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自然

食在自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季、在地的食材最符合减少食物里程的环保要求,也是最美味的新饮食概念。但是当某种食材盛产时,我们就几乎天天都吃差不多的菜色,怎么烹调才不会吃腻?希望透过这本书,让更多人在不需耗费太多时间、金钱,也不会失去「吃」的乐趣下,就能轻易得到健康,并为地球暖化共尽一份心力。

  书中并以「从产地到餐桌」的概念,呈现四季食材自大地生成到成为桌上美味料理的过程。加上一篇篇文字分享,唤醒早被多数人所遗忘但本该如此的自然法则和吃的态度,配合上最天然、俭朴、方便的当季食材料理,让都市人也能拥有农庄般质朴有味的健康生活。

作者简介

陈惠雯

  一位热爱大自然的医师娘,夫妻俩在台北大屯溪旁建造了自己的农庄,以自然农法自耕自足,并投入大量心血推广饮食教育。四个孩子最爱吃她煮的菜,厨房天天洋溢着妈妈的味道。她最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吃」对身心灵的影响,并且好好吃饭,就能让身体和环境开始良性的循环!

  着有《我的幸福农庄》一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夏瑞红、朱慧芳、黄仁栋、黎旭瀛)
作者序

◆探索四季
◆吃饭了吗

0.稻米
御饭团、毛豆饭、蔬菜炒饭、地瓜饭、蔬菜饭、义式芋头炖饭、杂谷饭

【春】
1.马铃薯
迷迭薯块、香芋泥、炖洋芋、咖哩洋芋、梅酱洋芋、泡菜焗洋芋、芝心可乐饼
◆五育之前的教育-食育
2.苋菜
豆腐苋菜羹、小鱼苋菜、黄金苋菜、豆皮苋菜、白银苋菜、腐乳苋菜、焗苋菜
◆当季蔬菜
3.芦笋
蒟蒻味噌芦笋、菇类炒芦笋、芦笋沙拉、和风芦笋、腐泥芦笋、芦笋浓汤
◆减少食物的碳足迹
4.竹笋
桔香味噌笋、香煎笋排、酱烧笋丝、照烧笋块、和风沙拉笋、烩双笋、笋球汤
◆健康何需花大钱
5.花菜
果香花菜、焗花菜、柴鱼酱油花菜、香渍花菜、开阳花菜、花菜拌双鲜、松子花菜
◆动手动脑乐趣多

【夏】
6.小黄瓜
小黄瓜棒、海带芽黄瓜、即席腌黄瓜、鸡丝黄瓜、味噌黄瓜、花枝拌黄瓜、蒟蒻小黄瓜
◆粮食危机与转机
7.菜豆
菜豆沙拉、菜豆稀饭、蒜香菜豆、花生酱菜豆、菜豆玛莉莲、和风菜豆
◆农肥料
8.秋葵
柴鱼秋葵、香煎秋葵、秋葵天妇罗、鲔鱼秋葵、秋葵冻、小鱼秋葵、花枝秋葵
◆关于肉食
9.茄子
萝勒双茄、泡菜烤茄子、高汤酱油茄、起士茄舟、蚝油茄子、蔬菜辣味茄
◆食品添加物
10.苦瓜
咸蛋苦瓜、梅酱苦瓜、苦瓜沙拉、凤梨苦瓜、破布子苦瓜、蜂蜜苦瓜汁
◆基因改造食品

【秋】
11.地瓜
双色地瓜球、巧克地瓜冰、炸薯泥丸子、地瓜圆、烤地瓜、地瓜羊羹
◆种点什么吧
12.南瓜
味噌南瓜球、南瓜布丁、梅渍南瓜片、鲁南瓜、南瓜浓汤、南瓜蛋糕、香蒸南瓜盅
◆打造阳台花园
13.牛蒡
金平牛蒡、牛蒡鸡丝、椒盐牛蒡、麻酱牛蒡、酱烧牛蒡鸡、味噌牛蒡
◆寻找桃花源
14.金针
金针蒸蛋、金针腐皮卷、金针鸡丝、菇类炒金针、花生金针、干贝烩金针、金针山药汤
◆如何实现桃花源
15.茭白笋
味噌茭白笋、咖哩茭白笋、香煎茭白笋、焗烤茭白笋、和风汁茭白笋沙拉、奶油茭白笋
◆农民私塾

【冬】
16.白萝卜
萝卜炒豆皮、萝卜沙拉、干贝萝卜汤、白泥小鱼、关东煮、萝卜排、萝卜丝福袋
◆师法自然
17.茼蒿
樱花虾茼蒿、茼蒿汤圆、蚵仔煎、芝麻茼蒿、蚝油茼蒿、腐皮茼蒿
◆知足感恩
18.红萝卜
红萝卜果冻、腐泥红萝卜、红萝卜蛋糕、奶油香煎红萝卜、红萝卜天妇罗、红萝卜沙拉、双色萝卜球 
◆爱的调味料
19.白菜
白果烩白菜、奶油白菜、开阳白菜、焗白菜、白菜卷、白菜豆腐汤、白菜饺子
◆为了孩子们
20.青江菜
青江菜炒蛋、豆皮青江菜、三鲜烩青江、桔香青江菜、蚝汁青江菜、松子青江菜、青江泡菜
◆交个农夫朋友

图书序言

探索四季

  说到「四季」,你会联想到什么?

