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雪证《金刚经》(全三卷)

佛陀的智慧:雪证《金刚经》(全三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佛教
  • 金刚经
  • 雪证
  • 智慧
  • 禅宗
  • 哲学
  • 经典
  • 修行
  • 心性
  • 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雪漠历时五年、以智慧印智慧、倾心浇筑而出的一部经典大作。被出版行业的专家评论为“此书一出,必成为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本书对于《金刚经》的深解,可谓前无古人,无论可说与不可说、能解与难解,或是意会与言传,读了本书,也便领略到了佛教义理与实修的精髓所在。作者以自身的实修实证为妙笔,以深广智慧为墨,写就了这部照亮心灵的着作。走入雪证《金刚经》,触摸佛心的诗意与温暖,联通佛心的智慧与澄明。

本书特色

  那心心相印的智慧,非实修实证者不能阐发;
  那灵动飘逸的禅心诗意,非生花妙笔而不能流淌;
  那直指人心的点化棒喝,非大慈大悲大能者不能为;
  那扫除一切名相的超拔,非破执无为超越者不能达。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雪漠


  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品牌协会『2015 年度中国文化十大品牌人物』等称号。着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着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 卷)《佛陀的智慧》(3 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 本)『雪漠心学』系列等; 文化游记系列:《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 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 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审定者简介

吕梦磬


  历史学硕士,十年高校教师工作经历,后转行为专业编辑,现任中华国际传媒出版集团主编。

设计者简介

苏连居


  传统文化爱好者,职业设计师、高级瑜伽师。

图书目录

第一章《金刚经》传播因缘略说  

第二章 总说《金刚经》品

1. 说纲要
2. 说真俗
3. 说执着

第三章 释经名品
1. 说五重
2. 释经
3. 释金刚
4. 释般若
5. 释波罗蜜
6. 释经体
7. 释宗义
8. 释用
9. 释经相
10.释作者

第四章 释经详解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1. 六成就
2. 释着衣
3. 释食
4. 释世尊
5. 释本经之发起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1. 释涅槃
2. 释无众生得灭度者
3. 释降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1. 释应无所住
2. 释六度
3. 释平常心
4. 释不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第六品 正信稀有分
1. 释空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1. 释四果
2. 释无生法忍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1. 释念头
2. 释开解
3. 释微尘
4. 释三十二相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附录一:雪证《金刚经》大偈
附录二、《金刚经》的禅心诗意
附录三、我是如何诵《金刚经》的?

跋 佛法的灵魂

图书序言

自序

《金刚经》与文化自信


雪漠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甚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是甚么?是甚么让中华传统文化能跟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强势文化平等对话,而丝毫不显逊色?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如何建立?

  我在本书中探索的,便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声音离中国人的生活很远,我们很难听到真正的、源于传统文化内部的声音。在很多人眼中,中华传统文化就是那些小术性的、表象性的东西。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必然不会得到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世界还会因此误解和忽略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低层次的,原始而落后,仍然在解决人类的动物性需求。实际上,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先进、非常优秀,它既是杰出的德性文化,也是杰出的智性文化。换句话说,它是德智兼备的。它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灵、灵魂、自由、大爱和信仰,承载了一种可以被称为绝对真理的东西——超越智慧。在佛家文化的经典代表《金刚经》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金刚经》承载了佛家文化中最核心、最精髓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让佛家文化在数千年里一直照耀着人类的心灵。

  此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也很了不起,儒家文化所强调的恕道,以及道家文化所强调的道、德,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我们常说的文化之根,就是儒释道文化,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条根,维系着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都源于这三条文化之根所提供的滋养。这三种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中华文化之根就不会断,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树就不会倒塌。哪怕当下的它显得有些苍老,也没关系,只要我们给它注入时代之水,用时代的阳光照耀它,它就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并且将自己的根系扎得更深,用它独有的生命气息来滋养它扎根的大地。

  习近平主席也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换言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儒释道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儒家文化的代表经典是《论语》,它是儒家文化智慧的总集;道家文化的代表经典是《道德经》,它是道家智慧的总集;佛家文化的代表经典则是《金刚经》,它是佛家智慧的总集。因此,对它们的学习和传承非常重要。

  我在本书中着重表述的,便是以《金刚经》所承载的智慧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所以,我对《金刚经》的解读跟其他人不太一样,我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性的文化解读,而在于更为全面地还原《金刚经》的本意,此外,我还介绍了《金刚经》的背景,以及佛家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些都是其他人的解读不曾涉及的内容。如果将《金刚经》比喻成一座冰山,我不但会解读冰山露出水面的部份,也会解读冰山隐藏在海底的部份,甚至会告诉你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它如何在气温、人为等各种条件下不断地变化。

