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9/06/28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了解香港文学,必须从这本开始!
香港文学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于「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简单地由无到有的过程,实际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离。本土与非本土共同构成香港文学本土意识的复杂性,结合流动与根着的辩证,作为本书《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回顾、论述战后至2000年代香港文学的核心。
陈智德的《根着我城》以文学史架构为纲的系统论述,主要论及的作家包括望云(张吻冰)、赵滋蕃、张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力匡、舒巷城、杨际光、马朗、蔡炎培、刘以鬯、西西、梁秉钧(也斯)、邓阿蓝、洛枫、董启章、潘国灵、谢晓虹;也旁及符公望、黄雨、沙鸥、叶灵凤、陈君葆、何达、唐君毅、林以亮、夏侯无忌(齐桓)、司马长风、吴煦斌、松木(蔡振兴)、戴天、马觉、崑南、卢因、陈冠中、叶辉、游静、马国明、李碧华、辛其氏、郭丽容、钟玲玲等。
书中论及的作品始自战后初期黄雨、符公望的左翼诗歌、1950年代赵滋蕃、阮朗、徐訏等人的小说,下迄2007年董启章《时间繁史‧哑瓷之光》和陈冠中《事后:本土文化志》等;亦从报刊研究角度分析《华侨日报‧学生週刊》、《七○年代双週刊》、《越界》、《香港文学(双月刊)》、《今天‧香港文化专辑》等刊物的时代意义和文学史位置,探讨议题含括左翼诗歌、反共小说、写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以及有关方言诗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义文艺等概念,是陈智德无间断地从事香港文学研究二十年成果的阶段性总汇。
陈智德在《根着我城》一书讨论香港文学的不同之处是本土意识的不同面向。1930年代至2000年代多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方向,而本土意识并不等于对地方人事的肯定,也可以包括对地方的否定和批评。因应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状况,认识香港文学以至台湾文学的个别性发展,才能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全局,因此本土并不狭窄,反而是通往普遍之途,正如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所提出,地方认同并不与民族认同相矛盾。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智德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古文献资料库研究计划」助理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系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副研究员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香港文学、中国新诗、中国现代文学,亦从事文学创作,2012年获选为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参与陈国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学大系编纂计划」,担任副总主编,2015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香港艺术发展奖:年度艺术家奖(艺术评论)」。着作有《板荡时代的抒情:抗战时期的香港与文学》、《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这时代的文学》、《愔斋读书录》、《抗世诗话》、《解体我城:香港文学1950-2005》,另编有《香港文学大系1950-1969‧新诗卷》、《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文学史料卷》、《香港文学大系1950-1969‧新诗卷一》、《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叶灵凤卷》、《三四○年代香港新诗论集》等。
