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海的礼物

来自大海的礼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ne Morrow Lindbergh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畅销美国600万册的当代经典散文
  「真正逐渐枯竭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女性的内心……」

  1955年,远在西方的林白夫人写下了世纪经典散文《来自大海的礼物》
  影响世界无数女性,包括台湾作家蔡颖卿、简媜、朱天文等
  2011年秋冬,蔡颖卿写下《我想学会生活》
  她说,「这本书是我送给自己五十岁的生日礼物」
  更是她从林白夫人的给予受用中,极想传递的生命之礼

  蔡颖卿.朱天文.简媜.梁寒衣|诚挚推荐

  一位洞悉生活本质的女性,
  一段澄澈身心灵的岛屿假期,
  激盪出温柔的文字力量,
  给想要体会生活美好,聆听内在声音并勇于行动的妳。

  在这山径的冥思中,不同于昔日的,是思维中流灌过一座丰饶的海洋,一叶诺亚方舟般唿吸涵泳,飘移自适的岛屿,一片洁白无垠、静默展开、任凭潮汐的沙滩,以及一只只晶莹闪烁,饶富情感,饶富象征,饶富智慧与洞见的美丽贝壳。

  它们明亮着,是沙滩的眼目,也是岛屿的眼目,更是生命内的眼目,与觉知。

  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林白夫人暂别家人,独居岛屿,她耐心拾起一枚枚贝壳、编年缀事,依着女性丰沛的情感与纤敏的直观,自不同扇页的流动与开启中,聆听自我内在的音声,规划出女性成长的轨迹与痕折。

  她的手势,从容、舒缓、而和谐,始终保持着舞蹈者一般曼妙而均衡、自由而开展的韵律。

  每一枚贝页,皆是一种象征,一段女性经验的诠释与铺排,由此延伸思考每位女性都会探寻的课题──在牺牲奉献与保有自我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忙碌生活中,适时回归简单生活,让身心静定;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重新发现伴侣的美好特质;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学会借由独处找回内心的安稳力量……

  如诗般的散文,写出现代女性幽微的心情转折、自我探寻,这是古今中外女性面临的共通问题──

  如何在忙碌生活中,踏着优雅而沉稳的舞步,时而自在独舞,时而与他人和谐共舞?

  让我们向彼此甦醒的灵魂道早安
  它们彼此相视,没有恐惧
  因为是爱、相互之间的爱掌握了一切
  它在每个地方都空出一个小小的空间
  让海洋探险者出发航向新世界
  让导引至其他世界的地图从此展开
  让我们拥抱一个共同的世界;同时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自成一个世界

作者简介

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

  一九○六年生,一九二九年与查尔斯.林白结婚,伴随夫婿环绕北大西洋飞行探险,首度开发出横越海洋的飞行航线。她同时是美国着名小说家、散文家及诗人,着有《The Unicorn And Other Poems》、《North To The Orient》、《Listen! The Wind》。

译者简介

唐清蓉

  政大西洋语文学系毕业,美国加州蒙特瑞国际研究学院中英翻译硕士。主要译作包括文学、心理学、企业管理、传记等多类,有《心灵之眼》、《冰雪夜》、《岁月的阶梯》及《全新定位行销》等书。

林燕玲

  台北人,私立圣心女子高级中学毕业,国立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士。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来自大海的礼物 蔡颖卿
推荐序|山径索语 梁寒衣
序言|五十週年纪念版序文 丽芙.林白
前言|大海送我的珍贵礼物

第1章 海滩──学习接纳的智慧与力量
大海要人们学会耐心和信心,
像那坦荡的沙滩,
始终静静地接纳着它所送来的每一份礼物。

第2章 峨螺壳──简单生活带来身心和谐
我在海滨的生活中,最先学会的就是「舍弃」的艺术,
也逐渐摆脱了人心的虚伪,
我学会了摘下面具。

第3章 玉螺──借由独处与创造充实心灵
透过自我内在的创造过程,
如在清晨插一盆花、写一首小诗或是默默地祈祷,
能在忙碌的一天中给予自己几许安宁的片刻,
让自己有向内寻求和拓展的机会。

第4章 樱蛤壳──单纯而不受牵制的亲密关系
让我们向甦醒的灵魂道早安
它们彼此相视,没有恐惧
因为是爱、相互之间的爱掌握了一切
让我们拥抱一个共同的世界;同时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自成一个世界

第5章 蚝壳──中年时期的考验与契机
在中年时期,人们除去了有形的奋斗、世俗的野心及物质的累赘,
终于可以自由地实现久被忽略的自我,
让智慧、心灵及天赋得以恣意发挥。

第6章 葵螺──两个自由而完整个体的结合
美好的人际关系,就像两个舞者一样,
只需轻轻地碰触而无需紧抓对方,
依循相同的节拍起舞。

第7章 几只贝壳──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岛上的生活成了我检视自己的一面镜子,
它将引领我开发出另一种生活方式;
尽可能地简化生活,真切地了解生命。

