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4
从前卫艺术、现代音乐、庞克摇滚到科技舞曲,
从历史梳理、文化探源、技术追溯到艺种解构,
阅读一个世纪以来的声音创作,
超越声音艺术的惯有解读,由此开始。
感官特化分工是现代主体建构的知觉基础,其中尤以视觉为其核心,无论文学史、艺术史,乃至音乐史的建构,皆由视觉文本出发。
在现代文化架构中,西方帝国与其殖民地的关系,可以由视觉主体的建构过程来理解。殖民地文化成了西方主体以视觉机器量测的对象物,西方在窥看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主体,让被窥看者的文化成为「落后」的参照体,并且依此模型来构造世界。缘此,「声音」或可另辟蹊径,提供解构视觉中心主义的思想资源。
本书由前卫艺术、现代音乐一直介绍到战后的庞克摇滚与科技舞曲,并非为了构建某种新学门(如「听觉艺术史」),以之对抗视觉艺术史的感官分工政治(如若依此逻辑,未来还要发明嗅觉艺术、触觉艺术等新学门),而是反过来以声音为方法,以声音作为穿透视觉主体分工体系的象征,质疑人文与科技的二分,文学、音乐、美术、剧场、建筑专业的特化,反思「新媒体」、「跨领域」等等时兴的学科统合计画,而其方法在于扩张僵化的听觉认知模式,还原声音生产过程中的身体性与机械性,由声音来追溯音乐、图像、符号不可分割的源头。
作者简介
林其蔚
1971年出生于台北,曾研读法国文学、台湾宗教艺术及媒体艺术,于1992年开始声音、影像及表演工作迄今,www.linchiwei.com。
本书使用方法 - 感谢名单 (Acknowledgements)
本书特有名词解释 (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
简介(Introduction)
前言(Foreword)
楔子(Prelude)
第一章 前卫之声 (Sounds of Avant Garde)
1. 未来主义(Futurism)
2. 俄国前卫主义(The Russian Avant-Garde)
3. 达达主义(Dada)
4.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5. 皮耶.夏飞、皮耶.亨利 (Pierre Schaeffer and Pierre Henry)
6. 许铎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7. 谢纳奇斯(Iannis Xenakis)
8. 声音诗(Sound Poetry)
9. 原生音乐(Musique Brute)
10.激浪前后(Fluxus and It’s Contemporaneousness)
11. 庞克运动(Punk Movement)
12. 工业音乐(Industrial Music)
13. 日本噪音(Japanese Noise)
14. 科技电音(Techno Music)
15. 解构电音(Electronic Deconstructive Music)
16. 声音装置(Sound Installation)
17. 音景(Soundscape)
第二章 听觉现代性(Modernity of Hearing)
1. 视觉主体(Visual Subjectivity)
2. 听觉主体(Hearing Subjectivity)
3. 前卫之声与扩张听觉(Sounds of Avant Garde and Listening Expansion)
第三章 声音机器(Sound Machine)
1. 声音机器(Sound Machine)
2. 通用机器(General Machine)
3. 传输机器(Transmission Machine)
4. 纪录机器(Recording Machine)
5. 合成机器(Synthesis Machines)
第四章 超越声音艺术(Beyond Sound Art)
1. 超越声音艺术
超越声音艺术:前卫主义、声音机器、听觉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超越声音艺术:前卫主义、声音机器、听觉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