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必备的医学事典:疾病X药品X医用语,实用的医疗小百科

家庭必备的医学事典:疾病X药品X医用语,实用的医疗小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医学科普
  • 家庭医学
  • 疾病查询
  • 药品查询
  • 医学词典
  • 健康指南
  • 医疗百科
  • 急救知识
  • 养生保健
  • 常见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无知」,是面对疾病时,最令人恐惧之事
日本医学博士为家庭量身订做的家医知识书

  医疗与时俱进,疾病的种类也愈来愈多,
  诺罗病毒、倾食症候群、正子造影……
  这些专业的医疗用语,你好像听过
  但,了解多少?
  ●什么样性格的人是忧郁症的高危险群?
  ●「学名药」、「原厂药」该吃哪一种好?
  ●「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基准究竟是什么?

  疾病、药物、医疗用语、急救常识等125种健康知识
  让你随翻随查,远离对医学名词的恐惧
  面对疾病不再雾煞煞!

  本书以「至少该知道的知识」做为重点,简单易懂地收录了一般家庭面对医疗时常有的疑问,包含生活中可能听到的疾病,乃至诸般医疗、健康领域的主要名称与用语等。书末还附上索引,文字易懂、轻松好查,家庭医学的万用祕笈。

本书使用方法

  在面对疾病时,再也没有比「无知」还要可怕的事情了。

  例如,每个人都有可能罹患「感冒」,而感冒其实是所谓的「感冒症候群」。当病毒及细菌借由鼻腔、咽喉进入人体时,就会因气管发炎而引发感冒症状。光凭药物无法治癒感冒,静养并摄取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才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更迭,「过动症」「诺罗病毒」「代谢症候群」「学名药」等崭新用语亦不断出现。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理解这些用语。

  本书以「至少该知道的知识」做为焦点,简单易懂地收录了生活中可能听到的一般疾病,乃至诸般医疗、健康领域的主要名称与用语。

  当各位对某个医疗、健康领域的用语感到困惑不解时,即可翻阅本书查找该用语,这是本书最为有效的使用方式。若能帮助各位在维持健康上起到些许助益,那么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于书末设有「索引」,可利用笔画查找相关用语。主要名称与用语。

本书特色

  简单易懂!

  作者身为医学博士,以专业但不艰涩的文字,说明各种常见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让你抛开无知,不再吓唬自己。

