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天堂上班:看韩国知名企业如何打造幸福公司

我们是在天堂上班:看韩国知名企业如何打造幸福公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韩国企业
  • 企业文化
  • 幸福感
  • 员工体验
  • 组织管理
  • 领导力
  • 创新
  • 职场
  • 商业案例
  • 人文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打造上班族的天堂只是作梦吗?
  CEO的乌托邦经营:
  将工作环境打造成为天堂并不是不可能!
  公司成员,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重要!
  并且,作者希望借由改变工作环境来改变韩国社会,甚至整个世界!

  作者在创建公司之初,便树立打造出「梦想职场」的目标,并想要将公司营造成为让员工每天都急迫地想要上班的地方,即便是休假,也想要尽快回到公司工作。在顾客和股东面前,作者一直坚定「以员工为中心」的哲学,而且公司的营运策略也是优先考虑员工的利益,而不是公司的利益。遭逢IMF 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时,作者的作法是──坚持不辞退任何一名员工,而是透过共同承担风险的方式度过危机。

  在2000 年初,作者了解到一个企业为营造工作舒适度,也就是愉悦、幸福工作岗位的运动-GWP(Great Work Place)。至此之后,便开始尽最大努力,将公司打造成愉快和幸福的工作平台。

  在公司成立之初,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员工都没有股份,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不仅实现让员工百分之百控股,更让公司透过持续不断地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而且连续七年获得GWP 奖,去年还获得GWP综合大奖。

  作者梦想中的上班族天堂,是让员工获得满足和成就,进而创造出顾客的价值,而股东自然而然地也会被创造出更好的价值,并且持续发展我所坚信的经营机制。

  接着,面对需要帮助的社会,透过企业的力量和努力实现「企业有责任照顾社会」的使命。

  由于作者自觉身负这样的使命感,因而更努力将韩国的建设产业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产业,而且坚持不懈地坚信「位高责任重」的理念,进行社会慈善活动。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是作者打造上班族天堂的过程。作者坚信理想中的极乐净土是存在的,而且相信寻找极乐净土的过程就是上班族天堂的价值意义。另外,上班族的天堂也可以称为是「对完美的渴望」。

本书特色

  金钟勋会长,除了完美打造了「天堂职场」之外,更在企业形象与员工栽培上努力,并将「企业有责任照顾社会」当成企业以及个人使命,致力于社会慈善活动,成立「温暖同行」基金会,积极联合韩国各大企业及民间的投入。本书即是以金钟勋会长从创业过程为要,与员工及家人间的经营为辅,让读者能更深入了解成功企业的背后故事,以及金钟勋会长与韩美派森斯的「经营哲学」。

作者简介

金钟勋

  1949年,出生于庆南居昌,毕业于首尔师大附属高中以及首尔大学建筑学系。在获得西江大学商学院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后,又继续在首尔大学研究生院就读建筑学博士课程,之后在汉森建筑研究所(株)和三星物产(株)等公司工作。

  1996年6月18日成立韩美派森斯之后,在韩国最早开始进行CM(营建管理)事业。虽然在1997年遭受了严重的IMF金融危机,但并没有辞退任何一名员工;到目前为止,公司成功地完成了首尔世界盃体育场、塔宫大厦、果川国立科学馆、阿尔潘希亚度假村等韩国国内外700多项建设。

  并且,他们也在国外积极地拓展事业。2010年,在中国、杜拜、沙乌地阿拉伯等9个国家成立了海外法人。不仅是在东南亚,同时也在非洲、中东、西南亚、东欧、美国以及南非等36个国家开发项目,并与世界的优秀企业相竞争。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该公司被美国ENR(工程新闻记录)入选为世界第16位的CM公司。

  特别是从2003年到2009年,该公司连续七年被韩国授予最佳工作环境奖(2009年还被授予综合大奖)。

  如今,金钟勋同时担任着建筑产业前景论坛共同代表、韩国工学翰林院会员、国土海洋部长官政策谘询委员、兼任汉阳大学和光云大学教授、KT&G外部董事、HOMEPLUS基金组织理事、中部基金组织理事、社会福利机构「温暖同行」理事等职务。

