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西医学理,净化血液、排水毒的食疗健康法
˙日本No.1自然医学家的「慢性病治疗宝典」
˙揭开现代医学无法治癒慢性病与难治重症的原因
˙天天红萝卜苹果汁、生姜红茶,少食多健康
˙不用看医生,不吃药,疾病照样能痊癒!
不依赖现代医学,疾病也能痊癒!
癌症、脑梗塞、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即使多数民众已彻底实践控制盐分和补充水分,患者依然持续增加;虽然科学家开发出优良的抗生素,肺炎依然有增无减;在美食和饱食主义之下不知营养不良为何物的现代文明人,却也出现不少难治之症和奇怪疾病。看到这些现实情况,令人不禁要怀疑西医对于慢性病的观点与治疗方式是否有什么重大错误。但不可否认的,现代医学在诊断学和急救医学方面非常发达。也就是说,现代医学在将身体修复至接近原来生理状态,即帮助身体恢复原状的治疗方法上成果显着。但对于真正危害大众健康与侵蚀医疗资源的慢性病和难治病症上,现代医学无法提供有效、可痊癒的帮助。
本书中,石原博士集结了多年的断食与自然医学治疗经验,将告诉读者对你真正有效的「不用看医生、不必吃药,疾病一定能痊癒」适合每一个想要让自己更健康的人。
作者简介
石原结实
1948年出生于长崎县。毕业于长崎大学医学部,专攻血液内科,并取得同所大学医学博士资格。之后更前往以难治疾症的饮食疗法而闻名世界的瑞士贝纳医院研习,且超过五次亲赴乔治亚共和国的高加索长寿村探查,荣获乔治亚共和国科学协会长寿医学会荣誉会员。历代祖先皆为日本古代种子岛国藩主的御医。
石原博士曾在长崎原爆医院服务,接触过许多现代医学无法治癒的病患。1985在伊豆、伊东地区开设断食疗养所,施行以「红萝卜苹果汁」「运动」「温泉疗养」为主的断食指导。独创引入中医的食疗法极受日本各界名人信赖。目前为石原诊所院长,也参与广播、电视有关健康议题的节目,每年巡回日本全国演讲约50~60场,一年着书10~20册,堪称日本No.1的自然医学养生家。
译者简介
刘涤昭
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日本拓殖大学经营学硕士。曾任牛顿杂志丛书主编、日本文摘主编、民生报日文编译,现为专职译者。
译作有《向危机挑战》《企业的寿命》《轻松了解会计》《梵谷的遗言》《写给患者和家属的癌症医疗圣经》《这样要去看医生吗?》《不生病的生活》系列等。
前言 不依赖现代医学,疾病也能痊癒! 003
第1章 血、津液与气流畅,就不会生病!
百病皆起因于血、津液与气的流不顺畅! 018
血、水、气相互关连 019
1改善血流,使血液清澈 021
寒冷的部位血流不顺畅 023
改善瘀血的生活疗法 026
○1──石原式「清晨胡萝卜汁瘦身法」 026
○2──多利用具有净血作用和造血作用的黑芝麻 027
○3──食用可消除瘀血、改善妇女病的萝卜叶 027
○4──具有净血作用的黑豆与黑砂糖一起煮,每餐食用 028
○5──下半身加温 028
○6──毛巾浸老姜液热敷腹部 028
经验谈 血流改善后卵巢囊肿消失!──(四十五岁女性) 030
<瘀血1>出疹子(荨麻疹、湿疹、过敏等)?因应方法 032
<瘀血2>炎症 (发烧、食欲不振)?因应方法 034
<瘀血3>动脉硬化、血栓症、结石?因应方法 036
<瘀血4>肿瘤(癌、肉瘤、息肉等)?因应方法 038
2摄取具有利尿作用的水分,改善津液的流动 042
经验谈 将水分排出后,所有症状消失!──(五十二岁女性) 043
改善水毒的生活疗法 049
○1──石原式「清晨胡萝卜汁瘦身法」 049
○2──中午吃热荞麦面或热山药荞麦面 050
○3──晚餐要这样吃 050
>○4口渴时喝生姜红茶(每天三至五杯) 051
<水毒1>过敏?因应方法 054
经验谈 有效排泄体内废物,异位性皮肤炎痊癒了!──(三十岁女性) 058
<水毒2>心悸、频脉、心律不整?因应方法 060
<水毒3>头晕、耳鸣、突发性重听?因应方法 063
<水毒4>疼痛(头痛、神经痛、腰痛、腹痛等) 065
○1头痛、肩颈僵硬?因应方法 066
○2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的疼痛?因应方法 068
○3腰痛?因应方法 070
○4腹痛?因应方法 071
<水毒5>腹泻?因应方法 073
<水毒6>宿醉?因应方法 075
<水毒7>异型狭心症?因应方法 077
<水毒8>水癫痫?因应方法 079
<水毒9>高胆固醇、高中性脂肪、高血糖?因应方法 081
3改善气的流提振旺盛精力 083
气滞(气的病)的症状检测表 085
疾病与气的持有方式关系密切 087
改善气的病(忧郁症、自律神经失调症、精神官能症)的生活疗法 090
○1──日常饮食中充分利用紫苏叶和生姜 091
○2──充分摄取阳性食物,避免过多阴性食品和水分 092
○3──利用入浴、运动提高体温 092
○4──每天至少照射三十分钟阳光 093
○5──经常大笑或想美好的回忆和自己喜爱的事物(旅行、风景、心爱的家人等)093
○6──抱持感谢的心情 093
经验谈 寒冷和水分过剩所引起的「忧郁症」终于痊癒!──(二十七岁女性)094
第2章 「少食」「暖身」,疾病一定能痊癒!