  随翻随查!
  本书按常见疾病、药物、医疗须知、急救须知等分成五大类;书末还附有索引,方便读者随时查找。

  家庭必备!
  本书由医学博士为家庭量身订作,收录了一般家庭在面对医疗时常有的疑问,并加以解答。在面对医疗时,不再心慌慌。
医疗导航与健康守护:一部侧重于预防、急救与慢性病管理的综合指南 本书旨在为普通家庭提供一套全面、易懂且高度实用的健康管理工具。它不是一本专注于疾病病理和复杂药物作用机制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立足于日常生活场景,强调主动健康维护、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长期慢性病自我照护的实用手册。全书内容围绕“未病先防”、“急时速救”和“持之以恒的慢病管理”三大核心板块构建。 第一部分:构筑家庭健康防线——预防医学与生活方式干预 本部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调整,构筑抵御疾病的第一道坚固防线。我们摒弃了冗长晦涩的医学术语,聚焦于可操作性极强的健康策略。 一、营养配比的艺术与实践: 详细阐述了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下的合理摄入比例。重点介绍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的活动量、代谢特点以及特定健康目标(如体重控制、增强免疫力)来定制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特别辟出章节讲解“厨房中的药箱”,介绍常见食物如姜、蒜、醋、洋葱等在辅助治疗轻微不适(如消化不良、轻微感冒)中的传统与现代应用,强调平衡膳食是优于过度依赖保健品的基石。 二、运动处方与身体机能维护: 提供了针对不同体能水平和健康状况(如久坐上班族、中老年人)的“安全运动指南”。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热身与拉伸、选择适合心肺功能的基础有氧运动,以及如何在家中利用简单的器械或自身体重进行力量训练,以维持肌肉量和骨密度。我们特别强调了“运动风险规避”的知识,例如如何在关节不适时调整运动方式,以及如何监测运动中的疲劳信号。 三、环境因素与健康风险评估: 关注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内容涵盖室内空气质量(甲醛、氡气、霉菌的识别与控制)、饮水安全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科学使用家用电器,减少电磁波暴露的疑虑。此外,还教授家庭成员如何进行定期的“健康自检清单”,识别潜在的环境致病因素。 四、情绪平衡与压力管理: 探讨现代生活压力对生理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放松技巧,如呼吸调节法、正念练习的入门步骤,以及识别“情绪性进食”和“睡眠剥夺”等不良行为的信号,帮助读者建立更具韧性的心理健康基础。 第二部分:刻不容缓的抉择——家庭急救与常见急性病处理 本部分是针对突发状况的快速反应手册,强调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家庭成员能够采取的有效、正确的初步干预措施,目标是稳定伤情、减轻痛苦,并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一、生命体征的快速识别与初步心肺复苏(CPR):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成人、儿童及婴儿的识别意识和呼吸的方法。详细分解了标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步骤、深度与频率,并特别强调了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流程,确保读者在真正需要时能够冷静操作。 二、创伤与意外伤害处理规范: 涵盖了烧烫伤(不同等级的区分与初期冲、脱、泡、盖、送原则)、割伤与出血控制(压迫点选择与包扎技巧)、骨折与扭伤的固定与临时处理。内容着重于“不该做什么”,避免因错误处理加剧伤情。 三、常见急性病现场应对: 聚焦于家庭中最常发生的急性事件,如异物吸入(海姆立克急救法)、突发性休克、晕厥、癫痫发作的现场看护,以及急性过敏反应(如蜂蜇伤)的初步处理流程。 四、中毒的识别与紧急处理: 区分常见家庭毒物(如清洁剂、药物、农药)的摄入途径,提供“催吐/不催吐”的判断标准,以及如何在等待救护车时,安全地收集和保存可疑毒物样本以供医生参考。 第三部分:长期共存的智慧——慢性病基础管理与生活适应 本部分主要服务于那些需要长期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它侧重于患者自我监控、生活习惯的持续调整,以及如何构建支持性的家庭照护环境。 一、核心指标的精准监控: 详细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家用血压计、血糖仪。讲解了不同时间点测量数据的意义,如“白大褂高血压”的识别,以及如何记录和解读这些数据,以便在复诊时提供给医生更详尽的参考。 二、药物依从性与副作用识别: 强调慢性病药物的长期服用的重要性,介绍如何使用工具来管理复杂的用药时间表。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如降压药引起的头晕、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早期症状),并建立安全停药或调整用药的初步预警机制(需在医生指导下)。 三、特殊群体的照护技巧: 针对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管理,包括家庭环境的无障碍改造(如安装扶手、移除地毯边缘)。对于行动不便者,提供基础的卧位翻身技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心理韧性与家庭支持系统: 慢性病往往伴随着长期的心理负担。本章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有效地沟通,避免过度保护或指责,鼓励患者维持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实现高质量的共存。 本书的每一章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和分步指南,旨在成为家庭中触手可及的、值得信赖的健康伙伴。它关注的是“如何做”,而不是“为什么会这样”,确保信息在最紧急的时刻能被快速理解和应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中原英臣/监修者


  1945年生,东京人。毕业于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美国纽约科学院(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会员。
  1977年起赴美国(圣路易市)的华盛顿大学从事生物科技之研究。
  之后历任山梨医科大学助理教授、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教授等职务。
  现为新渡户文化短期大学学务长、早稻田大学讲师。
    
  主要着书为《避免遭到细菌感染的方法》、《快停止这种保健法》、《电视上禁声的健康谎言》等。

译者简介

谢承翰


  日检一级满分通过,因为对文字的热情而一头栽进翻译世界,至今已经累积数年以上的口笔译经验,翻译类型多样。另为猫狗爱好者,梦想是造一座大院子,并养上几只性格各有不同的猫狗。

