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

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领导力
  • 品德教育
  • 伦理教育
  • 管理学
  • 教育学
  • 领导理论
  • 职业道德
  • 道德建设
  • 高等教育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领导统御的本质是带领一群人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而不是以心机和权谋得到、巩固身为领导者的地位、权力、利益,或带领跟随者向这个世界掠夺更多资源来分赃。因此,领导学离不开品格教育与伦理教育。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就算将企业经营得很赚钱,就算很受到企业员工的爱戴,但如果他是带着干部、员工行不义之事,终究会有毁于一旦的一天。近几年连续爆发的食安问题,特别显示出伦理与品德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

  坊间许多书籍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日本幕府等历史来阐述领导统御,但其中很多偏重于心机、权谋,这本「领导理论与实务」则是以品格与伦理为出发点,引导读者认识领导学的各种理论,以及将品格与伦理观念融入领导统御的实务应用。

  本书共14章,分为理念、学理、工具、品格与实务五篇,循序渐进地将品格与伦理教育带进领导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中。读者能从本书学到领导学的知识与工具,更能在学习这些知识与工具时,融入品格与伦理的观念。

  第一篇为理念篇,探讨领导与管理的关联,并融入伦理与品格的理念;第二篇为学理篇,经过第一篇建立理念之后,引导读者认识一般领导理论、新近领导理论及新兴的领导理论;第三篇为工具篇,谈论人际沟通与关系、人际影响与领导协商、激励理论与实务;第四篇为品格篇,探讨伦理领导与经营伦理、品德教育扎根与推行、生命教育与修炼;第五篇为实务篇,介绍志工领导与服务学习、非营利组织领导、社会责任与公民责任等。

  作者在序言中建议读者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与阅读时,由第一章循序往下展开,如此将可对领导理论与实务有更为系统性了解。每一章节在内文页空白处,编排有重要名词与重点摘录的提示方框,以增加教学引导与阅读学习的效果。各章节末尾,更是列有本章重点摘录,以系统整理出本章的学习重点。

  此外,也列有该章节的问题与讨论,以期加深教师教学提问的课堂讨论,以及学生读者自行阅读的思维整合,另附有教学解答可供授课教师参考。

  本书架构严谨,文字精炼,学理阐释深入浅出,除了做为「领导理论与实务」、「领导学」课程教材外,也可适用于「品德教育」与「品格教育」等课程使用。对于想学习领导与管理相关知识的大众读者、职场人士而言,本书更是值得推荐。