「食欲不振」「发烧」是身体治癒疾病的重要本能 098
1为什么食欲不振能治疗疾病? 099
专题 细菌、癌细胞与白血球的关系 104
经验谈 粗食、少量的真正意义──(五十岁男性) 105
2为何发烧能治疗疾病? 109
3「食欲不振」和「发烧」是治疗万病的世界名医 112
○1减少食量 114
保持健康的基本食物! 116
在治疗疾病的人应选择能净化血液的食物 120
○2使身体温暖 129
使身体温暖的食物与使身体寒冷的食物 130
借走路或运动使身体温暖 134
借入浴使身体暖和 138
唱歌、大笑、说话都能使身体温暖 139
第3章 永久保存版!石原式疾病痊癒疗法
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想法是一致的 142
1炎症(以○○炎来表示) 144
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会发烧的炎症】?因应方法 145
胆囊炎【会发烧的炎症】?因应方法 147
膀胱炎、肾盂肾炎【会发烧的炎症】?因应方法 149
胃炎、胃溃疡、胃癌【很少发烧的炎症】?因应方法 151
肝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很少发烧的炎症】?因应方法 154
经验谈 借饮食疗法治癒肝硬化!─────(六十二岁男性) 157
皮肤化脓性炎症(疖子、面疔、痈、青春痘等)?因应方法 161
白带(子宫内膜炎、卵巢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等)?因应方法 164
肾脏炎?因应方法 166
2肿瘤(癌、肉瘤)?预防和因应方法 168
经验谈 以自然疗法治癒癌症!────(三十九岁男性及其他) 176
3退行性疾病 186
肥胖?因应方法 186
糖尿病?因应方法 190
经验谈 借生活疗法治癒糖尿病!────(五十八岁男性) 194
脂肪肝?因应方法 196
胆结石?因应方法 197
痛风?因应方法 199
动脉硬化?因应方法 202
4循环障碍 204
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因应方法 204
经验谈 减重十五公斤,一切恢复正常值!───(四十五岁男性) 208
经验谈 锻鍊下半身使身体复原!───────(五十八岁男性) 210
经验谈 摆脱狭心症和静脉瘤!───────(六十岁女性) 214
心脏衰竭(浮肿)?因应方法 215
痔疮?因应方法 219
5免疫异常 221
过敏?因应方法 221
自体免疫性疾病?因应方法 222
经验谈 胡萝卜汁治癒溃疡性大肠炎───(六十岁男性) 228
经验谈 除了溃疡性大肠炎之外,青春痘、月亮脸也痊癒!───三十九岁男性 230
经验谈 血小板低下紫斑病痊癒!─────(七十岁女性) 232
结语 「食欲不振」和「发烧」是「世界二大名医」 235
前言
不依赖现代医学,疾病也能痊癒!