  译有《HANS J. WEGNER:名椅大师‧丹麦设计》、《世界第一简单材料力学》、《漫画NLP沟通笔记》等书。

图书目录

2  前言 使用本书的方法

第一章 这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16 异位性皮肤炎 生活中避免压力及刺激肌肤
18 酒精成瘾 长年酗酒过量是酒精成瘾的原因
20 唿吸困难 不只是唿吸器官的疾病!?
22 流感 A型流感会造成全球大规模流行
24 勃起不全 无法充分勃起至可以性交的状态
26 病毒性肝炎 有数种感染途径的肝功能障碍
29 忧郁症 正义感强的人容易罹患
32 过动症 有不专心、过动、冲动等症状的发展性障碍
35 感冒 感冒的正式名称为「感冒症候群」
37 花粉症 每四个日本人就有一人罹患,为日本的国民病
40 狭心症 因动脉硬化而陷入心肌缺氧的状态
43 腹泻 因肠道异常而引发的软便
45 高血压 有可能併发肾脏病及心血管疾病
48 口内炎 出现于口腔黏膜的发炎症状之总称
50 骨质疏松症 钙质溶解,骨质密度变低!
52 血脂异常 血液中脂质过度增加而产生的疾病
54 食物中毒 首先以催吐来做紧急处理
57 自律神经失调 造成自律神经异常的心理疾病
60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阻塞,心肌坏死
62 心脏衰竭 心脏功能变差的状态
64 睡眠唿吸中止症 睡眠时唿吸中断达十秒以上
66 摄护腺癌 癌症,由于无自觉症状而不易发现
68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两个以上的脏器同时陷入功能衰竭
70 椎间盘突出 造成椎间盘异常,并压迫神经
73 痛风 长期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将引发痛风
75 低血压 基本上是无须治疗的疾病
77 低血糖 血糖值低于六○mg/dl时就要小心了
79 糖尿病 缺乏胰岛素而引发的疾病
82 突发性耳聋 突然失去单边听力的疾病
84 失智症 年老与脑部障碍将引发失智症
86 中暑 身处炎热而潮湿的环境就容易中暑
88 脑中风 脑部血管出现异常,造成细胞坏死
91 诺罗病毒 于人体小肠黏膜大量繁殖的病毒
94 肺癌 发生于支气管至肺泡的癌症之总称
98 败血症 细菌于血液中大量繁殖,因而发病
100白血病 血液中白血球大量繁殖,亦即「血癌」
102恐慌障碍 无缘无故感到强烈不安与恐惧
105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因体验突如其来的冲击事件而引发
107贫血 红血球与血红素过少的状态
109心律不整 脉搏时快时慢的状态
111偏头痛 头部刺痛,以及与脉搏一致的抽痛症状

第二章 治疗时该知道的基本常识
124肾上腺素 让心跳数与血糖值上升的荷尔蒙
126全身过敏性反应 因免疫反应而引发的全身反应
128过敏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因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131知情同意 为了充分理解自己的治疗方针
133发炎 身体排除异物的反应
135化学疗法 使用抗癌药物治疗癌症的行为
137感染症 身体因感染而出现症状
140寄生虫症 人体因寄生虫而感染的疾病
142血压 来自心脏的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144血液 占体重约百分之八的体液
147血型 在输血时很重要的ABO血型及Rh血型
149胆固醇 一种人体不可或缺的脂质
151初诊费、回诊费 为了问诊与制作病历所支付的看诊费
153全身麻醉 将氧气与麻醉瓦斯送入气管
155对症疗法 用以舒缓症状的治疗方法
157电解质 溶于水且能导电的物质
160全身健检 为早期发现疾病的综合健检
163脑部健检 为早期发现脑部异常的健检
165肥胖 体内的脂肪所占比例过高的状态
167幽门螺旋桿菌 于胃部黏膜活动旺盛的坏菌
169心律调节器 窦房结的代理仪器,帮助掌控心脏节拍
172代谢症候群 内脏脂肪型肥胖併发两种以上的症状
174免疫 指身体对疾病的防御反应
176专栏│如何看「检查数值」呢?

