Mediator)策略,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而非简单地采用某一方的沟通模式。 全球化营销语境下的信息本地化(Localization): 探讨如何避免品牌信息和口号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偏差或冒犯,强调“文化适应性”(Cultural Fit)的重要性。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在于它摒弃了刻板印象的罗列,转而强调沟通中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元认知能力。它不是教你“记住什么”,而是教你“如何观察、如何反思、如何调整”。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涵盖从硅谷科技公司到中东能源合作的真实案例),读者将获得一套强大的工具箱,不仅能提升在特定文化中的表现,更能培养一种高阶的“文化智商”(CQ),使个体在任何陌生的交流环境中都能游刃有余,真正实现有效、和谐、富有成效的跨文化连接。这是一本面向全球商业精英、外交人员、国际组织工作者以及所有渴望在多元世界中提升自我影响力的读者的必备参考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5
Book One        8
  Lesson 1 A University Town    9
  Lesson 2 A Lucky Customer    13
  Lesson 3 Save the Library        17
  Lesson 4 A Market Place for Toronto       21
  Lesson 5 The Cost of Food       25
  Lesson 6 Population 30
  Lesson 7 The Neighborhood Luncheonette      35
  Lesson 8 Farming in the City    39
  Lesson 9 Mr. and Mrs.Trucker  43
  Lesson 10 Women's Liberation : a Long Way to Go 48
  Lesson 11 Chicago Unblocks Traffic        53
  Lesson 12 Life in a New Country     58
  Lesson 13 In a Bookshop 63
  Lesson 14 Public Transport      68
  Lesson 15 A Short Autobiography   74
  Lesson 16 People and Oceans  80
  Lesson 17 Changing Eating Habits   85
  Lesson 18 Robots     91
  Lesson 19 Air Pollution    96
  Lesson 20 Categorie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01
  Lesson 21 Cars That People Throw Away        106
  Lesson 22 Aquaculture : New Hope for Food   111
  Lesson 23 Carry on a Proud Tradition      116
  Lesson 24 Alternative Medicine—Acupuncture       122
  Lesson 25 Cheaper and Better than Drugs        127
Book Two        132
  Lesson 1 Background Music    133
  Lesson 2 Rubbish Need Not Be Wasted   138
  Lesson 3 The Only Thing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oday Is Earning More Money 142
  Lesson 4 Millions of Oliver Twists Live in Streets    147
  Lesson 5 How New York Became America's Largest City       151
  Lesson 6 Americans Rediscover Fitness in Their Feet      156
  Lesson 7 Family—For and Against  161
  Lesson 8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166
  Lesson 9 The Motor Car—a Boom or a Menace       170
  Lesson 10 Does Tobacco Make Economic Sense?   175
  Lesson 11 The Sale of Council Houses     179
  Lesson 12 Self-Medication       185
  Lesson 13 What do Parents Owe Their Children?     190
  Lesson 14 Japan's Education System        197
  Lesson 15 How to Handle Criticism 203
  Lesson 16 Students Urged to Play Their Part    211
  Lesson 17 Village Thinks Small and Shines     216
  Lesson 18 You Can Speak in Public 222
  Lesson 19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s 229
  Lesson 20 Why Japanese Cars Still Sell    237
  Lesson 21 Putting an End to Putting Things Off       24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用的是那种比较柔和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亲切感。封面上的人物插画也很生动,感觉就像是在咖啡馆里和朋友轻松聊天一样,很有画面感。我一直对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很感兴趣,尤其是想在各种社交场合更自如地表达。平时看美剧、听英文歌,但总感觉离真正的“会说”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当需要跟外国人交流时,脑子里总是搜刮半天,组织语言也显得磕磕巴巴。这本书的名字《交际英语》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它似乎承诺了一种更贴近实际、更实用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脱离语境的单词和语法。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自然地开启话题、如何礼貌地拒绝、如何巧妙地回应,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讲解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流的习惯和禁忌,这对于避免误会、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我穿越语言的迷雾,让我能自信地开口,享受用英语与世界交流的乐趣。

评分

我最近收到这本《交际英语》,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重点内容和示例都做了很好的区分,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帮助我克服“开口难”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虽然认识一些单词、掌握了一些语法,但在实际对话中,却因为紧张、词汇量不足或者不知道如何组织句子而感到茫然。这本书的章节设置似乎很有逻辑,从基础的问候、自我介绍,到更复杂的讨论、辩论,一步步引导读者。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情境化学习”的部分,因为它强调将语言融入真实的交流场景,这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有效得多。比如,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在商务会议、朋友聚会、甚至是偶遇时的对话范例,并解释为什么这样说更合适?我希望它能教会我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让我的英语听起来更自然,而不是像背书一样。同时,如果书中能有一些练习题或者互动环节,那学习效果会更好,这样我就可以立刻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评分

我一直对学习英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是在“能听懂”和“能开口”之间徘徊,这本书的名字《交际英语》让我眼前一亮。它听起来承诺了一种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这正是许多英语学习者所急切需要的。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调整自己的沟通风格。例如,在与长辈交流时,应该使用更正式、更尊敬的语言;而在与同龄人或朋友交流时,则可以更加轻松、随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语言范例,并解释背后的文化考量。此外,我非常看重书中关于“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批评”的沟通技巧。在团队合作或讨论中,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不伤害他人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回应他人情绪的指导,那就更完美了,因为我相信,好的沟通往往建立在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评分

我最近拿到这本《交际英语》,它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封面采用了一种比较现代、简洁的风格,配色也很大方,看起来很有质感。我一直对提升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尤其是希望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游刃有余。过去,我尝试过很多种学习方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到了需要实际运用的时候,脑子里的知识就像散落一地,难以整合。这本书的名字《交际英语》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它似乎能够帮助我打通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壁垒。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礼仪英语”的讲解,比如在不同的场合,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感谢、道歉,或者提出请求。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掌握那些能够让我与人建立连接、融洽相处的表达技巧。同时,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有效提问”的策略,因为在我看来,提问是深入了解对方、拓展话题的关键。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以来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却在实际运用中屡屡碰壁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落地”的教材。《交际英语》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语法规则和词汇,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真实世界中有效地沟通。我关注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非语言沟通”的指导,比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文化中这些信号可能带来的不同含义。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处理“尴尬时刻”,比如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或者说错了话,应该如何圆场。这些都是我在现实交流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锦囊妙计”,帮助我建立自信,勇于开口,不怕犯错。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主动倾听”的技巧?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好的沟通不仅仅是会说,更是会听,并且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