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5
我都这么尽力了!
什么孩子还是教不好!?
没有天生的「好父母」,
没有一百分的「好孩子」,
本书超实用77招--
让父母换个角度看孩子,让孩子换个态度听父母,
经营出令人称羡的亲子好关系。
从现代父母最常犯的十项教养错误下手,
避免「5太多」,加强「5太少」,
所有教养烦恼、难题、困境,一次搞定!
网路时代,孩子越来越聪明灵活、天马行空,
父母该如何做好教养?
孩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花招百出,
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
无论你曾经为了孩子多生气、多伤心、多失望,
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快速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公视「爸妈很大」亲子沟通顾问吴娟瑜老师,针对孩子从进入学龄到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提出现代父母最常犯的十项教养错误--
1.想太多:对孩子的担心总是过多。
2.做太多:不自觉地替孩子承担太多责任。
3.说太多:情绪迁怒时,不理性的话往往脱口而出,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4.给太多:无论是物质或赞美,有时给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5.要太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安排过多的学习。
6.玩太少:亲子之间有趣的休闲活动太少,缺乏开心的共同回忆。
7.聊太少:亲子之间少有坐下来聊天谈心的习惯。
8.知太少:忽略新资讯的吸收,亲子之间只能谈一些日常琐事。
9.爱太少:对孩子爱的表达,不够具体明确。
10.变太少: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了检讨和调整。
以上十项,身为父母的你──是否想想自己多做了哪几项?少做了哪几项?又,是否有深刻的感受,并也深切的认同?
本书将以这十项教养错误为基础,提出多元解决方案,让所有父母都能体验令人感动的教养经验,并拥有美好真实的教养成果。
本书特色
★针对孩子从进入学龄到青少年的成长阶段,现代父母最常犯的十项教养错误--「5太多」和「5太少」,并提出实用的有效建议,让父母学会不头痛的教养术。
★以孩子的角度设定场景,说出孩子心里真正想说、却又不敢跟父母说的话;以父母的立场思考问题,告诉父母该如何对孩子「理性的教」和「感性的爱」。
★本书提出把孩子教好的常见问题77个,每一个都是直入核心、让父母心有同感的教养问题,书中以情境式对话让父母能更快找出自己的教养盲点,并用丰富的实例故事代替教条,帮父母解决教养难题。父母们只要现在用心,将来就能一辈子放心!
作者简介
吴娟瑜
◆学历:美国印第安那坡里斯大学应用社会学硕士。
◆现职:国际演说家、作家、泰山文化基金会董事。
华人顶尖的国际演说家,经常受邀至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大陆等地,海内外演说已超过5000场,同时也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顾问和专家来宾,并有专栏遍及各大报纸与杂志。着作已有二十多本,本本畅销。
在亲子沟通方面,更是众所周知的专家,多年来协助成千上万的家庭解决无数个亲子教养问题,是最具人气、最令人信服的教养专家。
Chapter1也许,问题就在父母身上
--避免「做太多」、「说太多」、「给太多」
「我教那么多次,你还听不懂吗?」
第1招冲突管理--增强「人生免疫力」
孩子被欺侮时:自我接受法、有话明讲法、走为上策法
第2招情绪管理--寻找情绪出口
父母是孩子最早学习情绪管理的物件∕家人需要情绪出口
第3招化解攻击行为--模仿和挫折感
「挫折感」实验∕孩子打人的原因
第4招分辨轻重缓急--父母先以身作则
孩子为什么变脸?∕口气坚定,态度果决
第5招抓对重点--有效解决问题
二○∕八○定律∕二十条解答法∕T字形解答法
第6招自己做决定--「我要」的人生
父母提供安全感∕你做得到!∕善用问句:选择性问句、反问句、促成决定
第7招对的判断--在对的时机,做对的选择
亲子间悲哀的矛盾∕错误是必然的
第8招精神上的自立--适时适度放手
紧抓与放开∕孩子渴望独立∕是谁比较傻?
第9招面对自己的问题--不再事事告状
不公平的处理方式∕讨爱的孩子习惯依赖
第10招自行解决争执--团体EQ训练
排斥陌生人?∕班上的「团队EQ」
第11招面对现实--接受真实状况
我是不是最棒的?∕前进无路的第一名∕不再用「最」字
第12招面对挫折--失败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失去耐受力∕孩子有能力自行解决
第13招说道歉--超强效亲子黏着剂
再见,斯巴达教育∕不要阻碍孩子成长
第14招刚柔并济--坚定与柔软
分寸的拿捏∕成功的人大多刚柔并济
第15招坚持和全力以赴--父母跟着学习
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走,我们运动去!
