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葡萄酒地图(全新修订第七版)

世界葡萄酒地图(全新修订第七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葡萄酒
  • 葡萄酒地图
  • 世界葡萄酒
  • 品酒
  • 葡萄酒产区
  • 葡萄酒指南
  • 饮酒
  • 旅行
  • 美食
  • 葡萄酒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美丽、精彩而历久弥新的书。
  精确细致的地图、专业洗鍊的文字、幅幅动人的照片,
  组成这本令人无法抗拒的葡萄酒书。」
  《独立报》(INDEPENDENT)

  「当葡萄酒世界以指数变化的速度转动,
  你当然不能错过本书的最新版本。」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

  「Hugh Johnson 与 Jancis Robinson,
  是葡萄酒作家中的波尔多和布根地。」
  《泰晤士报》(The Times)

  1971年首次出版,
  长销四十余载,
  累积超过四百五十万册;

  2015年全新修订第七版,
  两位大师梦幻团队历时六年修改,
  地图、照片、酒标全数更新,
  最新产区变化、一手深入观察、全面专业视野,
  所有葡萄酒读者必须升级、值得收藏的经典参考书。

  1971年,《世界葡萄酒地图》首次出版,是第一本告诉读者葡萄园位在全球何处的葡萄酒书,被誉为最权威且不容错过的经典。在全球气候变迁、酿酒技术转换、世界饮食文化与潮流转向之下,今日的葡萄酒世界正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进化、成长,本书在将近五十年后的今天,经过第七次蜕变,以综观全球的角度,细数原有产区的变化与新兴产区崛起,述说影响葡萄酒最重要的精髓──源自何方。

  世上公认为经典的葡萄酒书寥寥可数,而首次出版于1971年的《世界葡萄酒地图》,其经典地位无庸置疑。在酒评家间更是一本不可或缺与权威的葡萄酒工具书。这本全新修订第七版,将带领对本书不陌生的老朋友与新加入的读者,进入全新风貌的葡萄酒世界。

  自上一版于2007年出版至今的这段时间内,葡萄酒世界的改变难以计数。气候的变迁、酿酒技术的转变、潮流的转向,以及葡萄树扎根的位置等等,过去几年的种种重大变化,都在这次版本一一记述。

  当我们所熟知的国际葡萄品种,渐渐不再是目光的焦点,许多较不知名、稀有的当地原生品种,却在同时逐渐带起一股风潮。今日,最能展现当地风土的葡萄酒再次站上前线。《世界葡萄酒地图》将带你直接深入各地地理状态,了解一瓶瓶葡萄酒背后诉说的风土。

  在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下,许多较为冷凉产区的重要性逐渐升高。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崛起,不单是以消费大国的身分,更拥有众多不容轻忽的葡萄酒农与酿酒厂。

  《世界葡萄酒地图》这次改版,不仅在制图方式精进,更蒐罗了多达215幅珍贵地图。许多目前生气蓬勃的产酒地区,如克罗埃西亚海岸区、乔治亚的Khaketi、纽西兰的Canterbury、南非的Swartland、美国的维吉尼亚州北部,以及中国的宁夏,都是本书首次纳入当地地图并详细描述的区域。

  葡萄酒世界中最令人崇敬的葡萄酒作家双人组,Hugh Johnson与Jancis Robinson,再度联手打造经典,相信所有热爱葡萄酒的读者,都难以抗拒本书的魅力。

专业推荐

  葡萄酒证照现今在亚洲红透半边天,众人对葡萄酒资讯求知若渴。即便无法亲自走访各产区,却能跟着《世界葡萄酒地图》一起卧游全世界。增添许多新兴重要产区的第七版,内容广泛而详尽,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书。──葡萄酒文字工作者暨WSET认证讲师 王琪

  即使是在这个GPS与Google Map盛行的时代,《世界葡萄酒地图》仍然是通往葡萄酒国度无可或缺的最佳装备。──葡萄酒专职作家 林裕森

  没有人会质疑本书在葡萄酒界的宝典地位,不过就算是圣经,也会随着语言的演进而改版。世界在变,葡萄酒也在变,你需要最新版本的地图协助更新头脑里的图资,以免迷失在茫茫酒海。免插电,免上网,一书搞定图资升级。──布根地认证讲师暨 Tastevin 品酒骑士 温唯恩

  《世界葡萄酒地图》第七版更加精进了。不只增加了如西西里岛现下火红的埃特纳火山产区描述与地图,也没忘了讨论澳洲新兴产区摩宁顿半岛的优质黑皮诺与夏多内。葡萄酒知识的与时俱进,就靠这一本!──葡萄酒专职作家 刘永智

  (依姓氏笔划排列)
《环球风味探索:当代美食潮流与食材前沿指南》 图书简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时代,味蕾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拓宽。本书,《环球风味探索:当代美食潮流与食材前沿指南》,并非一本单纯的菜谱集,而是一部深度剖析二十一世纪餐饮生态、聚焦前沿食材运用与烹饪哲学的著作。它旨在为美食爱好者、专业厨师以及所有对食物背后的文化与科学着迷的读者,提供一张描绘当代全球风味版图的全新地图。 第一部分:风味之潮:解析全球餐饮的脉动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当前席卷全球的几大核心餐饮趋势,着重分析了它们兴起背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动因。 一、可持续性与“零浪费”哲学在厨房中的实践: 我们不再满足于食材的感官愉悦,更关注其来源与生命周期。本章详细介绍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透明化链条,探讨了“从根茎到叶梢”的完整利用技术,包括利用果皮制作发酵饮品、用骨头熬制高汤的精密配方,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保存技术延长食材的货架期,从而减少食物浪费。特别关注了循环烹饪(Circular Cooking)在高端餐饮中的应用案例。 二、植物基革新与蛋白质的未来: 随着健康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提升,植物基食品已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是主流趋势的强力驱动者。本书超越了简单的素食介绍,重点剖析了新一代植物蛋白的科学突破——如发酵蛋白、精确发酵技术(Precision Fermentation)在模拟肉类质地和风味上的进展。我们考察了不同地域的传统“非肉类”主食,例如南美的藜麦、非洲的芬豆(Fonio)以及亚洲的发酵豆制品,如何被重新诠释和高端化。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风味融合(Fusion 2.0): 现代融合菜已超越了简单的“东西方碰撞”。本章聚焦于“微观地域性”的融合,即探讨某一特定地区(如北欧的腌渍技术)如何与另一个遥远地域(如日本的鲜味提取)进行精妙结合。我们分析了“风味桥梁”的构建,通过对酸、甜、苦、咸、鲜五味的跨文化解构,展示如何用熟悉的调味品重塑陌生的食材,创造出既有文化根源又不失新意的菜肴。 第二部分:前沿食材档案:从实验室到餐盘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资料库,系统性地介绍了当下最受关注、最具潜力的前沿食材,揭示了它们的营养价值、种植挑战与烹饪潜力。 一、超级谷物与古老作物的复兴: 重点介绍了藜麦、苋米、斯佩耳特小麦(Spelt)等在营养密度上超越传统小麦和大米的作物。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成功种植这些作物,并提供了利用这些谷物制作面包、面食甚至替代米饭的专业技术。 二、海洋的馈赠:可持续水产养殖与藻类科学: 探讨了深海捕捞的局限性,转而介绍垂直农场(Vertical Farming)概念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对贝类和特定鱼类的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更具前瞻性的是,我们对海藻和微藻(如螺旋藻、小球藻)的深度挖掘,分析了它们作为营养补充剂和天然着色剂、增稠剂的无限可能,并附有如何将其融入日常酱汁和面糊的实操指南。 三、微生物的力量:发酵艺术的科学化: 发酵不再仅仅是泡菜和酸奶。本章深入探讨了“微生物组”在提升食物风味深度上的作用。从传统的日本米麴(Koji)到西方的天然酵母培养,我们详尽记录了不同微生物菌群如何影响氨基酸的释放和风味的复杂化。书中提供了如何构建自己的微生物“风味库”的步骤指南,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发酵产物来提升肉类腌制、蔬菜保存和饮品制作的复杂度。 第三部分:烹饪技艺的演变:现代厨房的工具与思维 本部分着眼于技术如何重塑烹饪的本质,关注精确性、效率与风味提取的极限。 一、低温慢煮的进阶应用(Precision Cooking): 探讨了真空低温烹饪(Sous Vide)在传统食材之外的应用,例如如何用精确控制的温度来优化蔬菜的淀粉转化,或是对坚果进行“风味强化”处理。书中详细阐述了温度曲线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提供了不同食材的最佳温度-时间参数表。 二、烟熏与烘烤的数字化: 现代烟熏技术不再依赖木材的随机燃烧,而是依赖精确控制的木屑颗粒和温度。本章介绍了冷熏、热熏与“电子烟熏”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烟雾中的关键分子(如愈创木酚)来调配特定风味的“烟雾特征”。烘烤方面,则关注对流、辐射和传导热的平衡艺术,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烤箱实现米饭、肉类外壳和内部熟度的完美统一。 三、萃取与浓缩的艺术: 现代烹饪追求风味的极致纯粹。本书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如利用二氧化碳提取柑橘油)、分子蒸馏(用于分离和纯化香气化合物)等尖端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可在家用或小型专业厨房中尝试的简化版本——例如,利用高压萃取制作超浓缩的草本精油和风味水。 结语:面向未来的餐桌 《环球风味探索》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读者对食物的无限好奇心。它提醒我们,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历史、科学与创新。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风味的探索永无止境,而这本书正是您手中最前沿的指南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Hugh Johnson


