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療癒解剖書(附1DVD)

肩頸療癒解剖書(附1DV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肩頸
  • 解剖
  • 療愈
  • 按摩
  • 康復
  • 健康
  • 醫學
  • 運動損傷
  • DVD
  • 理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方位終結肩頸痠痛的救命寶典
根除肩頸痠痛,最新自癒療法

  擺脫肩頸痠痛,隻按肩頸是不夠的,
  結閤瑜伽、解剖學、中醫經絡、筋膜放鬆
  教你從手臂和腋下開始放鬆

  療癒瑜伽是一門學習自我療癒的瑜伽課程,特彆是肩頸療癒,必須要有耐心,再加上正確的方法,纔能恢復昔日靈活的肩頸,成為自己的療癒大師,徹底擺脫痠痛麻木的睏擾,以及人人聞之色變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現代人深受肩頸痠痛之苦,卻又找不齣根治的方法,進而埋下日後更大的心血管風暴。具有深厚醫學背景的療癒瑜伽名師──Judy終於公開肩頸療癒瑜伽的解決之道,結閤西方解剖學、中醫經絡、肌筋膜放鬆等學問,打破舊有的肩頸痠痛處理模式,以其獨創的療癒瑜伽四大步驟:放鬆、伸展、教育、強化,幫助人們重新療癒肩頸痠痛的陳年舊疾,成功協助許多人找迴他們的健康。

本書特色

  .超過335張圖解,25個療癒案例,45個小測驗。
  .解析療癒瑜伽的原理,從經絡、肌肉起止點到筋膜放鬆理論,一一剖析痠痛成因。
  .提齣各種肩頸痠痛的癥狀及解決之道。
  .近百張示範動作,解析肩頸療癒瑜伽的步驟。
  .隨書附贈100分鍾DVD,實境解說,更快掌握吸收!

作者簡介

Judy

  .具醫事人員背景,曾任職於颱灣的國泰醫學中心放射診斷部多年
  .專精瑜伽醫學領域,曾任媒體瑜伽醫學專欄作傢、醫療記者、法院專傢證人
  .擁有Ashtanga Yoga國際瑜伽聯盟師資認證
  .颱灣首度開設華人瑜伽醫學部落格,瀏覽人次破百萬
  .《瑜伽解剖書YOGA ANATOMY》審訂者
  .《療癒瑜伽解剖書Judy’s Yoga Therapy》作者

  JudyYoga樂活瑜伽 www.judyyoga.com
  JudyYoga部落格 www.judyyoga.com/blog
  臉書www.facebook.com/judyyogatherapy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judyyogatherapy
  微博weibo.com/judyyoga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認識肩頸 32
1.1 常見的肩頸問題─用癥狀找痠痛成因 33
<真實案例>爬牆好久都沒有用 不爬瞭! 36
1.2 肩頸為何痠痛?原因=頭不在正位+手臂使用不當 38
<真實案例>硃自清的父親 40
1.3 主因一:頭不在正位,頸椎倒大楣 41
<小測驗>認識標準站姿─五點垂直於地 44
<小測驗>你是小腹婆嗎? 45
1.4 主因二:手臂使用不當,肩膀易過勞 47
<小測驗>身體前彎時是吸氣還是吐氣? 50
1.5 身材瘦的變形肩頸─美女最怕雞爪頸 51
<真實案例>肩頸太硬臉變老 K 52
1.6 身材壯的變形肩頸─含胸圓背成大餅臉 54
<小測驗>觀察蘋果形的肩頸風險 54
<真實案例>玩手機玩到胸悶、老花、背痛全都來 55
1.7 藝妓的肩頸 全身最美 56
1.8 肩頸痠痛後遺癥 58
後遺癥一:睡不好 58
後遺癥二:容易胸悶,壓力易刺激甲狀腺 59
<真實案例>脖子變粗小心得甲亢 59
<小測驗>你認識甲狀腺嗎 60
後遺癥三:容易腰痠背痛 61
後遺癥四:病邪容易侵入膏肓 62

第二篇 潛在風險 66
2.1 肩頸三部麯─痠痛→僵硬→後遺癥 67
<真實案例>肩頸硬壓力大 耳鳴吵整天 68
2.2 麻,身體嚴重的警訊 69
<真實案例>手麻久瞭容易掉頭發 71
<真實案例>舌麻有可能是三叉神經痛的警訊 71
<真實案例>不明原因的手指麻 72
2.3 最危險的肩頸─富貴肩 74
<真實案例>肩膀硬得像牛皮 老董果然中風! 74
2.4 女人注意─手腳冰冷小心動脈硬化 77
<小測驗>檢查血壓的脈壓差 78
2.5 輕熟男當心─血管早衰的危機 80
<真實案例>加油吧!洗腎加心髒開過刀的大熊哥 80
<小測驗>自我檢測血管年齡 81
<小測驗>如何計算 BMI 值? 82  
<小測驗>皮下脂肪檢測 82
2.6 低頭族─小心得「上交叉癥候群」 84
<真實案例>長得不是恐龍是劍龍的女生 84
<小測驗>舉手看看手肘是否在耳朵後方 85
2.7 青筋浮齣─人體代謝變差 87
<小測驗>觀察右側頸青筋是否明顯? 87
<真實案例>青筋一沉 心跳不再加速 88
2.8 柔軟度過好─反傷關節 90
2.9 骨鬆容易導緻骨摺 92
<小測驗>骨質疏鬆一分鍾評估測試 93

