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我国公共卫生从日治时代起即十分受到重视,二战后政府亦刻意规划扶植,待医疗人力及机构逐渐充实后,于1995年3月起推动全民健保,纳保率自2002年起已超过99%以上,2014年更达99.9%,已达成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的第一阶段「全民有医疗照护」(Healthcare for all),台湾人民不再因病而贫。
进入21世纪,当人民经济上已不愁日常的吃穿,就更加重视健康与生活品质。逐渐发现政府在各方面的政策均会影响到人民的健康:近年来地球暖化、日本福岛核能电厂因海啸爆炸、台湾人民几乎都吃到掺加工业油与回收地沟油的食用油、高雄市多条街道发生油气输送管线爆炸、含石绵的建材与隔热绝缘制品继续由中国输入台湾、伊波拉(Ebola)病毒肆虐西非也造成欧美国际传染之威胁等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危害人民健康事件,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应该在政府制定所有政策时,就要考虑到它对全民健康的可能影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也宣示了一个重要文件──「国家所有政策内均要考虑到健康」(Health in all policies),其中格外强调国家在进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所有政策制定与执行时,应以不危害到全民健康为先决条件。因此所有的医药卫生从业者与官员,均应探求政府每一项政策的健康蕴涵;主动整合不同部会与非政府组织,促进全民的健康与消除健康不平等;并联合各国政府之相关部会密切合作,以阻隔跨国传染、毒物运输与环境恶化。这个趋势其实也是全世界在此新世纪公共卫生之重大发展。因此本会重新邀请本国公卫界领导者,参考最新知识与本国实证研究来小幅改写全书;感谢本书作者群的热烈响应,共约有八成的章数进行改写以加入新内容。同时也增加「公共卫生伦理」与「高龄化社会的健康照护」两章全新的内容,唿应现代公民凡事讲求伦理的作法,与思考台湾人口急速老化之健康对策。
故陈拱北教授是本国公共卫生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于1978年逝世后,亲友与学生们为纪念他效法耶稣基督舍己为人全力推展公共卫生的精神,筹款成立陈拱北预防医学基金会继续造福台湾人民,特别致力于出版公卫教科书,并不惜成本不定期予以更新。当本书经修订即将重新出版之际,特借此赘言几句以为序。
陈维昭(陈拱北预防医学基金会董事长)
序二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的目标就是要达成全民健康,它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人民生病时,不论贫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都能得到好的医疗照护。台湾近30年来,在公卫及医界前辈长时间积极的努力下,于1995年成功开办全民健康保险,约在2006年后达到99%纳保,使得全民医疗照护机会趋近均等。为使人民不必再因病而贫,台湾健保让重大伤病患者免部分负担,其医疗花费完全由全民健保支付。截至2013年中期,共有92万的重大伤病的病患,占投保人口之3.94%,其中癌症领证数最高约48万张,约占全部之半;次之为慢性精神病约21万张,全身性自体免疫症候群约9万张,定期透析治疗者73,867张,长期插管唿吸治疗11,575张;总共全年花费健保1,625亿,占全国总医疗费用28%,亦即近4%之重大伤病患者使用28%之医疗费用。国人的平均余命由1982~1984年的69.6岁,增为1992~1994年的71.8岁,再增至全民健保后2002~2004年的74.2岁;健保开办前,台湾城乡之间的平均寿命约相差10.65年,在全民健保开办10年后已经降为10.03年,国际称羡。
随着族群的老年化,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愈来愈贵,环境与食品污染的恶化;使得台湾健保系统,也跟世界各国的全民健保同样面临财务困难的压力;似乎只能靠总额预算的槓桿勉强支撑。其实从公共卫生的观点上来看,未来促进全民更长寿、生活品质更佳的作法,一方面需要提升全民预防保健、防疫以及改善职业、环境与食品卫生,使人民少病多快乐、降低健康不平等;另一方面又尽快淘汰没有实证医学证据或不安全的医疗,加上全面促进诊疗的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包括尽量开非专利药、使用有效又低成本的手术、护理、物理治疗、职能治疗及中医药疗法。两方面均需作效果评估:最近我们已有普遍性计量方法,可算出得了各种重大伤病预期将损失多少人年与健康人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之寿命,把它乘以发生率之变化,即可量化预防医学之贡献,可直接与诊疗成果相比而易于被全民接受。其实本国在2003年发生严重急性唿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缩写SARS),2014年西非数国又发生伊波拉(Ebola)病毒大流行,国人已普遍认知到新型感染症及既有感染症(如肺结核、登革热、肠病毒、流感等)防疫的重要;加以近年来全球化竞争下,东亚推动「精实管理」及「工作尽量外包」,使得工作压力与加班及轮班增加,产生了许多「过劳死」与「过劳自杀」;也间接恶化了饮食习惯而造成所谓的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台湾同时又面临21世纪扩大健康产业服务范围与国际化之挑战。以上这些需要,使得陈拱北预防医学基金会董事会,在第四版刊出后6年,再度邀请本书编者及作者群,更新「公共卫生学」各章内容,以回应世界卫生组织「Health in all policies」之唿吁。期望把全民健康的核心价值,健康照护工作非营利的伦理,与实证医学及公共卫生学的基础,融入各种健康相关制度与体系的建构发展,及跨科技整合的健康产业经营管理中。因此本书的编着,不但提供给医药、护理、职治、物治、健康管理及公卫学界作教科书使用,也希望能成为所有关怀全民健康者,以及21世纪健康产业投资经营者一本重要的参考书。我们的作者群虽已尽全力来撰写,但是否能达成此目标,唯有敬请每一位读者来下判断与不吝指教。
本书的出版,除了要感谢每一位作者精心的着作、校稿与编辑外,特别要感谢陈拱北预防医学基金会陈董事长维昭的鼓励,陈拱北教授长子陈科成董事锲而不舍的敦促,及邱春桃小姐加班排版,台大出版中心的全力支援,方能如期顺利出版。
王荣德(教育部国家讲座教授暨成大公卫所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