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达、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演进,世界各国的美食,都受到外来菜系的影响,撷长补短,发展出融合性的美食文化,因此我们常在法国菜中看到日本料的影子、义大利菜看到泰国菜的味道。
在台湾,由于历史进程使中国各个菜系都融合于此,互相影响、冲击之下,各菜系师傅渐渐打破坚持,改变了菜系本帮派的体质。半个甲子以降,在台湾的中国菜有了新的面貌,加上异国烹饪文化入侵及冲击,此刻的中国菜已不再用菜系严格区分,亦不再严守菜系门户观念来行销市场。
编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更多厨艺爱好者对美食有新的思维,也让全世界爱中华美食的友人知道,中国菜已是多元并包容的菜系,不仅使过去为了迎合市场而失传的传统老菜呈现出现代化、艺术化,也极具创意的加入各式食材的搭配与烹调技法。因此在书中,读者可看到四川菜有江浙菜的手法、台湾菜有法国菜的影子,多元且丰富,可说是一本创新世代的中国食谱。
作者简介
梁幼祥
现任:
【中华美食技艺研究发展协会 理事长】、【台北中华美食展 副执行长兼世界厨艺赛主持人】、【中华美食交流协会 常务理事】、【飞碟广播公司飞碟早餐 美食专播】、【北投禅园景观花园餐厅 董事长】
美食节目:【2007 飞碟电台 飞碟早餐 美食专播】、【2006 ~ 2007 News 98电台下班一条龙 美食专播】、【2006 中国电视公司制播MOD美食节目 制作人兼主持人】、【2000 ~ 2007 人间电视台元气健康美食 主持人】、【2000 ~ 2001 中国电视公司美食大擂台 制作人/主持人】、【1998 ~ 2000 佛光电视台爱上素食 主持人】、【1998 ~ 2000 东森电视台快乐家常菜 主持人】、【1995 ~ 1998 真相新闻网美食真相 制作/主持人】
执笔:
【爱吃客杂志 美食文化专栏】、【理财家杂志 美食专栏】、【1998 ~ 2003 美食新闻杂志社 主笔】」【1999 ~ 2002 自由时报 生活版 美食寻宝图(週六整版) 】、【1996 ~ 1999 中国时报 生活版 美食专刊(週六整版)】
说实话,我尝试过很多烹饪书籍,但很多都存在一个问题: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差强人意。而《美丽中国菜》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的步骤描述非常具体,而且经常会配有相应的图片,让你能直观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效果。比如,书中讲解如何切肉片,会配有详细的图示,教你如何下刀,切出厚薄均匀的肉片。再比如,关于如何掌握调味料的用量,书中会给出具体的克数或者毫升数,而不是含糊不清的“适量”,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可以在超市轻易买到的替代食材的建议,这大大降低了烹饪的门槛。我最欣慰的是,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了几道菜,口感和味道都非常接近我期望的程度,甚至比我之前自己摸索的要好很多。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烹饪的乐趣,也增强了我对自家厨房的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学习者,《美丽中国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觉得,中国菜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的载体。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介绍每一道菜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食材和步骤,而是会穿插一些关于这道菜背后典故、历史渊源,甚至是如何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相结合的讲述。例如,书中提到一道“饺子”的时候,不仅仅是介绍了不同地区饺子的做法,还深入探讨了饺子在中国春节期间的象征意义,以及与“更岁交子”这个传统习俗的联系。这种文化层面的解读,让我觉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它让我明白,一道看似简单的菜肴,背后可能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智慧和情感。我非常喜欢这种将美食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呈现方式,它让“吃”变得更有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各地的小吃情有独钟,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总能勾起我最深沉的乡愁。而《美丽中国菜》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愿望。它不仅仅收录了那些大名鼎鼎的国宴名菜,更难得的是,它深入挖掘了许多地方特色的小吃和家常菜。比如,书中关于“老北京炸酱面”的介绍,就不仅仅是告诉怎么拌酱,而是从面条的选择,到酱料的熬制,再到配菜的搭配,都有非常详尽的说明。它还讲到了炸酱面的不同吃法,以及如何根据季节调整配菜,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还有关于“川渝麻辣烫”的那一部分,我看到了关于各种食材如何处理,以及汤底如何熬制才能达到最地道的麻辣鲜香。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作者真的用心良苦。这本书让我感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各地美食的窗户,我不再需要跋山涉水,就能在家中品尝到来自不同地域的独特风味。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烹饪一直没什么特别的兴趣,觉得过程繁琐,步骤复杂,常常是看着菜谱上的步骤,脑子里却是一团浆糊。但是《美丽中国菜》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把一道道看似复杂的中国菜,拆解得无比清晰、易懂。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宫保鸡丁”的那一章节,它没有一开始就甩出一堆调料,而是先详细讲解了鸡肉的腌制技巧,如何让鸡肉口感嫩滑,这是很多人在家做宫保鸡丁容易失败的地方。然后,对于辣椒和花生的处理,也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如何炒出酥脆的口感,如何让辣椒的香气最大化,而不是仅仅是辣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小贴士”,比如关于火候的控制,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酸甜度的比例。读着这些文字,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厨师,耐心地在耳边指导,让我觉得烹饪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事情。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相信我一定能做出不输给外面餐馆的美味。
评分刚拿到这本《美丽中国菜》,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装帧设计真的很有质感,封面那张精心挑选的菜肴图片,色彩浓郁,光泽诱人,一下子就勾起了我 deepest 的食欲。书页的纸张也很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印刷清晰,图片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道菜仿佛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置身于热闹非凡的中国大饭馆,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眼前是琳琅满目的美食。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就已经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食材的介绍部分,不仅仅是列出名称,还会有一些关于其产地、历史渊源,甚至是与当地风俗的联系。这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道菜,更是在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故事,这种深度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本带领我穿越中国大地的美食地图,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探索的欲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着书中的指引,去亲手制作这些“美丽中国菜”,体验这份来自东方古老烹饪智慧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