第三篇 心血管風暴 94
3.1 風險最高的體位法─肩立、倒立和輪式 95
3.2 四條動脈─攸關生死 100
<小測驗>如何保養頸動脈避免其狹窄? 102
3.3 血管硬「中風」機率高 103
<小測驗>你認識中風徵兆嗎? 103
3.4 中風有兩種─缺血性和齣血性 105
<小測驗>如何預防腦溢血? 105
3.5 胸痛要小心─認識缺血性心髒病 109
<真實案例>胸悶暈眩 我想休息一下 109
<小測驗>比較缺血性心髒病和缺血性中風有何不同? 112
3.6 你的氣血得幾分? 114
<小測驗>用拳頭馬上知曉氣血好否 115
<真實案例>手腳冷難受孕 氣血一足好孕到 116
3.7 氣血虛─癌癥易上身 118
<小測驗>我得癌癥的機率高嗎? 120
<真實案例>忍齣一身重病的銀行主管 120
3.8 會陰呼吸─快速提升血氣 123
<小測驗>吐氣時腹部能內收嗎? 123
<小測驗>人體的循環有分大小嗎? 126
3.9 勤練基礎功─氣血旺身體好 129

第四篇 自我觀察 132
4.1 該痛不痛─問題很大 133
<真實案例>不再失眠,身體自己想睡瞭 134
4.2 找齣上半身疼痛點 135
4.3 快速解析上班族痠痛點 136
4.4 為何找不到痠痛點 139
4.5 痛時冰敷消炎,不痛熱敷活血 140
4.6 從全身來觀察肩頸痠痛的成因 142
4.7 脊椎側彎的肩頸痛─要先從脊椎矯正開始 144
4.8 脊椎側彎療癒案例─肩頸痠到無法批公文 147

第五篇 療癒瑜伽理論 150
5.1 健康=精+氣+神 151
5.2 療癒理論一:認識手部經絡 154
<小測驗>你能說齣人體的十二經脈? 155
<小測驗>三焦經是哪三焦? 158
5.3 療癒理論二:肌肉起止點 159
<小測驗>按前臂,手指會自己動 160
<小測驗>一用力,肌肉會自己變短 160
5.3.1 認識肌肉結構 161
<小測驗>肌腱為何容易受傷? 163
<小測驗>練完瑜伽為何會全身痠痛? 163
5.3.2 認識肌肉收縮的方式 164
<小測驗>哪一種肌肉收縮模式易受傷? 166
5.4 療癒理論三:肌筋膜理論 167
5.4.1 認識手臂肌筋膜 169
5.5 療癒理論的應用─呼吸+內核心訓練 171
<小測驗>為何吐氣要肚子動? 172

第六篇 肩關節解剖學 174
6.1 肩膀為何會受傷? 175
<小測驗>什麼是肩胛帶(Shoulder girdle)?  176
6.2 肩膀靈活的祕密─認識復閤性肩關節 177  
<小測驗>如何摸到肩胛骨? 178
<小測驗>平闆式為何長齣天使翼  178
<小測驗>什麼是前鋸肌? 178
6.3 手抬不起來的祕密─認識肩胛胸廓關節 179
<小測驗>為何肩胛骨和手舉高有關? 179
<小測驗>胸小肌在哪裏? 180
6.4 舞王式練過頭─小心肩關節不穩定 181
6.5 為何肩關節最容易前側脫臼 184
<小測驗>如何安全練習前彎反手式 Prasarita padottanasana C 185
6.6 肩膀轉動的祕密─鏇轉肌袖 v.s. 肩內轉和肩外轉 186
<小測驗>如何找齣最易受傷的棘上肌和棘下肌? 188
<小測驗>能在背後上下互扣雙手嗎? 189
6.7 手是如何舉高?認識肩膀的生物力學 190
6.8 練習正確舉手─避免肩峰夾擠癥 192
<小測驗>手往上舉時,鎖骨如何轉動? 192
<小測驗>你知道要如何正確舉手嗎? 193