  继《葡萄酒》(Wine)出版后,Hugh Johnson便在葡萄酒作家间担任引领角色,如今已迈向第四十八年。《世界葡萄酒地图》(The World Atlas of Wine,积木文化出版)、《Hugh Johnson的葡萄酒指南》(Hugh Johnson’s Wine Companion,现已出版至第六版)、1977年首次出版并每年更新的《Hugh Johnson葡萄酒随身宝典》(Hugh Johnson’s Pocket Wine Book,积木文化出版)、《葡萄酒的故事》(The Story of Wine,好读出版),以及他的回忆录《未封瓶的人生》(A Life Uncorked),全都是他的畅销书籍。的确,他的《Hugh Johnson葡萄酒随身宝典》便是全球最畅销的葡萄酒年鑑。他的文字不仅专业、旁征博引,而且幽默风趣,复杂难解的葡萄世界,在他手中变得十分可亲,这独到的写作方式为他赢得遍布全球的众多书迷。

  他的《全球的树》(International Book of Trees)、《园艺的原则》(The Principles of Gardening),以及三十六年来固定的园艺专栏写作,也为他带来另一批忠实的读者。2011年,《树:一场生命的旅程》(Tree: A Lifetime’s Journey)一书获选为英国园艺媒体公会的年度最佳书籍,其法文版亦获选为2012年Prix Redouté的最佳园艺书籍。

  至今,Hugh Johnson的书籍已经销售超过一千六百万本。2003年,他荣获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位(Chevalier of the 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2007年,更因其对酿酒与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获颁大英帝国勋章(OBE)。

  相关着作:《Hugh Johnson葡萄酒随身宝典》

Jancis Robinson

  拥有国际级高知名的Jancis Robinson,所着书籍获奖无数,包括相当成功的《牛津葡萄酒指南》(Oxford Companion of Wine, 1994, 1999, 2006),与《酿酒葡萄》(Wine Grapes, 2012),两本都是在葡萄酒世界创下里程碑的巨着。Jancis Robinson 也是全球发行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葡萄酒专栏作家与记者。他的网站(www.JanicisRobinson.com)固定每日更新,订阅范围超过一百个国家,更在2010年的Louis Roederer国际葡萄酒作家大奖中,获得年度最佳葡萄酒网站。

  《今日美国报》:「一位只要开口说话,便能让人在葡萄酒世界尽兴畅饮的女人」;《花花公子》(Playboy):「我们最爱的葡萄酒作家」。1984年,Jancis Robinson荣获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资格,也是第一位获取该资格的非葡萄酒业界人士;2003年,获颁大英帝国勋章(OBE);2010年,荣获法国农业功勋军官勋位(Officer of the Ordre du Mérite Agricole)。并于2012年1月起,担任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 WSET)的荣誉理事长。

  相关着作:《美国葡萄酒全书》

译者简介

王琪


  大学唸英文系,研究所唸行销,拥有多年媒体公关经验。在担任法国食品协会专案经理时期接触葡萄酒,2005年移居伦敦后为《品醇客》(Decanter)葡萄酒杂志中文版担任翻译,2006年在Wine & Spirits Education Trust(WSET)伦敦总校取得L3高级葡萄酒与烈酒证书,现在WSET L4 Diploma的最后预备阶段。翻译之余,现亦为台湾酒讯杂志欧洲特派员、英国 网站葡萄酒编辑、伦敦酒之城葡萄酒讲师。热衷于研究有机农耕与自然动力种植法,也把伦敦自家后花园当做「实验葡萄园」;梦想有朝一日成为有机酒农。

林裕森

  以葡萄酒为专业的自由作家。巴黎第十大学葡萄酒经济与管理硕士、法国Suze-la-Rousse葡萄酒大学专业侍酒师(Sommelier Conseil)文凭、东海大学哲学系。原本念的是哲学,却一头栽进葡萄酒的世界里,林裕森自况为「逐美酒佳餚而居」的「游牧型」作家,在地球上迁徙流荡,四处探寻那些在人与土地的交会之下,经过时间的沉积才淬鍊而成的难得美味。

  主要着作包括:《酒瓶里的风景:布根地葡萄酒》、《西班牙葡萄酒》、《葡萄酒全书》、《城堡里的珍酿:波尔多葡萄酒》、《欧陆传奇食材》、《开瓶:林裕森的葡萄酒饮记》(积木文化);《美馔巴黎》(大地地理);《弱滋味》(水滴文化)。