  第二版因应领导学在学理上的新知,配合最新的时事与资讯,对内容加以修订,除了补强并更新资料数据外,也新增了较新的案例,并适度添补各章章末格言。
卓越领导力的塑造:跨越传统藩篱的实践路径 本书导论:重塑现代领导范式的基石 在当今这个快速演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中,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领导哲学,它不仅关注组织绩效和效率,更深入到领导者的内在品质、道德指南针以及与追随者之间深层的人文联结。《卓越领导力的塑造:跨越传统藩篱的实践路径》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部力作。它并非对既有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对领导力本质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重构,旨在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框架。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真正的卓越领导力,根植于领导者对自我边界的清晰认知、对复杂情境的敏锐洞察,以及将组织目标与人类共同价值有效融合的能力。我们坚信,任何脱离了人文关怀和伦理基础的领导实践,都注定是短视且不可持续的。 --- 第一部分:领导力视角的再审视——从权力结构到影响力场域 本部分致力于打破人们对“领导者”的刻板印象,探究在扁平化组织与虚拟团队日益普及的今天,领导力的内涵正在如何发生质变。 第一章:范式转移:从“控制者”到“赋能者” 传统的领导研究往往将重点置于层级结构、正式授权和指令执行上。然而,本书将领导力重新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影响力场域”。我们深入剖析了“魅力型领导”、“仆人式领导”以及“转化型领导”的理论基石,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中,有效培育和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详细分析了组织中的“权力来源”——它不再仅仅是职位赋予的,更多地来源于专业知识、人际网络和道德资本。此外,本章还探讨了危机情境下,领导者如何迅速从传统授权模式转向高适应性的敏捷领导风格。 第二章:情境复杂性与决策艺术 现代商业环境的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特性,要求领导者具备超乎寻常的认知灵活性。本章聚焦于复杂系统理论在领导决策中的应用。我们引入了“适应性领导力”模型,强调领导者必须学会接受模糊性,并设计能够自我修正的组织流程,而非僵化的长期计划。重点内容包括:如何利用“双环学习”机制来应对突发挑战,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快速决策与审慎评估之间的张力。书中提供了多个案例分析,展示了那些在“灰色地带”做出关键抉择的领导者的思维过程。 第三章:构建信任的基石:透明度与可预测性 信任是组织资本中最宝贵的资产。本章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构建了一个量化的“信任资产负债表”。我们区分了“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并详细阐述了透明度如何成为信任的催化剂。本书强调,沟通在危机中不再仅仅是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关系修复”的行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沟通工具,教导领导者如何在不确定的时期,通过清晰的意图表达和一致的行动,稳定团队的情绪预期,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可管理的风险。 --- 第二部分:领导者的内在修炼——心智模式与自我管理 本书认为,组织行为的基石是个体心智的运作模式。有效的外部领导力,必然始于深刻的自我觉察与持续的心智迭代。 第四章:反思性实践:领导者的心智地图 本章深入探讨了“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在领导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引导读者绘制自己的“心智地图”——即识别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偏见和情感触发点。内容包括:如何利用日记法、同伴教练(Peer Coaching)和“第二回路思考”来解构自身的决策过程,从而避免“确认偏误”和“锚定效应”。书中设计了一套系统的自我评估工具,帮助领导者识别其领导风格的盲点。 第五章:韧性与情绪智力的精进 领导者面临的压力是持续且多维的。本章将“情绪智力”(EQ)的理论模型提升至“情绪韧性”(Emotional Resilience)的实践层面。我们超越了简单的情绪识别,重点讨论了如何培养在高度压力下保持认知清晰的能力,即“心智的弹性”。内容涵盖了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压力管理,以及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建设性的组织能量。通过引入“正念领导”(Mindful Leadership)的实践方法,本书指导读者建立起能够抵御倦怠、维持长期高水平表现的内在稳定机制。 第六章:创新思维与认知多元化 真正的创新来自于认知视角的碰撞。本章分析了领导者如何有意愿地打破“回音室效应”,主动寻求异质性的意见和挑战性的观点。我们探讨了“认知冲突”的健康管理,将其视为组织学习的驱动力而非破坏力。具体策略包括:如何设计包容性的会议结构以确保少数派声音被听见,以及如何建立“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的文化,使得团队成员敢于提出未经打磨的、甚至被认为是“愚蠢”的想法。 --- 第三部分:组织文化与系统变革的驱动力 领导力最终的体现,是对组织生态系统的塑造。本部分关注如何将内在的领导哲学转化为外在的、可持续的组织实践。 第七章:文化的塑造:叙事、仪式与潜意识驱动 组织文化是无形的操作系统。本章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了“组织叙事”的力量。我们强调,领导者必须成为“意义的建筑师”,通过持续讲述一套清晰、鼓舞人心的组织故事,来固化核心价值观。书中详细分析了“仪式”(如表彰大会、新人入职流程)在强化文化规范中的微妙作用,以及领导者日常行为如何不自觉地设定了组织行为的“潜规则”。我们提供了诊断和重塑不健康文化的诊断工具箱。 第八章:人才发展的生态系统构建 成功的领导者不是培养追随者,而是培养更多的领导者。本章提出了一个“人才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继任计划应是持续的、嵌入日常工作而非孤立的培训项目。我们探讨了“延展性任务”(Stretch Assignments)的设计艺术,以及如何通过高强度的实践学习来加速高潜能人才的成长。本章特别关注“失败的教育价值”,指导领导者如何将团队的挫折转化为宝贵的组织知识资产。 第九章:面向未来的变革管理:适应性与持续迭代 变革的成功率与组织对变革的“吸收能力”成正比。本章将变革管理置于持续学习的框架内。我们不再视变革为一次性的项目,而是视为一种常态化的组织能力。重点内容包括:如何设计“小步快跑”的变革实验,利用MVP(最小可行产品)原则来测试新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地评估和庆祝“微小胜利”,来维持团队在长期变革过程中的动力与信念。本书最终指向一个结论:卓越的领导力,是持续构建一个自我学习、自我修正的组织系统的艺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政学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

  现职:
  明新科技大学 企业管理系 副教授
  信义文化基金会 执行长
  中华企业伦理教育协进会 祕书长
  庆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
  国家文官学院讲座、104讲师中心等多所企业与机构教育训练课程讲师

