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我陶醉的「笨蛋主管」吗?
你说的话员工都听得懂吗?
管理不只要管「人」,更要懂得带「心」!
不是员工不做事,是主管不懂员工想什么?
你是自以为是的「聪明员工」吗?
你总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吗?
他凭什么当我主管,只是比我早进公司而已。
我最棒,千错万错都是笨蛋主管的错!
《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
告诉你如何跨越主管和员工之间这0.01mm的距离,
成为真正聪明的好主管、好员工!
■不断调整管理方式的主管,才能得到员工心服口服的爱戴!
-你的员工也有这些状况吗?你知道问题在哪里吗?
.开会时间太久便开始分心
.主管还在加班员工却先下班
.凡事依赖电子邮件
.喜欢边听音乐边独自工作
.工作以外的事却花很多时间做
《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告诉你,请抛弃「过往的管理经验」,现在开始以「员工的想法」来管理他们!
不断调整管理方式的主管,才能得到员工心服口服的爱戴!
■不断调整做事方法的员工,才能爱到主管的赞赏和提拔!
-身为员工的你,会如何处理?
当主管仅以一句「不用说,快点做」交代「赶快整理这份资料」等事情时,你会如何回应主管?(详见内文37篇)
-在抱怨员工难以管理前,请先搞懂他们的心!
.价值观不合又缺乏常识的员工 (详见本书CH1)
.脆弱又难以差遣的员工(详见本书CH2)
.凡事想太多不知如何处理的员工(详见本书CH3)
.无法沟通又任性的员工(详见本书CH4)
.在受到指示之前不会有任何动作的员工(详见本书CH5)
■放下身段,向员工学习做事方式才能当个真正的聪明主管!
.员工无法忍受冗长的会议→觉得出席既没效率又浪费时间的会议毫无意义
.工作以外的事员工准备得太周到→其实并没有主管所想的花那么多时间
.主管还在加班,员工却先走了→因为懂得用合理的作业方式,因而工作迅速
当个固守旧观念,强制要求员工达到使命的笨蛋主管?
或是放下身段,向员工学习做事方式才能当个真正的聪明主管?
由你选择!
作者简介
日本首席人资培训师 高城幸司Takagi Koji
1987年同志社大学文学系毕业。同年进入RECRUIT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参与情报通讯、网路相关的新事业。进公司第一年草拟全新事业因而在公司获得大奖。身为营业员连续6期被表扬为第一名。1996年创办创业独立的相关情报杂志《entre》(□□□□),历任事业部长、编辑长。2004年就任Celebrain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在20年内参与成长企业的业绩扩大、股份公开支援、人事顾问。至今累积成绩超过500家企业。着作累计50册,代表作有《营业员是心理学家》(营业□□□□理学者)、《顶级营业的架构》(□□□营业的□□□□□□□)、《管理阶层的全新规则》(新□□管理职的□□□)等。
译者简介
苏圣翔
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曾翻译电玩杂志「P-mate」与「电玩通」。译作有漫画《机动战士钢弹:光辉的阿.巴瓦.空(全)》;科普丛书《神秘极地!南极.北极大探究》、《从动物行为学看恋爱关系》、《宇宙新事实!新.太阳系全解》、《春夏秋冬天文星座观测趣》、《50则史上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宇宙.地球.生物篇》等。
前言:新世代的下属和以往有何不同?献给与年轻员工相处的所有聪明主管
CHAPTER1 价值观不合又缺乏常识的下属
01在团队中搞孤立
◆不习惯团队工作,认为「拥有个别的办公室是理所当然的」
◆尊重年轻世代能够专注的作法
◆一定要告知採取团队作业方式的理由
02面对问题,无法果断地作出决定
◆无法选出领导者,想要大家商量后再决定
◆让他们用猜拳或抽签的方式选出负责人
◆以大家都能认同的理由决定人选
03凡事只求60分,缺乏斗志
◆想要避免划分等级的竞争
◆公司以相对评价及绝对评价判断员工
◆设定个别、具体的数值目标
04满足现况,不以第一为目标
◆无法理解为什么凡事要「以第一为目标」
◆设定具体的目标才能引起下属干劲
05无法忍受冗长的会议
◆觉得出席既没效率又浪费时间的会议毫无意义
◆向年轻人请教如何让会议更有效率
◆要求与会年轻员工发言以提高参与意愿
06工作以外的事准备得太周到
◆不像公司前辈所想的花那么多时间
◆老实地称赞他们电脑运用的能力
07主管还在加班,员工却先走了
◆以前的年代是顾虑主管而加班
◆思考合理的作业方式,因而工作迅速
◆告诉下属「能回去就早点回去」
08不愿意做与分内职务无关的工作
◆对将来感到强烈不安,讨厌没有未来性的工作
◆如果让下属信服,就算杂事也会乐意去做
◆具体地说明与往后的资历有何关联
09很爱提到「资历」
对将来感到不安,因而在意自己的资历
◆误以为「公司会考虑到自己的未来」
◆让下属理解公司的意图
10一直把对于将来的不安挂在嘴上
◆总是处于不安,满口消极的言论
◆告诉下属唯有积极的人才会受到信赖,被委以重任
CHAPTER2 既脆弱又难以差遣的下属
11企划案遇到挫折就落泪
◆无法理解看不见的力量
◆首先对于下属实际所做的努力给予评价
◆告诉下属挫折的经验可于日后活用
12轻易就丧失干劲,打算放弃
◆一旦知道无法达成目标,就会顿时丧失干劲
◆指出修正目标具体上就是学到经验
◆指出即使未达成目标也会延续到下一阶段