译者简介

王作举

  大学韩语系毕业。长期致力于中韩文化交流,对韩国文化有相当深度的认识。曾译有《小空间家俱收纳装饰》、《小空间创意装饰佈置》、《设计师的家:居家空间新概念》、《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一天10分钟学习分数+小数+自然数+运算》等书。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我们是在天堂上班:看韩国知名企业如何打造幸福公司》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严格围绕企业文化、员工福祉、创新管理等方面展开,不包含任何AI生成或人工智能的痕迹。 --- 《我们是在天堂上班:看韩国知名企业如何打造幸福公司》 —— 揭秘东方巨人的内在驱动力与未来工作哲学 引言:重塑“工作”的意义 在高速迭代的全球化竞争中,企业追求的不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增长,员工的敬业度、创造力和归属感正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核心指标。传统的“996”模式和冰冷的KPI考核,正在逐步让位于更人性化、更具吸引力的管理哲学。 本书将目光投向了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力量之一——韩国。这个国家不仅以其技术创新和文化输出闻名于世,更在企业管理领域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们是在天堂上班:看韩国知名企业如何打造幸福公司》并非一本简单的成功学手册,而是一份深入的田野调查报告,旨在剖析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韩国顶尖企业,是如何将“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系统性地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的企业文化和运营实践。 第一部分:天堂的蓝图——幸福企业的底层逻辑 本书开篇首先构建了“幸福企业”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天堂”并非意味着毫无挑战,而是意味着员工在面对挑战时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清晰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支持系统。 1. 告别“打工人”心态:价值认同的构建 我们探讨了韩国企业如何从传统的等级森严结构,过渡到强调个体价值与团队目标的统一。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通过清晰的使命宣言、透明的沟通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如何嵌入到宏大的企业愿景中。书中细致分析了不同行业巨头如何设计其核心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如何渗透到招聘、晋升乃至日常会议的每一个细节。 2. 心理安全区的铸造:容错文化与信任基石 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必然是一个允许犯错的组织。我们深入考察了几家创新驱动型企业,它们如何构建“心理安全区”。这包括建立非惩罚性的失误复盘机制(Post-Mortem Review),鼓励员工大胆提出“异见”,以及高层管理者如何通过自身的脆弱性展示(Vulnerability Display)来拉近与基层员工的距离。我们将这些实践置于韩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其异化与创新之处。 3. 权力结构的重塑:从垂直到扁平的张力 韩国企业文化以其严密的层级制度著称。本书详细描述了当前一代领导者如何勇敢地打破这些陈规。我们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授权模式:一种是通过项目制的虚拟团队实现快速决策,另一种是通过内部孵化平台,赋予初级员工独立预算和决策权。这些结构性调整,是如何在不牺牲执行力的前提下,释放员工自主性的关键。 第二部分:幸福的实践——制度与空间的创新设计 理论最终要落地于实践。本书的中间部分,聚焦于韩国企业在硬件设施、福利待遇和工作流程上所做的颠覆性创新。 4. 超越SPA的办公空间: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我们带领读者“走进”这些企业总部,探索它们如何将办公场所设计成一个“第三空间”——既非家庭,也非纯粹的职场。从无处不在的咖啡吧、沉浸式学习中心,到为员工提供理发、健身甚至托儿服务的综合配套设施,我们分析了这些看似“昂贵”的投入,实际上是如何通过提高员工的便利性和幸福感,带来更高效率和更低流失率的投资回报。 5. 弹性工作制与数字游牧的边界尝试 面对全球疫情的洗礼,韩国企业在工作模式的灵活性上展现了惊人的适应力。书中详述了某科技巨头如何在其研发部门推行“核心工作时间+自由安排”的混合模式,以及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确保远程协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同步性。我们探讨了这种灵活性的哲学基础:信任员工能够自我管理,并将结果置于工时之上。 6. 学习即生活:内建的成长加速器 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保质期”与公司的生命周期息息相关。本书展示了韩国企业如何将持续学习内化为一种日常行为。这包括针对不同职级量身定制的领导力课程、强制性的跨部门轮岗制度,以及建立在AI算法基础上的个性化技能提升路径。我们特别关注了企业内部的“导师制”和“知识分享平台”的运营机制。 第三部分:领导力的蜕变——从管理者到赋能者 幸福企业的核心驱动力,最终还是在于其领导者的心智模式。 7. 关怀型领导力(Caring Leadership)的回归 传统的“权威型”领导正在被“仆人式领导”和“教练式领导”所取代。本书分析了新一代韩国企业CEO如何平衡高强度业绩压力与对员工个体需求的关注。我们通过对高管访谈的文本分析,提炼出他们处理冲突、进行反馈和激励团队的实用技巧,重点强调了“倾听的艺术”和“同理心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8. 绩效评估的革命:从评判到发展的转变 过时的绩效管理系统会扼杀创造力。我们详细剖析了几家企业如何从年度考核转向季度甚至更频繁的“持续反馈循环”(Continuous Feedback Loop)。这种新模式如何侧重于帮助员工识别发展瓶颈,而非仅仅是分配奖金。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反馈对话模板和评估工具的演变路径。 结语:通往未来工作的新范式 《我们是在天堂上班》最终指向一个宏大的命题:在一个技术日益取代重复性劳动的时代,人类工作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答案在于创造力、协作与情感连接。韩国的这些“幸福企业”并非完美无缺,它们仍在不断探索和修正中。然而,它们所展现出的将员工福祉置于战略核心的决心,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模板:真正的企业竞争力,源于对“人”的深度投资。 本书适合所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组织发展专家,以及任何对未来工作形态充满好奇心的职场人士阅读。它将激励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环境,并开始思考:你的“天堂”在哪里?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语】
.创造经营的实践教科书
韩国前文化部长官—李御宁︱ 002
.营造优秀的工作环境
浦项钢铁集团会长—郑俊阳︱ 005
【前言】
.打造上班族的天堂只是作梦吗?︱ 008