  经历:
  明新科技大学 企业管理系主任、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国立空中大学 商学系、管理与资讯学系 兼任副教授
  逢甲大学 会计学系 兼任副教授
  朝阳科技大学 企业管理系 兼任副教授
  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展望中心 助理研究员
  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 全民共通核心职能课程讲师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创业顾问、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职训局多项人才培育计画课程讲师等职务,讲授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公务伦理、管理领导、人际沟通与关系、生命教育、情绪管理与团队协作等课程。

  授课经历:
  科技业:
  松岗科技、庆腾精密科技、力晶半导体、世界先进积体电路。
  服务业:
  中兴工程顾问公司、笑傲江湖KTV、龙巖人本机构、彩登发廊、极速剪美发设计、小林发廊。
  社团机构:
  董氏基金会、彰化县工会、信义文化基金会、法商法立德公证公司、桃园县景观工程同业公会、新竹北区扶轮社、葳群慈善事业基金会、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管理教育基金会、慈济功德会、中华民国美发美容专业证照技术鑑定研究学会、新竹县托儿所。
  制造业:
  台湾樱花公司、台湾伊莎贝尔、正新橡胶、春虹建设、国顺预拌混凝土。
  政府机关:
  行政院环保署、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国家文官学院、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经济部标准检验局、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台电新桃供电区营运处、经济部工业局、经济部水利署、台湾自来水公司、经济部能源局、菸酒公卖局、证基会集保公司、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新竹县警察局、新竹县社会局。
  教育机构:
  政治大学、中兴大学、台中教育大学、中央大学、空中大学、台北大学、大叶大学、崑山科大、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实践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玄奘大学、亚东科大、修平科大、亚太创意学院、朝阳科大、元培科大、华梵大学、致理学院、明新科大、德明财经科大。

图书目录

PART 1 理念篇
Chapter 01 领导由管理谈起
1.1 管理由承担开始
1.2 要能对人与事承担
1.3 做好管理与经营
1.4 领导是造境的智慧
1.5 成为好的领导者
Chapter 02 管理与领导
2.1 管理的意涵
2.2 领导的意涵
2.3 管理与领导不同
2.4 领导的突破性思维
2.5 领导者情绪智商
2.6 领导角色与理论发展

PART 2 学理篇
Chapter 03 传统领导理论
3.1 特质途径
3.2 领导行为理论
3.3 费德勒权变模式
3.4 路径目标模式
3.5 荷费与布兰查模式
3.6 情境权变理论评析
Chapter 04 近代领导理论
4.1 魅力式领导
4.2 转型式领导
4.3 交易式领导
4.4 服务式领导
4.5 愿景式领导
4.6 近代领导理论评析
Chapter 05 新兴领导学说
5.1 如何成功领导
5.2 领导方式与黄金法则
5.3 领导风格的演进
5.4 第五级领导与领导法则
5.5 不同文化下的领导
5.6 知识经济下的领导

PART 3 工具篇
Chapter 06 人际沟通与关系
6.1 人际沟通的意涵
6.2 沟通运作与倾听
6.3 沟通特质与技巧
6.4 人际关系的意涵
6.5 人际关系的运作
6.6 人际关系的本质
Chapter 07 人际影响与领导协商
7.1 影响圈与关切圈
7.2 人际影响的类型
7.3 有效回应与宽广视野
7.4 有效协商与类型检视
7.5 领导协商的类型
7.6 协商语言与冲突应对
Chapter 08 激励理论与实务
8.1 激励系统与理论
8.2 内容模式
8.3 过程模式
8.4 强化模式
8.5 基本模式与整合
8.6 激励实务与应用
8.7 激励语言与表达类型

PART 4 品格篇
Chapter 09 伦理领导与经营伦理
9.1 伦理领导意涵
9.2 领导权力与伦理守则
9.3 建立经营伦理
9.4 公司治理与伦理
9.5 伦理领导相关议题
Chapter 10 品德教育扎根与推行
10.1 品德教育意涵
10.2 企业伦理意涵
10.3 企业伦理教育的推行
10.4 伦理判断的案例操演
10.5 品德教育扎根与推行
Chapter 11 生命教育与修炼
11.1 生命的修炼之旅
11.2 成为别人的需要
11.3 成为更好的自己
11.4 成为无为的环境
11.5 成为老天的工具
11.6 生命圆满的到来