  林裕森部落格:www.yusen.tw

温唯恩

  辅仁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系(今餐旅管理学系)毕业,法国Suze-la-Rousse葡萄酒大学专业侍酒师(Sommelier Conseil)文凭,布根地葡萄酒公会(BIVB)国际认证讲师,2013年再赴布根地进修成为进阶资深讲师,同年受勋为布根地 Tastevin 品酒骑士。法国食品协会(SOPEXA)讲师,着有《法国葡萄酒翻译词解》实体书与线上版、《世界葡萄酒地图》第六版翻译、《SOPEXA 法国葡萄酒》审定。Chez Famiwy 饮食宅记成员:famiwy.com

刘永智

  法国Suze-la-Rousse葡萄酒大学专业侍酒师(Sommelier Conseil)文凭,曾于多家专业葡萄酒进口商服务多年,多次应邀于国际酒展中担任评审,目前也为国际葡萄酒与烈酒记者暨作家协会(FIJEV)成员。着有《顶级酒庄传奇》、《顶级酒庄传奇2》、《顶级酒庄传奇3》(即将出版)、《觅蜜,一个侍酒师的蜂蜜追寻》,译有《舌尖上的嘉年华》、《锅里的秘密》。另曾担任《百万红酒传奇》、《时髦女性的社交品酒入门》两书的审校。品酒笔记专属网站「Jason’s VINO」:jasonsvino.com

图书目录

前言 6

概论 8
远古世界与中世纪 10
现代葡萄酒的演化 12
酿酒葡萄 14
国际葡萄品种 16
地区性葡萄品种 18
葡萄酒与气候 20
风土条件 22
在葡萄园中酿出葡萄酒 24
在酒窖中酿造葡萄酒 26
橡木桶与使用法 30
葡萄酒的封瓶 31
葡萄酒庄图解说明 32
葡萄酒与时间 36
享受喝葡萄酒的乐趣 38
葡萄酒的品饮与讨论 40
葡萄酒的世界 42

法国 44
布根地 48
金丘区 50
伯恩丘区:松特内 53
伯恩丘区:梅索 54
伯恩丘区:伯恩 56
夜丘区:夜圣乔治 58
夜丘区:哲维瑞-香贝丹 60
夏隆丘 62
马贡区 63
普依-富塞 65
薄酒来 66
薄酒来优质村庄 68
夏布利 69
夏布利中心地带 70
香槟 72
香槟的中心地带 74
波尔多 76
波尔多:品质的要素 78
梅多克北部 80
圣艾斯台夫 82
波雅克 84
圣朱里安 86
梅多克中部 88
玛歌与梅多克南部 90
格拉夫与两海之间 92
贝沙克-雷奥良 94
索甸与巴萨克 96
波尔多右岸地区 98
玻美侯 100
圣爱美浓 102
法国西南部产区 106
多尔多涅区 109
罗亚尔河谷地 110
安茹 112
梭密尔 113
希浓与布戈忆 114
梧雷与蒙路易 115
松塞尔与普依 116
阿尔萨斯 118
阿尔萨斯的中心地带 120
隆河北部 122
罗第丘与恭得里奥 124
艾米达吉 126
隆河南部 128
隆河南部中心地带 130
教皇新堡 132
西隆格多克 134
东隆格多克 136
胡西雍 138
普罗旺斯 140
邦斗尔1 42
科西嘉岛 143
侏罗 144
萨瓦 145

义大利 146
义大利西北部 150
皮蒙区 152
巴巴瑞斯柯 154
巴罗镂 156
义大利东北部 158
铁恩提诺 160
上阿第杰 161
维罗那 162
弗里尤利-维内奇亚-朱利亚 164
义大利中部 166
马雷玛 168
奇扬替 170
蒙塔奇诺 173
蒙铁布奇亚诺 174
翁布里亚 175
义大利南部 176
西西里 178
萨丁尼亚 180

西班牙 181
下海湾 186
西班牙西北内陆区 187
斗罗河岸 188
多罗和胡耶达 190
那瓦拉 191
利奥哈 192
加泰隆尼亚 194
普里奥拉 196
安达鲁西亚:雪莉酒乡 197

葡萄牙 200
青酒 204
斗罗:波特酒乡 205
波特酒的酒商与酒窖 209
巴拉达与唐产区 210
里斯本与塞图巴尔半岛 212
阿连特如 213
马得拉 214

德国 216
阿尔 220
摩塞尔 221
萨尔 222
中摩塞尔:皮斯波特 224
中摩塞尔:贝卡斯特 226
那赫 228
莱茵高西部 230
莱茵高东部 232
莱茵黑森 234
法兹 236
巴登 238
弗兰肯 240

英格兰与威尔斯 243

瑞士 244
瓦莱州、沃德州与日内瓦州 246

奥地利 248
瓦郝河谷 250
克雷姆斯塔与坎普塔 252
布根兰 254

匈牙利 256
多凯 258
捷克与斯洛伐克 260
巴尔干半岛西部 261
克罗埃西亚 262
斯洛维尼亚 264
保加利亚 266
罗马尼亚 268
黑海地区 270
乔治亚 272
希腊 274
伯罗奔尼撒 276
土耳其 277
地中海东部 278

北美洲 280
加拿大 284
安大略省 285
太平洋西北部 286
威廉梅特谷 288
华盛顿州 290
加州 294
门多西诺与雷克 296
索诺玛北部 297
索诺玛南部与卡内罗斯 300
那帕谷地 302
拉瑟福德 305
奥克维尔 306
鹿跳区 307
湾区以南 308
谢拉山麓、洛代与三角洲 310
中部海岸 311
维吉尼亚州 314
纽约州 316
西南部各州 318
墨西哥 319

南美洲 320
智利 324
阿根廷 328

澳洲 332
西澳 337
玛格丽特河 339
南澳:巴罗沙谷 340
艾登谷 342
克雷儿谷 343
麦克雷伦谷及周围地区 344
阿得雷德丘 346
库纳瓦拉 347
维多利亚州 348
摩宁顿半岛 351
亚拉谷 352
塔斯马尼亚岛 353
新南威尔斯州 354

纽西兰 356
霍克斯湾 358
怀拉拉帕 359
马尔堡 360
坎特伯里 362
中奥塔哥 363

南非 364
康士坦夏 368
斯瓦特兰 369
斯泰伦博斯地区 370
开普南岸 372

亚洲 373
中国 374
日本 376

索引 378
地名索引 385
致谢 400

图书序言

前言

  以每六年更新一次版本的频率,在这四十二年间我们已经出到第七版了,这是否也反应了葡萄酒世界转变的频率呢? 我认为大概是如此吧。其他的艺术或工业的改变进程也许比较快一些。但种植一片葡萄园且获得成果,难免地需要多一些时间,至少五年,而评估其价值也一样是件急不得的事。即便如此,任何拥有或记得本书最早几个版本的读者,都将会因此最新版本所更改篇幅之巨大而惊讶不已。

  即使只是两、三版之前,例如,1990年代时,有谁会想到我们现在需要安地斯山脉或纽西兰南阿尔卑斯山脉等荒野坡地的等高线详细地图? 更料想不到的是,我们也绘制了中国葡萄酒厂的地图,虽然目前本书中的细节还不是非常详尽。是什么推动了葡萄酒世界看似停不下来的扩张? 正是我们,我们的渴求与好奇心,以及我们对更卓越的追求,都势必让葡萄酒世界快速发展。