第16招重建生活秩序--全家一起来
榜样重于命令∕给孩子什么榜样?∕「忘不了」口诀
第17招课业管理--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抓对关键时刻∕三个陪读原则
第18招金钱管理--欲望与金钱的平衡点
孩子的物质欲望∕三三制零用钱
第19招做家务--兼具效率和乐趣
家务是家人的事∕家务「小」原则:从小时候做起、从小家务事做起
第20招尊重「所有权」--搞清楚界限区分
我的、你的、我们的∕家人间的游戏规则
Chapter2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
--避免「聊太少」、「爱太少」
「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都不说?」
第21招为什么觉得无聊?
当孩子喊着「无聊」时,他正在学习如何独处,正在学习如何自创生活乐趣,做爸妈的不需要过度紧张地为他安排「有聊」的活动。
第22招为什么感到孤单?
要让孩子在家中不会感到孤单,让他觉得和你相处时,双方的生命管道是互通、是温馨的,因为你很注意--每天和每一个家人都有至少五分钟以上单独、双向的分享。
第23招为什么不想理人?
做爸妈的,当发现气氛不对、时机不对时,不妨立刻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好,等你先休息够了,我们再聊。」或说:「如果我处理得不恰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第24招为什么怕死?
当我们接受孩子的情绪,再把生死当成共同成长的课题,相信会让孩子好受一点。当然,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接受生命的实相,这也是大人需要先学习和面对的。
第25招为什么想不开?
孩子若只是一时碰到困难、萌生挫折感而发出自我了断的言词,或是因为身体有异常变化而影响到心理上的退缩,这些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和生理医师的协助。
第26招为什么不快乐?
孩子因为年纪小,不知道如何自我调适,必须寻求专业管道的帮忙,此时,做爸妈的不要显露惊慌或担心的模样,徒增孩子的压力。
第27招为什么不敢尝试?
下一回,当孩子正要尝试做什么事,比如:他推着吸尘器清扫房间、他正在试穿一件自己新买的T恤、他准备参加一项竞赛等,父母一定要说:「很好,我支持你!」
第28招为什么怕被比较?
不妨换个情境,找个两人独处的机会,简短地「就事论事」提建议,再加上鼓励性的言词做结语,这时,孩子因为面子被保留住了,自尊心没有受挫,所以较能接受大人给他的指引。
第29招为什么不想和爸妈外出?
孩子逐渐长大长高,如果他很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个人的人际关系,这表示我们做爸妈的教育成功,早已放手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了。
第30招为什么顶嘴?
找个机会,好好告诉孩子,你被他顶嘴后的感受。记住!只是讲你的「感受」(例如:受辱、痛苦、无奈或不知所措等),而不是「大声责骂」他,你就会看到孩子不好意思的表情了。
第31招为什么爱吵架?
为了改善家中孩子爱争吵的现象,爸妈除了自我警惕,改善大人的相处模式,不妨视孩子争吵为学习社会化的过程之一,尽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相处方式。
第32招为什么说谎?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做了不符合我们心意的事,就先用教训责打的做法,那么当孩子变成「说谎专家」,我们也是参与有份的!
第33招为什么不想上学?
要邀请孩子参与决定,才能让孩子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处理压力。同时,父母更要有十足的耐心和坚定的意志,才能让孩子看到一个处理压力的好示范。
第34招为什么在后段班?
尽管孩子被编入学习环境较差的班级,我们还是要把孩子纳入家庭的「前段班」,让孩子及早学习一技之长,只要有兴趣、有计画地学习,我们一样会看到一个日子过得很起劲的孩子。
第35招为什么想谈恋爱?
当孩子听到你很自然地分享当年的摸索、寻找和成败经验,你已经可以感受到孩子多么想告诉你——他心中的秘密了。
第36招为什么抱着电话不放?
治本的方法,还是你搂着孩子的肩膀,动之以情地劝导孩子……「我肯定你的人际关系好,只是这个月电话费多出的部分,我们需要一起研究一下该怎么办?」
第37招为什么想要一支手机?
如此试用两、三个月后,你发现孩子大致照约定做,那你可以放心地让他继续使用;如果你发现他不能管理自己,手机整天响个不停,耽误课业,你可以要求他履行当初的承诺。
第38招为什么喜欢留在浴室?
如果孩子真的是在浴室里「无所事事」,不知道在磨蹭什么,不妨尊重孩子或许有苦衷,正在里头「逃避」,或是「自得其乐」吧!
第39招为什么慢吞吞?
让我们逐步减少和孩子相处时催促的习惯,也了解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成长规律」,让孩子用他的「能力」和「标准」来执行成长任务就好了。
第40招为什么偏食?
