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 全名为《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从1958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经到了第5版,收录的精神病数量也从60种增加到近300种。DSM-4在1994年问世之后,精神医学界蔚为风潮: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儿童期双极性疾患、自闭症等等都出现。扩大诊断的结果,健康的普通人也成了病患。
为何挑上我?又为何挑在那天晚上?那时有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说着他们在DSM第五版筹备过程中的关键角色,难掩兴奋之色。DSM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的缩写。直至一九八○年,DSM都还是默默无闻、乏人问津的小册子,实际也该如此。接着第三版DSM一跃出场,这本书非常厚实,迅速成为文化指标,长年蝉联排行榜冠军,还被过度吹捧,成了精神医学的「圣经」。因为界定了正常与精神疾病的分野,DSM具重要社会意义,左右各种会对我们生活会造成巨大冲击的事务――譬如说谁健康、谁有病;医疗院所该提供何种治疗;谁支付医疗费用;谁能获得残障补助;谁有资格申请医疗、教育、就职等服务;谁获得聘任,谁可以领养小孩、开飞机或是有资格买寿险;杀人犯究竟是罪犯或是精神病患;官司的赔偿要多少等等,族繁不及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