13被批评几句就一蹶不振
◆因为没被批评过,所以一下子就意志消沉
◆指出解决的方法,给他重新振作的机会
◆叫他别放在心上也于事无补
14说要「自己思考」,却躲起来封闭自我
◆建议松散,莫衷一是
◆讨厌未经整合的「脱序」状况
◆告诉他有困难时可以找直属上司商量
15叫他「自己去思考」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
◆无法独立完成前置作业
◆试探一下:「你觉得怎样?」
CHAPTER3 凡事想太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事情的下属
16当对方毁约时,执意要求对方说明理由
◆过于追究难以启齿的理由,会演变成麻烦
◆告诉下属体谅对方的难言之隐也是很重要的
◆告诉下属在过程中得到的好处
17主管交代的工作没办法适当地告一段落
◆繁杂费时的工作,更要做好时间管理
◆搞不清楚「适当时机」与「差不多」
◆「○点到了就回家」明白指示回家的时间
18搞不清楚公司要求的优先顺序
◆无法视情况来决定工作的顺序
◆指示工作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19不认同人事异动而抱怨连连
◆误以为「考虑到自己的将来而决定人事异动」
◆让下属理解是以「公司本位」来做人事异动
◆从本人的资质谈到「被需要」的理由
20对于职场的惯例要求说明理由
◆想要知道为何会有难以理解的「规定」
◆就算不合理,对公司来说也很重要的习惯
◆不要闪避单纯的疑问,诚挚地回答
21不习惯跟别人打招唿
◆不知道打招唿是种基本礼貌
◆简单说明从打招唿所得到的效果
22打从心底讨厌有缺点的公司前辈
◆有时什么都不说反而关系会不错
◆因为正义感而产生厌恶感
◆以同理心建议他不吃亏地「来往」
23严厉批评散漫的前辈
◆无法忍受公司内外不同的应对态度
◆说明在公司里有优先顺序与其理由
CHAPTER4 无法沟通又任性的下属
24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周遭环境
◆一切归咎于大环境,替自己开脱
◆承认大环境不好,并对下属寄予厚望
25滔滔不绝地讲出合理的借口
◆误以为「说明做不到的理由是很重要的」
◆不要借口,让下属说出达成目的的手段
26讨厌参加职场的聚会
◆临时的聚会,往往只是主管无聊的吹嘘
◆「我请你」、「我罩你」已经不管用
◆小酌时要多人进行,事先邀请,别强制参加
27开不起玩笑
◆无法接受上对下所开的「玩笑」
◆要担任被下属开玩笑的角色
28躲避闲话家常的前辈
◆不想连闲聊都要对前辈让步
◆提问时要留意具体且详细
◆闲话家常时,不要自认为前辈,要以同事的身分相处
29不听公司前辈的建议
◆对于没有抓住重点的建议,无法热情地感谢
◆该建议的地方还是要给予忠告
30凡事都想靠电子邮件解决
◆习惯用电子邮件处理事情
◆教导他电子邮件以外的沟通方式
31向旁人表现出过度的自信
◆学生时代的成功经历,让新进员工自以为是
◆自信过度的新进员工,一旦遭到斥责就会沮丧
◆认同下属的能力,并且告知提昇附加价值的必要
32反覆吹嘘自己的能力
◆认为理应获得称赞而自满
◆让下属了解自己自傲的事是多么微不足道
◆指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3一被夸奖就得意忘形
◆不懂得被夸奖时要谦虚的美德
◆被称赞时的反应依世代而异
◆督促下属不要轻易自满,要懂得反省自己
34跟长辈相处时太随兴
◆没有阶级感,对长辈毫无顾忌
◆教导下属至少该遵守的社会规范
◆其实长辈对他们的没不礼貌并不是那么在意
CHAPTER5 缺乏自发性,一个口令一个动作
35受到指责时会推诿塞责
◆不习惯被骂,所以想推诿塞责
◆无法理解「早一点」等不明确的指示
◆工作的指示要以具体的内容传达
36不懂得举一反三
◆如果没叫下属「报告进度」就不会报告
◆请下属每天提报自己的进度
◆告诉下属需要确认的内容要确实找主管商量
37任何事都要求详细的指示
◆希望他自己思考,所以才下达模稜两可的指示
◆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搞不懂前辈的意图
◆提出范例让下属理解具体上该怎么做
38无法理解模稜两可的言词
◆无法理解被交付工作的目的
◆极力避免无法理解的模煳指示
◆详细说明交代的工作目的与意图
39讨厌被迫负起全部的责任
◆不曾被委以重任,因此备感压力
◆做出明确的指示(工作范围、期限、时间等),就会有干劲
40办公室电话响了却当作没听到
◆习惯使用行动电话,没有接听室内电话的经验
◆接听电话的机会少到无法练习
◆让下属理解接听公司电话的重要性
41不会率先接待客户
◆「不做没被交代的事」是普遍的现象
◆把该做的事情订下规则明确传达
42没办法用心对待旁人
◆没被教导过,所以不懂得服务他人
◆一併传达「新人要率先做」的规则与理由
后记:和新世代的下属相处,学习管理之道