第七篇 療癒瑜伽成功案例 194
7.1 打球打過頭 肩頸手臂統統都要放鬆 195
<真實案例>得瞭籃球癌的帥哥 195
7.2 五十肩的神射手 請先放鬆腋下和胸大肌 199
<真實案例>無法拉公車吊環的飛天小女警 199
7.3 以為得腦瘤的頭痛 原因齣在肩頸手臂循環不良 202
<真實案例>藍色星期一的頭痛癥候群? 202
7.4 練拳練齣氣血受阻 鬆開中府雲門氣血通 205
<真實案例>武術高手打不過自己的右手 205
7.5 失眠頭痛加腦鳴 壓力加脊椎側彎引起 208
<真實案例>可憐的資管人 從頭到腳全身壞瞭瞭 208
7.6 濕疹紅腫又化膿 請先改善體質濕冷氣血虛 211
<真實案例>濕疹差點毀瞭她的脖子 211
<真實案例>告彆濕疹 重新蛻變的醜小鴨 213
7.7 腸胃脹氣肝不好 須學會呼吸和放鬆生活步調 214
<真實案例>一按手三陽 打嗝放屁通通來 214

第八篇 從癥狀來瞭解肌肉 218
8.1 肩部肌群─五十肩、初期肩痛、肩頸僵硬、手無法上舉 221
8.1.1 肩胛骨穩定肌群 221
<小測驗>什麼是肩胛骨 6 大運動模式? 223
8.1.2 肩關節活動肌群 224
<小測驗>快速檢測肩關節 6 大活動模式? 226
8.1.3 肩關節鏇轉肌群 228
8.1.4 肩關節的居傢療癒動作 230
8.2 後頸背肌群─肩頸痛、背痛、頭後仰痛、膏肓痛 231
< 小測驗 > 腳底一鬆 前彎變容易 231
< 小測驗 > 背會痛 其實根源在臀肌 231
8.2.1 枕下諸肌 預防中風和頭痛 232
8.2.2 竪脊肌 預防背痛和後頸痛 233
8.3 前頸和側頸肌群─落枕、雞爪頸,頸部僵硬等相關問題 234
8.3.1 落枕 234
8.3.2 雞爪頸 236
8.4 肘和橈尺關節肌群─肘疼、屈伸睏難,無法扭轉門把 238
8.4.1 肘關節和橈尺關節肌群 238
8.4.2 肘部常見癥狀 241
8.4.3 肘外翻∕肘超伸 vs 瑜伽動作 242
<小測驗>快速檢查是否屬於關節過度柔軟性 243
8.5 腕和手部關節肌群─媽媽手、腱鞘囊腫、扳機指、腕隧道癥候群 244
8.5.1 肘部常見癥狀分析 244
8.5.2 腕部肌肉分析 246
8.6 手掌和手指─無法靈活動五根手指、握東西 249
8.6.1 手部常見癥狀分析 249
<實際案例>扳機指半年 現在完全不痛瞭 249
8.6.2 手關節內部肌群 251
8.6.3 強化手指靈活度的 5 大技巧 252
<小測驗>手指張開時哪裏會最痛? 253  
 
第九篇 療癒瑜伽實作 254
9.1 放鬆─肩頸療癒第 1 步 261
9.1.1 後頸+上背 263
9.1.2 肩胛骨 265
9.1.3 背肌 267
9.1.4 上臂+腋下+側胸 269
9.1.5 手指+手掌+前臂 271
9.1.6 臉部放鬆 274
9.1.7 頸部放鬆 275
9.1.8 胸部放鬆 276
9.2 伸展─肩頸療癒第 2 步 277
9.2.1 頸部伸展 277
9.2.2 胸大肌伸展 279
9.2.3 手三陰伸展 281
9.2.4 手三陽伸展 282
9.3 教育─肩頸療癒第 3 步 283
9.3.1 頸部繞圈—頸、肩、背 283
9.3.2 坐姿手繞圈動作 286
9.3.3 坐姿騎車 288
9.3.4 馬步劈柴 289
9.3.5 馬步雲手 290
9.4 強化─肩頸療癒第 4 步 292
9.4.1 背後互扣蝗蟲式 292
9.4.2 弓箭式齣拳 294
9.4.3 前彎反手式 295
9.4.4 前彎鬆肩式 296
9.4.5 原地跑步式 297  

圖書序言

真心推薦

我的救命寶典

  韆呼萬喚,終於等到瞭Judy老師這一本專門針對肩頸問題的救命寶典瞭……

  因為長期彈鋼琴、打電腦,再加上坐姿不良又沒有適當運動的關係,肩頸部位一直都有各種問題産生,而「肩頸僵硬」在我身上已經曆史悠久啦!記得20多年前在藝專唸書時,一位教和聲對位法的老師看著我說:「你很緊張嗎?為什麼你的肩膀很硬,然後弓著身軀,看不到脖子。這樣僵硬怎麼彈琴啊!!」如此,大傢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我說這本書是我的救命寶典瞭吧!!!

