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癌疲惫:医师该告诉你的癌后养生术

击退癌疲惫:医师该告诉你的癌后养生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专业权威 台湾医师撰写的第一本抗癌疲惫专书

  中西整合 融合中西医学专业背景和临床经验,用生活化语言介绍艰深医学观点
  实用可行 集结科学实证与医学研究,兼容并蓄倡导癌疲惫照护法

  28个癌疲惫Q&A、17种治疗观点、14道抗疲食疗、13个实用生活解方、8种有效营养素
  你的疲累,其实可以解决!
  融合中西医学,管理你的疲劳,活得比癌前更健康。

  台湾医师撰写的第一本抗癌疲惫专书

  如果你还以为呕吐最可怕,那就错了!
  医药日新月异,以往癌友最困扰的呕吐、恶心,早已退出治疗副作用的前三名。
  取而代之的第一名,是和癌友纠缠不清的新恶魔──癌因性疲惫症(CRF)。

  癌疲惫与一般的疲惫大不同
  当癌疲惫找上癌症病人时,病患会长时间感到精疲力竭,无论再怎么休息补眠,
  都无法缓解异常的全身疲劳,即使到治疗结束后仍然持续。

  只要活得够久,人人都要面对自己或家人罹癌的风险,
  这不只是一本写给癌症病友及医护照顾者的指南,更献给每一位关心自己健康的人。
  ▶罹癌新手,在确诊时即开始进行抗癌管理
  ▶进行放化疗、药物治疗后的癌症病友,作为疗后复原参考,提升生活品质
  ▶罹癌经验者家属的照护指南,陪伴度过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难关
  ▶病友团体、相关癌症机构的照护参考书
  ▶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的亚健康族群,防癌观念也适用所有健康人,防病未然
  ▶对「癌症」「癌因性疲惫症」「中西医治癌」相关议题有兴趣的人

  中西医师陈骏逸从药物、饮食、运动、生活四主轴,
  提出确实可做的抗疲解方,打破癌疲惫无药可救的偏见,让你癌归于好。
 
名人推荐(依姓氏笔划排列)

  方俊凯 马偕纪念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及安宁疗护教育示范中心主任、台湾心理肿瘤医学学会理事长
  陈彦博 极限运动员、超级马拉松选手
  杨育正 马偕纪念医院院长  

  马偕纪念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方俊凯
  「陈骏逸医师能深入浅出地将癌疲惫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对许多人而言是福音。如果有心击退癌疲惫,依然可以过着神采奕奕的癌后人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骏逸


  一场美丽的邂逅,让一个医护觉得棘手的病症,及一生致力中西医结合的我,得到圆满的答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了解癌疲惫的来龙去脉,与跨越中西医鸿沟的全方位照护,终能解决癌症治疗期间不可承受之累。

  现任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理事长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
  百万人气癌症专业网站 「话聊俱乐部(cancerfree.medicalmap.tw)」创办人

  学经历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中西医双主修)
  台北荣民总医院血液肿瘤科总医师
  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医师
  彰化秀传纪念医院中西医结合癌症治疗团队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癌症治疗团队

图书目录

推荐序  癌后人生还是可以神采奕奕  方俊凯(马偕纪念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
自    序 为你的抗癌能量加油打气

第1章  为什么癌疲惫找上我?

癌因性疲惫与一般的疲惫症大不同
癌疲惫的致病原因与机转
癌疲惫对病友的折磨
癌疲惫对亲友的冲击

第2章  如何确立罹患癌疲惫?
常规进行癌疲惫的筛检
常用的癌疲惫严重度评量工具
找出癌疲惫的促成因子
见招拆招,解决癌疲惫促成因子

第3章中西医共治癌疲惫
西医师看癌疲惫的西药治疗
—精神刺激剂
类固醇
—红血球生成素刺激剂    —
安眠药物
—抗恶病质药物
中医师看癌疲惫的中药治疗
西洋参       —
人参
黄耆         —
灵芝
桑寄生       —
补中益气汤与十全大补汤
生脉散       —
当归补血汤
中西医师看癌疲惫的植物新药
瓜拿纳       —
黄耆多醣体注射剂
化疗漾       —
云芝多醣体