PART 5 实务篇
Chapter 12 志工领导与服务学习
12.1 志工服务与参与动机
12.2 志工类型与志工领导
12.3 服务学习意涵与特质
12.4 课程的服务学习
12.5 服务学习的教与学
Chapter 13 非营利组织领导
13.1 领导的研究设计
13.2 研究议题与文献
13.3 领导实务模式建构
13.4 问卷调查分析
13.5 命题验证与个案分析
13.6 研究结论与建议
Chapter 14 社会责任与公民责任
14.1 企业社会责任学理
14.2 企业社会责任推行
14.3 三重基线与永续经营
14.4 企业公民价值
14.5 企业公民责任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让我一看就觉得“对了,就是它”。我们现在常常讨论领导力的“硬实力”,比如数据分析、市场洞察、项目管理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老实说,我越来越发现,很多时候,真正让团队凝聚在一起、让决策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反而是那些看不见的“软实力”,特别是领导者的品德和伦理。在台湾的商界,我们见过太多因为品德问题而导致企业声誉扫地、甚至走向衰败的例子。相反,那些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往往都是在品德上无可挑剔,并且在关键时刻能够坚守伦理原则。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好奇,这本书究竟是如何将抽象的品德和伦理概念,转化为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实践的指导?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品德和伦理在领导决策中的实际应用?“第二版”的字样,也让我相信,它一定比第一版的内容更充实、更贴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既有能力又有道德的领导者,真正赢得团队的信任和长久的成功。

评分

这本《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光看书名就让人觉得“有货”。现在市面上很多关于领导力的书,要么过于空泛,要么只讲技巧,很少有真正深入探讨领导者内在品质的书。品德和伦理,这两样东西看似老生常谈,但恰恰是判断一个领导者能否走得长远的基石。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就遇到过一个能力很强但品德堪忧的老板,他做决策的时候,经常只考虑短期利益,甚至会牺牲掉一些员工的合法权益,结果公司人心惶惶,流动率极高,最后这个公司也做得不温不火。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没有品德和伦理的领导力,就像建造在高沙上的楼阁,迟早会倒塌。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想了解,这本书是如何将抽象的品德和伦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领导行为和管理实践的?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识别和培养自己的品德,并在领导过程中做出更符合伦理的决策?而且,它还是“第二版”,肯定比第一版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现在的社会情况。我很期待书中能有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看那些在品德和伦理上做得出色的领导者,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做到“德艺双馨”的。

评分

我翻开《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本书,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台湾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在见证着各种各样的领导者,有带领企业创造辉煌的,也有在变革浪潮中逐渐式微的。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绝不仅仅是战略的制定者和资源的调配者,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和道德的守护者。品德,是领导者最根本的立身之本;伦理,是领导者行事的最基本准则。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拥有再高明的领导技巧,也难以赢得人心;没有清晰的伦理判断,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也可能埋下长远的隐患。《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个书名,正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剖析品德与伦理在领导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阐述它们如何影响领导者的决策、团队的凝聚力以及组织的长期发展。特别期待“第二版”能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更贴合当前时代背景的洞察,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领导者的言行更容易被放大和解读,对品德和伦理的要求也更高。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考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领导理念,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个更有担当、更有温度的领导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醒目的书名——《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在我初次翻阅时,便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作为一个在台湾社会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人士,我深切体会到,在一个变动快速、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领导力的重要性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策略和技巧。真正的领导,往往根植于深刻的品德修养和清晰的伦理判断。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正是我一直以来所寻觅的关键所在。我常常思考,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内在素质?是雷厉风行的决断力?是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还是能洞悉人心的沟通能力?诚然,这些都不可或缺。但更深层次的,是他们是否能以身作则,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中,始终坚守正道,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更需要领导者具备强大的伦理定力,才能引领团队穿越迷雾,走向正确的方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帮助我理解如何将品德与伦理内化为领导风格的一部分,从而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达成组织目标,更能赢得团队的信任和尊重,塑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这本书的“第二版”字样,也暗示了其内容的更新与深化,这让我对它能够反映当下最新的领导力趋势和挑战充满了期待。

