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全宇宙最复杂的设备,它的小问题影响可大了!
为何人类天生就不擅长记忆脸孔、名字与日期?
为何你我如此容易受广告蛊惑?
商人与政客又如何利用大脑机制来操控人们的价值观及信念?
我们可以如何增进记忆力?
为何迷信如此难以撼动?
大脑的错误时间感会让人容易错估金钱的价值?
作者引用显着的实际案例以及耐人寻味的研究,揭开上述现象的神祕面纱,
让我们了解大脑机制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人类的生活。
虽然人类大脑不尽完美,却是已知世界中最复杂的一种装置。而且我们身为单一个体或整个社会群体的意义,不只是由大脑惊人的能力来定义,最终也受到大脑的瑕疵与局限所影响。仔细想想就知道,记忆有时不可信赖,也会有所偏颇;好一点的情况,只是让我们忘了名字与数字,但严重时,目击者出了差错的证词就会让无辜的人一生断送在监狱中。
此外,还得将人类易受广告影响的倾向也纳入考量,像是那个在20世纪造成约百万人死亡的史上最成功行销活动之一──香烟广告,这个造成极大悲剧的广告的成功,揭露了行销左右我们渴望与习惯的程度。主观意识与不相关因素也经常主导着我们的行为与决定,举例来说,问问题所用的字眼会影响我们的答案(框架与锚定作用),而投票地点也能左右我们的选票。人类常在及时行乐的诱惑下牺牲了长远的幸福,也因迷信超自然现象而偏离了正途。甚至我们的恐惧感与我们应该恐惧的事物也只有薄弱的关系而已。
大脑从以前就被设计成一个经由人类感官来获取外界资讯的装置;经过分析、储存与处理这些资讯,然后产生反应(行动与行为)来求取最佳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但就跟其他的运算工具一样,大脑也会有错误与极限。
作者在本书中,从电脑术语中借用了臭虫(bugs)一词来泛指人类大脑所有的极限、瑕疵、缺点与偏颇。电脑臭虫,从萤幕图像上出现令人讨厌的干扰到电脑当机或「蓝屏死当」都有,偶尔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像程式撰写不当可能会让病人在进行癌症治疗时接收到大量致命的幅射线。书中提出,大脑臭虫对你我生活的影响也同样广泛:从简单的假象、讨人厌的记忆问题到非理性的决定都有,这些大脑臭虫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无害,但也可能产生致命的危机。
大脑瑕疵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范围从无害到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各种情况皆有。大脑关联结构造成了错误的记忆,也会让政治人物与厂商容易左右我们的行为与信仰;人类笨拙的数字能力与不正确的时间感,让我们容易做出不明智的财务决定(过度使用信用卡的问题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也造成了不健康且不环保的政策;人类容易对非我族类害怕的天性会混乱我们所做的决定,影响的不只是要把票投给哪位候选人,还有歧视其他种族,甚至连发动战争与否也包括在内。此外,人类生性似乎就有迷信超自然力量的倾向,这种情况常会压制大脑较理性的区域,有时就会造成悲惨后果,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基督教科学派儿童生病却不送医,靠着祷告祈求平安,最后却导致儿童丧命的案例。
借由探讨大脑瑕疵,或许你我更可以激发自我的天生能力与了解自我缺点,好让我们能够加以改善。探索人类认知极限与心智盲点也是人类追求自我认知的简单作法。
本书特色
有趣的大脑科学,罕见以大脑瑕疵为主题的科普书。
大脑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设备,却是不完美的设备。本书作者以最新大脑科学的研究,辅以有趣的真实案例,说明大脑瑕疵对人类日常生活有些什么影响,读起来让人兴味十足。
作者简介
汀.布诺曼诺 Dean Buonomano,196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生理学暨心理学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脑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研究曾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与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赞助。
译者简介
萧秀姗
全职妈妈、半职译者,以照顾家庭为主业、翻译书籍为调剂,在文字与生活之中寻找平衡。
黎敏中
现任职外商银行,兼职翻译,在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中寻找一些乐趣。
〈推荐专文〉 林正焜
〈前言〉大脑其实也不了解大脑
臭虫与特质∕演化就是胡乱尝试
第一章 记忆网络
语意记忆∕关联结构∕产生连结∕促发作用:进入情况∕记忆错误∕内隐关联性∕促发行为
第二章 记忆更新的必要性
走样的记忆∕写入与覆写∕记忆的产生与造假∕删除指令在哪里?∕磁碟空间∕记忆冠军∕选择性记忆
第三章 大脑当机
身体假象∕神经元拒绝保持沉默∕具有惊人可塑性的大脑皮质∕适度性退化与灾难性损坏的对比
第四章 时间错乱
时间差盲点∕时间折价∕时间的主观性∕时间假象∕大脑如何判定时间?