第4章 这样做,远离癌疲惫
遵照卫教指导
运动缓解癌疲惫
瑜伽
散步
太极拳
气功、冥想
针灸
按摩
睡眠调整
音乐疗法
复原治疗
泡澡足浴
寻求精神支持
正念取向
灵性照顾

第5章 这样吃,体力好
营养谘商
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辅酶Q10
肉硷
微量元素硒
抗氧化物质
蕈菇类
含植物化学素的蔬果
海藻与褐藻

常用的抗疲惫饮品
—糙米杏仁奶 
黑芝麻高钙豆浆 
青花椰苗精力汤

私房抗疲惫药茶
太子参茶         —
生脉饮 
石斛西洋参茶
西洋参桂圆茶     —
养气生脉茶
十全大补茶       —
补中益气茶 
耆枣茶           —

私房抗疲惫药膳
—参耆益气排骨汤   —
补中乌鸡汤   —
十全大补羊肉炉   

私房抗疲药粥
—芍药甘草粥       —
黄耆鸡粥     —
四君子粥

第6章 癌疲惫病友最常问医师的问题
观念篇

Q:癌症治疗的头号副作用是什么?
Q:什么是癌疲惫?
Q:癌疲惫是癌症相关的「症状」,还是一种「疾病」?
Q:癌疲惫有什么症状?
Q:癌疲惫的致病原因?
Q:癌疲惫的致病机转及因应之道?
Q:癌疲惫发生的机率有多高?
Q:如何评量是否罹患癌疲惫?
Q:癌疲惫对病患的冲击?
Q:癌疲惫对病人家属有何影响?

治疗与用药篇
Q:如何治疗癌疲惫?
Q:医师治疗癌疲惫的原则为何?
Q:哪些情况需直接进行药物治疗呢?
Q:治疗癌疲惫的西药有哪些?
Q:中医怎么治疗癌疲惫?
Q:哪些中药材能缓解癌疲惫?
Q:辅助化疗的抗疲惫药品怎么用?
Q:植物药品治疗癌疲惫有效吗?

生活篇
Q:癌疲惫有哪些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Q:运动有助缓解癌疲惫吗?
Q:哪些运动适合癌疲惫患者?
Q:有哪些对抗癌疲惫的自然疗法?
Q:如何将正念纾压用于癌疲惫?

饮食篇
Q:营养不良与癌疲惫的关系为何?
Q:该如何取舍Omega-3、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
Q:癌疲惫患者可补充哪些营养素?
Q: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物质与癌疲惫的关系?
Q:建议癌症患者的抗疲惫茶饮、药膳与药粥有哪些?

国内外癌疲惫相关资讯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癌后人生还是可以神采奕奕

方俊凯
马偕纪念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
马偕纪念医院安宁疗护教育示范中心主任
台湾心理肿瘤医学学会理事长


  癌疲惫,也称为癌因性疲惫症,是一个不致命的症状,却是会影响整个治疗的现象,又容易被病人、家属、以及医疗人员所忽略。陈骏逸医师能够将癌疲惫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对许多人而言真是福音。

  如同陈骏逸医师在书中所言,癌疲惫虽然有严重程度的评估工具,像是「视觉疲劳量表」、「简明版疲劳量表」,临床工作人员却不常使用,主要源自医疗人员常认为癌症病人会疲惫乃是理所当然。但是,就如陈医师在书中所言,癌疲惫是有许多的原因的,若是忽略它,可能会错失许多诊断的契机或是治疗的机会;也有些病人虽然抗癌效果不错,却因苦于癌疲惫而灰心丧志,最后放弃了治疗,甚为可惜。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在2013年起,要求医院在诊治癌症病人时,必须对癌症住院病人进行情绪压力筛选,也就是国际上在癌症诊疗的趋势,将情绪压力列为第六个生命征候(vital sign)。目前国际上与国内最常被使用的筛选工具是「困扰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工具中提及身体影响情绪的因素中,癌疲惫也在列在其中。由此可知,癌疲惫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陈医师在书中提到许多处理癌疲惫的治疗方式,这些都可能会有帮助,但是就像陈医师所言,必须向专业人士谘询,甚至要由医师或心理师直接给予处理。例如,想要以黄耆等中药方剂处理者,建议要去看合格且有丰富治癌经验的中医师;想要尝试「血宝PG2」等新一代药物者,应该和肿瘤科医师好好讨论;若因癌疲惫引发忧郁症,则建议会诊或门诊拥有心理肿瘤医学知识的精神科医师;不愿意用药物来改善的病人,也可以找心理师学习「正念取向」或其他非药物的方式。与专业人员一起面对,绝对是必要的。