吃东西除了吃养分,也吃「气氛」,切忌每顿饭都为了「偏食」问题,和孩子闹得不愉快,导致大家心情不好,消化不良。
Chapter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避免「做太多」、「要太多」、「玩太少」
「我说的话,你怎么都不听?」
第41招别成为摧毁孩子自信的杀手
你最常对孩子说什么?∕大人一时的情绪,孩子严重受挫∕帮孩子找回信心
第42招长大了,要改变对话模式
孩子为什么不懂事?∕换一种说法,效果大不同
第43招搞清楚!谁该听谁的话
别当「乖巧父母」!∕谁该叫谁起床?∕忘了带东西,要不要帮他送?
第44招你放下了,孩子就靠近了!
为他好,难道错了吗?∕学着对孩子「放心」∕父母别再紧张了!∕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45招找到爱与分数的平衡点
不做过分的要求∕对分数不要斤斤计较:学习上的紧张、交友上的困难、对自己能力的错判
第46招当孩子一开口,你就静静听
避免敷衍和负面语言∕先学会「倾听」∕主动接纳孩子的意见
第47招爱孩子所爱的!
小猫咪带来的转机∕马上调整好情绪
第48招没有不能感动的孩子
我的孩子没救了吗?∕亲情力量很强大
第49招改变态度就在一念之间
亲子生活场景∕加强亲密感的亲子按摩
第50招离开一下,让自己冷静
暂时离开一下∕「暂停」的艺术
第51招说做就做,以身作则!
马上行动,从自己做起!∕引导孩子成为行动派
第52招一发现错误,说改就改!
找对时间、找对地方、说对的话∕父母要学会道歉
第53招每日一新的亲子创意
创意父母的绝招
第54招「每日一分享」的收获
小型读书会∕沟通从分享开始
第55招「每日一赞美」的威力
谁都不想听挫折的话∕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
第56招不要扼杀孩子的才华
孩子生活没目标∕孩子看着父母的眼神而成长∕丢弃错误的期待
第57招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轻轻松松打开僵局∕我已经长大了
第58招家庭管理的艺术
不和孩子讨价还价∕时间管理∕空间管理∕休闲管理
第59招爸爸生气了!
不妙的事情即将发生∕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第60招父母必须先管好自己
先从一天、两天开始∕责骂或体罚,大家都受伤害∕谁扮演润滑剂的角色?∕备好「收场」策略
第671招修复家庭关系,永不嫌迟
日本父亲的角色转换∕调整角色顺应时代变迁∕两个父亲的成长历程
爸爸回归家庭
第62招看书、看书,再看书
书本带来的满足与幸福∕随时都可以看书∕书是一生的朋友
第63招性观念很健康,不尴尬!
「性」是很正常的事∕鼓励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
第64招单亲家庭更需社交关系
过与不及,都是问题!∕更需要健康的心态∕抚平伤口需要「爱」
第65招家有病童,爱更扩大!
伟大的妈妈∕给病童一盏灯
第66招每一个生命都是祝福
我不是故意提早来报到∕我想勇敢活下去
第67招小小孩也有「心情」
婴儿有情绪反应吗?∕我为什么爱哭?∕家人间的微妙情绪
Chapter4带着孩子成长,欣慰!
--避免「知太少」、「变太少」
「你的表现为什么不能再好一点?」
第68招找出孩子的潜能
潜能跑到哪里去了?∕帮助他找到长处
第69招潜意识的惊人力量
用什么餵养孩子的「潜意识」?∕善用「潜意识」的能量:改变坏习惯、增强身体健康、
解决问题∕三个具体的方法:冥想法、自我暗示法、心像法
第70招善用「自我暗示法」
「YES」训练∕「YES」实际运用
第71招善用「心像法」
听觉和视觉并用:日常相处时、游戏相处时、复习功课时、睡前睡醒时
第72招体能潜能的引导
享受肢体舒放的感觉∕扩大生命空间
第73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不一样」的父母∕妈妈寻宝记∕异想天开的奥格威
第74招发挥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从小就开始∕孩子的两种际遇
第75招训练孩子的应变力
生命的奇蹟∕十个观察孩子「应变力」的指标∕勇于尝试→面对失败→应变力
灵机一动的女孩
第76招建立孩子的沟通力
沟通的「双赢」之局∕启发孩子四种沟通力:主动聆听、主动表达、主动建议、主动道歉
第77招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为什么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笑声带来健康∕让孩子妙语如珠
附录教养谘询Q&A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出不叛逆、不依赖、不忧郁的孩子77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出不叛逆、不依赖、不忧郁的孩子77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