  肩頸問題,不隻是帶動全身的關鍵,更是生活習慣不好之下的惡果!!我相信──大傢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頭暈時就去找人按頭,腰酸背痛就去整脊,肩膀僵硬就按肩,腳痛就按腳,把身體任人扭來扭去就會放鬆,可是沒有多久時間,同樣的問題又來瞭,有時甚至更糟,那是因為你根本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

  話說手機,對這世代實在有太大的影響瞭!難得朋友相聚,也還是低頭看各自的手機,長久扭屈身體,低頭玩遊戲,躺在床上看電子書,過度使用肩頸和手臂的後果,就是齣現瞭很多文明病。

  三年前,我開始上Judy老師的瑜珈課。老實說到今天──我除瞭練習各種呼吸法和運用各種輔助工具幫自己按摩鬆筋之外,我隻會「拜日式」──這唯一的一式。每次朋友都說:「你練瑜珈三年啦!怎麼永遠就『拜日式』啊!」因為這三年下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肺活量和丹田運氣有多大進步。

  今年年初,我在北京演唱會時竟然嚴重感冒,一大早大傢準備總彩排,而我竟然發不齣一點聲音,當時所有的工作人員聽到沙啞的嗓音全都傻瞭。而我為瞭這場北京音樂會努力瞭好幾年,好不容易有瞭這個機會,卻唱不齣聲。「真的很沮喪!」我在休息室除瞭一直禱告就是不斷練習Judy老師教過的動作。把呼吸調整,放鬆緊綳的肩頸,然後連續「拜日式」之後「發聲練習」。晚上七點半準時開唱。

  你們知道嗎?那天竟然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在颱上自由揮灑,氣息順暢,雖然我有一度整個鼻腔幾乎吸不到空氣,又正在一首快節奏的麯子,但是耳邊齣現老師提醒我的「呼吸節奏」,在緩慢吸吐之間,我的氣息彷彿一顆充飽氣的氣球,丹田就像幫浦一樣,供給我足夠的力量,當我看見所有樂手的眼睛都流露齣不可置信時,其實我知道這一切不是奇蹟,而是Judy老師這三年努力鞭策之下纔有的成果。

  真心希望大傢能更敏銳地知道身體不舒服時所發齣的警訊,也請大傢好好的研讀Judy老師的心血,相信一定會讓你更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讓我們能迎嚮更健康的生活。

黃韻玲
(作者為音樂製作人、評審、電視節目主持人)

專傢推薦

用心去解決 肩頸痠痛

  Judy老師於2012年3月初次發行《療癒瑜伽解剖書》,是國內首次以結閤中西現代與傳統醫學,將療癒瑜伽以臨床病例深入淺齣詳細說明,雖然是屬於大眾普及科學,以淺顯的方式嚮普羅大眾普及科學療癒瑜伽技術知識,但是討論內容之分類詳細嚴謹,水準已經可媲美臨床教科書,非一般坊間概略陳述性著作可以比擬,Judy老師也因此受多次邀至國內外演講,獲得各界好評。

  最近甫獲悉Judy老師將常見的肩頸問題之多年經驗整理為續集,筆者正好曾經是俗稱「五十肩」之受害者,原因正是內文所陳述之姿勢不良,加上多年來過度執行超音波及胃內視鏡檢查,手臂過度不當濫用,肩膀過勞造成痠痛僵硬,書上所提各種併發癥幾乎都齣現瞭,曾試圖以按摩、運動及復健改善,硬要僵硬之肌肉去做運動,結果肩頸痠痛是稍為改善,但是卻拉傷瞭背部肌肉。

  終於瞭解隻按摩治療肩頸,肩頸痠痛療效是有限的。請教過Judy老師,纔瞭解真正解決的方法是先放鬆腋下前鋸肌,再放鬆前胸之胸大肌和肱二頭肌,接著放鬆上背肩胛周遭的肌肉,伸展胸大肌以利肩關節迴到正位。肩頸痠痛並非如各種媒體廣告所形容,那麼神效簡單可以解決。

  長期低頭是現代人生活的常態。長時間打電腦、看電視,打手機、使用iPAD等3C産品,都會加速肩頸負擔,長期盯著螢幕,頭就會不自覺前傾,脊椎就會像釣桿一樣駝背。長期低頭駝背,頸椎就必須懸吊頭部下垂的額外重量,連周遭肌群也會因而過勞,肩頸肌肉過度緊綳,長時間肌肉過度緊綳,頸椎就受到壓迫。

  是故瑜伽及修行,皆是藉由心念改變身體,療癒瑜伽的重點,是練齣有彈性的腹肌按摩內髒,背肌拉起脊椎,保持脊椎在身體的中軸綫,容貌體態端正,達到「行如風,立如鬆,坐如鍾,臥如弓」之境界。

  誠如《療癒瑜伽解剖書》所推薦,「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練習方式,成為自己的療癒大師」,這個概念非常符閤目前個人化治療之趨勢。並非所有患者適用相同的方法治癒,有病變還是得諮詢專傢之診斷與治療,瞭解自己之病因,纔能循正確的方法,根據個人身心健康差異,安排適當緩和之治療與瑜珈運動,有效率地解決疑難雜癥。

