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因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加上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因而兼具寒、温、热带等各型气候,以及低、中、高海拔地形,所以,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迄今据统计已确定植物学名的高等种子植物,已近六千种,其中台湾固有种约占43%,而台湾民间供药用者,则达一千余种。
本套书共收录常见的青草药植物300种,分为四册。每一种青草药植物的版面,图、文共占4~8页。除了药草的中文名称外,另有该种青草药植物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包括科别、学名、英名、别名、原产地、分布、花期、果期以及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该药草在药理方面的应用,则除了针对各种病症的应用外,还包括採收期、药用部分、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症以及用量和用法等,都有详细的介绍,方便读者对该种青草药的认识与查询。
由于植物的种类繁多,如何辨识清楚,真的相当不容易,而且报章媒体屡见误食而造成的中毒事件,所以为避免读者误认,甚至误用,本套书在「形态特征」部分,特别针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孢子等性状多加以描述定义,以作为读者辨识的依据。由于植物会随着四季更迭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或开花,或结果,或有较特殊的特征,所以本套书特别收录了近千张精致且丰富的图片,一一为读者做详尽的呈现。除了方便读者辨识外,更增添了本套书的说明性和丰富性。
中国人对植物的看法是「有用是宝,无用是草」,尤其是民间疗法常利用的青草药,几乎都是我们周遭常见的植物,所以,本套书也将各种病症如何应用该植物的方法一一做说明。在青草药的组成应用方面,虽分为单方、简方以及复方的应用,惟使用药草前,务必请教中医师或青草药专家后再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本套书编撰时,虽参考了植物学、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简明药材学、药用植物等文献,惟遗漏或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诸先进和读者同好多予指教。
本书特色
◎300种常见的青草药植物,
精致的图文见解、详细的青草药基本认识,
药理对照各病症、正确运用青草药配方组合。
居家必备的终极对症图典!照护管理一把罩!
◎中国人对植物的看法是「有用是宝,无用是草」,
而「民间疗法」常出现的台湾青草药,几乎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本书教我们如何将这些唾手可得的药草,
利用煎、煮等方法,对应各种人体不适的症状,
并详细标名用量、用法,以及单方、简方和复方的应用。
◎全套共四册,完整收录300种常见的实用青草药;
真实呈现草药,从植株、花朵到结成果实的各类型态,辨识度清晰明了;
针对各病症提供最确切的用法、功效。
详尽的中英文索引,对照病症查询目录,既快速、又方便。
作者简介
李冈荣
台湾屏东县人
中华民国中要协会顾问
桃园县青草药制造职业工会 讲师
上自然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讲师
中华青草药协会会员 青草药讲师
中华民国民间疗法研究协会 推拿整嵴班
中国青草药铺 负责人
上然中药房 负责人
审订者简介
廖家瑄
台湾桃园县人
针灸中医师
美国加州大学普士顿医学院中医博士
摄影者简介
郑元春
台湾苗栗县人
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研究所硕士、博士班肄业
国立台湾博物馆副研究员兼植物学组组长退休(95.09.01退)
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
国立台湾博物馆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专长:植物分类学、蕨类植物学、植物通俗科学写作、植物生态与形态之观察、植物摄影(特别是微观摄影)。
学经历及相关作品:
◎着有《台湾的常见野花一.二辑》、《台湾的海滨植物》、《神奇的多用途植物图鑑》、《有毒植物》、《植物奇谈》、《常见的药草一.二辑》、《植物Q&A》等二十余册﹔作品曾三度荣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图书金鼎奖及一次小太阳奖。
◎最近两年,在植物相关网站上大量贴图(精细的生态照片),并配合解说文字,供一般民众阅览,推展植物科学的普及化,可谓不遗余力。
棉花 6
酢浆草 12
粟 18
丝瓜 22
伤寒草 28
鼠麴草 32
稜果榕 38
爱玉子 42
雷公根 46
荭草 52
叶下珠 56
萱草 62
葫芦茶 68
葎草 72
落葵 78
落花生 82
落地生根 86
葱 90
睫穗蓼 94
翠云草 98
构树 104
豨莶草 110
铜垂玉带草 116
凤尾草 122
凤仙花 128
凤梨 134
蒲公英 138
苍耳 144
蓖麻 150
蒜 156
满天星 162
台湾百合 166
台湾天胡荽 172
台湾景天 176
台湾木贼 180
台湾天仙果 184
辣木 188
莲 196
蔓泽兰 206
盘龙参 210
锐叶小槐花 214
树豆 218
芦荟 222
磨盘草 228
鸭脚艾 232
鸭跖草 236
泽兰 242
昙花 246
龙葵 250
龙眼 256
龙牙草 262
薏苡 268
姜 274
薄荷 280
赛山蓝 286
石劳碡草 290
爵床 296
鸡冠花 302
鸡角鸟刺 306
鸡母珠 310
鸡蛋果 314
双面刺 318
藤三七 324
罗勒 330
蕲艾 336
面包树 340
铁线草 344
铁包金 348
铁扫帚 354
栾樨 358
鳢肠 362
灵芝 368
榄仁树 372
中名索引 A-1
学名索引 A-48
英名索引 A-59
青草组成应用目录 A-69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开启了我对台湾青草药世界的大门!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追求自然疗法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身边那些不起眼的植物充满好奇,但往往因为知识匮乏而止步。当我拿到《常见的台湾青草药 第4册》时,简直像发现了一个宝藏。书中的图片清晰、精美,让我一眼就能认出那些曾经在田边、山野偶遇的植物。更重要的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一种青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最吸引我的——它们在民间流传的各种功效和用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药食同源”的介绍,很多我们平时食用的蔬菜,原来都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养生智慧。例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将某些青草药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不仅能调理身体,还能增添食物的美味。这种结合了知识性与实用性的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耐心传授着古老而宝贵的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书中的一些简易食谱和外用方法,相信一定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和改变。