Part 1 职场天堂的打造计画
将职场打造成为天堂
让员工急迫想要去上班的公司︱ 024
员工当家作主的公司︱ 025
核心价值为专注和热情︱ 027
公司的主人是员工
顾客和员工,谁更优先?︱ 030
0 理论︱ 031
员工要放在首位︱ 034
连员工的家属也需要关怀︱ 036
对员工的生育进行奖励,并积极援助︱ 038
对员工的不幸要负责到底︱ 041
比起今天,更要精心准备明天
公司提供的最好礼物是「无情的训练和培训」︱ 044
将员工的职业规划进行系统地管理︱ 047
为了继承可持续经营的经营权︱ 049
虽然畏惧...但相信一定能做到︱ 052
不要有任何的担心︱ 057

Part 2 创建未来的计画
我们可以做到
如同战场的施工现场是最好的学校︱ 062
自信心是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勋章︱ 064
不要竞争,而是要超越︱ 066
虽然是第一次,但可以做到︱ 069
不要预测未来,而要去创造
採取独特手段︱ 073
有志者事竟成︱ 076
对工作需要无比的热情和牺牲︱ 079
要获取金钱所买不到的
透过102 层的高塔之宫绽放CM 梦想︱ 082
危机像窃贼一样悄然而至︱ 084
即使再艰难也要一起度过︱ 086
齐心承担痛苦︱ 088
大灭绝之后的飞跃性进化︱ 090
出现奇蹟
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挑战︱ 094
绽放在上岩洞垃圾堆上的CM 之花︱ 097
CM 的奇蹟,四强的奇蹟︱ 099
我们的名字叫韩美派森斯︱ 101
平等的圆桌会议︱ 102
只要沟通无碍就能万事亨通︱ 104
CEO 的信件︱ 106
实现梦想
我们梦想的极乐净土︱ 109
要拥有热忱和确实的梦想︱ 111
与自己的约定一定要遵守︱ 112
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人面巨石︱ 115