  Judy老師於本續集提供各種案例,說明各種治療模式,實在是非常難得之好著作,願諸瑜珈行者能因本著作而受惠良多。

楊賢馨
(作者為國泰綜閤醫院肝髒中心教授)

專傢推薦

練瑜伽 需得良師指導

  「頸肩痠痛及下背痛」是現代人的通病,由於作息時間長久,事情一忙就忘記間歇休息的重要性,再加上手機、平闆電腦、筆記型電腦的普及,使人們的「不當姿勢」更形惡化。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違反人體的自然姿態,因而催促瞭脊椎及椎間盤的提早退化,以緻招惹「頸肩痠痛及下背痛」上身。

  本人曾經針對「瑜伽運動對脊椎健康的關係」,在「歐洲脊椎醫學雜誌」發錶研究論文,顯示瑜伽對減緩人類椎間盤的退化確實有些助益。這或許是瑜伽逐漸成為普遍的健身活動的原因之一。但根據本人瞭解,目前國內的瑜伽師資水準仍然參差不齊,參與學員若未得良師指導,則反而可能在活動中遭受運動傷害。

  Judy是我的舊同事,她在醫院任職時就積極敬業。Judy轉換跑道從事瑜伽研究多年,教學相長,自成一傢,在業界的錶現突齣。

  Judy曾經從事醫療工作的背景,使她更能應用對人體解剖學的豐富知識,引導學員從事安全的瑜伽活動。相隔纔一年,又接到Judy要再齣書的訊息瞭,真是令人吃驚,但更期待它也能為更多喜好瑜伽活動的朋友指引學習方嚮,特彆為文推薦。

鄭慶明
(作者為颱北市國泰醫院放射綫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私立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係臨床教授)

專傢推薦

療癒肩頸的瑜伽 

  Judy又要齣書瞭,令我十分地感動和佩服。現代人承受沉重的身心壓力,經濟不景氣、薪水不漲、萬物飛漲、血汗職場、工作滿檔,造成非常多的痠痛一族。

  舒解身心壓力與痠痛的方法很多,一般人會選擇他所習慣的及經濟許可的方式執行,運動治痠痛,運動舒壓無疑是最簡單方便、安全有效的途徑,其中,瑜伽就是很棒的運動。

  學瑜伽、做瑜伽、教瑜伽的人不少,Judy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醫療的背景,加上細心的個性,更難得的是有一顆陽光、正嚮助人的熱心及一股燦爛、溫暖關懷的熱情,她將這些元素融入作品之中,細細地分析、講解、示範。希望大傢能從中體會她的用心,吸收她的精髓,確實從中獲淂療癒的效果。

  令我佩服的是寫書誠屬不易,但齣書更難。

  Judy竟能不必假手齣版社,從文字、攝影、美編、插圖、排版、發行完全一手包辦,十足的女強人架式。不管接生者是誰,好作品就是好作品。不管你是低頭族、3C族、粉領族、痠痛族、還是不滿足,肩頸的重擔都可以透過這本書,藉著療癒瑜伽規律操練,獲得舒解。

  謹以推薦自己作品的心情,推薦這本書,希望你也喜歡它。

簡文仁
(作者為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

專傢推薦

揪齣引起疼痛的黑手

  隨著科技進步,3C産品日新月異,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已成為趨勢。平常看診時,發現痠痛族群有年齡下降趨勢。年輕族群中除運動傷害以外,肩頸痠痛的患者日漸增多,其中很多人都是低頭族。

  如同本書中提到,平時的保養是最重要的,既然無法抗拒3C産品的便利,那就學會如何避免生活型態及姿勢改變所帶來的傷害,做好平日的自我保養,避免不良姿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難就難在持之以恆,以及到底該怎麼做?

  每個人可以不需專研太深入的醫學,但絕不可以不明白自己身體發齣來的警訊,並且去麵對它,處理它。身體有毛病時,第一步驟當然還是找專業的醫師如復健科或是骨科醫師,藉由專業理學檢查或影像輔助檢查,確定導緻疼痛的病因之後,再配閤醫囑治療,以及日常生活的平日保養。這本圖文並茂的書,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可行的運動處方可供一般民眾參考。

  疼痛的原因眾多,有些疼痛部位就是兇手,同時也是受害者。但對於慢性疼痛而言,往往受害者不見得是兇手,譬如:開車在路上遇到瞭塞車,塞車原因有可能是前一個路口有事故而直接影響車速,但也可能是前五個路口有狀況而迴堵瞭!

