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是人体大多数器官衰老的起点。30岁前你糟蹋身体,40岁后身体就糟蹋你。30岁前你找病,30岁后病找你。这本书给您最完整、最正确的健康知识让您一生与病痛绝缘!从30岁起,耳鼓和中耳听骨的弹性就开始减弱,听力也跟着开始减弱;大脑的重量也从此时由最重的1600克开始减轻;我们常说的「老眼昏花」虽然到40岁时才被觉察,其实也是从30岁起就开始变化;至于骨骼、心脏、关节、内分泌系统等器官,也是从30岁便开始慢慢退化。在身体衰老的同时,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
作者简介
胡建夫
◎ 医学院营养学系毕业,现任某教学医院营养师。
◎ 他对于家庭饮食与保健的知识传递不遗余力,经常撰文唿吁家庭饮食与健康的重要。
◎ 着有《会吃才健康》、《会吃才健康》、《会睡才健康》、《会喝才健康》、《怎样吃维他命》、《怎样有效对抗癌症》等书。
附:体检常识
第一章 30岁,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第二章 怎样大修消化系统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十二指肠溃疡
3.便 秘
4.肝炎
5.胆囊炎
6.痔疮
7.脂肪肝
8种能够抵抗脂肪肝的食物
第四章 怎样大修唿吸系统
1.感冒
2.哮喘
3.鼻炎
4.肺炎
5.支气管炎
6.肺气肿
第五章 怎样大修循环和内分泌系统
1.糖尿病
2.贫血
3.高血压
4.冠心病
5.肥胖
6.白血病
第六章 怎样大修脑和神经系统
1.神经衰弱
2.偏头疼
3.失眠
第七章 怎样大修运动系统
1.骨质疏松
2.关节炎
3.腕管综合症
第八章 怎样大修泌尿生殖系统
1.膀胱炎
2.肾炎
3.阴道炎
4.子宫颈炎
5.乳腺增生
6.不孕
7.前列腺炎
8.阳痿早洩
第九章 怎样大修感觉器官
1.视力减退
2.干眼症
3.耳鸣
4.中耳炎
5.青春痘
6.雀斑
7.皮肤过敏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30岁,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成了我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到了30岁,当爱情已尘埃落定,当事业渐入佳境,身体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30岁人特有的健康弱点,就该是头等大事了。30岁,爱惜自己的内容之一,就是不要忽视自己身体的细节问题,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30岁起,耳鼓和中耳听骨的弹性就开始减弱,听力开始走下坡路;大脑的重量也从此时由最重的1600克开始减轻;我们常说的「老眼昏花」虽然到40岁时才被觉察,其实也是从30岁起就开始变化;至于骨骼、心脏、关节、内分泌系统等器官,也是从30岁便结束了它们的青春年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种衰老只要早期注意,是完全可以延缓其进程的。
1.滋润脏器,主动饮水
水被喻为生命的润滑剂。所谓主动,一是在四个最佳饮水时间,即早上起床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和晚上睡前按时喝水,做到时间「主动」。主动饮水之所以被视为长寿要诀,是因为大量饮水可以满足细胞内的水分不断更新的需求。
2.延缓衰老,运动双腿
因为运动减少,使人肌肉萎缩、脂肪增加、血管被「拉」长,心脏也不堪重负,成为心血管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大修」的重点之一就是多做运动,每天走1万步,是防老保健的必修课。
3.饮食保健,多吃核酸
现代人活不到预期的120岁,最大的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和细胞癌变,而多吃富含核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蘑菇、木耳、花粉及煮得很老的鸡蛋,就有利于修复损伤的基因,防止心脑血管病和提高免疫力,并预防细胞癌变。
4.生命不「透支」,精神常放松
如果每週5天的工作时间不得不「透支」的话,那么务必在双休日有个「雷打不动「的属于自己支配的补偿时间,给紧张疲惫的身心一个宁静的港湾,就像把它送到「大修工厂」养护那样。
三十岁,人类衰老的分水岭
过了30岁,就得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了。因为,从这时起,身体的代谢机能与细胞活动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再不开始关注并保养身体,疾病从此就落下了根。
女人过了30岁,原本光洁、紧致的眼睑有些浮肿了,脱发开始增多,这是肾脏功能开始减退的预警。
皮肤干燥易发疱疹,这是健康状况变差的信号,免疫力降低的表征。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太大与激素水准过高则是疱疹、溃疡等皮肤疾病的诱因。30岁的女人,要注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0岁的女人常常感觉肩背部酸痛,这是因为繁重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使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氧化反应所供应的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疲劳感,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容易被肩周炎所困扰。
男性和女性一样,到了30岁,身体就开始走下破路。研究资料显示,男性从30岁开始身体机能及健康状况便开始滑坡,视力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厚,男子5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明显视力衰退和聚焦不准。
头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头皮上毛囊的数量日益减少,头发越来越稀,头发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歇顶的男性越来越多。
男性20岁以后心脏在剧烈运动时的调节能力越来越低。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运动时每分钟心率最快可达200次,30岁时减少至140次,以后每增加10岁,心脏每分钟最快跳动次数减少10次。
30岁男子听力鼓膜变厚,耳道萎缩变窄,对音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高频声音的辨别越来越困难。这种状况在60岁后变得日益明显。
30岁男子肌肉与骨骼发达的肌肉逐渐萎缩软弱,骨骼发生退行性变化。胸腔骨骼越来越僵硬,控制唿吸的肌肉负担越来越重。唿吸时有更多的有害物质残留在肺部。
30岁以后,男子的性冲动次数在减少。据统计,25岁左右平均每年可达104次性高潮,50岁为52次,70岁时为22次左右。阴茎勃起角度也有所改变,30~50岁间男子勃起角度比年轻时略低,50~70岁间则明显降低,心血管病是其中主要原因。
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採取措施,很可能会造成人体积劳成疾,百病缠身。
好了,身体的信号灯开始闪烁,我们立即行动吧,为健康加分!不论你处于30岁以后的哪个阶段。抽出一天时间,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并增加一笔保健品开支;作息时间也需要调整,不仅要有良好的睡眠、适度的运动,还要让紧张的心理充分伸个「懒腰」。
即使身体比我们预想的要糟得多,也决不能惊慌失措。不要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善待自我还来得及,健康就像银行帐户,30岁以后就不能再无限透支了,而我们为健康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这个帐户增加财富,能积累多少财富,全看你自己的了!