  癌症的诊治在这几年已经进步许多,面对癌症的心态也势必要有所调整。「为什么我会得到这个病?」这个答案就算在生物医学有所解释,在心理上也难以真正接受。但是,「我要怎样面对生病后的人生?」这个答案也许没有标准来参考,但是认真地思想,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长。就如有心击退癌疲惫,还是可以过着神采奕奕的癌后人生。

自序    

为你的抗癌能量加油打气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做一个癌症治疗的医师?
  我想我就是喜欢热心助人!特别是深处绝望的人。

  从小到大,我拿过许多的奖项,甚至读医学院的时候,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08年,我意外获得台中童综合医院教学部颁发给我的奖状,荣获了当年度的「视病犹亲」奖,而且是该奖项的榜首。这个奖让我到现在为止还是铭感五内,而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维持这个殊荣。

  病家之所欲,常在我心

  我很喜欢听病人说他的感受,也很在意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一直感同身受地去思考以及寻找帮助病人寻找解决的办法。

  年轻时,我在台北荣总进行血液肿瘤专科医师训练时,由于学程的关系,必须跟随师长一同进行门诊业务,一週有两次。刚开始虽然道行不高,病患接受我的情形不是太好;但久而久之,有些病人反而觉得我服务周到,态度亲切,竟也变成我的好「麻吉」。然而,这些好麻吉不是只来找我聊天谈心的,我虽然也想推心置腹的给他们最「好」的回应,但终究病人是来找我医病的,我该给他们打打化疗来抗癌。

  那时一直有个事情深深的困扰着我。

  每当我给好麻吉们做了化疗以后,原本期待这些载满了我的用心的药物,送到病人身上,应该可以一如我的预期,达到帮助病人治疗疾病的愿望。可是,这样的用心,没多久就变成病人们觉得极度不贴心的反应。做完化疗后,我那些麻吉的病人,不是满口嘴巴破,就好几天像是犯了相思病似的,茶不思、饭也不想的,还有人全身软趴趴、手脚无力。

  当年的我为此陷入一阵迷惘。

  我的出发点是让病人更好,想要将病人的药开得更好,让病人活得更好。为什么不但事与愿违,治疗的副作用反而让病人受苦又受难,家属也是迷惘而无从因应?

  我已经很注意病人治疗后的反应,在意他们治疗后的感受,那时的我深深觉得即便是百般用心开药,最后还是变成让病人觉得不贴心的结果。

  全方位癌症医疗照护的观念
  
  每当午夜梦回时,我经常为此感到内疚而辗转难眠。我该怎么办呢?

  没有癌症的治疗,就没有机会好好的控制癌症。可是治疗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却又一刀一刀的砍向病人。这些毒性反应虽说是必要之恶,多少会有;但难道我只能放任它们肆无忌惮的伤害我的病人,摧残我助人的心。

  自从恩师们传予我癌症支持与照护的心法后,辗转难眠的机会就大幅减少了。因为我已经深刻的了解,治疗癌症疾病与照顾癌症的病人同样重要。

  对我而言,用心计较地帮助个别病人找寻最适合的抗癌利器,是我乐意做的事;对病人而言,我真心聆听、贴心照顾其身心因为治疗所带来的痛楚,是他们乐意见到的。因此那时起,全方位癌症医疗照护的观念,就在我的心中开始萌芽茁壮。

  我变得更喜欢听病人陈述感受,因为我乐意解决他们的身心不适。或许因为我愈来愈有能力解决病人的不舒服,他们反而愈来愈喜欢告诉我他们的感受,不只是有不好的感觉,当然也有满怀感谢我的用心与贴心的感受。

  病患们的正向回馈,让我内心产生了许多回响,除了不再陷入类似当年的内心纠葛,也因此获得更多癌症支持照护的经验与想法。

  建构照护资讯平台「话聊俱乐部」

  这些年来,我一直用心的经营癌症治疗与支持照护的资讯平台,成立了个人官方网站「陈骏逸医师的话聊俱乐部」, 而且我也希望利用这个平台,贡献自己的所学所用,特别是自己探索已久而且略有心得的中西医结合的支持照护。