第三章 那些常常在医院听到的词汇
178加护病房 全天候给予患者密集治疗的设施
180亚急性 虽说不是急性,但也不能就此安心
182院内感染 于医院内集体感染
184磁振造影 可由任何角度摄影的检查装置
186 O-157型大肠桿菌 肠道出血性大肠桿菌中的代表性细菌
188生活品质 对患者来说最为适切的选择
190降血压剂 帮助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与脑中风
192电脑断层摄影 使用X光来拍摄人体截面的装置
194心脏超音波检查 以超音波检查心脏异常的方法
196透析疗法 使用于肾衰竭末期症状的治疗方法
198心电图检查 从体表检查心脏有无异常
200切片检查 切下部分患部,使用显微镜等器材检查的方法
202造影剂 让X光摄影成像更加鲜明的药剂
204点滴 自皮下血管开始补充水分
206内视镜 前端附有精巧镜头的医疗用机械
208尿液检查 尿液很重要,有人说「尿液乃是诊断的大门」
210脑波 记录脑部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位变化
213尖峰吐气流量计 测量尖峰吐气流量的气喘用器械
216腹腔镜手术 于腹部开小孔进行的手术
218正子造影 利用癌细胞性质的癌症检查方法
220乳房摄影 帮助早期发现乳癌的X光装置
222良性、恶性 治疗困难与否的差别
224专栏│什么是「第二意见」呢?

第四章 这些到底是什么药?
226医药品 「医疗用医药品」及「一般用医药品」
228艾瑞莎 攻击刺激肺癌细胞增生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230胰岛素 体内唯一能帮助降血糖的荷尔蒙
232 H2受体拮抗剂 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235解热剂 让身体冷却、平静下来
237抗生素 只对细菌有效的化学物质
239学名药 后生产的医药品,与新药成分几乎相同
241止泻剂 治疗拉肚子的药物
243饭后、饭间 採饭前、饭后、饭间、睡前、顿服等方式服药
246安眠药 服用时要小心抗药性
248类固醇 由醣类皮质激素这种成分化学合成而成
250克流感 帮助抑制流感恶化的药物
252临床试验 使用「药物候补」展开实验
254镇咳剂 作用于脑部咳嗽中枢的药物
257併用 透过药物组合,让药效产生变化
259副作用 使用药物后,出现预期作用之外的作用
261吗啡 医疗用毒品,用于舒缓癌症产生之疼痛
263药害 医药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66疫苗 帮助预先打造感染症免疫力的制剂
268专栏│永远珍惜牙齿!「8020运动」

第五章 防患未然的急救知识
270爱滋病 导致人体免疫细胞持续减少的疾病
273抗药性黄金葡萄球菌 对抗生素具备抗性的金色葡萄球菌
275间质性肺炎 于肺泡外侧等部位有发炎症状的肺炎
277闪到腰 支撑腰部的肌肉与韧带断裂的状态
279高山症 缺氧而引发的诸般症状
282骨折 骨头断裂的状态
284自体输血 储存自己的血液,以备不时之需
286打嗝 横膈膜肌痉挛
289肿瘤标志 因罹癌而造成数值异常飙高的物质
291瓣膜性心脏病 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出现异常而引发的疾病
294倾食症候群 因切除胃部而引发的诸般症状
296手指扭伤 手指韧带部分断裂,乃至全数断裂
299脑动脉瘤 脑内某部分的动脉膨胀如肿包的症状
301鼻血 约九成的鼻血都是来自微血管
303大流行 造成世界性大流行的感染症
305脉搏 脉搏短促者的寿命较短!?

307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忧郁症(Melancholia
正义感强的人容易罹患
 
Focal Point:请小心地使用抗忧郁剂
 
研究指出,当脑部的血清素等神经传导物质失衡,即会罹患「忧郁症」。患者天生的性格、遗传、压力、身体要素(疾病及荷尔蒙分泌的变化)等常常都是导致忧郁症缠身的原因。
 
忧郁症的症状包括:心情急遽低落、对兴趣缺乏关心、感到过度的罪恶感、思考能力降低等。除此之外,出现身体方面的症状也是其特征所在,亦有患者会因此有睡眠不足、头痛、眩晕、便祕、腹泻等症状。当身心方面的上述症状持续达两週以上时,则有罹患忧郁症的疑虑。
 
个性一丝不苟的人也较容易罹患忧郁症。正义感强烈、对工作热衷、完美主义者的人亦是罹患忧郁症的高风险族群。由于对自己过于苛刻,因而引发压力,并进一步演变为忧郁症。
 
除此之外,人生种种事件导致忧郁症的情形也并不少见。例如:痛失血亲、遭到公司解聘、罹患重病,乃至于生产、搬家、孩子离家自立等。人们也有可能因为某件事而突然罹患忧郁症。
 