第五章 恐惧
与生俱来及学习得来的恐惧∕恐惧的神经基础∕预备恐惧∕恐外症∕影片恐惧∕杏仁核政治
第六章 非理性推断
认知偏见∕框架现象与锚定现象∕规避损失∕机率盲点∕关于「偏见」的神经科学分析
第七章 与广告相关的大脑臭虫
动物广告∕编造关联∕双向交流的关联性∕引诱
第八章 信仰自然力量的大脑臭虫
副产品假设∕群体天择假设∕「理解差异的智慧」∕存在大脑中的神
第九章 除错
大脑臭虫的聚合∕大脑臭虫的二项成因∕除错
致谢
参考书目
推荐专文
是真相,还是假象? 林正焜
大脑跟电脑很不一样。对于同样的刺激,大脑往往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应。例如打针的时候,医护人员总要想办法引开小朋友的注意,比较不会哇哇大哭。果真打针不要看比较不会痛吗?今年德国有一个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一样打针为什么看着打比较痛,不看比较不痛?这是因为,如本书作者所写的,我们所意识到的,其实都是大脑处理过的信息,往往是假象,不是真相。
作者引用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证实大脑拥有强大能力的背后,免不了会有随之而来的弱项。比如有人在一段距离之外敲打乐器,由于光速比音速快,观察者理应先看到动作,然后听到声音,但是这样的世界显然违背我们对于「同时发生」的认知。实验的结果发现,大脑会推迟视觉认知的时间,让看到的跟听到的同时抵达。作者还介绍几个实验,发现大脑总是扭曲时空和数值,总是比较看重近的,看轻远的,结果这样的脑就让我们倾向于短视近利,对于行动的长期和短期后果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因而经常蒙受损失。
其实不论是真实的人生或是伟大的文学作品,错觉和妄想往往是故事的主轴。大脑随时接收太多讯息,只能选择少量看似有用或熟悉的讯息分门别类作出回应,这个过程就让我们失去正确判断的能力。莎翁名剧《奥塞罗》就是一个因为嫉妒妄念的火苗,终究使得一对恩爱的夫妻家破人亡的故事。了解自己意识的有限性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本书介绍大脑如何作为意识中枢?有什么弱点?尤其着力说明正常大脑操作上常出现的问题,或无法达到而我们不自知的限制,只要使用大脑就要注意,或许可以避免过度偏执。引用的事证涵盖历来有名的案例和新近的实验,对于许多现象的解释或採取传统的说法,或加上科学新发现。兼具广度和深度,是一本生动易懂有用的好书。
(本文作者为科普作家、小儿科医师,曾获吴大猷科普奖创作类金签奖。)
我一直对心理学和大脑科学非常感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专业的书籍读起来会比较枯燥,而且充斥着大量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而《大脑有问题!?:大脑瑕疵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贴近生活,也很有趣。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大脑的某些“不寻常”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容易焦虑?为什么有些人会有强迫性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大脑会呈现出某种特定的模式?这些都是我平时生活中会观察到,并且感到好奇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这些疑惑,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让我们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大脑的奥秘。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甚至调整一些不健康的思考习惯,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一本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读物。
评分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因为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或者一些奇怪的习惯而感到困扰时,我都会觉得,也许我们都应该更了解自己的大脑。这本书的名字, 《大脑有问题!?:大脑瑕疵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而且带着一点点神秘感。我好奇它会用怎样的角度来解读“大脑有问题”。是关于那些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是关于一些更细微的,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大脑运作上的“小插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一些关于“正常”与“不正常”的刻板印象,让我们明白,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独特的,而所谓的“瑕疵”,或许只是大脑在不同环境和经历下的不同表现。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己大脑中的这些“小瑕疵”和平共处,甚至找到它们带来的正面意义。这本书,感觉就像是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深入了解自己的“地图”,指引我们去探索大脑这个最神秘的国度。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我的某些习惯有点奇怪,比如我特别害怕迟到,每次出门前都要反复检查好几遍,即使知道时间充裕。或者,有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念头,然后陷入一种莫名的纠结。我常常怀疑是不是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劲”,是不是有什么潜藏的心理问题。所以,当看到《大脑有问题!?》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内心深处那个小小的声音就开始呐喊:“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书!” 我猜这本书可能会探讨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又难以启齿的“怪异”行为,并且尝试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它们。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这些行为并非孤例,也并非“不正常”,而是我们大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种“正常变异”。如果能从中获得一些自我接纳的勇气,或者找到改善自己某些行为的方法,那就太好了。我期待它能用一种不带评判的、科学的态度,来解读我们这些“不完美”的大脑,让我们更从容地与自己相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忍不住联想到许多电影或电视剧里那些天才却性格古怪的角色。你会发现,很多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们身上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甚至有时候被认为是有“毛病”的。但这恰恰是他们独特创造力和洞察力的来源。《大脑有问题!?》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深入探讨,那些我们通常认为是“瑕疵”的东西,是否真的会阻碍我们,还是反而能为我们带来某种特殊的优势?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举例说明,一些看似大脑“不完美”的人,是如何在特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比如,某些注意力缺陷或过度专注于某件事情的特质,在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上,会不会反而成为一种宝贵的“超能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可能曾经认为是“缺点”的部分,并且学会去欣赏和利用它们。这对于提升自信心,以及在人生的不同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肯定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蛮吸引人的,那个标题《大脑有问题!?:大脑瑕疵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立刻抓住了我的目光。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怪癖”,有时候自己都搞不太懂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很好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们会不会真的像书名暗示的那样,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决策、人际关系,甚至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人充满联想,好像在说,嘿,你以为你很正常吗?其实你的大脑里可能藏着点“小瑕疵”哦!这个想法本身就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深入了解。特别是“瑕疵”这个词,感觉不是那么负面,反而带点探究的意味,好像在鼓励我们正视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我觉得,如果能通过这本书,更了解自己大脑的运作机制,也许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毕竟,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大脑里“生活”的,了解这个“生活空间”, surely 是件好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