  我一直以发展中西结合癌症治疗与照护为己任自许,更诉诸行动,结合中医与西医的优点,相互补强,希望在「话聊俱乐部」的公共领域上,为癌症病人构织一个整合互补的照护网路。最近更希望能够透过平面文字与网路影音的介面,与志同道合人士共同努力,更充分地将全方位癌症医疗照护的观念以群体的力量进行推广。

  随着个人行医经验的累积,再加上经常聆听病患的感受。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了这两年来我疏忽了一个地方,一个这十几年来所有癌症病患都有的困扰:癌因性疲惫症 (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本书简称癌疲惫)。

  过往我只知道慢性疲惫症候群,可能是有由其他疾病所造成的,应该要针对促成的因素去进行处理。然而,癌疲惫不只是表现迥异于一般的疲惫症,连造成的机转与癌症的形成、发展都是息息相关。而且是一个目前医师们好像只能道德劝说一样、而拿不出有效解决方法的一种疾病。

  尤其是这些年来标靶治疗的蓬勃发展,治癌成绩屡有所获,更让癌症治疗期间与癌后无病倖存者的癌疲惫的问题浮出台面,这都深深地困扰着喜欢与患者同苦的我。

  我该怎么做呢?按照我的个性,我会尽全力了解这个疾病的来龙去脉,找出任何已知可用来解决这个疾病的方法。

  果真我做到了。

  不只如此,这一年来关于癌疲惫为主题的医护人员教育演讲,至少有20场左右是我主讲的,希望借此能够让癌症照护者正视如何因应癌疲惫的这项议题。

  在准备如何因应癌疲惫的演讲过程中,我巧遇了医学生涯的另一场美丽的邂逅。

  目前医学普遍漠视癌疲惫,相当原因是医护人员实在拿不出太多的方法来处理。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对癌疲惫处置的追求,逐渐被医师们放弃,甚至将癌疲惫合理化,并驯化病人接受它是一种应该有的反应、是癌症治疗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累 。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源自于南美洲民俗疗法的瓜拿纳,中国传统医学的西洋参、人参、针灸与按摩,这些与现代医学显得格格不入的非主流医学,在西医难治之疾的领域上,发光发热。不只如此,古印度文明的瑜伽,古中国文明的气功与太极拳、养生食材黄耆,地中海佳餚中的鱼油等,也是癌疲惫处置上的要角。

  而癌疲惫的病患表现出来的虚弱、无力、没有精神,这种能量不足的表现,对了解中医语言的我,直觉上就认为跟中医所讲的气虚证是没有两样的。中医的补气药则是解决气虚证主要的工具,所以,补气中药当中的黄耆、西洋参、人参,以及黄耆、人参所衍生出来的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等,都或多或少提供了癌疲惫的解决之道。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非主流的医学真正要应用于现代医学处置癌疲惫时,除了遇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困难点之外,以目前的情况,很难请西医师处方中药。另外,还有中药不够科学化、不够标准化的质疑声浪,方兴未艾。这些都造成了癌疲惫还是跟过去一样的沉沦,落入没有有效可用解决方法的困境,到头来痛苦的还是病人。

  在这场美丽的邂逅当中,我遇到了中西结合癌症照护领域许多志同道合之士,他们的加入确实对解决癌疲惫功不可没。医药产业研发的黄耆多醣体注射剂与化疗漾口服液,不但通过现代医学的制药规范,更落实了中药科学化与标准化的目标,分别取得了台湾植物新药与中成药的官方许可,而且明确规范可以用于癌疲惫的治疗。

  不只如此,这一场美丽的邂逅,更让我了解了癌疲惫的发生,其实是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统与身体里的癌细胞交互反应,造成病人身体的免疫失调,进而诱发肿瘤相关的发炎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的身心症状,例如睡眠障碍、忧郁、食慾不佳与癌疲惫。当了解发生原因是因为肿瘤引发身体免疫系统失衡,无怪乎现代医学採用精神兴奋药物治疗癌疲惫,效果如此不彰,其实是因为根本没有针对真正的原因去处理。