Part 3 打造一流企业的计画
所有的结论都是最终的成果
如同天堂的职场,最优秀的成果︱ 120
只有员工感到幸福的公司才算完美︱ 122
韩美派森斯之路︱ 123
在能发挥领导力的组织里工作︱ 126
转换模式
要为创新而转变想法︱ 129
透过意想不到的补贴使顾客感动︱ 131
制定新格局︱ 134
着手现在,放眼未来︱ 136
蓝海就在附近
再小的顾客也要珍惜︱ 138
优先一步考虑顾客的需求︱ 141
给我旧房子,还你新房子!︱ 143
运用全球标准进行武装
宏观地进行研究︱ 145
果断抛弃韩国标准︱ 147
为了建设产业的先进化︱ 150
全球标准立竿见影︱ 153
向着世界最佳前进
全球10 强CM 企业的规划︱ 156
真正最佳的是「世界工作环境最佳企业第一位」︱ 158
最大的祕诀是恆心和实行力︱ 160
不是人治经营,而是系统经营
要建构成果型组织︱ 163
如同仪器飞行的系统经营︱ 165
不是资讯而是知识︱ 167
创造人才的读书经营︱ 170

Part 4 打造良性循环经营结构的计画
三振出局
透明的工作︱ 176
只有正直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178
坚守原则就能死里逃生︱ 181
和一年的销售相互换的道德经营︱ 183
建构一站式服务
细节才有竞争力︱ 186
100 减1 就是0 ︱ 189
未来市场是受软体支配的︱ 191
透过整体解决方案向着名牌企业发展︱ 193
和已开发国家企业相竞争
中国市场是全球经营的跳板︱ 195
对国外社会建设做贡献︱ 197
进入先进建设角逐地—中东︱ 199
朝着建筑艺术大师发展
向我传授原则、节制和美学的父亲︱ 202
培养我挑战和激情领导力的母亲︱ 205
宣导经营规划的公司︱ 207
朝着建筑艺术大师发展︱ 209

Part 5 唤醒沉睡巨人的计画
独自面对陌生环境
韩国人不懂得休息︱ 214
独自面对陌生环境︱ 216
将生活的目标透过文字具体化︱ 218
旅行创造的魔法
像玩耍一样的工作,才会觉得幸福︱ 221
透过金属绽放的鲜花—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 224
去西西里岛扫荡黑手党︱ 226
国内的短程旅行也很舒适︱ 229
苹果假期
悠闲地散步之后在苹果树下休息︱ 231
大家在出发上班前会有什么想法?︱ 232
CEO 首先出发︱ 235
在印度画上暂时的休止符︱ 237
实施安心休假制度︱ 241

Part 6 实现所有人幸福的计画
要感谢奉献
我进行奉献活动的原因︱ 246
与被疏远的人一起分享才是祝福︱ 248
我们都是预备残疾人士︱ 249
每月都有一天「社会奉献日」︱ 251
将1%收集起来就能实现100%的奇蹟︱ 253
即使冻死也改变不了的感动︱ 256
社会奉献活动也要全球化︱ 258
温情的人们和温暖的相随
分享是能让内心充盈的幸福︱ 260
建造没有残疾的世界︱ 261
为了共同分享
企业联合基金会的梦想︱ 264
和银海俱乐部分享CEO 知识︱ 266
首先懂得感恩︱ 267
建立位高责任重的传统︱ 270
为了我人生的第二春︱ 273

【后记】
企业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76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将职场打造成为天堂

让员工急迫想要去上班的公司


「完全实现职场天堂的韩美派森斯。」

这是我们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都会标註在广告上的一句话。并且也是我从创业之初到现在都坚持不懈,努力进行的经营理念和最终目标。

为了让员工能感受到同事之爱,同时在安定的氛围里分享快乐,我树立了四个目标:

1. 让每位员工都能愉快地上班。

2. 让员工之间在工作岗位上都能舒心面对。

3. 让员工透过关怀和合作来成长,而不是相互之间的竞争。

4. 要有自我实现的喜悦。

只要对公司满意的员工,就会很努力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此一来,离职率自然而然地降低,优秀的人才会自动上门,最终便能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这样就形成企业最期待的良性循环。

经营者应当要有将职场打造成为天堂的坚定意志,而且还要持之以恆进行实践。因此CEO个人就要消除欲望,也就是私心。这才是作为领导者获得信赖的正途。如此一来,员工才会坚定地跟随。

