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宋词,蓦然回首

品宋词,蓦然回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四大主题,二十一位词人
引领读者体验宋词的美好与生命的错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文学园苑里,一朵最芬芳洁白的奇葩──宋词
  品味词人生命与作品交会的心灵片刻

  ※特别附录※  典藏宋词:严选四十名家代表词作

  【古典和现代的交会】
  以简单浅显的文字,引领现代读者进入美妙的宋词世界。

  【词作与生平的融合】
  精选词家结合生平与作品,勾勒出具有生命感的诗词赏析。

  【感伤却圆满的体悟】
  描绘时代荣衰底下,作家生命关键转折,为读者开展一趟心灵旅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佛家的淡然境界是苏轼的为人之道,他深谙月圆月缺是自然之理,无可避免,所以人生的盈亏自然也是随缘而至的好,回首前尘,恍如隔梦,强求又能如何?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范成大〈蝶恋花〉

  在清丽的水乡春景中怡然自得,历史的画卷慢慢舒展,人生一蹉跎,便是垂垂老矣。远方的落日有着余晖暖暖的温度,播撒人间。

  蓦然回首,寻访帝王美人、隐士名臣词人生命中的转折时刻 李煜 一个缺乏政治细胞的帝王,却是个备受推崇的词人:他以深情诉说「□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幽会场景。感性如他,想起遭受宋朝软禁的弟弟从善,不禁写下「离恨恰如春草」的温情。当铁骑兵马袭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吐露了身在帝王家的无奈,日日重覆「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的悔恨。经历过繁华与破灭,他真正想要的,其实只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平凡。蓦然回首经典词人名作,让宋词的芬芳重新绽放。

作者简介

李会诗

  喜欢看书,写毛笔。因仰慕魏晋风骨,沾染了北方粗犷气息。乐天知命,开朗达观,遨游书海,始终坚持并执着相信「人为财死,我为情生」,代表作为《宋词是一朵情花》、《最风流醉唐诗》。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作者序
花至荼糜情事了李会诗
推荐序
蓦然回首—古典韵文情感淬鍊出的宋词之美
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本书审订教授林宜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才貌双全的她们,渴求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然而,海誓山盟总挡不了岁月的流逝。随着家国破灭,那暴风骤雨下散落一地的,不是落花,是女子白头偕老的简单愿望。
花蕊夫人
只恐流年暗中换
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与不爱都是个难题
蜀道心碎,离恨绵绵
李清照
青州的寂寞时光
一样梅花别样情
朝来寒雨,晚来凉风
她便是那美丽的七夕
张玉娘
解香囊,赠情郎
一场爱情的大考
相思如月月如钩
窃取长生药,人月两婵娟
戴复古妻
低低哀语悼亡妻
把杯清酒,浇奴坟土
徐君宝妻
一位弱女子的残生
绣在上河图里的血梅花

多情公子空挂念
情感的种籽扎在心头,开出了勾人心魄的花朵。公子不是万人景仰的英雄,却是爱情国度里的国王。就算人生不过南柯一梦,相遇总会遭逢相离,那字里行间透露的相思,依旧千古生香。
李煜
千古词帝一斛珠
风流才子,误作人主
关于继位和亡国
忆江南富庶,悔错杀良臣
那些疯狂的爱情往事
柳永
浅酌低唱,误失浮名
词香是最好的陪葬
宋祁
偶然一娇嗔,便为宋夫人
且向花间留晚照
苏轼
凡尘不过云烟一场
钱塘灯火,照见人如画
吕本中
至今犹恨轻离别
姜夔
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史达祖
谁念我,今无裳
吴文英
十年心事夜船灯

天涯落寞,心事斑驳
少年怀抱的凌云壮志,在时间的摧折下挤压变形。岁月彷如盘旋离去的飞鸟,了无痕迹。如今拥有的,只有夕阳下的无语心境,以及老长老长的身影。
黄庭坚 
西江弯月破尽一腔心事
刘辰翁
青灯独卧思故国
王沂孙
西窗过雨,余音更苦
张炎
物是人非,事事只能休

岁月淡美,人生简静
向晚杜鹃哀啼里,南宋遗民以孱弱的双脚伫立大地。穿上草鞋,当个高山流水的隐士。剩余岁月投注在丹炉里,前朝往事化作升腾的白烟。勐然回首,发现心自由了,岁月仍然可以静好。
张伯端
八仙嫡传张真人
浪迹云水老神仙
朱敦儒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
范成大
山乡清丽,人生简静
夏元鼎
踏破铁鞋不如随遇而安

