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之后(思想27)

太阳花之后(思想2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思想》第27期的专题是「太阳花之后」,共收录10篇文章。

  在太阳花期间,新生代受到启发,自身观点逐渐成形。除了左右之辩,策略上的调整亦成为「后太阳花时代」的重心。坚持左派抗争传统的一方,和转而争取更多政治影响力的一方,逐渐划出泾渭分明的路线差异。这场以「黑箱服贸」为抗争焦点的运动,汇聚了四条论述轴线:独派深耕的「反中国因素」轴线;左派的「反自由贸易」论述;民主改革派的「反黑箱」;青年学生对「世代正义」的追求。民主宪政体制让各种不同意见、利益相歧的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但绝不是「包赢」或「包不输」。只要合理的竞争机会存在,就不能轻易指控这个体制是不给异议者救济机会的暴政。

  本期的访谈对象陈子明先生,主张唯有建立符合普世价值的宪政民主制度,以革政挽革命,才能实现相对平稳的民主转型,推动中国宪政民主的思想与社会建设不遗余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纳「四裔」入「中华」╱葛兆光
丸山真男思想史学与日本的改革╱区建英
唐君毅「儒家式民主」理论述评 ╱赵敬邦

■日落日出太阳花
一夜长大:台湾当代青年社会参与之滥觞╱刘美妤
太阳花运动:论述轴线的空间性╱曾柏文
公民不服从?还是民主法治倒退噜?╱廖元豪
太阳花照亮民主转型的未竟之处:318运动的政治哲学侧写╱叶浩
一个自由的篇章:行动的网路和行动的语法╱陈嘉铭
反服贸运动的美国因素╱胡清雅
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与挑战╱刘绍华
拒绝「大陆化」,才有中国化╱笑蜀
「太阳花」为何盛开?:大众文化的省思╱胡全威
「对太阳花说不!」:左翼酷儿的性/别家国诘难╱洪凌

■思想访谈
建设性的政治反对派:陈子明先生访谈录╱陈宜中

■思想评论
达瓦里希在何方:从《前进,达瓦里希》看中国大陆社会的思想状况╱叶攀
致读者

图书序言

一夜长大:台湾当代青年社会参与之滥觞/刘美妤

2014年3月18日凌晨,两百名学生率先翻墙进入立法院,展开为期24天的国会占领行动。这场参与人数一度超过50万的抗争,不仅在台湾掀起了反服贸议题的全民关注,同时攻占世界各国媒体的国际新闻版面,可谓投下亚洲政治局势的一枚震撼弹。

台湾当前的青年世代,从来被长辈们唤作「草莓族」,在媒体呈现的形象多是玩物丧志、不思努力、着迷小情小爱小确幸、缺乏责任感与企图心、不关心社会脉动,和他们创造台湾经济奇蹟的父母观念天差地远。也正因此,这场「太阳花学运」(一个并不受核心参与者欢迎的命名)令不少中高龄族群惊讶。

但以运动脉络而言,这不应该令人惊讶。依笔者作为同属这个世代的社运参与者和媒体工作者所经历与观察,「太阳花」的庞大社会动能,不过是长期累积的社运参与行动模式,在这一波反服贸运动中串连而发挥,结合诸多不同议题的参与者一同进入运作。青年世代最显着的特质是网路媒介的运用,而如此以网路资讯为主、不依赖传统媒体的社运动员模式,早在2004年乐生保留运动时便开始。不少参与反服贸运动的青年运动者,也同样是从乐生展开脚步或受其启发。

一、边缘苦楚:这个世代的学运起点

1994年,台北市捷运工程局选定乐生疗养院为捷运新庄机厂预定地,大多数院民全然不知情。2003年进行首波拆除,2004年2月青年乐生联盟成立,同年3月乐生保留自救会成立。日治时期为强制隔离汉生病患所设立的乐生院,病患长年隐身于社会边缘,无人闻问,却由于捷运开发的利益,在都市发展的蓝图下进一步遭受人权剥夺。彼时的大学校园中,乐生还是一个多数学生缺乏概念的议题,然而透过网路传播和各校异议性学生社团的串连合作,乐生议题仍得到部分青年的积极关注。至2005年,乐生院情势告急,乐生保留运动在大专学生之间受到广泛讨论,也吸引许多「社运素人」投入。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