我和所有的员工一起进行规划 ,并梦想着创建「让员工急迫想要去上班的公司」。

员工当家做主的公司

我开始有打造让员工急迫想要上班的念头,是在马来西亚双子大厦KLCC施工的时候。当时我和家人一起住在马来西亚。

某天,就读于当地学校的儿子,一整天都显得闷闷不乐,当时我也没有别的意思,纯粹以逗小孩的心态问道:

「怎么这么不开心啊?」

「因为放假了。」

实在是让人太意外了!一直以来,不是一到放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兴高采烈的,知道快开学时才会闷闷不乐的吗?我很好奇,于是再次问道:

「放假不是应该很高兴吗?」

「我更喜欢上学。」

是的!在那里,学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非常快乐的地方。不能上学的小孩就会显得特别焦急。不仅是我们家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也都是如此。于是,我便突发奇想,想将当时的经验运用于公司的经营之中。难道就不能创建出让员工像当时我的孩子那样,急迫想要去上班的公司吗?

对此,一直苦恼的我为了创造与众不同的公司,而制订了如下的约定。

1. 建设产业的先进化,向可持续建设产业的先进化和革新努力。

2. 实践位高责任重的精神。

3. 打造以员工当家做主的公司。

但是,第三个想法是非常大胆的设想。企业的构成要素「股东、顾客、员工」中,哪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在股东资本主义下,一般都是股东当家做主,因此,想要将「以股东为主」的经营方式转变成「以员工为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若是满足了有着内部顾客之称的员工,继而员工则会满足外部客户,并创造良好的成果,进而实现良性循环。所以,我坚信其创造的成果最终也都会返回给股东。

为了遵守这三个约定,从创业初期直到现在,我不断地努力。如今,我们的公司已成为入驻世界三十六个国家的全球性企业。最近,我受任于「建设产业先进化委员会」委员长, 也可以称为是努力之后的完美结晶。另外,实践位高责任重的社会奉献活动也成为公司重要价值的表现。而且我们公司在创业十年内便实现了100%由员工控股。

企业因经营者有不一样的职场哲学和信念而完全不同。如果经营者以追求利益为重心,员工也只会想着,如何做才能获得怎样的成果。但这样的企业却是不会长久的。

相反地,着重于卓越企业文化的公司才能获得持续的成长。我认为员工当家做主,如同天堂的公司,这就是最佳的工作环境,也正我所坚定的梦想和希望。

核心价值为专注和热情

「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充满激情且舒适的工作环境、满满的自信心,这是我们所要描绘的轮廓。」也是创业初期贴在公司各处的标语。

2003年,我为了实现天堂般的公司以及最佳的工作环境,採用世界级顾问罗伯特.利弗林(Robert Levering)教授宣导的,打造舒适幸福工作环境的运动GWP。

罗伯特.利弗林教授在研究如何做才能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期间,发现了绩效出众的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完全不同的原因,其实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薪酬和福利制度,而是内部组织文化, 也就是信任、尊重、公正、自信、趣味等。

首先,我接受在韩国最早为我介绍打造舒适幸福工作环境运动的L-Tech信任经营研究所的建议,并在当年的10月开始作为试验参选了「2003年韩国经济—利弗林优秀工作环境奖」。最后我们公司获得了奖励奖,同时从创业初期就坚持实行「以员工为中心」的营运系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至此之后,打造舒适幸福工作环境的热情迅速蔓延,并聚集了十名员工积极地展开活动。

结果公司发生了各种变化。首先,透过公司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为打造舒适幸福的工作环境选定了「专注」和「热情」作为核心价值,而且在公司内部网路开设了舒适幸福工作环境共用资料夹,作为员工之间的通讯交流空间。透过研究其他公司的实例,制定了今后三年的施行计画。

我们公司在打造舒适幸福工作环境运动的帮助下,最近几年的销售和收益获得了快速成长。2006年和2007年连续成长了50%,而且在2008年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也成长了30%左右,这不得不说是盈利意外。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個書名,簡直就是一個充滿誘惑的邀請函,邀請所有對職場生活感到厭倦,或渴望尋找更美好工作方式的人們。在台灣,我們經常聽到各種關於「工作壓力」、「職場倦怠」的討論,而「幸福企業」的概念,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韓國企業,向來以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聞名,但員工的幸福感,卻是我們較少關注的面向。這本書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讓我對韓國企業的內部運作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我非常想知道,它們是如何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還能創造出讓員工感到「在天堂上班」的環境。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它們在員工培訓、福利制度、溝通機制、甚至是企業文化塑造上,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做法?我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將「員工幸福」真正融入企業的核心價值,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文章。