  过去葡萄酒似乎颇符合常理地拥有文化上的限制。毕竟葡萄酒是一个欧洲现象。当欧洲人到别处定居,葡萄酒便跟随而至;当年唯有的问题是,这些在他处生产的葡萄酒是否与欧洲原产区的风味一致,虽然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的核心了。亚洲呢? 由伊斯兰所征服的世界很有可能是万年前全世界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地方,但不幸地,却因宗教戒律禁止涉足葡萄酒世界。再向更东方前去,无论从文化或种植条件角度而视,葡萄酒业的发展机会似乎更加渺茫。生活于远东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代谢酒精的问题,加上当地潮湿的季风也很难酿出上好年份的葡萄酒。

  虽然我们目前所知甚少,但过去几年的大新闻却是中国已经触及葡萄酒的重心,而且不只是有时完全不顾价格地消费,也正大规模地生产葡萄酒。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一个接着一个地开始酿造葡萄酒。

  确实,相较于现今科技导向世界中葡萄酒的交流与传播发展速度之快,葡萄酒的农业发展显得相对稳定。但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变数:「流行趋势」。流行能如此大幅度地影响个人对于食物和饮料的主观喜好,似乎是件有些怪异的事。但想想当我们站在如迷宫般复杂的葡萄酒标签、价格、品质与风格前,往往都需要一些准则与指引时,会出现所谓流行也就不会太奇怪了。

  当本书前一版(第六版)付印时,有两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气候变迁在第五版时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个趋势是差异化。以广泛的地区为葡萄酒命名已经不够,高价的顶级酒都以范围更小、位置更精确,以及可生产风格殊异且独特的土地为名。以前嘲笑风土理念的酿酒师,现在也开始充满期盼地努力追寻他们自己的风土条件。同时,葡萄酒市场上也开始要求不一样的品种。「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卡本内苏维浓(Cabernet Sauvignon)或夏多内(Chardonnay)」成为通行的流行语。因此,现在那些能选择品种的葡萄种植者不只研究他们的卡本内葡萄在那一区块有最佳的成熟度,也开始研究是否有其他品种能有更好的成果。自从六十年前加州不再使用波尔多(Bordeaux)或布根地(Burgundy)的名称为葡萄酒命名,葡萄品种主义、葡萄品种意识或想要品尝不同葡萄果实风味的慾望就不断地兴起与升高。在过去五到十年,这已经成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关于品种研究的成果。我的共同作者Jancis曾是最早察觉(也有可能是因她而生的)葡萄品种潮流的作家。她于1986年出版的《葡萄树、葡萄与葡萄酒》(Vines, Grapes & Wines)是第一本描述地球上各式各样酿酒葡萄品种的大众书。在将近三十年后,历经研究所有葡萄酒的其他各个面向出版了《牛津葡萄酒百科全书》(Oxford Companion to Wine),接着她又和另外两位作者一起发表《酿酒葡萄》(Wine Grapes)一书,书中详细介绍1,368种现今投入商业酿酒用途的葡萄品种。

葡萄园风景

  真实世界中的葡萄园风景比书中所描绘的葡萄园地图要大上非常多倍。葡萄园的数目也一样更为多样,同时地方性的少数品种也更受到喜爱与注重。然而,葡萄果实与土地之间有着最根本的连结,此独特的牵连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在地球上,无论是农产或工业生产的任何产品都没有像葡萄酒这般,价值如此直接精确地与所生长与酿造的土地关连在一起。只有葡萄酒在市场上销售时会标示出葡萄园、农场或至少原产县市,并以此做为自介的名片。

  本书的工作就在于追查爬梳这些葡萄酒名片的意义,以及其酿成葡萄酒的价值。在出版了四个版本之后,我做了此生最聪明的决定,邀请Jancis一起合作完成新版的任务。她比我年轻,比我更加适任(她拥有葡萄酒大师资格[Master of Wine])。她现在比我更常旅行,也品尝更多的葡萄酒,透过她的网站、出版的书籍与文章以及高效率的团队,放眼整个葡萄酒世界,从来没有人像她如此的博学且具影响力。

  我扮演什么角色呢? 保持距离地扮演监督的角色。有时也在文体风格上当评判者。在编辑过程中对持续发生的惊奇启发提出质疑。当然,我也担任赞赏者。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要扮演这本书开创者的角色。我也要感谢所有为这本书贡献心力和积极参与的伙伴:Jancis最亲密的工作伙伴Julia Harding;分别负责电脑绘制地图与监督的Allison Walls和Alison Ewington;收集葡萄酒标和承担诸多编辑挑战的Priscilla Reby,以及最重要的,一直在Mitchell Beazley出版社担任领头工作的Gill Pitts,她认真追踪所有的细节与发展过程,将我们完成的内容恰如其分地编辑成书,在相当紧迫的工作时程中,她巧妙地引导我们在最佳的气氛中完成工作。