日本国民医疗费用高达三十兆日圆,几乎相当于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但是疾病并没有减少的迹象。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九六五年时医师人数只有十万九千人,之后连年增加,到了二○○○年时增至大约二.五倍的二十五万五千人,但是如图1所示,癌症(恶性新生物)和心脏疾病(以狭心症、心肌梗塞为主)也不断增加。
更奇妙的事,优良而且强力的抗生素相继问世,但是肺炎还是持续增加。 而且,最近三、四十年来,日本全国提倡减盐运动,「盐对身体有害!」的观念已深植所有日本人的脑子里。但是高血压的患者依然有增无减。
占日本人死亡原因第二和第三名的心脏疾病(主要为将营养送至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中出现血栓而引起的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疾病)和脑梗塞,都属于血栓症,十余年来,虽然医师和营养师大力宣导多摄取水分,但心肌梗塞和脑梗塞还是每年增加。
另外,需要洗肾的肾衰竭患者也不断增加(参见图2);四十岁以上的人,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有糖尿病,超过五十岁的人,更是四个人中就有一人。
图表3是日本死亡原因排行榜。
近年来,重视「科学」的西洋医学,仍有许多不知原因或高竖白旗的不治之症。
而且,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自觉症状或定期赴医院求诊,特别是六十五岁以上的人,更有六成因为某些原因而定期就诊。因此日本可说到处是疾病和病人。
有资料显示,接受健康检查的人,超过八成出现异常(值),完全正常的人不到二成。
日本厚生劳动省前身厚生省的「癌症筛检有效性评价研究小组」,召集人东北大学医学部长久道茂教授,一九九八年根据过去每年二千五百万人接受癌症筛检的资料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肺癌、乳癌、子宫体癌「受检者与非受检者的死亡率并没有太大差异」,引起了相当大的震憾。他发表这项报告的第二天,日本三大报都以整版篇幅来报导「癌症检查无效」。
由此来思考,很多人怀疑看似非常发达的「医学」到底是什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确实,现代医学有许多了不起的成就。例如,透过血液检查可以诊断肝炎、肾脏病、内分泌的疾病、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胶原病,利用超音波、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几乎可以观察全身的器官内部,来掌握异常状况。
另外,因为交通事故而破碎的骨骼、肌肉、内脏都可以修复,因为心肌梗塞而濒临死亡的病人,也可以将气球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去除血栓,以保住病人性命,这些都是值得赞扬的成就。
换言之,现代医学在诊断学和急救医学方面非常发达。所谓急救医学,是指将身体修复至接近原来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法,可说是一项帮助身体恢复原状的作业。
但如开头处所述,癌症、脑梗塞、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即使彻底实践限制盐分和充分补给水分的作法,依然持续增加;虽然开发出优良的抗生素,肺炎依然有增无减;在美食和饱食主义之下,不知营养不良为何物的现代文明人,却也出现不少难治之症和奇怪疾病。看到这些现实情况,令人不禁怀疑西洋医学对于慢性病的观点与治疗方式是否有什么重大错误。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用性的建议。我一直觉得,健康应该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而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书中的一些小章节,比如关于如何选择当季食材、如何调整午餐的搭配,甚至是简单的睡前放松方法,都让我觉得非常贴近我自己的生活。我曾经尝试过很多“速成”的健康方法,结果总是难以坚持,甚至适得其反。但这本书的理念是循序渐进,它更像是在引导我一点点地调整我的生活节奏,让我重新认识身体的需求。例如,书中关于“肠道健康”的部分,我以前只知道要多吃蔬菜,但它却详细地解释了不同种类益生菌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发酵食品来补充,这让我对“吃”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我特别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智慧,读起来就像和一位长辈在聊天,让你感到安心,同时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让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评分我一直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即使我吃得“很健康”,运动量也足够,身体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各种小毛病?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没有像许多健康书籍那样,仅仅强调“吃什么”或“做什么运动”,而是从一个更全面的“生活方式”层面去解读健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修复”和“平衡”的理念。它让我明白,健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调整和修复的过程。书中关于“睡眠的质量”比“睡眠的时长”更重要,以及如何通过“肠道菌群的平衡”来影响整体免疫力等观点,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一直忽视了睡眠和肠道健康的重要性,而这本书则让我认识到它们对身体的深远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学习如何通过更科学、更自然的途径来达到长期的健康状态,摆脱那些反复出现的小毛病,真正实现“身心健康”。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被一堆生活琐事压得喘不过气,身体也跟着发出了各种小小的抗议:疲劳、头痛、偶尔的消化不良,感觉自己离“健康”这个词越来越远。市面上关于健康的科普书很多,但很多都充斥着复杂的专业术语,或者是一些难以坚持的极端方法,让我望而却步。而这本书的标题——「健康保证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它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要带着你一步步走向健康,而非仅仅是提供一些信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像一个“班级”一样,有条理地、系统地讲解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不仅告诉我“是什么”导致了我的不适,更能告诉我“怎么做”才能真正改善。尤其是“自然医学”这个关键词,让我联想到那些温和而根本的疗法,而非仅仅依靠药物。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甚至是心理状态,来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一种更持久、更积极的健康状态。我买这本书,就是想获得一套实操性强、易于理解、并且能够真正让我感受到改变的健康指南。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现代医学虽然在治疗方面非常先进,但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深层原因的探讨,我总觉得还缺少一些东西。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它没有直接给出“治愈”的方案,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导致身体不适的根本原因,比如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甚至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信号”的解读,它教会我如何去倾听身体发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而不是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去忽视。读完一部分关于“压力与健康”的内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长期失眠和易怒,很大程度上都与我缺乏有效的压力管理有关。书中提出的“正念呼吸”和“感恩练习”等方法,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平静。我迫切地想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去探索身体更深层次的健康奥秘,并学会如何从根源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不止于提供一些健康资讯,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重新连接”的旅程。连接身体,连接自然,甚至连接内心的平静。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疏离”,我们对身体的感受变得迟钝,对自然的关怀也日益减弱。这本书通过讲解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健康理念,比如“晒太阳的好处”、“接触土壤的益处”,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我曾经觉得这些说法有些“玄乎”,但书中却用科学的解释和实际的案例,让我对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书中关于“情绪健康”的部分,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压抑,而这本书则鼓励我更积极地去接纳和处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渴望通过这本书,重新找回身体的活力,也找回内心的平和,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