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陈国球──序陈智德《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推荐序二 香港韶光,寻找一部准文学史的纯境/黄念欣
自序
导论一:本土及其背面
一、历史渊源的对应
二、本土形式的催生
三、对「失去的国土」的认同
四、否定的否定
五、从本土到他乡
六、「具香港特色」的本土性
导论二:流动与根着
一、流动:流徙离散与承续转化
二、根着:失根与「灵根自植」
三、流动中的「根着」
四、「根着」的无力、「流动」的可能
五、根与路径
第一部 一九四、五○年代之交的文化转折
第一章 左翼的任务和斗争──战后香港左翼诗歌
引言
一、战后新形势
二、左翼诗歌的任务
三、「自我改造」与战后香港方言诗歌
四、左翼诗歌中的香港
结语:左翼的时代
第二章 一段被遗忘的文艺青年「自我改造」史
引言
一、《华侨日报‧学生週刊》的编者和内容
二、左翼共名的承接
三、从自我改造到革命实践
结语:文艺青年的「工具化」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文艺与战后香港的文化转折──从小说《人海泪痕》到电影《危楼春晓》
一、《人海泪痕》、《危楼春晓》与「新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
二、《人海泪痕》的地方色彩与社会批评
三、《人海泪痕》与《危楼春晓》的知识份子形象
四、新民主主义文艺与文化转折
第四章 遗民空间与文化转折──赵滋蕃《半下流社会》、张一帆《春到调景岭》与阮朗《某公馆散记》、曹聚仁《酒店》
引言
一、《半下流社会》的历史意识与「半」的定位
二、《春到调景岭》:乌托邦的追寻与失落
三、「反反共小说」《某公馆散记》
四、《酒店》的乌托邦想像
结语:另一种文化转折
第二部 一九五、六○年代:怀乡、离散与新语言
第五章 失落的鸟语──徐訏来港初期小说
引言
一、从上海到香港的转折
二、开笔于上海而在香港完成的《炉火》
三、双重失落:《鸟语》和《痴心井》
四、拒绝香港化:《过客》
结语
第六章 怀乡与否定的依归──徐訏和力匡
一、既线性又循环的时间观
二、被否定的「现在」和「此地」
三、「再异质化」的空间和「不在场」的现在
结语
第七章 「巷」与「城」的纠葛──论舒巷城及有关「香港的乡土作家」之议
引言
一、有关「香港的乡土作家」之议
二、本土自身的遮蔽:〈鲤鱼门的雾〉与《雾香港》
三、「城」对「巷」的扭曲:《都市诗钞》
四、《太阳下山了》的香港处境
第八章 纯境的追求──论杨际光
引言
一、精神藏匿的「纯境」
二、「纯境」的潜背景:〈长梦〉、〈横巷〉
三、「纯境」的内省:〈无思夜〉、〈水边〉
结语:「纯境」的超越意义
第九章 超越放逐──论马朗
一、马朗与《文艺新潮》
二、重叠的视角:〈北角之夜〉
三、静止和断裂:〈雾港〉
第十章 语言的再造──论蔡炎培
引言
一、蔡炎培、徐速与「密码诗」论战
二、〈焦点问题〉的言说方式
结语
第十一章 冷战局势下的台、港现代诗──商禽、洛夫、痖弦、白萩与戴天、马觉、崑南、蔡炎培
引言
一、「禁锢」和「孤绝」
二、抗衡的声音
三、语言的创建
结语:语言的更生
第三部 一九七○至二○○○年代(之一)──「我城」的呈现与解体
第十二章 「错体」的本土思考──刘以鬯《过去的日子》、《对倒》与《岛与半岛》
引言
一、南来者的「二次断裂」:《过去的日子》
二、南来者的本土省思:《对倒》
三、矛盾年代的记录:《岛与半岛》
四:结语:关于本土的「对倒式」重新思考
第十三章 本土的自创与解体──从《我城》到《白发阿娥及其他》
引言
一、认清了「无」之后,重新建立的「有」
二、「有」又还原作「无」
结语:从《我城》到〈解体〉
第十四章 另一种「翻译」与「写实」──《剪纸》、《重庆森林》与《烈火青春》
引言
一、《重庆森林》与《剪纸》的音乐
二、《剪纸》、粤剧与「重像」
三、《重庆森林》、《烈火青春》与《剪纸》的政治隐喻
结语:「写实」与「再现」香港
第十五章 揭示幻象的本土诗学──论梁秉钧的「香港系列」诗作
引言
一、《中国学生周报》「香港文学问题讨论」专题
二、压抑与寻求:〈北角汽车渡海码头〉、〈五月廿八日在柴湾坟场〉
三、揭示幻象的〈影城〉
结语:不易消化的声音
第十六章 虚实的超越──再论邓阿蓝
引言
一、有关「写实」的思考
二、写实的自省:〈两眼老花──收看青马大桥烟花汇演〉、〈旧型公屋〉
三、逾越二元对立:〈社工家访〉
四、〈来到你的灵前〉的文化愿景
第十七章 文学、政治与艺术伦理──论《时间繁史‧哑瓷之光》
引言
一、艺术伦理的省思
二、介入的无力
三、艺术伦理实践
第四部 一九七○至二○○○年代(之二):解殖与回归