30岁,你需要去体检
科学研究发现,从三十岁开始,人体基础代谢率每10年降低约2%;肺功能开始下降;小腹容易凸起,有发胖趋势;胃肠疾病日益明显;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患肠道肿瘤的几率增加;尤其是高血压病,发病年龄不断提前,20岁以下高血压发病率为3.11%,30岁?39岁上升到4.95%。
许多人因成天忙于工作或为家务事所拖累,平时很少抽出时间到医院去检查身体。一般的小病小灾也是能忍则忍,能拖就拖,以致酿成大病时才匆匆忙忙走进医院,结果白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且都有其外在的表现,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自己就可以发现疾病的苗头,及时找医生解决问题。
很多年轻人总觉得常规体检意义不大,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种想法很不正确,也很危险。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加上平时多坐少动、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腰颈椎疾病、骨质疏松等一些原本老年人易患的疾病都呈现出低龄化趋势,20多岁得腰椎间盘突出,30多岁患上高血压,40几岁就出现严重糖尿病合併症等病例并不少见。
如果能够定期体检,就能及早发现一些疾病和征兆,做到「有病防变,未病先防」。很多疾病的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而一旦出现症状也许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体检的目的就是帮你找出身体中的隐患。30岁以前,可以两年体检一次;30?50岁,最好一年体检一次。定期健康检查能使危险因数现形,进而帮助我们及早採取必要措施和适当处理,不但可以维护健康,更能促进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不要忽视——定期健康体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一眼就能看出主题与健康、养生有关,但具体内容却充满了悬念。我一直对那些能深入浅出讲解复杂健康知识的书籍非常感兴趣,而“30岁大修身体”这个名字,精准地抓住了我这个年龄段人群最普遍的焦虑——身体似乎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听话”了,一些小毛病开始显现,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去“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或者私教,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列举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解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改善。比如,对于很多人关心的“亚健康”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并提供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差异性,比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大修”这个词,这本身就带有一种精细化、全方位的意味,所以我对它能涵盖的健康领域充满期待,从饮食、运动到睡眠、心理健康,甚至是日常的习惯养成,都能有所涉及。
评分“30岁大修身体”,光是听名字就有一种“迫切感”和“系统性”的期待。三十岁,似乎是一个分水岭,身体不再像二十岁时那样“坚不可摧”,一些潜在的问题开始浮现,而长期的不良习惯也可能在这时候开始显现出“副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身体百科全书”,为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提供一套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关于如何对抗身体衰老的早期迹象,例如皮肤松弛、精力下降等,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延缓这些过程。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身体“排毒”或者“代谢”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摆脱那些“伪科学”的养生观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有科学依据的健康之道。这本书的标题也暗示了一种“主动管理”的态度,所以我也希望它能教会我们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评分翻看这本书的封面,一股“专业”的气息扑面而来。“30岁大修身体”,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一次精细的身体“体检”和“升级”。我一直认为,三十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身体的很多潜能在这个时期开始显现,但也更容易出现一些早期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关注和调整,可能会对未来的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如何在三十岁左右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维护”的书。这本书的标题恰恰抓住了我这一点。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来改善身体机能的指导,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少吃点”、“多运动”的口号。我期待它能深入讲解不同营养素对身体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同时,对于运动方面,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比如如何提高心肺功能,如何增强肌肉力量,如何改善身体柔韧性等等,并且能够解释这些训练背后的原理。
评分对于“30岁大修身体”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套真正“可行”的健康指南。这个年龄段,我们往往面临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生活节奏快,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复杂的养生。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行,但又卓有成效的方法。它或许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健康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睡眠质量的技巧,以及一些能够缓解压力的心理调适方法。毕竟,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此外,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大修”这个词的解读,它是否意味着能够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身体小毛病?比如,反复出现的颈肩酸痛、腰部不适,或者容易疲劳等问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列举症状,而是能够深入分析原因,并给出具体的改善建议。
评分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了解一本书,需要看它是否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并提供切实的帮助。而“30岁大修身体”这个书名,无疑触动了很多处于人生转折点的人们。三十岁,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纪,意味着告别了青春的无忧无虑,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身体也开始发出一些“警告信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那个在你感到迷茫时,递过来的一盏明灯。它不应该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心灵鸡汤”,而是要提供有科学依据、有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对于那些和我一样,对各种健身、饮食方法感到无从下手的人来说,这本书能否给出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它能否帮助我们辨别那些不靠谱的健康信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科学地管理身体”的部分,例如,它是否会讲解一些基础的生理知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锻炼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体能,改善体态?而且,名字中的“大修”二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单一的健康问题,而是一个更全面的身体“升级”过程,所以我很期待它能提供一套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