当罹患忧郁症时,患者将会处于精神脆弱的状态,此时休养生息,调剂身心可说是相当重要。总而言之,患者需要悠哉地休息一阵子。
 
忧郁症也可透过药物治疗,疗程当中会使用SSRI(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NRI(血清张力素与正肾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剂),患者需持续服药至症状完全康复。接受药物治疗时,若是于疗程中停药,本来控制住的症状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因此有必须持续服药的难处。
 
而事实上,亦有论点指出,使用前述的抗忧郁剂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因此在使用上需抱持着一定程度的注意。或许静待忧郁症自然恢复会是较好的方法呢。
 
家人的职责在此时也相当重要。因为除了家人以外,没有人可以随时给予忧郁症患者支持。最坏的情形,忧郁症患者有可能会走向自杀一途,因此,温和且不厌其烦地守候在患者身边,这可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用户评价

评分

厚!家裡這本《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疾病X藥品X醫用語,實用的醫療小百科》,真的要好好給它推一下!我爸媽那輩子,生病了都只知道跑診所,問啥都說「醫生說了算」,問個藥名都霧煞煞。這次我買了這本,想說讓家裡長輩多少了解一下,結果他們比我還愛翻。 我媽前陣子常常抱怨肚子脹氣,看了醫生拿了藥,她就拿著藥盒在那邊看,但是藥品說明書寫的那些「抗膽鹼劑」、「作用於M受體」根本聽不懂,問我我也只能大概講個意思。結果她自己翻這本書,翻到「脹氣」的條目,裡面就把常見的脹氣原因、脹氣時可以怎麼緩解,還有她吃的這款藥的作用機制,用很生活化的方式解釋。像是寫到「藥品說明書上說的『抑制副交感神經活性』,簡單來說就是讓腸胃蠕動慢一點,減少產氣。」這種解釋,整個讓她豁然開朗,下次拿藥,她自己都會看,還能跟我討論一下。 還有一次,我阿公眼睛不太舒服,去醫院看眼科,醫生說了一堆「青光眼」、「眼壓升高」、「視野缺損」的專有名詞,阿公聽得一頭霧水,只知道眼睛有問題。我當時剛好在看這本書,隨手翻到「眼科疾病」的部分,裡面就把這些名詞都解釋得很清楚。例如「眼壓」的部分,它就形容就像輪胎打氣一樣,打太多胎壓會爆,眼睛裡面的眼壓太高,也會損害視神經。還有「視野缺損」,它用了「就像牆壁被挖洞一樣,有些地方看不到東西」來比喻,阿公聽了馬上就懂了。 最讓我驚豔的是,這本書裡面還有一些「醫用語」的解釋。以前我去醫院,很多醫生的術語我都聽不太懂,感覺自己好像是文盲一樣。現在有了這本書,像是「X光」到底是什麼原理,「MRI」跟「CT scan」有什麼不一樣,還有「病歷」裡面那些代碼代表什麼意思,都解釋得非常淺顯易懂。有一次陪朋友去體檢,醫生講到報告上的「肝功能指數GPT、GOT異常」,朋友聽了很緊張,我就翻了這本書,裡面有詳細解釋這些指數代表的意義,以及異常可能的原因。雖然書不能取代專業診斷,但至少能讓病人在接受醫療資訊時,不會那麼被動或害怕。 總之,這本書真的就是「小百科」三個字最好的寫照,而且是那種「看得懂」、「用得到」的小百科。我之前買過一些健康書籍,有些寫得太學術,有些又太過通俗,反而沒什麼深度。這本《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拿捏得剛剛好,圖文並茂,解釋清楚,而且涵蓋的範圍很廣,從常見的小毛病到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都有所提及。我現在就把它放在客廳的茶几上,有時候全家大小一起翻翻,互相討論,有時候自己遇到一些健康上的疑問,也能自己找答案。真的覺得,現代家庭,尤其是家裡有長輩的,真的都應該準備一本!