  前些日子,一个前辈谈到农夫生活,他说:「对农人而言,没有「blue Monday」,因为每天都是工作日,每天也都可以是假日;计算时间,也不是几点打卡,几点下班,毕竟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会一样,没有领薪日,失去「月」的感觉;剩下的只有春、夏、秋、冬了!

  的确如此,告诉我们冬天将尽的,是茼蒿抽高的花苔,是田间突然涌现的鼠麴草。没有人告诉它们,日历上的数字、今年有「反圣婴现象」之类的讯息。但可无所谓喔!樱花的花苞,绝对不会忘了冒出头来!

  你可以忘了赏樱花,不去赏枫红,当一个只知道百货公司开始「换季大拍卖」的人。

  一整年依赖空调,夏季去吃火锅,冬天吃冰淇淋;流汗只限在健身房,认为泥土比清洁剂脏;或者,觉得需要运动,而去爬爬山!没有休闲不行,而带着家人到海边!

  怎样都可以!那是你的自由!但你拥有的自由,有没有让你失去当人的乐趣,忘了自己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呢?

  由于「秀明自然农法」的老师,就是大自然,为了能理解老师说的话,打开了五观,敞开了心门。曾经那么无趣的自己,看得见路边紫色的小野花;听得到
稻浪的沙沙作响;闻得到土的香气;尝到酢浆草根的甜味;躺在草地,感觉到小草在轻抚着自己;察觉到大自然赐与人的恩惠!

  苋菜的种子,什么时候该播了?秋葵的种子什么时候该泡水?像个学走路的小孩,一试再试!终于找到自然的轨迹。于是乎,自然的语言,也在体内逐渐发酵,成为可以和自然对话的人。

  我羡慕印地安人,也喜欢原住民,因为他们是懂得自然语言的一群。受伤的时候,抱着大树,接受疗癒,真是「酷毙了」!但失去与自然对话的机会和不懂欣赏四季的孩子们,就只会抱怨天气太冷、太热,或借此来开採购清单了。

  该带着孩子,走出水泥丛林,不是到过度装饰的游乐区,而是山林小径、溪谷岩间,或者自己的菜园,摸摸土、闻闻泥土的香气,探寻当季小野花,然后铭记这自然的美好。我想,日积月累,就能进而理解,自己身为地球上众多生命的一份子,是一件多么难得的幸运。
  
五育之前的教育-食育

  经常会有人以为我们是「食疗」专家之类的。但是其实我们的方向和大家所熟悉的「食疗」有些不同。「食疗」顾名思义就是把食物当作药物,对于已经生病的身体产生疗癒效果。

  而食物,的确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就像吃错了食物,就会导致疾病发生一样,如果吃对食物,当然对健康非常有帮助。

  但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关心的课题,其实并非是哪种食物可以治哪种病这样的事。而是认识食物,从生产到进入我们的口中,甚至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变成怎样的人,这即是在日本备受关注的「食育」。

  如果认真探讨饮食对人的影响,会发现「吃」不只是「饱足感」、「享受美味」、「获得健康」这么单纯的事。「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甚至和「政治」、「环境」、「经济」、「子孙的未来」发生关系。

  吃怎样的食物,似乎是再私人也不过的事了。但在日本,却专门为它立了法-食育基本法。明定各级学校要设置食育教谕(类似训导主任的食育主任)。

  国家愿意立法,背后当然有非常大的理由。眼看国家的人民,健康日渐走下坡,甚至连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在国小三、四年级,就有五分之一有心血管疾病。再不做点什么,国家的未来就垮了。为了让下一代的子孙能越来越健康,而展开的,即是饮食教育。

  如果说,让生病的人病好,採取改变饮食的方法,就是「食疗」。那么让人健康,不怕生病、不会生病的,就是「食育」。

  关心「食疗」的人,可能是生了病或担心会生病的人。「食育」则是从出生到老死,都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在一个人学习所谓的「五育」-德、智、体、群、美-之前,让我们关心一下「食育」吧!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