  同时,我也因此领悟到需要以恢复平衡解决作为癌疲惫的解决之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食物、中药、运动、黄耆多醣体注射剂与化疗漾口服液等,以及具有能量与意念回复的瑜伽、气功、太极拳、复原治疗等,应该都是可行的解决之道。虽然部份的解决之道,需要医护人员的协助,但病患只要秉持这个方向亲身力行,应该不难达到预防与治疗癌疲惫的目标。

  有鑑于医学资讯日新月异,本书内容付梓之后,将不定期在「陈骏逸医师的话聊俱乐部」网站的次专区「癌因性疲惫症」(cancerfree.medicalmap.tw/list.php?fid=160),公告来不及写在本书的癌疲惫处置新知,希望让读者与我共同享受知识成长的喜悦。

  筹划「癌归于好」行动资讯APP

  网路社群力量的崛起,也敦促我与许多志同道合的相关专业人士,共同筹设「台中市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希望借由群体公益的力量,成立多专家谘询的网路资源平台,集结众多元化专业的力量,提供癌症治疗与身心灵照护的正确资讯,打造一个以病患与家属之需求面为出发点且平民化的资讯平台。

  另外,也着手开发「癌归于好」行动APP让读者下载,让有需要的患者与家属方便随时查阅,让他们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充分了解癌疲惫的因应之道,进而改善活品质。

  最后,我要感谢这一场美丽的邂逅让我明白:想要把全方位癌症医疗照护的想法与做法推广,绝对有必要把专业资讯转换成普罗大众都看得懂的文字。由衷的感谢《康健杂志》编辑群,我的「及时雨」企划经理张桂娟以及给我不少当头棒喝的李瑟社长,与许许多多在本书编写的过程给予我建议与批评的善心人士,没有你们,这永远只是一场存在于梦境的邂逅。

  现在,我邀请各位读者,与我一同来解决你所困扰的癌疲惫,让你体力饱满、能量充足,一同创造生命的奇蹟,与你「癌归于好」吧!

图书试读

如何击退癌疲惫?
 
「张女士,卵巢癌第2期,肿瘤切除手术后,医师建议进行6个疗程的后续性辅助化疗预防癌症复发。张女士每一次化疗后回诊时,总是一副睡不饱的样子,对主治医师抱怨:「医生,我怎么每次做完化疗,整天都虚累累、怎么困都还是很累,做什么事都懒洋洋、四肢无力,而且会已经持续好几天。」
 
癌因性疲惫与一般的疲惫大不同
 
每个人都有累的时候,一般人的疲累通常在倒头大睡一觉后,疲累感就会退散。
 
但是当癌因性疲惫症(Cancer-Related Fatique,CRF)找上癌症病人,影响程度及层面,往往不是病人所能预期的;过去一夜好眠就可以告别的疲累,现在完全不是这回事,因而更常觉得百般无助。

癌疲惫则是平常就缺乏能量,出现异常或过度的全身性疲累,是再怎么休息、补眠,用尽办法让病人「充电」,都没有办法完全恢复体力,还是一副「仙道道」、「No power」的样子。
 
如果你还以为呕吐最可怕,那你就错了!
 
根据2011年台湾癌症基金会进行的癌疲惫流行病学调查,台湾地区高达76%的癌症病人在罹病或者治疗过程中,曾经出现或者是现在感觉到经常有疲惫的情形。而且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这种疲惫是没有办法借由睡眠或休息达到缓解。
 
乳癌治疗权威、现任高雄市立大同医院院长侯明锋教授,更在一次专访中提及,根据这项统计的结果进行推估,台湾目前面临癌疲惫困扰的病患,恐怕高达40万人左右。
 
癌疲惫的症状表现可以分成主、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感受:以体力、精力降低为特征。
身体的疲累(虚弱感、异常疲乏、不能完成原先可以胜任的工作或身体出现能量降低、机能衰退的情形)。
情感的疲累(缺乏激情、情绪低落、精力不足)。
认知感受的疲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清晰思维、对工作缺乏动机、日常休闲活动失去欢乐的感觉)。
 
2.客观表现:客观上体力与精力的降低。
癌疲惫常常会与其他癌症相关症状和併出现,例如恶心、呕吐、便秘、疼痛、情绪沮丧、失眠、口干、食慾欠佳等。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