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夏志清教授名着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译本。在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上,本书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论述了中国自五四运动至六十年代初小说的发展;他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夏志清语),并深入探求文学的内在道德情操。也是凭着这一股精神,夏教授以过人的识见,对许多现代小说家重新评价;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他「发掘」了不少当时并未受论者注意的作家,如张爱玲和钱钟书等。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学术地位,历久不衰。本书之英文版初刊于1961年,中文翻译本于1979年出版后,随即成为港台大专院校中文系师生案头必备的参考书。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印行之版本,增收王德威教授〈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一文及刘绍铭教授的新序。2013年底,夏先生离世,本社特邀刘教授相助,对本书进行全面勘误和订正,并收入缅怀夏先生的文字数篇,推出《中国现代小说史》新版,以兹纪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夏志清
夏志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国小说研究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独树一帜的见解,影响了东西方汉学界近50年来中国小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面貌。其经典着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发表的评论及论文集等也甚多。夏教授1969年起出任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中文教授,200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辞世。
译者简介
刘绍铭
刘绍铭教授是着名学者、翻译家、作家、岭南大学荣休教授,着作等身。与闵福德教授合编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anasty (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深受好评。
图书目录
出版人的话 vii 一介布衣:纪念夏志清先生(刘绍铭) ix 2015年再版序(刘绍铭) xv 2001年版序(刘绍铭) xvii 作者中译本序(1978年)(夏志清) xxi 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王德威) xxxvii
附录 附录1 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夏志清) 389 附录2 姜贵的两部小说(夏志清) 405 附录3 经典之作(刘绍铭) 425 附录4 名世与传世(刘绍铭) 435 附录5 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Joseph S. M. Lau) 437
附註 441 参考书目 471 索引 501
图书序言
作者中译本序 夏志清(节录)
一
1951年的春天,我一方面忙于写论文,一方面真不免要为下半年的生活问题着急起来。我虽算是耶鲁英文系的优等生,系主任根本想不到我会在美国谋教职的:东方人,拿到了博士学位,回祖国去教授英美文学,这才是正当出路。有一天,同住研究院宿舍三楼的一位政治系学生对我说:政治系教授饶大衞(David N. Rowe)刚领到政府一笔钱,正在请人帮他作研究,你谋教职既有困难,不妨去见见他。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饶大衞是以反共着名的中国之友,我自己一向也是反共的,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二人一谈即合拍。加上我是英文系的准博士,写英文总没有问题,饶大衞立即给我一张聘书,年薪4,000元,同刚拿博士学位的耶鲁教员(instructor),是同等待遇。我既找到了事,写论文更要紧,也就无意去谋教职,再去看英文系主任的嘴脸了。
饶大衞僱用了他的得意门生鲁幸.派(Lucian Pye)同我这两位research associates,再加上日裔美籍研究生同教会学校出身的华籍家庭主妇这两位research assistants,人马已全,7月1日开始工作,编写一部《中国手册》(China: An Area Manual),供美国军官参阅之用。那时是韩战时期,美国政府原则上是很反中共的,所以饶大衞才能请到这笔钱。数年之后,《中国手册》上中下三册试印本出版,先由美国军方、政方高级官员审阅,可能发现全书反共立场太强硬(当然书里面别的毛病想也不少),未被正式纳用,这对饶大衞自己而言,当然是事业上的一大挫折。否则,这部《中国手册》,美国军官人手一篇,饶大衞自己中国通权威的声望也必大为提高。这部《手册》试印本,一共印了350部,美国各大图书馆也不易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