「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這個書名,真的太毒了!毒到我一看到就想立刻入手。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將「笨蛋主管」和「聰明員工」之間的那個微妙、卻又影響巨大的「0.01mm」距離,如此精準地呈現出來。我深信,這個距離,並非單純的智商高低,而是更複雜的認知模式、溝通方式、甚至價值觀的差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開這些謎團。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輕鬆幽默,又不失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那些讓我們感到困惑的主管行為。例如,為什麼有些主管總是喜歡「拍腦袋」做決定?為什麼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專業建議?更重要的是,作為「聰明員工」,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保護自己的權益,並且讓自己的才華不被埋沒?我非常希望能從書中學到一些「生存智慧」,例如,如何與「固執」的主管溝通?如何有效地向上級提出建設性意見,而不被視為挑戰權威?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賦予我們更多職場上的「話語權」,讓我們不再是只能被動接受,而是能夠主動去影響和改變。
评分哇,這本書名真的太有共鳴了!「我的第一本職場心理學:笨蛋主管和聰明員工的距離只有0.01mm」,光是看到這個標題,我就忍不住想翻開來看看。畢竟,在職場上打滾這麼久,誰沒遇過那種讓你翻白眼的主管?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很努力地在做事,但就是因為某些「主管」的奇葩邏輯,讓事情進展得卡卡的,甚至功虧一簣。這標題精準地抓住了這種無奈又有點好笑的心情。我猜這本書裡面一定有很多讓我們心有戚戚焉的案例,還有教我們怎麼在這0.01mm的距離裡,找到突破口,讓自己的才華不被埋沒。畢竟,我們也不是真的想跟主管作對,只是希望能夠順利完成工作,甚至有更好的發展。作者用這麼直白又帶點戲謔的方式來命名,我感覺到這本書不是那種死板板的學術理論,而是貼近我們真實職場生活的血淚史(笑)。我最期待的是,書裡會不會有一些實用的技巧,讓我們在面對難纏的主管時,能夠「見招拆招」,而不是只能默默承受。像是,當主管提出一個完全不著邊際的要求時,我們該怎麼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疑慮,又不顯得頂撞?或者,當主管總是搶功勞時,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抱怨指南」,更是一本「生存與發展手冊」。我很有信心,這本書會給予我們許多啟發,讓我們在職場這場馬拉松中,跑得更穩、更遠。
评分這本書名「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能感受到作者似乎把我內心深處的OS都給寫了出來。那0.01mm的距離,多麼形象地描繪了我們在職場上,常常遇到的那種「明明大家都看得見,卻只有他不懂」的無奈。我猜測,書裡一定有很多貼近我們生活的情境,會讓我們讀著讀著,忍不住點頭如搗蒜,心想:「對!就是這樣!這不就是我在公司裡每天都在經歷的嗎?」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剖析這種「笨蛋主管」的行為模式。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那些奇奇怪怪的決定?他們的思維邏輯究竟是怎樣運作的?而我們這些「聰明員工」,又該如何在這個環境中,保持自己的專業,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我尤其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策略,例如,如何在不引起衝突的情況下,巧妙地引導主管走向更正確的方向?又或者,如何有效地面對那些只會推卸責任、搶奪功勞的主管?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只是一本職場指南,更像是一個心靈導師,能夠幫助我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職場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並且保持積極的心態。
评分「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光是這個標題,就足以讓我在無數的書海中,一眼鎖定它。這句話,根本就是我每天在職場上,默默吶喊的心聲!那種「你明明看得到,卻為什麼做不到?」、「我明明說得很清楚,你怎麼就是聽不懂?」的無力感,彷彿就濃縮在這0.01mm的距離裡。這距離,有時候是認知上的差異,有時候是經驗上的斷層,有時候,甚至只是單純的「腦迴路」不同。所以我對這本書,抱持著極大的期待。我希望它不只是在揭露問題,更能提供解決方案。我希望作者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我們去理解,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笨蛋主管」?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而我們這些「聰明員工」,又該如何在這0.01mm的狹縫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我尤其希望書裡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例如,如何讓主管理解我們的專業判斷?如何有效地向上級匯報問題,又不至於被認為是「找麻煩」?又或者,當我們發現主管的決策明顯有誤時,該如何委婉地提出質疑,並且提供更優的方案?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只是一本談論「主管」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自我成長」和「職場智慧」的書。