评分

這次入手《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疾病X藥品X醫用語,實用的醫療小百科》,真的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身為一個平常不太常生病,但又希望對自身健康狀況有一定的了解的人,這本書的內容安排,完全命中我的需求。 我個人特別喜歡書中關於「疾病X」的介紹。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醫學百科,而是非常貼近生活,以「常見症狀」和「生活情境」為切入點。例如,書中有一個章節是關於「眼睛不適」,裡面就詳細列出了眼乾、眼睛紅腫、視力模糊等不同症狀,並且針對每一種症狀,都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從單純的過敏、疲勞,到比較嚴重的眼疾,都做了說明。我上次因為長時間盯著電腦,眼睛很不舒服,翻到這本書,裡面關於「眼睛疲勞」的介紹,不僅解釋了原因,還提供了一些緩解的方法,像是定時休息、熱敷等等,我照著做之後,真的感覺好很多。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面關於「藥品X」的介紹,我覺得非常系統化。它不只告訴你藥品的名稱,更重要的是,它會從「藥物分類」、「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禁忌」等不同面向來解析。上次我因為咳嗽去看了醫生,醫生開了一種新的止咳藥,我回家後,習慣性地查了這本書。我發現,書裡對這類止咳藥的解釋,非常清楚,而且還提醒我,這種藥物可能會引起嗜睡,開車或操作機器時要特別小心。這讓我對這款藥物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能夠掌握使用的安全。 還有,書中對於「醫用語」的解釋,真的做到了「化繁為簡」。我平常在新聞或網路上,常常會看到一些醫療相關的專有名詞,但總是不太了解。例如,「抗生素」這個詞,大家都會用,但它到底是什麼?書裡就用很生動的比喻,像是「對抗細菌的戰士」,解釋了抗生素的作用,以及為什麼不能隨意濫用。這種深入淺出的說明,讓我對這些醫學術語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不再感到陌生。 總之,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和「易讀性」。它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健康狀況。它不是讓你變成醫生,但它讓你能夠更聰明、更有信心地去面對和處理健康問題。我認為,這是一本真正能為家庭健康加分的書籍,非常推薦給所有注重健康、希望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佳照顧的人!

评分

我必須說,《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疾病X藥品X醫用語,實用的醫療小百科》這本書,絕對是我最近買到最「有用」的實體書了!以前總覺得醫學是很遙遠、很專業的領域,但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的想法。 我最喜歡書中「疾病X」的講解方式,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病理學描述,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症狀」開始,然後逐步引導讀者去了解可能的原因。例如,有時候皮膚會突然出現一些紅疹,以前我只會想說「可能是過敏」,但翻了這本書,才發現紅疹的原因真的很多,有可能是接觸性皮膚炎、濕疹,甚至是某些內科疾病的表現。書裡把這些可能性都列了出來,並且用清晰的文字說明,就算是我這個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也能夠大致分辨。 而且,書裡面關於「藥品X」的介紹,我認為是它最大的亮點之一。它不只列出藥品的名稱和成分,更重要的是,它會詳細解釋藥品的「作用機制」,像是「這個藥物是如何抑制發炎反應的」,以及「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以及發生時該怎麼辦」。有一次,我感冒去看醫生,拿了幾顆藥,其中有一種藥,我之前從來沒吃過。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查了一下,發現書裡對這種藥物的解釋,和醫生講的非常吻合,而且還額外提醒了一些我沒注意到的事項,像是「服藥期間避免飲酒」。這樣讓我吃藥吃得更安心、更有效。 另外,書中對於「醫用語」的解釋,真的非常到位!以前去醫院,醫生說的「抽血檢驗」、「影像學檢查」,我總是聽得似懂非懂。現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抽血」可以檢查哪些項目,而「影像學檢查」又包含了哪些種類,像是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等等,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這種對醫療術語的具體解析,大大提升了我對醫療資訊的理解能力。 我覺得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就在於它打破了資訊的壁壘。它讓普通讀者也能夠有機會接觸到、理解到、並且運用到這些重要的醫學知識。它不是讓你成為醫療專家,但它讓你能夠更主動、更有意識地去照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真心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非常實用!

