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不疼娘不愛,弟弟整天想衝康他,卻每次都聖母心爆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全是孟子為了護航偶像?
►設「誹謗之木」廣於採納人民意見,對我有不滿就說出來!
以「舜」的事蹟與遺跡為主軸,上溯五千年的歷史,
藉由探詢濟南歷史的縱深,找到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價值!
◇遠古時代的東夷部族◇
從歷史分期來看,仍然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發展出燦爛輝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東方東夷族的文明最為燦爛,不只是《禮記》所謂「大同世界」的範本,更是人類對自我以及自然的全面覺醒:
◎發現了人的主體性
◎對自然從極度敬畏到治水的征服
◎民主民本的想法
◎人類技藝的全面發展
◎對道德的追求
——在這樣的遠古大同世界,被傳誦數千年的大人物,悄悄地誕生了。
◇受虐兒到天下共主的崛起之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句話可以作為舜一生的注腳,他的父親是樂師「瞽叟」。生母早亡,父親又娶一妻,生下他的惡毒弟弟「象」與善良妹妹「㪙手」(即是畫祖,畫嫘)。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用「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來描繪舜的繼母和弟弟象,可知這三人絕非善類。
果不其然,三番兩次欲加害舜至死地,一次想把舜燒死在屋頂上,一次想把舜活埋在井裡,幸虧當時妻子娥皇、女英為舜提前想到辦法,讓舜死裡逃生。
這個被親人謀害的受虐兒,不只沒有心理扭曲,反而以德報怨,依然服侍長輩,友愛手足,成為最有德行的人,接受堯的禪讓,逆襲成為天下共主。
◇勤政愛民,聖賢助治,大同世界的誕生◇
堯死後,舜正式登上天子位。
隨著大禹治水的成功,舜的統治開始進入天下大治、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
除了舜,他手下的人可謂臥虎藏龍:
皋陶為士,獄訟清明,天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契為司徒,百姓親和,人懷自勵,風化肅然。
棄為后稷,百穀豐登,黎民殷實。
伯夷主禮,人們上下禮讓,尊卑有序,敬老愛幼。
垂主工師,百業興旺,人人技藝高超。
益主山澤,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龍主外交,遠方賓客紛至沓來。
當然,禹的功勞最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
天下海晏河清,大同世界已然成形。舜禪讓給大禹,自己一把老骨頭仍然報效國家帶兵征伐,最終,死在征途中,是年舜百歲。
◇數千年傳頌,舜的文化象徵◇
王莽在篡位時借用舜的美名,尊其為遠祖,在濟南建廟。先不論王莽的人品如何,但是他修建的歷史古蹟,成為當地人民的信仰中心,更牽動了後世文人的思緒,留下許多名篇。
蘇轍、歐陽脩、曾鞏……以及無數文人到此地追述美好社會的創造者,寄託感懷。當地民眾仰賴兩口舜泉帶來的豐富資源,仰慕舜的精神風貌。
在明媚的大明湖畔,一舜祠,兩舜泉,照祐著四方人民,更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
本書特色:
舜為中國遠古時期的五帝之一,受堯禪讓,娶娥皇、女英為妻,傳聞人品高潔,在《二十四孝》中飽受生父、繼母和弟弟的迫害,每次皆能憑藉智慧和勇氣化解難題,甚至以德報怨,多次對家人伸出援手。而今對舜的資料記載甚少,本書圍繞大舜的生平事蹟,回溯五千年歷史,欲呈現給大眾一個更立體飽滿的聖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