第8章 别了,海滨──带回大海的智慧
海滨的浪涛声至今仍然在我耳际回盪不已,
彷彿对我诉说着:耐心、信心、坦率,以及孤独、无常。
这些正是大海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后记|重新再看《来自大海的礼物》
译者后记|好书不怕时间琢磨

图书序言

第2章 峨螺壳──简单生活带来身心和谐

我在海滨的生活中,最先学会的就是「舍弃」的艺术,
也逐渐摆脱了人心的虚伪,
我学会了摘下面具。

我手中握着一只被遗弃的贝壳,里面曾经住着一只身形如蜗牛的峨螺。峨螺死后,这只贝壳就成为一只寄居蟹的临时住所。现在寄居蟹跑走了,在身后的沙滩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足迹,宛如一条藤蔓攀附在沙滩上。我把玩着寄居蟹留下来的贝壳,里里外外细细地观察。心里揣度:为什么寄居蟹要跑掉呢?是不是贝壳成了它的累赘?还是它想找寻另一个更好的住所和生活?我发觉自己就像这只寄居蟹,逃离了原先生活的外壳,来到海滨度过这几个礼拜的假期。

这只峨螺外壳简单、朴素且美丽。它只有我的拇指这么大,有着浑然天成的结构。它圆润的中心彷彿有颗梨在里头,螺旋延伸到尾端。暗金的色泽被海盐浅浅刷上一层雪白,壳上的每条纹路依旧清晰可辨。我欣然审视着手中的峨螺壳,让视线顺着螺纹往上爬, 爬过那位小房客从前走过的阶梯。

比较起来,我自己的壳可就没有那么清晰、那么洁净了。它布满了青苔和杂物,形状已经模煳难辨。当然,它曾经也有个清楚分明的外形,如今我心里依然记忆犹深。若要描绘出这个壳的外形,得先从我的家庭开始,我有丈夫、五个孩子和座落在纽约郊区的家;此外,还有写作,这不仅是我的专长,也是我追求的事业。当然,造就了这只外壳的还有其他条件: 我的背景和童年、我的心智和所接受的教育、我的良知和所承受的压力、我的心性和所怀抱的愿望;我愿为丈夫和孩子奉献,也从他们那里获取所需;我与朋友分享交流,与社会分工,并且履行身为女人、作家以及公民的义务。

我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保有心境的平稳,盼望我的目光专注,意念单纯,生活有目标,帮助我尽全力完成所有任务。套句先哲的话,我希望生命中能有大半的时间活在上天的恩典里。这里所指的恩典不单指宗教上的慰借,而是一份能稳定生活的宁静。我所追寻的正如苏格拉底在《费德鲁斯》(译註1)中的祈祷:「但愿内在与外在能够合而为一。」我希望用这份和谐,做为前进的动力,带领我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虽然「恩典」的定义相当含煳,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们的日子有时候是活在恩典里,有时则不然,只不过每个人会用不同的词来形容罢了。当一个人活在恩典里,即使工作有时面临挑战,他也能得心应手,无往不利;相反的,可能连绑个鞋带都绑不好。不论是否活在恩典里,每个人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学习处理好生活大小事。生活本身是一门课题,有时候好运是可以自己修炼而来的。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我发觉到:某些环境、某些生活方式和某些特定的行为准则,可以使人更容易做到身心内外的和谐。也就是说,要达到此一目的,其实是有方法可循的,方法之一就在简化生活。

简化生活,就像那只寄居蟹选择一只比较轻盈、好背起的外壳。然而以我目前的生活来说,却与此相去甚远。我的丈夫和五个孩子,他们有各自的生活。我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要启动一家人的生活。这份重任有如带领联结车队前进,工作既繁忙且细琐。郊区的日常生活中,我大部分是一个人完成吃和住的大小事,很少有帮手:掌管家人的三餐、各项计画、购物、理财,以及设法让收支平衡等等。这样的生活牵连了各色各样的人和物,举凡水电设施、冰箱、炉子、暖气、洗碗机、收音机、汽车,以及其他代替人力的各种设备等,都是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需要仰赖各种不同的专业人才来维持。而其复杂的程度还不仅止于此,从健康方面来说,包括了各种医生、挂号手续、各类药品、补品、维他命等。从教育方面来说,包括了心理、智识及生理等不同层面的教育,牵涉到各种学校、各类校内集会、安排汽车共乘制,以及练球、练唱、露营等活动,还有义务辅导学生等等。从衣着方面来说,包括逛街买衣、洗衣、缝补、修改等等。从交游方面来说,除了有我自己的朋友之外,还有我丈夫和孩子的朋友,以及数不完的应酬聚会。而从通讯方面来说,有信件、请帖、电话和各种不同的交通等等。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