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代戏剧大师李国修逝世週年纪念!

  李国修: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这份笔记是我这四十年来的剧场旅程。

  独家收录李国修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六义帮》手稿!

  李国修原着改编,《极光之爱》12月19日起全台上映!

  皇冠
  60週年
  纪念出版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而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
  那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想学表演,得先认识这八个字:「角色扮演」与「生活态度」。先把做人的道理搞清楚,就会搞懂角色在想什么了。

  ●戏是扮演,剧是故事。戏剧就是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角色真实而真情的扮演。

  ●我对于自己的创作永远不满足,也一直在建立自己的风格后,推翻自己的风格,我很乐于当一个没有风格的导演,一直在寻找不同的剧场语言。

  ●身为导演,你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像,但记得要回到地面来实践。

  ●戏讲的就是人,不管情节再精采,舞台灯光再绚丽,如果这个剧本没有了「人味」,就不能打动观众。

  ●人活着是为了做自己,而不是解释自己。作者该说的话,应该在作品里都讲完了,观众看完戏之后,必然各有各的解读。

  戏剧大师李国修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凭着对表演艺术工作的热爱,持续在剧场发表创作,成为集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华人戏剧泰斗。

  一九八六年,他创立「屏风表演班」,在往后二十多年间,巡回海内外二十三个城市,完成了上千场演出,带给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许多美好的回忆。

  从事剧场工作多年,他始终相信戏剧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任何美学形式的戏剧,它的核心都是在探讨人性。身为一个创作者,除了要不断地探索自我的内心,也要关心社会、热爱生活,进而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动,透过舞台上的演出,传递给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

  本书首次完整呈现李国修一生的表演历程、导演理念以及创作思维,不仅让我们看见他四十年来为了「做好一件事」的专注,也让我们看见他将理想化为行动,不断超越自我,并勇于坚持的动人力量!

名家推荐:

  【金钟奖最佳编剧】徐誉庭、【金钟奖最佳男主角】樊光耀 诚挚推荐!●按姓名笔画序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国修(1955.12.30~2013.7.2)


  「屏风表演班」创办人,集剧团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第一届国家文艺奖戏剧类得主,并荣获多项戏剧大奖。他为世人留下二十七部经典剧作,个人演出超过百种角色,舞台表演逾千场,是当代华人剧坛深具成就的全方位戏剧艺术家。

  而李国修最令人感佩之处,是他除了丰富的创作之外,提携后进与推动戏剧教育更不遗余力,并独创一套有系统的表演、导演、编剧的训练课程和实务教学,台湾受其影响的戏剧艺术工作者和影视圈演艺人员不计其数。长年来,他亲赴全台各地举办艺文讲座,至各大专院校开设戏剧课程,深耕表演艺术教育。故于2013年7月18日的告别追思会上,总统亲自颁发褒扬令,感谢其对台湾现代剧场的卓越贡献。

黄致凯/编着

  现为「故事工厂」艺术总监。

  台湾大学戏剧系第一届毕业生,磕头拜师入李国修门下十一年,为李国修嫡传弟子之一,李国修用两个词形容他:「热情」与「傻劲」。黄致凯着重舞台画面营造,作品风格大胆创新,探究社会怪象,擅长将角色逼到情节的危崖,呈现人性价值与情感。

  编导作品
  2008年导演纪蔚然剧作《疯狂年代》
  2009年编导推理喜剧《合法犯罪》
  2011年编导花博定目剧《百合恋》
  2011年编导现代武侠剧《王国密码》
  2014年编导《白日梦骑士》、《3个诸葛亮》

图书目录

关于李国修
推荐序 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徐誉庭
推荐序 端出一碗好面!/樊光耀
编者序 把你训练成我的对手/黄致凯

绪论
──我希望当一辈子的演员
──戏真剧假
──流眼泪运动
──剧场四大要素
──创作的发想:什么先行?!
──观众与作品的三种关系
──剧本研读三步骤
──剧场是危险的

表演课
概 论 寻找类型,再创造典型
第一堂 角色分析
第二堂 角色目标与态度表达──倒三角、三个圆
第三堂 演员的专注力与肢体控制
第四堂 声音的表情
第五堂 角色情绪的转折与层次
第六堂 感官与器官记忆
第七堂 情绪记忆
结 论 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导演课
概 论 「演」引创作概念,整合「演」出元素
第一堂 导演七大工程
第二堂 基调设定──元素与创意
第三堂 场面调度──时空观
第四堂 空间调度(上)──走位与交通动线
第五堂 空间调度(下)──流动与画面构图
第六堂 焦点处理
第七堂 角色关系处理
第八堂 导演工作计画
结 论 成为好导演的条件

编剧课
概 论 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
第一堂 剧本的结构
第二堂 事件观察──事实与陈述
第三堂 事件选择──角度与层次
第四堂 角色创造
第五堂 叙事时空与场景选择
第六堂 创造式思考
第七堂 喜剧创作
第八堂 创作规划
结 论 如何检验文本结构

李国修生涯大事与创作年表

图书序言

我希望当一辈子的演员
 
在小学时期,我成绩单上的评语经常是「沉默寡言」。生性腼腆的我,一直不太敢在人群前表达自己。
 
国小三年级的某个午后,我在中华商场的走廊上,手中抓着面茶吃,邻居有个嘴馋的小孩找我要,我不肯给,他就用激将法:「不给就算了,我跟你打赌,你不敢把面茶撒在脸上。」我说我敢,他说我不敢。后来我为了证明自己「敢」,就把面茶整个撒在脸上──霎时间,邻居小孩吓了一跳,然后笑歪了。
 
那次逗笑邻居的经验,让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来伤害自己、嘲弄自己,可以带给别人欢笑。而这份成就感,也埋下了我日后扮演「丑角」的种子。
 
十八岁那年,我考上了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新大学)。当时我曾为了要参加合唱团还是话剧社犹豫许久。我认真地去想:「合唱团在台上有四十几个人,我充其量只是表演者中的四十分之一,加上我个头小,如果亲友来看我的演出,那他们一定不知道哪一句是我唱的。」就因为这个原因,我选择加入了话剧社,也开启了我的表演旅程,一路走到今天,演而优则导,演而优则编,成为了多重角色扮演的剧场工作者。
 
如果编、导、演三种身分只能选一样──我希望我能当一辈子的演员。
 
我喜欢说故事。说故事有很多种呈现方式:编剧用文字来说故事、导演用画面来说故事、演员用声音和肢体来说故事。要把这三样工作同时做好,除了要具备创作的天分,还需要超人的毅力和体力。放眼古今中外,在电影界尚有几位能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创作者,例如默片时期的卓别林、到当代的伍迪.艾伦等都是我很欣赏的对象。而我自己在台湾的现代剧场,也一直在这三个创作面向不断努力,持续自我精进。
 
我的剧场旅程从演员出发,一开始并没有当编剧和导演的野心,只是碍于当时台湾剧场还是草创时期,好剧本不多,尽是些宣扬政治意识的八股文本,脱离现实生活,所以自己只好试着去写剧本;剧本写好了,也开始排练了,又发现要找一位完全懂我文本内容的导演是不容易的,于是我又开始学着当导演。
 
当兵退伍后,我考上了空军电台的播音员,由于对戏剧的热爱,我之后也加入了业余性质的「真善美剧团」,但因为团圆人数不够,我第二出戏就当导演了。在当时,所有的演员都没有酬劳,我们也完全不计较钱,单纯地只希望能有表演的机会。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