  作者通常都会习惯感谢他们的合作伙伴、谄媚出版商,并自称对书中的错误负责再接受众人的掌声。做为历来最幸运的葡萄酒地图集作家,在此,我再补增一分感谢声明给帮助我们的人,你,我们的读者。因为是你们的好奇心、求知的热忱、对葡萄酒的热情,以及追寻细节的炯炯双眼,让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就是為我這種對葡萄酒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浩瀚的產區和品種搞得暈頭轉向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一拿到手,就被它厚實的質感和精美的設計所吸引,迫不及待地翻開,然後就一頭栽進了葡萄酒的知識海洋裡,差點忘了時間。 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真的貫徹了「世界」這個概念。它不僅涵蓋了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些傳統的葡萄酒強國,還深入探討了德國、奧地利、葡萄牙這些迷人的歐洲國家。更不用說,它對新世界產區的介紹也是相當全面,從北美到南美,從澳洲到紐西蘭,甚至是亞洲新興的葡萄酒產區,書中都有詳盡的篇幅。這讓我感覺,自己真的能一次性掌握全球葡萄酒的發展脈絡。 書中對於每個產區的介紹,都非常系統化。它會從地理位置、氣候、土壤這些基礎條件開始說起,然後深入探討當地的歷史、文化、釀酒傳統,以及最重要的,當地的特色葡萄品種。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充滿想像力的文字,描述著每一種葡萄的特性,例如,它會說格納希就像一位熱情洋溢的舞者,而黑皮諾則像是一位溫柔內斂的詩人。這種描述,瞬間就把我帶入了品飲的情境,讓我更能理解不同葡萄酒的風味來源。 我特別喜歡它在描述各個產區時,都會附上精美的地圖,而且地圖上的標示非常詳細。從大的產區範圍,到重要的子產區,甚至是一些知名的村莊和葡萄園,都一目了然。這對於像我這樣,有時候想深入了解某個特定產區,或是想規劃葡萄酒旅遊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實用了。我甚至可以根據地圖上的資訊,去預想不同產區葡萄酒的風格,讓我的品飲體驗更有層次。 這本書的資料更新速度也讓我印象深刻。第七版,光是看到它涵蓋了許多近幾年才開始嶄露頭角的產區,就知道作者團隊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去追蹤葡萄酒世界的最新動態。這對於我這種希望不斷學習、跟上潮流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葡萄酒品鑑會,其中有一款來自南非的希哈(Syrah),酒體飽滿,果香濃郁,還帶有一點點胡椒的辛辣感,讓我印象深刻。回家後,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南非的產區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斯泰倫博斯和帕爾產區的希哈,是如何因為當地溫暖乾燥的氣候和豐富的土壤,而能夠釀造出如此有力量且風味複雜的葡萄酒。讀完後,我真的覺得自己對那款酒的理解又更深一層了。 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知識,它更像是開啟了一扇扇通往葡萄酒世界的大門。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自己熟悉的產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現在每次去葡萄酒商店,都會習慣性地翻翻這本書,然後再去挑選,讓我的選酒更有方向,品飲也更加有憑有據。 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闡述。它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會呈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迷人魅力。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圖片豐富、文字清晰,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即使是像我這樣,平時不太喜歡長時間閱讀的人,也能被它深深吸引,並樂在其中。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認為所有葡萄酒愛好者都應該擁有的書。它不僅提供了最權威、最全面的葡萄酒知識,更點燃了我對這個迷人世界的無限熱情。強烈推薦給所有渴望探索葡萄酒奧秘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就是一本給葡萄酒愛好者們的「聖經」!我收到這本書的那天,簡直像個孩子拿到新玩具一樣開心,迫不及待地就開始翻閱。它提供的資訊量真的太龐大了,而且完全不是那種死板的數據堆砌,而是用一種很故事性的方式,帶你走進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產區。 我特別喜歡它對於每個產區的歷史背景的介紹。例如,它會講述法國波爾多的梅鐸地區,是如何因為地理位置和河流運輸的便利,而成為重要的葡萄酒貿易中心;或是南非的斯泰倫博斯,又是如何從早期殖民地的農業轉型,發展出獨特的葡萄酒產業。這種結合歷史人文的介紹,讓我覺得品飲葡萄酒,不只是在喝一杯液體,更是在品味一段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書裡面對葡萄品種的描述也相當細緻。它不只會列出品種的名稱,還會深入分析它的基因特徵,以及在不同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的表現。舉例來說,它會解釋為什麼卡本內蘇維濃在溫暖的產區,例如加州納帕谷,能夠發展出濃郁的果香和紮實的單寧,而在較涼爽的產區,如智利的中央山谷,則會展現出更為精緻的口感。這種科學與藝術結合的解釋,讓我對葡萄酒的風味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非常欣賞它在地圖上的標示。每一張地圖都清晰地標示出重要的產區、子產區,甚至是知名的酒莊。這對於像我這樣,常常想了解一瓶酒的出處,或者想規劃下次旅行時,要拜訪哪些酒莊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實用了。我甚至可以根據地圖上的標示,去預想不同產區葡萄酒的風格,提前做好功課,讓我的品飲體驗更加豐富。 而且,這本書的修訂版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它收錄了很多新興的葡萄酒國家和地區,例如中國的寧夏,或是加拿大的尼加拉瀑布產區,都讓我覺得非常驚喜。這也代表了葡萄酒的世界正在不斷地擴展和演變,而這本書,則能帶我跟上這些最新的發展。我不用再費心去尋找零散的資料,這本書就像一個集大成者,把所有重要的資訊都整理好了。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葡萄藤的種植和釀造過程的詳細說明很感興趣。它會介紹不同地區獨特的種植方式,例如一些需要依靠手工採摘的陡峭坡地,或是利用先進技術來控制溫度的現代化葡萄園。同時,對於發酵、陳釀等過程的解釋,也讓我覺得很受啟發。它讓我明白,一杯葡萄酒的誕生,是經過多少人力的付出和自然的恩賜。 這本書不只是提供知識,更是一種引導。它鼓勵我去探索、去嘗試。每一次翻閱,我都會發現一些新的、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葡萄品種或產區,然後就忍不住想去市場上尋找,親自品嚐。這種被激發的好奇心,讓我的葡萄酒之旅充滿了驚喜和樂趣。 我對書中那些關於氣候變化對葡萄酒產區影響的分析也印象深刻。它會討論到,隨著氣候的改變,一些傳統產區可能面臨新的挑戰,而一些過去不被看好的地區,卻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種前瞻性的分析,讓我對葡萄酒產業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棒,圖片豐富、文字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即使是像我這樣,平時不太喜歡看書的人,都能被它深深吸引。它讓我感覺,葡萄酒的世界,原來可以如此多姿多彩,如此引人入勝。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它不僅能夠豐富我的葡萄酒知識,更能提升我對生活品味的追求。如果你跟我一樣,對葡萄酒充滿了熱情,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本精彩的巨著!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是我近期最滿意的購書經驗了!我一直對葡萄酒充滿熱情,但每次面對琳瑯滿目的酒單,總覺得自己知識不足,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從最基礎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講起,然後層層深入到各個產區的歷史、文化、特色葡萄品種、釀酒工藝,甚至連葡萄酒法規都有詳盡介紹。這種系統性的編排,讓我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茫然,反而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書中的地圖絕對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亮點!每一張地圖都設計得非常精緻,標示得清晰明瞭,從大的產區到小的子產區,甚至是知名的葡萄園,都一應俱全。這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善了!我現在每次看到一張產區地圖,腦海中就能浮現出那裡葡萄酒的風格,這對我以後選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而且,書中對葡萄品種的描述,更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它不只是簡單列出品種名稱,而是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各種品種的香氣、口感、特色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它形容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成熟穩重的紳士,帶著黑醋栗的香氣;而黑皮諾則像是溫柔細膩的少女,散發著櫻桃的芬芳。這種描述,瞬間就把我從文字中拉出來,讓我彷彿能親自品嚐到那些美酒。 這本書的更新程度也讓我讚嘆不已。第七版,這代表著它經過了不斷的打磨和完善。我看到書中涵蓋了許多近年來才開始受到關注的新興產區,甚至是亞洲地區的葡萄酒發展,這對於我這種希望緊跟葡萄酒世界最新動態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訊。 我記得有一次,我剛好買到一瓶來自美國納帕谷的卡本內蘇維濃,覺得味道非常醇厚,果香濃郁。回家後,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納帕谷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卡本內蘇維濃是如何因為當地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而釀造出如此飽滿、單寧紮實,並且帶有明顯黑醋栗和黑莓果香的葡萄酒。讀完後,我彷彿瞬間理解了那款酒的複雜層次感,品飲的樂趣也因此大大提升。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深刻剖析也印象非常深刻。它讓我明白,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卻能有如此千變萬化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深入探討,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迷人魅力。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葡萄酒的奇妙世界。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在品飲時,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樂趣。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葡萄酒的盲區,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啟發我們對生活品味追求的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會毫不猶豫推薦給所有葡萄酒愛好者的書籍。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熱愛。