典藏宋词:严选四十名家代表词作

图书序言

朝来寒雨,晚来凉风

西元一一二九年,建炎三年,「靖康之难」已经过去很久,但「靖康之耻」却还深深烙印在宋人心里。南宋朝廷自然是极力粉饰江南和平,潜藏的苟安之心已开始微微发作。在普通人看来,那片破碎的山河实在是一块伤疤,随着朝来的寒雨、晚来的凉风,还不时在心底隐隐作痛。

李清照为躲避战乱,一路南下逃亡。眼见着,朝廷逃跑的速度比自己还要快,颠沛流离自是不用多说,等着再打回来重铸山河,恐怕也是一场痴梦。

这一年,李清照饱蘸笔墨,写下了那首着名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她在词的最后,这样写道:「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横看竖看,这日子满是无聊。

四十六岁了,在古人眼里,算来应该也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可那样一个多愁善感又膝下无子的女人,骨子里仍然流淌着脉脉少女般的浪漫情愫。这情愫向来不被人察觉。在以往宏大的历史叙述和文学概论里,大家喜欢将她的词左右对切,认为前后两期判然有别,好像南渡之后,李清照似乎判若两人。

实际上,李清照不是一块蛋糕,可以简单平直地将人生一分为二。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女词人,那些潜藏在词句里的情感,其实都是未来生活的伏笔。

还是这一年,四十九岁的赵明诚忽然得病,病得猝不及防。从患病到辞世,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清照便从婚姻幸福的女人坠落成幽愤愁苦的寡妇。

赵明诚走了,他留下了一生挚爱的文物古籍,留下了尚未完成的《金石录》残稿,也留下了共同生活了二十八年的发妻。他带走了李清照的思念与爱情,唯独没有带走她。李清照将他的后事安排妥当后,却得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就随他去。

那一年的梅花依然迎风傲雪,那一年的朝廷依然歌舞昇平,而那一年的李清照却已永远失去了赵明诚。孤独人世,她提笔写下这样的句子:「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祭赵湖州文〉)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个中艰辛,就不难想像李清照日后改嫁的必然。首先,这个国家比她本人更要懦弱,无法依靠。漂泊的经历和飘摇的国家,无法给李清照安全感。其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礼教几乎可以吃人的时代,有赵明诚在,可以为她遮风挡雨;无赵明诚在,她只能自己承受被世俗「日晒雨淋」的痛苦。

我始终觉得李清照是个简单坦率的人。她的简单就是对爱情的渴望,还有那骨子里涌动的少女情愫。相传,她遇到张汝舟后,曾慨叹「一样的襟怀,一样的才学」。后来,我们知道,无论从胸怀还是才华讲,张汝舟和赵明诚都是无法相比的。但李清照在最初,还是「误会」了张汝舟,以为他竟是个「可托之人」。

关于李清照的再嫁,向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她并没有改嫁,很多文人站出来为其辩护;又一说她的确改嫁,还曾写过类似悔恨自责的文字。说是李清照再嫁后,发现所托非人,于是愤而同张汝舟离婚,将他告了官:张汝舟的官是「非法盗卖」而来。李清照这一告必然胜诉,离婚后还可以获得自由身。但依据法律,离婚之后,她也要承受两年的牢狱之刑。幸亏亲友及时搭救,她只被关了九天就放出来了。获得自由之后,李清照不忘马上写信给亲戚:「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事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可以想见,李清照当时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按唐朝律法,婚姻不合的女人是可以离婚的。按宋朝的惯例,女人也是可以改嫁的。历史上,范仲淹母亲也曾改嫁,直至范仲淹后来金榜高中才回去认祖归宗。但以李清照的名誉和地位,以四十九岁高龄再嫁肯定是一片譁然。而一年之中,春天刚嫁秋天就要离婚,也势必会掀起更大的波澜。

我始终觉得李清照是一个简单而勇敢的人。简单的是她只要爱情,勇敢的是她只要和自己匹配的爱情,如果不匹配,她就不惜一切代价去打破那牢笼。而与张汝舟的再婚,在李清照看来,就是她爱情和人生的污点。她拼命擦,反覆擦,最后终于擦掉了这个污点,却让自己也蜕了一层皮。

如果李清照真的曾经改嫁,为什么那许多明清学人还非要站出来替她辩护,说她并没有改嫁呢。原来,明清时候理学盛行,对「改嫁」的责难要超过宋朝数十倍,那些文人希望通过「改写历史」,还后代一个清白而又完美的李清照。可现在看来,这不免有些迂腐。毕竟,李清照能够穿越千年岁月,仍然耀眼于中华词坛,依靠的并非是贞洁,而是才华。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