评分**评价五** 《常见的台湾青草药 第4册》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愈和启迪。我一直深受一些慢性小毛病的困扰,尝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偶然间接触到这本书,我被它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内容所吸引。书中对每一种青草药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功效的层面,更包含了对它们生命力的赞美,以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从中了解到,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野草”,都拥有着惊人的治愈能力。书中关于“草药茶饮”的章节,让我找到了可以轻松在家操作的养生方法,我尝试了其中的几种,感觉身体的疲惫感有所缓解,睡眠质量也有提升。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传递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教会我们如何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暖的向导,指引我走向一条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道路。我不再惧怕那些“不起眼”的植物,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认识它们,去了解它们。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富足,也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评价四** 这部《常见的台湾青草药 第4册》着实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的学术性普及读物。对于那些希望从更深层次了解台湾地区植物药学文化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作者在书中对于每一种青草药的植物学分类、化学成分分析(虽然不是非常深入,但点出了关键)、以及药理作用的阐述,都体现了严谨的研究态度。我特别关注书中对某些药草的“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的对比分析,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传统知识是如何被现代科学验证或修正的。此外,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同一种药草的不同应用习俗的探讨,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植物药学文化的多元性。虽然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略显专业,但其清晰的结构和详实的参考文献,使得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能够深入挖掘。我惊喜于书中能够将如此多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这背后一定凝聚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对于我这样一位需要查阅资料进行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基础信息和研究线索,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对植物学有浓厚兴趣,同时又对传统医学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不得不说,《常见的台湾青草药 第4册》是一部令人惊喜的作品。它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在植物学的描述上严谨细致,从叶形、花色到果实,都力求精准,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植物本质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于青草药的传统应用,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罗列,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让这些植物的故事鲜活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每种药草的“采集与炮制”部分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普通书籍所忽略的,但它直接关系到药草的疗效和安全性。书中提供的建议非常实用,例如在什么季节采集效果最好,如何进行简单的处理以保存其活性成分等等。这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一种敬畏自然的态度。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辨识了几种药草,并初步了解了它们的特性,感觉自己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古老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并且可以通过科学的整理和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评价三** 《常见的台湾青草药 第4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近在咫尺”的自然馈赠。我一直认为,所谓的“青草药”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总觉得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涉猎。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固有观念。它选取的都是在台湾地区非常普遍的青草药,很多我之前只是匆匆一瞥,甚至从未留意过。书中对每一种植物的描绘,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像是与植物的一次亲切对话。作者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它们的形态,仿佛就在眼前。而更让我动容的是,书中讲述了这些青草药在台湾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从祛风除湿的饮品,到缓解跌打损伤的敷料,再到清热解毒的汤剂,这些贴近生活的应用,让我瞬间觉得青草药不再是神秘莫测的医术,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智慧结晶。我尤其喜欢书中分享的一些“生活小秘方”,虽然简单,但却承载着祖辈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每一棵草,每一株花,仿佛它们都隐藏着治愈的力量。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探索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