评分坦白說,我看到「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這個書名時,差點笑出來,然後立刻產生了「我一定要買!」的衝動。這個書名,太貼切了!這不就是我們每天在職場上,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的嗎?那種明明很簡單的道理,卻要用很複雜的方式去解釋,或者明明很明顯的方向,卻要被引導到奇怪的死胡同裡。那0.01mm的距離,彷彿就是智商、情商、或者說是「格局」上的那一點點差異,卻能造成天壤之別的結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解開這個謎團。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輕鬆、卻又深刻的方式,來剖析這種「主管與員工」之間的認知落差。我不想只是看抱怨,我更希望能夠從中學到一些方法。例如,當遇到一個思維僵化、聽不進新觀念的主管時,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的建議被聽見?又或者,當我們發現主管的決策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時,我們該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擔憂,而不被貼上「愛出風頭」或「不聽話」的標籤?我甚至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我們一些「生存智慧」,讓我們在這種環境下,也能夠保持自己的專業和熱情,不至於被消磨殆盡。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不再是被動的承受者,而是能夠主動去影響和改變。
评分「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這個書名,簡直是精準到讓我脊背發涼!它太懂我們這些在職場上,常常覺得「有苦說不出」的「聰明員工」了。那0.01mm,簡直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讓我們覺得,為什麼自己努力做的、想的,到了主管那裡,就變成了一種「難以理解」的存在。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只是想看一些「抱怨文」,我更希望它能提供我們一些「解決方案」。我希望能從書中學到,如何在這個「0.01mm」的距離裡,找到溝通的突破口,讓自己的想法能夠被看見、被理解、被採納。我特別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具體的溝通策略,例如,當主管提出一個明顯不合理的請求時,我們該如何用一種「建設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疑慮,而不是直接被貼上「不配合」的標籤?又或者,當我們發現主管的決策會導致不良後果時,我們又能如何有效地提出異議,並且提供更具體的替代方案?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個「心靈指南」,希望能幫助我們在這個複雜的職場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评分這本書名「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一出現,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認為,職場上的許多衝突和低效率,都源於人與人之間,尤其是主管與員工之間,在認知、理解和溝通上的巨大鴻溝。而「0.01mm」這個數字,精準地描繪了那種看似微小,卻又難以跨越的距離。作為一個在職場上努力工作的員工,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情況,讓我覺得,為什麼主管的思維方式和我的會有這麼大的差異?為什麼他們總是抓不到重點,或者做出一些讓人費解的決定?這讓我感到很 frustated,但也讓我對職場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出地解析這些問題,提供一些理論支持,讓我們理解這些現象的根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和策略,幫助我們在與「笨蛋主管」的互動中,能夠更有效地溝通,更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推動工作的進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導航儀,指引我們如何在複雜的職場關係中,找到前進的方向,並且避免因為與主管的「0.01mm」差距而迷失。