评分

当我看到《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领导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本书将焦点放在了“品德”与“伦理”这两个看似传统却至关重要的议题上,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常常观察身边的领导者,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公众人物,发现那些真正受人尊敬、能够长久地影响他人的人,无一不是在品德上有着深厚的修养,并且在决策时能够坚守伦理原则。反之,那些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择手段的领导者,即使一时风光,最终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本书的“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这个副标题,精准地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对于领导者内在品质的关注。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具体地阐述品德与伦理对领导力的影响?它是否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帮助我们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品德?同时,它又将如何引导我们去理解和应对在领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伦理困境,做出更符合社会期望和道德规范的决策?“第二版”的更新,更让我期待它能包含更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领导者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将品德与伦理的实践落到实处,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且受人尊敬的领导者。

评分

《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职场人士量身定制的。在台湾,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产业变迁,领导者的角色变得尤为关键。但我常常觉得,很多关于领导力的探讨,都停留在“术”的层面,比如如何做PPT、如何开会、如何激励员工,却很少深入到“道”的层面,也就是领导者的内在品质——品德和伦理。我亲眼见过不少能力超群但品德有亏的领导者,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成功,但长远来看,却往往因为缺乏诚信、不顾道义而走向衰败,甚至连累整个团队。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正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却又难以找到深入解析的领域。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品德与伦理对领导力形成的深层影响,了解如何构建一套坚实的品德基础,以及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如何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特别关注“第二版”的更新,相信它会结合当下最新的社会趋势和商业挑战,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指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思考的框架,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力,是建立在正直、诚信和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能够在我未来的领导实践中,切实地践行这些价值观。

评分

《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个书名,在琳琅满目的领导力书籍中,显得尤为特别和具有深度。在台湾,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腾飞,也目睹了许多企业的起伏。我一直认为,一个领导者能否带领团队走得长远,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更取决于他是否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清晰的伦理判断。品德,是领导者赢得信任的基础;伦理,是领导者行为的底线。《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个副标题,正好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重点。我渴望了解,品德和伦理究竟在领导力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是如何被培养和塑造的?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与品德和伦理相关的挑战?这本书的“第二版”,也让我对它在内容上的更新和深化充满期待,相信它能够提供更贴近当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如何将品德和伦理内化为自己的领导风格,从而在工作中,不仅能够实现组织的目标,更能够赢得团队的尊重和信赖,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评分

拿到《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它的专业性。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扎实、严谨的学术基调,预示着它将深入探讨领导力领域的核心议题。作为一位对领导力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职场人士,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光有高谈阔论的理论,脱离实际,便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则可能陷入摸索和反复试错的泥沼。《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的标题,正是点出了两者之间的关键桥梁——品德与伦理。在我看来,领导力的本质,并非在于权力的驾驭,而在于影响力的生成,而影响力的持久与否,往往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品格是否端正,其行为是否合乎伦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领导者,其言行举止自然能够赢得他人的信赖与追随,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激励团队同舟共济。反之,即使拥有再卓越的才能,一旦品德出现问题,或是在伦理上做出不当的决策,其领导力将受到严重动摇,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组织的分崩离析。这本书的“第二版”,更是让我看到了它与时俱进的姿态,相信其中一定涵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对当下社会经济环境下领导力发展的新思考。我对书中将如何具体阐述品德与伦理在领导力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指导读者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感到非常好奇。

评分

《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光看书名就给人一种踏实、深入的感觉。在台湾的职场,我们经常面对各种挑战,而领导者的能力至关重要。但我越来越觉得,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技能和知识,一个领导者的品德和伦理观,才是他能否真正获得长远成功的关键。我见过一些能力很强但品德不佳的领导者,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往往因为缺乏诚信、不负责任而失去人心,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亡。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正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品德和伦理究竟是如何影响领导者的决策过程、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整个组织的长期发展。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来帮助我们认识和提升自己的品德,并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二版”的更新,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时效性和深度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能结合当下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为我提供更具价值的洞见和指导,让我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值得信赖、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正确方向的领导者。

评分

《领导理论与实务: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第二版)》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在台湾的职场环境中,我们经常谈论领导力,但往往更侧重于策略、执行力、沟通技巧等外在表现。然而,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领导者的品德和伦理观,才是决定其领导力能否走得长远、能否真正赢得人心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能力很强的领导者,却因为在品德或伦理上出了问题,导致整个团队士气低落,甚至引发严重的危机。这本书的副标题“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正是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品德和伦理究竟是如何塑造一个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又如何影响团队的士气和组织的文化。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在品德和伦理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公众对领导者的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本书的“第二版”,相信会包含对这些新挑战的思考,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见解。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将品德和伦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决策中,不仅要追求业绩,更要成为一个有原则、有担当、能够赢得他人发自内心尊敬的领导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