  慢性疼痛亦是如此,僅是處理疼痛部位,有時並無法得到真正的緩解,頸肩背疼痛需要同時加以檢查及治療,除瞭治療疼痛部位,引起疼痛的兇手也要一起揪齣來處置,再同時配閤正確的觀念與姿勢及良好的生活態度,纔能把疼痛拔除,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

  拿到新書內容,迫不及待翻開目錄,看看Judy老師又發錶什麼好文章來跟大傢分享。Judy是一位學有專精的瑜伽老師,但是她並不隻是一位熱心教學的瑜珈老師,她還涉獵中醫經絡,徒手鬆筋,西醫神經骨骼肌肉解剖,加上以前在醫學中心服務的專業,使得她在授課的麵嚮更加廣泛及深入。本書加入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整本書看起來又生動又活潑,讓讀者能在實例中看到自己的癥狀。

  欣逢Judy老師的第二本著作完成,相信讀者可以藉由本書來省視自己的疼痛,而不再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許瑞仁
(作者為高雄∕泰閤復健科診所院長)

專傢推薦

在生活中覺察習性

  或許你曾經為瞭肩頸的問題遍訪名醫…
  雖經久治卻又不能痊癒…
  又或是即便痊癒瞭,但又在不知不覺中老病痛又反覆的齣現…

  這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找到真正緻病的因素。或許你會覺得要找到真正緻病的因素,非專業醫師不可,這是正確的;然而,造成肩頸問題的,往往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起居與姿勢,而這些因素,可能隻有當事者是最清楚的。

  Judy老師的這本大作《肩頸療癒書》,正可以讓我們自己覺察到導緻肩頸問題的真正主因,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不知不覺中的種種生活習慣。

  經由不良習慣的導正與簡單的矯正動作,不但可使長年的肩頸問題,可獲得根本的改善,也連帶的使身體的整體健康獲得提升。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邱顯峰
(作者為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前理事長)

學生推薦

老師,我愛你

  老師,沒想到,定期檢測高血壓也能救命,若當年能早點遇見老師,好好練習,改善體態和練習呼吸,我想現在一定更好,但我很知足瞭,當年動刀切除癌細胞時,術後左手竟無法舉起來,心裏很沮喪,肺腺癌又五十肩,人生真的很絕望,還好,傢人幫我報名老師的瑜伽課,現在,你看看,我的手可以舉得高高的,好開心!

  她的身材就是典型的含胸圓背外加大餅臉,從年輕做會計到老,個性謹慎負責。以為工作到退休可以老瞭好好休息,沒想到,唉!身體日漸欠佳,先是高血壓來報到。有一迴,定期檢查高血壓順便照胸腔X光片檢查,沒想到迴診時醫師告訴她「你的右上肺有長東西,可能是肺癌」。五雷轟頂,當下她強作鎮定,決定配閤醫師的治療,「好險,長在右肺葉最上端,右邊有三葉,割掉比較不礙事,你真是好命,發現時是零期,沒有轉移的風險」醫師恭禧她是個幸運的病人。

  老師你知道嗎?今年是肺腺癌第五年,我挺過來瞭,我同事和我一樣,也是肺腺癌,但癌細胞已轉移到腎髒,她和我是30年的老同事,今年也都第五年,但我好幸運能遇見老師。

  最後,年過半百的她,很不好意思地在課堂上大聲對我說:「老師,我愛你」。

  「我也愛你」感恩你的努力,讓我堅持的療癒瑜伽理念能在你身上得到驗證,「謝謝你,同學」。

  Ps:她自認文筆很差,這篇感言是我代筆。我問她:「你最想和Judy老師說什麼?」她竟然說齣一句令我淚奔的話「老師,我愛你」。我也愛你,看到你五十肩好瞭,看到你愈來愈健康,代筆那天,纔知今年是她挺過肺腺癌第五年,是很關鍵的一年,三年前她來這裏,三年後,她找迴健康。我愛我的學生。每一個都愛….

五十幾歲的退休會計∕秀環口述 Judy代筆

學生推薦

真希望可以幫助身旁的人

  Judy老師您好:

  謝謝您的抬舉,願意將我這不起眼的故事分享齣來給大傢,也更感謝您願意將這個故事納入新書中的推薦,我想,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說的是:

  在韆萬期盼之中,終於等到Judy老師第二本書的齣版,人體真是一本萬難之書,肩頸部分事關生死,尤其重要。老師的肩頸新書,讓普羅大眾可以有更方便,易懂的管,獲得有關肩頸保養及肩頸療癒的知識,進而隨時保養或關照自己和傢人的身體。在這裏,希望大傢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這真的是一本功德無量的書。感恩不盡!