评分

天啊,我前陣子才入手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說是全新修訂,我眼睛都快看花了,翻了好幾頁,真的覺得這本書的份量跟厚度,絕對值回票價!尤其我又是那種對葡萄酒有著濃烈好奇心,但又常常被琳瑯滿目的產區、葡萄品種搞得暈頭轉向的人,這本書根本就是我的及時雨,而且還是超大杯的! 從一開始翻開,我就被它那充滿質感的封面設計給吸引住了,感覺拿在手上就有種文青的氣息。翻到目錄,哇塞,那種系統性的編排,從地理位置、氣候、土壤,一路講到各個主要葡萄酒產區的歷史淵源、葡萄品種特性,甚至連各國的葡萄酒法規都有提及,簡直像是一本葡萄酒界的百科全書。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每個產區時,都會附上精美的地圖,並且清楚標示出重要的子產區和葡萄園。光是看著地圖,就能大概了解這個地方的葡萄酒風格會是怎麼樣的,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真的太友善了! 更別說它在描述葡萄品種的段落,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述,而是用非常生動、貼切的比喻,把不同葡萄品種的香氣、口感、陳年潛力都形容得淋漓盡致。像是提到卡本內蘇維濃,它會說它像是一位沉穩、有力量的大叔,帶著黑醋栗、雪松的香氣;而黑皮諾呢,則像是溫柔、細膩的少女,散發著櫻桃、玫瑰的芬芳。這種聯想,瞬間就把我從書本的文字中拉出來,讓我彷彿真的能聞到、嚐到那些美酒。 而且,這本書的資料更新速度真的很快。我之前買過一些舊版的葡萄酒書,很多資訊都已經過時了,但這第七版,光是看它提到的新興產區,或是某些產區的葡萄品種配種上的新變化,就知道作者團隊下了多少苦心。對於想要跟上葡萄酒世界的最新脈動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現在每次要去葡萄酒商店,都會翻一下這本書,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玩意可以嘗試,或是想了解一下店裡某瓶酒的背景故事,它都能給我最權威、最詳盡的解答。 我記得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品嚐一瓶勃艮第的黑皮諾,大家都覺得味道很難形容。我趕緊翻出這本書,找到勃艮第產區的介紹,書裡詳細描述了勃艮第黑皮諾獨特的礦石味、以及不同村莊(Climat)所呈現出的細微差異。我們對照著書裡的描述,竟然真的能辨識出那種迷人的泥土氣息和淡淡的紫羅蘭香,頓時覺得自己好像也變成葡萄酒專家一樣,品飲的樂趣瞬間提升好幾個層次! 這本書不只適合葡萄酒初學者,連我那些已經玩了幾年酒的朋友,都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是他們見過數一數二的。裡面對於一些比較冷門的產區,例如東歐、南美,甚至是亞洲新興的葡萄酒產區,都有相當詳盡的介紹,這點真的非常難得。很多市面上其他的葡萄酒書,通常都只會著重在傳統的歐洲產區,對這些新興力量的著墨較少。但「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卻能如此全面地涵蓋,我覺得這才是真正體現了「世界」這個概念。 我對裡面關於土壤和氣候對葡萄酒風味影響的篇幅尤其感興趣。書裡會深入探討,例如高海拔地區的葡萄,因為日夜溫差大,所以果實能保留更多酸度,釀出的酒也就更加清爽;或是靠近海洋的產區,海風能帶來濕潤和降溫,對葡萄的生長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些細節的解釋,讓我更能理解為什麼同一種葡萄,在不同地方卻能有如此截然不同的風味表現,也讓我對風土(Terroir)這個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每次拿起這本書,我都覺得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葡萄酒之旅。我可以跟著書中的文字,想像著在阿爾卑斯山脈下,葡萄藤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奮力生長,釀出風味獨特的冰酒;也可以想像著在地中海的陽光下,加那利群島上,人們如何利用火山土壤種植出充滿礦物感的馬爾維薩葡萄。書中的圖片,從葡萄園的風景、釀酒的場景,到各款葡萄酒的誘人色澤,都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親自去探訪這些美好的產區。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將看似複雜的葡萄酒知識,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但又不失專業的方式呈現出來。它不會用一堆術語把你嚇跑,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你進入葡萄酒的世界。而且,書中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你可以隨意翻到任何一個感興趣的產區,深入了解,也可以從頭開始,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於我這種有時候只想隨意看看,有時候又想鑽研一下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彈性非常大。 總之,如果你對葡萄酒充滿熱情,或者正計畫一趟葡萄酒主題的旅行,抑或是只是單純想增加一些生活品味,那麼「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絕對是你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啟迪心靈的詩集,每一次翻閱,都能讓我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新的發現和更深的讚嘆。我真心推薦給所有熱愛品味生活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是葡萄酒愛好者的「寶藏」!我拿到手的第一刻,就感覺到它沉甸甸的分量,隨之而來的是滿滿的知識感和專業感。我一直對葡萄酒充滿好奇,但總覺得自己像是個「門外漢」,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我打開了通往葡萄酒世界的大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結構規劃非常科學,而且內容極其豐富。它從最基礎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講起,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葡萄的生長和葡萄酒的風味。接著,它會系統地介紹全球各大葡萄酒產區,從傳統的歐洲產區,到新興的世界各地,無疑是個「世界」級別的呈現。 書中地圖的精緻度和實用性,絕對是讓我驚豔的亮點。每一張地圖都標示得非常清楚,從大的產區範圍,到小的子產區,甚至是一些知名的葡萄園,都一應俱全。這對我這種喜歡在腦海中勾勒出葡萄酒版圖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實用了!我現在每次看到一張產區地圖,腦海中就能浮現出那裡葡萄酒的風格,這對我以後選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而且,書中對葡萄品種的描述,更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它不只是簡單列出品種名稱,而是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各種品種的香氣、口感、特色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它形容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成熟穩重的紳士,帶著黑醋栗的香氣;而黑皮諾則像是溫柔細膩的少女,散發著櫻桃的芬芳。這種描述,瞬間就把我從文字中拉出來,讓我彷彿能親自品嚐到那些美酒。 這本書的更新程度也讓我讚嘆不已。第七版,這代表著它經過了不斷的打磨和完善。我看到書中涵蓋了許多近年來才開始受到關注的新興產區,甚至是亞洲地區的葡萄酒發展,這對於我這種希望緊跟葡萄酒世界最新動態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訊。 我記得有一次,我剛好買到一瓶來自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基安蒂(Chianti),覺得味道很不錯,但又不太了解它的背景。回家後,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托斯卡尼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桑吉維斯(Sangiovese)這個品種,是如何因為當地的氣候和土壤,而釀造出如此帶有櫻桃、紫羅蘭,以及一絲絲礦物感的葡萄酒。讀完後,我彷彿瞬間理解了那款酒的複雜層次感,品飲的樂趣也因此大大提升。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深刻剖析也印象非常深刻。它讓我明白,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卻能有如此千變萬化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深入探討,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迷人魅力。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葡萄酒的奇妙世界。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在品飲時,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樂趣。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葡萄酒的盲區,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啟發我們對生活品味追求的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會毫不猶豫推薦給所有葡萄酒愛好者的書籍。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熱愛。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是我近期入手最讓我驚喜的一本書了!身為一個對葡萄酒有著濃厚興趣,但總覺得自己知識淺薄的「偽」酒友,我一直渴望一本能夠系統性地帶我了解葡萄酒世界的好書,而這本,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首先,這本書的格局非常宏大,它真正做到了「世界」葡萄酒地圖。我看到它詳細介紹了歐洲的傳統產區,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當然還有我一直很嚮往的德國和奧地利。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也沒有忽略掉新世界產區的發展,像是澳洲、紐西蘭、美國、智利、阿根廷,甚至連南非和烏拉圭這樣比較少見的產區,都有相當深入的介紹。這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從這本書裡,一窺全球葡萄酒的樣貌。 書中對於每個產區的介紹,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它從產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類型開始說起,然後逐步深入到當地的歷史文化、主要的葡萄品種、葡萄酒的釀造風格,最後甚至會提到一些重要的酒莊和特色。這種紮實的內容,讓我感覺不像是在讀一本普通的書,而是在進行一場豐富的知識探索。 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葡萄品種的部分,書中不僅列出各種品種的名稱,還會用非常生動的文字,描述它們的香氣、口感、顏色,甚至連它們的「個性」都描繪出來。