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部门:组织与运作(精简本)》系台湾迄今探讨非营利组织最为全面而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参考书籍之一。本书为集结二十四位长期致力和专注此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协力所完成的重要学术作品。内容共五大部分,二十一章,从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治理与管理模式、跨部门关系、法律与税法之制度、主要类型与具体实践形式以及跨国比较等面向一一加以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论述。
作者简介
萧新煌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
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员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官有垣
美国密苏里大学政治学博士
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教授暨系主任
陆宛苹
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财团法人海棠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导论:本书(精简本)定位与叙述
第一篇 非营利部门的理论与台湾现状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第三部门在台湾的发展特色
第二篇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管理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之治理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之使命与策略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募款与慈善捐赠
第七章 非营利组织与志愿服务
第三篇 非营利组织外部的经济与政治脉络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部门的互动关系
第九章 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就业
第十章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第十一章 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法规环境与责信
第十二章 非营利组织之租税
第四篇 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与类型
第十三章 非营利组织与健康服务
第十四章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福利服务
第十五章 非营利组织与文化艺术
第十六章 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和社会改革
第十七章 非营利组织与宗教
第十八章 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倡导
第五篇 非营利组织的跨国比较
第十九章 台湾与日本非营利组织之比较
第二十章 两岸三地第三部门之比较
第二十一章 台湾与英国非营利组织之比较
我本身是個對社會公益很有熱忱的公民,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偶然間在網路書店看到這本《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看書名就覺得很有興趣,特別是「精簡本」這三個字,讓我覺得應該是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能快速掌握重點。翻開後,果然不讓我失望,這本書就像是將非營利組織的「DNA」做了最清晰的解剖,從組織的「靈魂」到「骨架」,再到「血肉」,都做了很有條理的介紹。 書中在「領導力與團隊建立」的部分,我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它強調了領導者不只需要有願景,更需要懂得如何凝聚團隊,激發成員的潛能,並在面對挑戰時保持韌性。這對於任何一個組織,不論營利與否,都是極為重要的。此外,書中也探討了NPO在「數位時代」的轉型,例如如何運用社群媒體、網站、甚至是數據分析來提升組織的能見度與影響力。這點對於我們這個世代的NPO來說,是絕對不能忽視的趨勢。總之,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帶我們認識非營利組織的運作,並提供了許多創新的思考方向,絕對是關心社會發展的朋友們必讀的佳作。
评分最近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接觸一些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議題,所以就隨手拿了這本《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來看看。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學術、比較枯燥的書,但沒想到讀起來意外地順暢,而且內容非常扎實。作者在書中對於「策略規劃」的部分,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提到,NPO不能只做眼前的事情,而是需要有長遠的 vision,並且制定可行的策略來達成目標。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還深入探討了NPO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挑戰。尤其是在募款、資金運用,以及如何建立穩健的財務體系這幾個方面,都有非常具體的建議。這對於許多NPO來說,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書中也觸及了「社會責任」與「倫理規範」的議題,這提醒了我們,NPO在追求社會價值的同時,也必須時刻注意自身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總體而言,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親切的方式,帶領我們理解非營利組織的複雜世界,並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對「精簡本」這三個字有些猶豫。畢竟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牽涉到太多層面,會不會太過簡略,反而失去了深度?但讀完之後,我的疑慮完全煙消雲散。作者顯然花了很多心思,在有限的篇幅內,精準地提煉出最精華的部分。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非營利組織操作手冊」,它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建議,而不是用太多理論性的東西來壓人。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衡量影響力」的章節。這部分常常是被許多NPO所忽略的。大家往往專注於執行計畫,卻忘了要如何有效地衡量自己為社會帶來的真正改變。書中提供了幾個可行的指標和評估方法,這對於NPO爭取資源、向社會大眾展現成果,都至關重要。此外,對於「志工管理」的探討,也讓我受益良多。如何留住、激勵、並且讓志工們感受到他們的貢獻是被重視的,這本書給出了不少實際的操作建議。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值得放在案頭,隨時翻閱的工具書。
评分天啊,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實在是太有感觸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社會議題、也曾有過在一些社福團體當志工經驗的人,看到這本書的出現,覺得真是解了我很多疑惑。過去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非營利組織(NPO)可以運作得這麼有聲有色,資源相對有限卻能達成許多讓人感動的目標,而有些則顯得有些雜亂無章,甚至讓人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用一種相當精煉卻又點到核心的方式,為我剖析了NPO的「前世今生」以及「眉角」。 書中對於組織的成立、治理結構、財務管理、募款策略,甚至是人員招募與培訓,都有條理地闡述。我特別欣賞它在「募款」這個部分,沒有流於空泛的呼籲,而是深入探討了不同募款管道的優缺點、如何建立穩定的捐款者關係、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工具來擴大影響力。這對許多NPO來說,絕對是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而且,書中還觸及了NPO在面對社會變遷、政策調整時的應對之道,這在現今快速變動的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總體來說,這本書像是為所有對NPO有興趣,或是已經投身其中的朋友們,提供了一張清晰的導航圖,讓大家能更有效率地前進。
评分我是一位長期在社區服務機構工作的夥伴,平常需要處理很多實際的行政事務,也經常要面對資源短缺的挑戰。說實話,有時候感到心力交瘁,會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以及組織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這次偶然讀到《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真的像是收到一份及時雨。這本書並沒有冗長的學術論述,而是用非常平實、貼近實務的語言,探討了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獨特生態。 書中對於「公眾溝通與倡議」的論述,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強調了NPO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來爭取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支持,進而推動政策的改變。這對我們這種在基層服務的組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有時候,即使我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無法有效地讓社會知道,其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另外,書中也探討了NPO在「跨領域合作」方面的潛力,這提醒了我們,未來要打破單打獨鬥的模式,尋求與企業、政府、甚至其他NPO的合作機會。這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跳出框架、拓展視野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