  以下我想要說故事有點長…希望各位能不辭辛苦的將它看完,謝謝。

  14年前,當時55 歲的父親因為頸椎長骨刺而導緻雙手麻痺無力,因為是鄉下人,國小畢業的他,教育程度不高,再加上毫無此方麵的資訊。當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是所謂的頸椎椎間盤突齣,其實是必須立刻到醫院尋求協助的。他一直以為,隻是所謂的「五十肩」。那天早上,在朋友介紹的整骨院按摩肩頸及雙臂的不適,當天中午他的手就開始麻痺無力瞭。

  不久,居然連下半身也一起麻痺癱軟,站都站不起來瞭。

  當時情況一片混亂,檢查報告一齣來,大傢都嚇呆瞭──第二頸椎(C2)和第三頸椎(C3)椎間盤突齣部位斷裂齣血。大量的血塊已經壓迫到神經,最後緊急送到颱北榮總開刀取齣血塊,且在左邊骨盆上取一小塊骨頭補上已斷裂的頸椎,是一場耗時12個小時的長程手術。幸好,他在手術後恢復得還算不錯,加上堅強的意誌力,勤做復健。一年半之後,他由原來脖子以下全部癱瘓的狀況,復原到可以自理的程度。

  當時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有機會,我真希望可以學習到一些療癒的知識,不管是傢人、是朋友、是其他人。可以的話,我真希望我也可以幫助人。

  在為期兩天的工作坊課程,真的讓我大開瞭眼界。驚嘆的是,原來生命如此奧妙!原來瑜珈竟是如此深遠。記得老師一開始上課時就提到的「覺知」,我想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太少瞭,身體一直努力地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但我們卻一昧地去忽視它,去蹂躪它,以緻導緻嚴重的後果發生,這真是太對不起身體瞭,我想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瞭。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呼=生;吸=死

  每一個呼吸就是一個輪迴,每一天都是一個大輪迴,而死纔是真正的永恆。

  這不就是「活在當下,感受生命」的意義與真諦嗎??

  我想,接下來,我需要的是繼續不斷的學習與省思。不論是瑜伽,還是生活。期許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磨亮自己之後去照亮彆人,就像是一顆太陽,用溫暖的陽光照耀大地。我深深期許著自己,最後謝謝各位撥空讀完我這篇冗長的信。(作者為療癒瑜伽工作坊的學生)

林宜慧

作者序

人生的藏寶圖

  很多人都輕忽肩頸痠痛的所引發的後遺癥。

  肩頸痠痛隻是錶象,它所帶來的風暴就像是一座看不到底的冰山,痠痛隻是冰山的一角,不理會它的存在,能忍則忍,就會忍齣身體內部的一場冰風暴,那就是長期肩頸僵硬導緻頭頸血管硬化等潛在危機,等到引發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危機時,人們仍無法置信──這一切痛,難道真的和長期肩頸姿勢不良有關……。

  肩頸的姿勢不良,代錶著是一個人的姿勢完全不在正位上,正位就是指與地麵保持垂直的狀態。人是直立體,身體的重心就位在骨盆,地麵積就是雙腳的腳底,這座人體 101 大樓,裏麵支撐的是骨架,不是鋼筋所組成的鋼架那麼地牢不可摧。人體骨架的設計就像輕鋼架一樣,既鋼又柔,堅硬的骨骼裏滿布許多孔隙的骨小樑,讓人體可以身輕如燕的同時,又能抵抗外力。

  問題是,再怎麼堅固的建築物也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更何況是脆弱的人體呢?

  特彆是現代人多喜歡含胸駝背地窩在一角玩手機,這種姿勢會造成頭部前傾,雙眼直視手中的螢幕,時間一久在地心引力的推波助瀾之下,會對頸椎造成很大的負擔,在頸椎還沒有長骨刺之前,肩頸的肌肉就已經齣問題瞭,像是肩頸會痠痛麻木,這些都是看得到的癥狀。

  看不到的癥狀,則是容易引發血管硬化,導緻心血管疾病,像是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那纔是真正駭人的下場。特彆是,中風,能讓人活得苟延殘喘,毫無尊嚴可言;心肌梗塞,則是讓死神在眼前徘徊,不知何時會被突然帶離人生的舞颱,連謝幕都來不及說齣口,一切就結束,留給最親愛的人,永遠的傷悲。

  中風,熟悉又遙遠的名詞。很多人在中風之前,壓根認為自己身體強壯得很,根本不可能中風,一定是彆人業障重纔會這麼倒楣。在醫院服務這麼久,接觸到很多的中風病人。老實說,連傢屬都不相信自已的親人會中風,「他的身體這麼好,紅光滿麵,福福泰泰,怎麼會中風,可能真的是前輩子業障太重瞭,纔會得這種病。」傢屬的話常在耳邊響起,他們在努力地迴想和尋找當初為何會中風的因,仿彿如此,纔會有勇氣麵對親人躺在病榻上無法動彈的果。

  以前的我在醫院工作,隻能看到人生病後的模樣,以及接踵而來各種病痛的摺磨;但現在的我,很清楚為何一個人會生病,因為這就像是小時候玩的藏寶圖──YES or No的遊戲。在每一個分叉路上,都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你現在的選擇,最終會影響自己最後的命運。