评分

「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書名簡直就像是對台灣眾多「社畜」們發出的溫柔呼喚。每天通勤、工作、再通勤,生活彷彿被壓縮成了一條直線,而「幸福」這個詞,似乎越來越難在職場中尋覓。韓國企業,往往給人一種非常專業、高效的印象,但員工的真實感受如何,我們並不清楚。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指南,告訴我們,或許真的存在著一個能讓人們在工作中感到快樂、有成就感的地方。我非常好奇,這些韓國企業是如何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依然能夠將員工的幸福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書中是否會揭露一些獨特的管理模式、培訓機制,或是企業文化上的創新?我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如何真正地提升工作幸福感,而不僅僅是追求表面的光鮮。

评分

這本書名「我們是在天堂上班」,聽起來就有一種魔幻的吸引力,彷彿是為所有在現實職場中掙扎的上班族們,揭開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通道。身為在台灣努力工作的其中一份子,我對「幸福公司」這個概念既熟悉又陌生。我們常常聽到企業標榜著「友善職場」、「人性化管理」,但實際走進不同企業,感受到的氛圍卻是大相逕庭。有些地方,即使福利再好,也很難讓人真正感受到「幸福」;反之,有些地方,即使條件普通,卻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對工作的熱情,而顯得格外有溫度。韓國企業,特別是那些我們熟知的國際大品牌,在許多人眼中,或許是充滿競爭、高壓力的代名詞。然而,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告訴我們它們可能正在打造「幸福公司」。這讓我非常好奇,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一種奇妙的平衡?或者說,它們如何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讓員工在追求卓越的同時,也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會包含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方法。或許是從員工的培訓、職涯發展,到工作環境的改善、企業文化的塑造,甚至是更深層次的,關於企業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如何真正地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心中。我非常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讓工作不再只是謀生手段,而是一種能夠帶來成就感、歸屬感,甚至幸福感的「事業」。

评分

「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了故事性,激起了我內心深處對理想職場的渴望。在台灣,我們常常在追求職業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壓力,有時候會覺得工作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而「幸福感」卻變得越來越稀缺。韓國企業,在國際上以其創新和競爭力著稱,但很少有機會深入了解它們是如何關懷員工的。這本書的標題,暗示著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經營模式,一種能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與歸屬感的可能。我非常好奇,這些韓國知名企業,究竟是如何將「幸福」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具體地實踐在日常的企業運營中?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管理策略,或是獨特的企業文化塑造方法?我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讓工作不再是單純的勞動,而是能帶來成就感、幸福感,甚至是一種對生活熱愛的源泉。

评分

哇,光是書名就讓我好奇心大開!「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個標題真的太吸引人了,尤其對於在台灣打拼的我們來說,每天朝九晚五,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是在為生活打轉,忘了工作的意義。韓國企業一直是許多台灣人關注的對象,從他們的流行文化到科技產業,都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這本書光聽名字,就好像在預告著,原來在那些我們熟悉的韓國品牌背後,還有另一種經營的哲學,一種能讓員工真正感受到幸福,而不是只有壓力和KPI的職場。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讓員工覺得「在天堂上班」的?是怎樣的制度設計、企業文化,還是領導者的思維方式,才能創造出這樣令人嚮往的環境?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只是告訴我們一些冷冰冰的數據或案例,更可能是透過真實的故事、深入的訪談,讓我們看到那些閃耀在職場上的「人」,他們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價值,感受到被重視,進而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尤其是在台灣,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對員工的關懷。韓國在這方面似乎一直走在我們的前面,如果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具體的啟示,那真的會非常有幫助,也許能讓我們對「幸福企業」有更清晰的想像,甚至為台灣的職場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改變。我迫不及待想翻開這本書,一探究竟!