例如,它會說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成熟穩重的紳士,而格納希就像一位熱情奔放的舞者。這種擬人化的描述,讓原本可能很枯燥的品種介紹,變得有趣且容易記憶。 更讓我讚嘆的是,這本書的插圖和地圖都非常精美且實用。每一頁幾乎都有搭配的圖片,從美麗的葡萄園風光,到各式各樣的酒瓶,再到精緻的地圖。這些視覺元素,不僅讓閱讀過程更加賞心悅目,更能幫助我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內容。特別是那些標示出詳細子產區和葡萄園的地圖,對於我這種有時候想深入研究某個特定產區的人來說,簡直是太貼心了。 我記得有一次,我偶然買到一瓶來自紐西蘭的長相思,覺得味道非常特別,但又說不上來。回家後,我趕緊翻出這本書,找到了紐西蘭的產區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馬爾堡產區的長相思,是如何因為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而發展出標誌性的百香果、芭樂香氣,以及清新的酸度。讀完之後,我彷彿茅塞頓開,立刻就能辨識出酒中的各種風味,品飲的樂趣也因此大大提升。 這本書的修訂版,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更新和補充。作者團隊顯然花了很多心力去追蹤葡萄酒世界的最新發展。我看到書中提到了很多我之前不曾聽說過的新興產區,或是某些產區葡萄品種的配種變化,這些資訊對於我這種希望不斷學習、跟上潮流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概念的闡述也相當認同。它解釋了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條件下,會釀造出截然不同的葡萄酒。這種深入的探討,讓我對葡萄酒的複雜性和魅力有了更深的認識。它讓我明白,每一瓶葡萄酒,都蘊含著它生長地的獨特印記。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導遊,帶領我走進葡萄酒的奇妙世界。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自己熟悉的產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現在每次去葡萄酒商店,都會習慣性地帶上這本書,隨時查閱,讓我的選酒更有方向,品飲也更加有憑有據。 我認為,「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適合各種程度的葡萄酒愛好者。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對於進階者來說,它則能補充更多細節和新知。它就像一本常備的「通識課」,讓你隨時都能獲得最新、最權威的資訊。 總而言之,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最值得的投資之一。它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葡萄酒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點燃了我對這個迷人世界的更多熱情。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葡萄酒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是葡萄酒愛好者的福音!我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覺得沉甸甸的,滿滿的知識感撲面而來。我一直對葡萄酒充滿了熱情,但總是覺得自己在產區和品種方面知識匱乏,這本書的出現,真是解決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擾。 最讓我欣賞的是,這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晰且系統化。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產區和葡萄酒,而是從最根本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開始講起,深入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葡萄的生長和葡萄酒的風味。然後,它會逐步引導讀者進入各個主要產區,介紹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葡萄品種、釀造工藝,甚至連各國的葡萄酒法規都有涉獵。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讓我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吃力,反而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書中搭配的精美地圖,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部分。每一張地圖都非常詳細,清楚標示出各大產區、子產區,甚至是知名的葡萄園。這對我這種喜歡在腦海中勾勒出葡萄酒版圖的人來說,簡直是太棒了!我甚至可以根據地圖上的資訊,去預想不同地區葡萄酒的風格,讓我的品飲體驗更加豐富。 而且,書中對葡萄品種的描述也極其生動。它不只是列出品種名稱,還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各種品種的香氣、口感、特色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它形容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穩重而有力量的大叔,帶著黑醋栗和雪松的香氣;而黑皮諾則像是一位細膩而溫柔的少女,散發著櫻桃和玫瑰的芬芳。這種描述,讓我在記憶品種特徵時,更加輕鬆有趣。 這本書的更新程度也讓我非常驚喜。第七版,聽名字就知道它是一本經過不斷打磨和完善的經典之作。我看到書中涵蓋了許多近年來才嶄露頭角的葡萄酒產區,例如亞洲新興的葡萄酒產區,或是某些傳統產區的新發展。這對於我這種希望緊跟葡萄酒世界最新動態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訊。 我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品酒會,品嚐到一款來自法國羅亞爾河谷的香 डोंग(Chenin Blanc),味道清新,帶有蘋果和蜂蜜的香氣,讓我印象深刻。回家後,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羅亞爾河谷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不同子產區的香 डोंग,是如何因為當地的氣候和土壤,而發展出乾型、半甜型、貴腐酒等不同風格。讀完之後,我對那款酒的理解又更深一層了。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講解也特別有感觸。它讓我明白了,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會呈現出如此千變萬化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迷人魅力。 這本書不僅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葡萄酒的奇妙世界。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在品飲時,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樂趣。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葡萄酒的盲區,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啟發我們對生活品味追求的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會毫不猶豫推薦給所有葡萄酒愛好者的書籍。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熱愛。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真的是讓我驚豔到不行!身為一個對葡萄酒充滿熱情,但知識總是忽高忽低的我,這本書簡直就像是我的「救星」降臨,而且還是全方位的! 我最喜歡它從最基礎的地理、氣候、土壤開始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各個產區的歷史、文化、特色葡萄品種、釀酒工藝,甚至連葡萄酒法規都有詳細介紹。這種系統性的編排,讓我感覺就像是在上一堂紮實的葡萄酒學課程,而且還不會枯燥乏味! 書中的地圖絕對是讓我驚豔的亮點之一!每一張地圖都非常精緻,標示得清晰明瞭,從大的產區到小的子產區,甚至是知名的酒莊,都一應俱全。這對我這種喜歡把抽象知識具象化的人來說,簡直是太貼心了!我現在每次看到一張產區地圖,腦海中就能浮現出那裡葡萄酒的風格。 而且,書中對葡萄品種的描述,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它不只是簡單列出品種名稱,而是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各種品種的香氣、口感、特色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它形容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成熟穩重的紳士,帶著黑醋栗的香氣;而黑皮諾則像是溫柔細膩的少女,散發著櫻桃的芬芳。這種描述,瞬間就把我從文字中拉出來,讓我彷彿能親自品嚐到那些美酒。 這本書的修訂版,也讓我看到了作者團隊的用心。第七版,就代表著它經過了不斷的更新和完善。我看到書中涵蓋了許多近年來才開始受到關注的新興產區,甚至是亞洲地區的葡萄酒發展,這對於我這種希望跟上葡萄酒世界最新脈動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剛好買到一瓶來自勃艮第的紅酒,覺得味道很特別,但又說不上來。回家後,我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勃艮第產區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勃艮第黑皮諾的獨特風土,以及不同村莊(Climat)所呈現出的細微差異。讀完後,我彷彿瞬間理解了那款酒複雜的層次感,品飲的樂趣也因此大大提升。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深刻剖析也印象非常深刻。它讓我明白,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方,卻能有如此千變萬化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深入探討,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迷人魅力。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葡萄酒的奇妙世界。它讓我對許多原本陌生的產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在品飲時,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樂趣。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葡萄酒的盲區,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啟發我們對生活品味追求的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會毫不猶豫推薦給所有葡萄酒愛好者的書籍。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熱愛。