评分這本書名「我的第一本职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簡直是一聲嘹亮的職場吶喊!它用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道出了無數上班族的心聲。那個「0.01mm」的距離,我能深刻體會,那是一條充滿了誤解、挫折、以及無奈的界線。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造成這個距離的根源,並且提供我們一套可行的「跨越」之道。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真實的案例,讓我們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且從中學習。我尤其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例如,如何與那些思維模式不合、甚至有點「脫軌」的主管進行有效對話?如何讓自己的專業意見被聽見,並且被採納?又或者,當主管做出一些不明智的決策時,我們又能如何「趨吉避凶」,減少對自己工作和團隊的影響?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際關係」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自我提升」和「職場策略」的實用指南。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啟發,讓我能在職場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评分這本書名簡直是我職場人生的寫照!「我的第一本職場心理學:笨蛋主管和聰明員工的距離只有0.01mm」,這不就是我每天都在經歷的寫實劇嗎?身為一個自認還算聰明、有想法的員工,常常覺得自己和某些主管之間,彷彿隔著一道看不見的牆,或者說,就是那0.01mm的鴻溝,卻怎麼也跨不過。他們的想法有時候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像是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或者對數據視而不見,堅持己見。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覺得很無力,一方面想要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又覺得被這些「不聰明」的主管拖累。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待非常高,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批評。我希望作者能夠告訴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主管存在?他們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更重要的是,作為「聰明員工」,我們該如何有效地與他們溝通,如何影響他們,或者至少,如何保護自己不被他們影響到工作表現和心情。我尤其希望書裡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溝通策略,例如,在表達不同意見時,用什麼樣的語言才能讓主管聽得進去,甚至覺得是他們自己的想法?又或者,在主管做出錯誤決策時,我們能有哪些預防措施?這本書的潛力,在我看來,就是它能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理解職場上的權力動態和人際關係,並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评分「我的第一本職场心理学:笨蛋主管和聪明员工的距离只有0.01mm」,這個書名,真的太精準了!它準確地捕捉到了我在職場上常常感受到的那種無奈與衝擊。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還算是有點腦袋、有點企圖心的人,在工作上也盡力做到最好。但就是常常會遇到一些主管,他們的思維方式、決策邏輯,常常讓我覺得,我們好像活在兩個不同的次元。那個「0.01mm」的距離,可能就是他們對事情的理解、對人才的識別、對資源的分配,跟我們這些「聰明員工」有著天壤之別。這種距離,有時候真的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讓我們感到挫敗,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只是想看一些職場上的「幹話」或是「抱怨」,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深度的洞察,讓我們理解這種現象的本質。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笨蛋主管」?他們是如何爬到那個位置的?更重要的是,作為身處其下的「聰明員工」,我們該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甚至發展壯大?我渴望從書中找到一些實用的方法,例如,如何與「低效能」的主管有效溝通?如何在這個不公平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權益和發展空間?這本書的潛力,在於它能夠提供我們一個反思的契機,讓我們從受害者思維轉變為積極應對的策略家,甚至,能夠在這樣的挑戰中,找到自我成長的機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