  凡事都有前因後果,不良的姿勢就是因,結果會讓身體痠、痛、麻木,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人們卻隻想快速解決眼前的心頭大患,殊不知,更大的風險正在暗地形成。保持覺醒的心,在行走坐臥之間,纔是最根除肩頸痠痛最終解決方案,這也是療癒瑜伽最終的目的。

  「老師,我現在隻要一駝背,馬上就會挺胸,要不,就起來走走,有時上廁所或搭電梯的空檔,還會自己動一動。腰痠背痛好很多,最重要的是肩頸比較不會痠,胸也不悶瞭。」這位同學的瑜伽體位看似笨拙,但她在每一個動作中找迴自己的覺知。對我而言,她真的有用心在練習瑜伽,身心完全投入,比起看似練習流暢但實際上身體完全由慣性來主宰的動作,來得好多瞭。

  體位法做不做得到,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感受呼吸就存在身體裏麵。沒有呼吸,就沒有瑜伽。

  在呼吸中和身體一起共舞,在那當下獲得純粹的喜悅,而不是徵服身體的快感。身體不是用來徵服,就像喜馬拉雅山也不是用來挑戰,在當地人眼中這是一座「諸神的住所」。當地尼泊爾人對聖山心充滿謙卑之情,然而每年仍有不少登山客在徵服的路途中死於山難,對當地人來說,狂熱的登山者是賭上性命以換取內心登頂的榮燿。對在當地的修行者來說,「聖山永遠都在,每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座喜馬拉雅山。」

■ Judy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對人體構造和運動科學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身體機能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有詳盡的文字描述,更重要的是,書中大量的彩色插圖,將原本抽象的解剖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那些肌肉的起止點、運動的軌跡,在圖文並茂的呈現下,清晰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發現,原來我之前對某些動作的理解是片麵的,這本書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的解剖學角度去審視它們。書中對不同姿勢對肩頸造成的壓力分析,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我不僅從中學到瞭如何緩解肩頸疼痛,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從根本上預防。那些附帶的DVD內容,更是讓我眼前一亮,直觀的演示比枯燥的文字更具說服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我的日常鍛煉中,希望能藉此機會,讓我的身體達到一個更健康、更協調的狀態。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人一種寜靜而專業的感受,柔和的色彩和清晰的書名,瞬間吸引瞭我。我一直對身體的運作方式感到好奇,尤其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肩頸問題,更是讓我深感睏擾。我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它承諾的“療癒”和“解剖”兩個詞,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更可能是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解決問題的實用工具。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很有分量,這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我的身體,去瞭解那些隱藏在肌肉和骨骼背後的秘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視角,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且能夠找到改善肩頸不適的有效方法。我非常期待裏麵的插圖和講解,希望它們能夠清晰易懂,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復雜的解剖學知識。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解剖書”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會枯燥乏味,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即便是一些復雜的概念,作者也用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瞭解釋。書中的插圖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非常高,色彩鮮艷,綫條流暢,讓我能夠清晰地辨認齣各個部位的名稱和功能。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技巧和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自我檢查和判斷肩頸問題的部分,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還嘗試瞭書中推薦的幾個簡單的動作,立刻就感覺到瞭肩頸的放鬆。DVD的光盤內容更是錦上添花,直觀的演示讓我能夠更準確地模仿動作,避免瞭錯誤的發生。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

我一直認為,瞭解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第一步。這本書正是這樣一個絕佳的起點。它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嚮我展示瞭肩頸區域復雜的解剖結構,從肌肉的層次到神經的分布,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我過去對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肩頸部分,可以說是一知半解,完全不知道哪裏齣瞭問題,為什麼會疼痛。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認識我的身體。書中的插圖精美絕倫,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塊肌肉是如何連接,又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讓我不再僅僅是感覺到疼痛,而是能夠理解疼痛背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知道”,更是關於“做到”。它提供瞭許多切實可行的療癒方法,讓我能夠在傢中就進行自我調理。DVD的光盤內容更是為我的學習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可以通過觀看演示,更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動作的要領。這本書讓我對肩頸健康有瞭全新的認識,也給瞭我更多掌控自己身體的信心。

评分

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來說,肩頸酸痛幾乎成瞭一種常態。我試過按摩、拉伸、甚至一些熱敷産品,但總感覺治標不治本。直到我朋友推薦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對身體的瞭解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真正地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標題雖然聽起來有些學術,但當我翻閱其中的內容時,我發現它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復雜的解剖學知識呈現在我麵前。那些精美的插圖,準確地標注瞭每一塊肌肉、每一條神經,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立體的身體模型之中。我不再是那個對自己的身體一無所知的人,而是能夠看到,甚至“觸碰到”那些引起不適的根源。書中對於各種癥狀的分析,也讓我感到非常有共鳴,原來那些難以名狀的酸脹、麻木,都有其明確的生理學解釋。我開始嘗試書中介紹的一些手法,雖然一開始有些生疏,但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在我探索身體的道路上,給予我最專業的指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