评分

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是我最近的「心頭好」!作為一個對葡萄酒充滿熱情,但總覺得自己知識淺薄的「偽」酒友,我一直渴望一本能夠系統性地帶我了解葡萄酒世界的好書,而這本,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首先,這本書的格局非常宏大,它真正做到了「世界」葡萄酒地圖。我看到它詳細介紹了歐洲的傳統產區,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當然還有我一直很嚮往的德國和奧地利。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也沒有忽略掉新世界產區的發展,像是澳洲、紐西蘭、美國、智利、阿根廷,甚至連南非和烏拉圭這樣比較少見的產區,都有相當深入的介紹。這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從這本書裡,一窺全球葡萄酒的樣貌。 書中對於每個產區的介紹,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它從產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類型開始說起,然後逐步深入到當地的歷史文化、主要的葡萄品種、葡萄酒的釀造風格,最後甚至會提到一些重要的酒莊和特色。這種紮實的內容,讓我感覺不像是在讀一本普通的書,而是在進行一場豐富的知識探索。 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葡萄品種的部分,書中不僅列出各種品種的名稱,還會用非常生動的文字,描述它們的香氣、口感、顏色,甚至連它們的「個性」都描繪出來。例如,它會說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成熟穩重的紳士,而格納希就像一位熱情奔放的舞者。這種擬人化的描述,讓原本可能很枯燥的品種介紹,變得有趣且容易記憶。 更讓我讚嘆的是,這本書的插圖和地圖都非常精美且實用。每一頁幾乎都有搭配的圖片,從美麗的葡萄園風景,到各式各樣的酒瓶,再到精緻的地圖。這些視覺元素,不僅讓閱讀過程更加賞心悅目,更能幫助我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內容。特別是那些標示出詳細子產區和葡萄園的地圖,對於我這種有時候想深入研究某個特定產區的人來說,簡直是太貼心了。 我記得有一次,我偶然買到一瓶來自紐西蘭的長相思,覺得味道非常特別,但又說不上來。回家後,我趕緊翻出這本書,找到了紐西蘭的產區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馬爾堡產區的長相思,是如何因為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而發展出標誌性的百香果、芭樂香氣,以及清新的酸度。讀完後,我彷彿茅塞頓開,立刻就能辨識出酒中的各種風味,品飲的樂趣也因此大大提升。 這本書的修訂版,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更新和補充。作者團隊顯然花了很多心力去追蹤葡萄酒世界的最新發展。我看到書中提到了很多我之前不曾聽說過的新興產區,或是某些產區葡萄品種的配種變化,這些資訊對於我這種希望不斷學習、跟上潮流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概念的闡述也相當認同。它解釋了為何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條件下,會釀造出截然不同的葡萄酒。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更加敬畏葡萄酒的複雜性和魅力。 這本書不只是提供知識,更是一種引導。它鼓勵我去探索、去嘗試。每一次翻閱,我都會發現一些新的、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葡萄品種或產區,然後就忍不住想去市場上尋找,親自品嚐。這種被激發的好奇心,讓我的葡萄酒之旅充滿了驚喜和樂趣。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葡萄酒的盲區,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啟發我們對生活品味追求的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是一本我會毫不猶豫推薦給所有葡萄酒愛好者的書籍。它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更能讓你對葡萄酒這個迷人的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熱愛。

评分

最近入手了這本「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簡直讓我驚為天人!我一直對葡萄酒充滿好奇,但每次看到酒單上的產區名稱,就覺得頭昏腦脹,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我的及時雨,而且是那種超大杯的! 首先,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我真的太喜歡了!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用一種非常系統化,又兼具故事性的方式,帶你進入葡萄酒的世界。從地球的地理構造、氣候如何影響葡萄生長,到各個主要葡萄酒產區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再到最重要的,各產區的特色葡萄品種、釀造風格、法規等等,它幾乎涵蓋了所有你想知道的,而且是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 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每個產區的介紹,總是伴隨著精美的地圖。這些地圖不僅清晰地標示出產區的位置,還會細分到更小的子產區,甚至是一些知名的葡萄園。這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善了!光是看著地圖,就能大概了解這個地方的葡萄酒可能會是什麼風味,這對我以後選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而且,書中對葡萄品種的描述也十分生動有趣。它不只會列出品種名稱,還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不同品種的香氣、口感、特色都描繪出來。像是它形容卡本內蘇維濃就像一位沉穩的大叔,帶著黑醋栗和雪松的香氣;而霞多麗則像一位多變的變色龍,在橡木桶的影響下,可以展現出奶油、榛果的風味。這種描述,讓我瞬間就能對各種葡萄品種產生鮮活的印象。 這本書的更新程度也讓我讚嘆不已。第七版,聽名字就知道它經過了多次的修訂和補充。我看到書中涵蓋了許多我之前不曾聽說過的新興葡萄酒產區,像是台灣、中國、日本,甚至是一些亞洲和非洲的地區,都得到了相當篇幅的介紹。這讓我覺得,葡萄酒的世界真的比我想像的要廣闊得多,也讓我對這些新興產區充滿了好奇。 我記得有一次,我跟朋友一起品嚐了一瓶來自羅亞爾河谷的長相思,覺得味道非常清新,帶有明顯的鵝莓和礦石味。我當時對這個產區的了解不多,回家後立刻翻開這本書,找到了羅亞爾河谷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了桑塞爾(Sancerre)和普依芙美(Pouilly-Fumé)產區的長相思,是如何因為當地獨特的石灰岩土壤和涼爽的氣候,而釀造出如此細膩、礦物感十足的葡萄酒。讀完之後,我彷彿對那瓶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品飲的體驗也因此提升了不少。 我對書中關於「風土」(Terroir)的解釋也印象非常深刻。它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同一種葡萄,在不同的地方,卻能有如此千變萬化的風味。這種對細節的深入探討,讓我對葡萄酒的複雜性和魅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本書不只是提供知識,更是一種啟發。它鼓勵我去探索、去嘗試,去發現更多隱藏在世界各地的美酒。我現在每次去葡萄酒商店,都會習慣性地翻一下這本書,然後再去挑選,讓我的選酒更有方向,品飲也更加有憑有據。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的價格。它是一本讓我對葡萄酒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理解的絕佳工具,也是一本能點燃我對生活熱情、提升我品味的最佳指南。 總之,「世界葡萄酒地圖(全新修訂第七版)」絕對是我近期最值得的投資之一。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葡萄酒、渴望探索更多美好事物的朋友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