评分

「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書名簡直像是一帖解藥,緩解了我在無數個加班夜裡產生的對職場的疲乏感。台灣的職場文化,有時真的讓人感到窒息,那種「責任制」的說法,常常變成變相的無限工時。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薪水,更是工作中的價值感和對生活的掌控感。韓國企業,在我過去的認知裡,似乎總是以「狼性文化」聞名,強調競爭、效率和絕對的服從。然而,這本書卻像是打破了這個框架,告訴我們,原來在那些頂尖的韓國企業裡,員工也能找到「天堂」般的職場體驗。這讓我充滿了好奇:他們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然能騰出空間給予員工幸福感?是否擁有獨特的員工福利政策?或是他們的企業文化,更強調的是一種合作、支持與共同成長的氛圍?我特別希望能從書中看到,這些韓國企業是如何將「幸福」融入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中,而不是只流於口號。例如,他們是如何處理員工的壓力?如何鼓勵員工的創新和自我實現?又或者是,他們是如何建立起讓員工感到被尊重、被重視的企業文化?這對於正在尋求轉型、提升員工滿意度的台灣企業,甚至對於每一個在職場中努力奮鬥的個體,都應該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评分

這書名「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真的太有魔力了,一瞬間就抓住了我的目光。在台灣,我常常聽聞許多企業口口聲聲說要重視員工,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相同。有時候,工作真的會讓人感到壓抑和疲憊,讓人懷疑努力的意義。而韓國企業,常常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它們在技術、設計、娛樂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本書卻巧妙地將「幸福」這個概念與韓國企業結合,這讓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這些成功的韓國企業,究竟是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員工們覺得「在天堂上班」?是它們獨特的福利制度?是它們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還是它們對於員工個人成長的重視?我非常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打造真正幸福職場的啟示,這對於我們在台灣的職場環境,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评分

「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個書名真的太有吸引力了,簡直就像是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照亮了我在現實職場中摸索的道路。在台灣,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常常會問自己,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除了薪水,我們還能從工作中獲得什麼?韓國企業,向來以其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創新精神聞名,但很少有人去探究,它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員工,如何讓員工在其中找到價值和快樂。這本書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我對這個領域的好奇心。我非常想知道,這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韓國公司,究竟是如何在職場中營造出「天堂」般的氛圍?是通過什麼樣的制度設計,讓員工能夠平衡工作與生活?是通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還是,它們有什麼獨特的管理哲學,能夠激發員工的潛能,讓他們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我具體的答案,甚至一些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經驗。

评分

這本書名「我們是在天堂上班:看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光聽起來就讓人嚮往不已。在台灣,我們常常談論著「工作與生活平衡」,但真正的「幸福」職場,似乎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尤其當我們想到韓國,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可能是那些競爭激烈、步調快速的知名企業,它們以其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聞名全球,但員工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卻鮮少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這本書的出現,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些企業內部可能存在的另一種風景。我非常好奇,它們是如何平衡高強度的工作要求與員工的身心健康?難道真的有什麼獨特的秘訣,能夠讓員工在追求事業頂峰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描繪出許多具體的經營策略,例如,它們是如何培養員工的歸屬感?是如何建立一個開放、信任的工作環境?或是,它們是如何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並在工作中獲得持續的成長?這些細節,對於我們理解「幸福企業」的構成要素,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评分

光是「我們是在天堂上班」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心動。在台灣,許多上班族每天面對著堆積如山的工作、無休止的會議,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身心俱疲,甚至開始懷疑工作的價值。而「韓國知名企業如何打造幸福公司」這個副標題,則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好奇。韓國企業,在我腦海中,總與「競爭」、「效率」、「加班」這些詞彙聯繫在一起。然而,這本書卻似乎在告訴我們,原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企業背後,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場樣貌。我非常想知道,它們是如何做到讓員工感到幸福的?這幸福感是來自於優渥的福利、彈性的工時,還是更深層次的,來自於企業對員工的認可、支持與關懷?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企業在建立「幸福公司」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採取的策略,以及最終達成的成果。特別是,它們是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依然能夠維持員工的幸福感,這點對台灣企業來說,應該極具參考價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