  从十七八岁开始,我的大半生都在研究和实践传统文化,我不是浅尝辄止,不是在填充自己的知识库,而是在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做人,让自己明白人该如何活着。我深深地尝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甘甜,也深深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我知道,西方文化虽然有其过人之处,尤其是它不重外相而重实质的“实用主义”精神,但东方文化中的一些精髓和宝贝,却是西方文化所缺乏——并且需要的。因为熟悉之后的明白,我有了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仅源于我自己,更源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如果通览中国史书,就会看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圣贤,他们高贵、睿智、通达,虽然经历了无数的人事变迁,却始终守候着自己的风骨、气节和德行,他们为中国历史贡献了无数壮美的风景。那么,他们为甚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薰染。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神深入他们的生命,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价值取舍有着深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他们是中华传统文化铸就的圣贤,包括老子、庄子、墨子、孔子在内的诸多儒释道文化的传承者及弘扬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铸就的圣贤。他们因中华传统文化而改变了生命,也验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这一切如果被岁月尘封,或被时尚文化的喧嚣所掩蔽,就太可惜了。

  这种感叹,是我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

  在本书中,我想告诉世界,中华传统文化到底在讲甚么,《金刚经》到底在讲甚么,是甚么使佛陀成为佛陀,又是甚么使凡夫成为凡夫。我知道,我们掌握的,不是万千种知识之一,而是一种改变生命、改造灵魂的秘密,是老祖宗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秘密。因为掌握了这个秘密,我们不管站在哪一个舞台上,与哪一种文化对话,都不会逊色。这就是文化给予我们的尊严与自信。这种自信不需要建立,只要你实践它,在它的指导下生活,在它的指导下历练你的灵魂和生命,你自然会拥有这种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求、无敌的心境所带来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希望,每一个打开这本书,并且一直读下去的人,都能得到这份传承了千年的礼物,拥有一份文化所赋予的自信。

  是为序。

2018年1月写于沂山书院

图书试读

般若六百部,精要《金刚经》。大乘之纲要,涵六波罗蜜。
 
般若为根本,五法方有益。若无大般若,佛法成世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我读过,读起来非常麻烦。为甚么麻烦?因为多,厚厚的十本。但是,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显得很啰唆。唐朝僧人玄奘译经时,曾经觉得太啰唆了,想用几句话概括那些重复的内容,谁知当晚就做了梦,梦到护法神发怒了,不让他乱改佛经。醒来之后,他就不敢擅改佛经了。他做得对,佛经是不能乱改的。因为,佛陀的『啰唆』,其实有他的理由。
 
有时,释迦牟尼和我一样,唯恐你听不懂,就会一遍遍地重复。如果你需要多听几遍,他也会多讲几遍。而且,每次听经的人都不一样,今天这批人走了,明天不一定全来,明天来的人中,也不一定都是听过经的人。释迦牟尼慈悲,怕新人错过了重要的内容,就会把讲过的精要再讲一次。比如,在《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对『苦集灭道』的解释就出现了好几遍。今天,张三问到,释迦牟尼讲了一遍;明天,李四来了,释迦牟尼又会讲一遍,把前面所有的话都重复一遍;后天,王五来了,他仍然会再重复一遍。整部经中,释迦牟尼就在不停地重复。所以,每一部大经都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注意,正是在这种重复中,他的弟子们一天天受着智慧的薰染,熏啊熏,熏啊熏,五百强盗就成五百罗汉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精髓就是《金刚经》,而《金刚经》的精髓又可浓缩成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这四句话仍然代替不了整部经典。为甚么?因为,经典代表的是般若,般若太重要了。
 
小乘偏重于戒定慧,大乘偏重于六种波罗蜜。甚么叫波罗蜜?波罗蜜就是远离苦海,到彼岸去。度人的方法、过程和结果,都被称为波罗蜜。前五种波罗蜜是佈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一种波罗蜜,就是般若。前五种波罗蜜其他宗教也有,所以,如果没有第六种波罗蜜,就不是佛家。比如,伊斯兰教也有佈施,也有禅定,也有精进,也有忍辱,基督教也有摩西十诫,和佛家的十戒很像,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等——都有五度,没有的仅仅是般若。所以,般若是佛家独有的,没有般若,我们便称之为外道。即使精进地唸佛,如果没有般若,也仍然是外道。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