第十八章 觉醒的肇端──《七○年代双週刊》初探
一、「民间载体」与《七○年代双週刊》
二、刊史、人员及内容
三、《七○年代双週刊》、学运与「独立媒体」
四、《七○年代双週刊》的时政与文艺
五、政治纲领与意识的觉醒
结语
第十九章 解殖之路──后过渡期的民间载体与香港文化
一、《星期日杂志》和《博益月刊》的停刊
二、香港文化的「民间载体」
三、民间载体的视野:从《诗双月刊》到《越界》
四、宽容的「本土」:从《香港文学(双月刊)》到《香港文学》月刊
结语:民间载体的路
第二十章 自我迷城──洛枫笔下的八○年代和九七都市
一、八○年代的气氛
二、〈爱情连环图〉的文化省察
三、城市与自我观照
四、「回归」的时间:〈当城市苍老的时候〉
第二十一章 逆向命名──《我城○五》的经典重写
一、文学经典的重构与改编
二、两种「逆向命名」的方式
结语:修补断裂的文化资源
第二十二章 「回归」的文化焦虑──一九九五年的《今天‧香港文化专辑》与二○○七年的《今天‧香港十年》
引言
一、回归与焦虑
二、消失的焦虑
三、对「消失」的抗衡
四、《今天‧香港十年》的「极大的焦虑」
五、「逆天」的焦虑
六、「解殖」的弔诡性
结语
第五部 怀旧与遗忘
第二十三章 香港文学的怀旧史──一九五○─二○○七
引言
一、「诗与情感」论战:林以亮、夏侯无忌
二、针对断裂的怀旧:徐訏、力匡
三、对香港的怀旧:舒巷城
四、带矛盾性的怀旧:刘以鬯
五、从一九九七出发的怀旧:李碧华、辛其氏、郭丽容
六、反怀旧:董启章、钟玲玲
七、二○○○年代的怀旧:西西、董启章、陈冠中
结语:怀旧的观念意义
第二十四章 香港文学的遗忘史──以马朗为焦点的思考
引言
一、直面「遗忘」
二、马朗的失踪与复出
三、梁秉钧的「马朗发现事件」
结语:遗忘与抒情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第十三章/本土的自创与解体──从《我城》到《白发阿娥及其他》
引言
香港作家,特别具本土成长经验者,如舒巷城、侣伦,或战后在香港成长一代作家,如西西、也斯、邓阿蓝、钟玲玲、辛其氏、李碧华等作家笔下的香港,往往因其本土认同而有别于南来作家对香港的疏离,该认同不是一种地方主义,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并非简单的认同或身份上的分类,在认同以外,许多作家都意识到本土认同与粉饰现实、自我膨胀的分野。
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能具自我反思的关键,在于它不是由官方推动,而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思考,形式上有时採用自创的新形式,有时借用既有的民间传统,以至改换既有的非本土观念。在西西写于七○年代的小说《我城》,尤其见到这种本土的自发和自创,是如何透过新建的观念,以至借用、改换既有的殖民地观念而成为民间自身的认同观念,在这一点上,《我城》具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二○○五年,西西获得第三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然而在许多读者心中,早已颁予西西更难得到的荣耀,因为她的小说总是以不同形式,为读者带来真正的感悟、以至看穿世事的假象。她的文学生命,由五○年代的香港开始,一直试验、引进不同的现代小说技巧,六、七○年代是她在香港报纸以专栏方式逐日发表作品的高峰时期,同时亦参与编辑、创办文学刊物,六○年代曾担任《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的编辑,一九八○年参与创办《素叶文学》。八○年代,西西以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而广受台湾文坛注目,继而由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陆续出版多种小说集,更先后编成《红高粱》、《阁楼》等四册小说选集,向台湾读者介绍八○年代中国大陆「新时期」小说家;九○年代经历疾病缠绕,仍写出《哀悼乳房》、《飞毡》等长篇,西西以她的开创性、生命力、文学识见和持续的垦殖,超越了一切奖项和名誉的得失。
二○○六年出版的小说集《白发阿娥及其他》有描述西西本人对疾病的反思,更多篇幅谈及回归以后至二○○○年代,香港社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转变,小说中的香港环境,以及西西的笔调、对香港本土的观念,与七○年代的《我城》有很明显的差异。
图书试读
None
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