评分

這本《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疾病X藥品X醫用語,實用的醫療小百科》絕對是我近期買到最超值的一本書了!平常我們生活忙碌,就算身體有點不適,也很少有時間仔細去研究。這本書就像是一個隨身的醫療顧問,隨時都能查閱。 我最常遇到的情況就是,小孩感冒發燒,跑了幾次診所,拿了幾種不同的藥。但是每次拿到的藥,成分都不一樣,劑量也不盡相同。以前我都是憑醫生的指示,直接餵藥,但心裡總是有點不安,不知道這些藥物到底是什麼,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這本書裡有一個專門的「藥品篇」,裡面把很多常見的藥物都做了介紹,像是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等。它不只列出藥品的成分,還會解釋它的作用機制,像是「退燒藥主要是透過抑制體內的發燒物質來降低體溫」,這比單純的「退燒」二字來得更有幫助。 而且,書裡面還有很貼心的「兒童用藥」的提醒。像是某些藥物不適合兒童,或者需要劑量調整。這對我這種新手媽媽來說,真的是救星!有一次,小孩的感冒藥吃完了,但還沒到回診時間,我剛好在翻這本書,看到裡面對於「兒童感冒處理」的建議,以及一些「居家護理」的方法,就自己在家裡先幫小孩做了一些舒緩,直到回診。這樣不僅省去了不必要的醫療開銷,也讓我對小孩的健康狀況更有掌握。 另外,書裡對「疾病X」的介紹,我覺得非常實用。它不是那種把疾病的病理學講得很深入,而是從「症狀」開始,列出可能有哪些疾病會引起這些症狀。例如,家裡長輩偶爾會出現頭暈的情況,我們以前都只覺得是老化,但翻了這本書,發現頭暈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耳石脫位,也有可能是貧血,甚至壓力過大。這讓我們開始更留意長輩的其他身體狀況,並且在就醫時,能提供醫生更精確的資訊,而不是僅僅說「頭暈」。 我覺得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嚇唬人,而是用一種「科普」的心態來介紹醫學知識。它告訴你,有些狀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些則需要提高警覺。而且,書中關於「醫用語」的解釋,真的非常到位。以前聽到醫生說「心電圖」、「超音波」,總覺得很神秘,現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些檢查大概是什麼原理,以及檢查出來的結果可能代表什麼。這讓我們在跟醫生溝通時,更有自信,也更能理解醫生的診斷。總之,這本真的值得家家戶戶都入手一本!

评分

我必須說,《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疾病X藥品X醫用語,實用的醫療小百科》這本書,是我近期買過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身為一個對健康議題稍微有點關注,但又不是專業醫護背景的讀者,我總覺得在醫院或診所裡,很多時候醫生講的術語,我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點聽不懂。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了解決我這種「資訊落差」的痛點。 我最喜歡書中「疾病X」的編排方式。它不是按照字母順序或是疾病的嚴重程度來分類,而是以「症狀」和「常見疾病」為出發點。例如,如果你最近常常覺得疲倦,書裡就會列出可能導致疲倦的原因,像是睡眠不足、貧血、甲狀腺問題,甚至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然後針對每一種可能的原因,再進一步解釋其症狀、好發族群、以及大致的處理方向。這種「由果導因」的介紹方式,對我這種沒有醫療背景的人來說,非常容易理解和套用。 更難得的是,書裡面對於「藥品X」的介紹,真的非常有條理。它不只列出藥品的名稱和成分,更重要的是,它會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藥品的「作用機制」、「常見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舉個例子,上次我拿到一顆新的止痛藥,裡面有一項副作用寫著「腸胃道不適」。我之前就只是聽過,但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翻了這本書,它就解釋說,這類藥物可能會刺激胃壁,導致噁心、胃痛,建議飯後服用。這種具體的說明,讓我能更清楚地知道該如何服用藥物,以及出現什麼情況時需要警惕。 另外,書中關於「醫用語」的解釋,也讓我受益匪淺。以前去醫院,聽到醫生說「X光片顯示骨骼密度偏低」,我只知道骨頭不太好,但具體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影響,我就不清楚了。現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骨密度」代表的是骨骼的堅固程度,而「低骨密度」可能預示著骨質疏鬆的風險。這樣的知識,讓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有動力去改善。 我認為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提供了一個「知識的橋樑」。它沒有取代醫生的專業診斷,但它讓讀者能夠更主動、更有參與感地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它降低了醫學知識的門檻,讓一般民眾也能夠更聰明地獲取和運用健康資訊。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絕對是現代家庭必備的「健康指南」,不僅方便查閱,而且內容紮實,絕對值得推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