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中医以食代药:疏肝‧健脾‧养肺‧补肾,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

四代中医以食代药:疏肝‧健脾‧养肺‧补肾,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食疗
  • 四代中医
  • 肝脾肺肾
  • 二十四节气
  • 养命
  • 食方
  • 健康饮食
  • 传统文化
  • 养生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四代中医以食代药祖传祕方,无私公开!
专为各节气「量身订制」的养命食方
现在开始这样吃,一切都还来得及!

  畅销健康饮食作家陈允斌,最新力作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各大节目人气嘉宾


  疏肝‧健脾‧养肺‧补肾,以食代药的救命养生法,
  顺时而食老偏方,开启「吃法决定活法」的智慧,
  来自民初名医刘善人,救命无数的「善人食方」大公开!

  ★春季要少吃酸,多吃甘
  ★吃生白萝卜不要去皮
  ★夏季要多吃辛味,发散体内病
  ★秋天有三燥(肺燥、肠燥、皮肤燥),会吃银耳就能消
  ★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立冬开始,宜静养,宜反思,宜补肾

  原来,我们以为吃对的东西,其实都吃错了!
  开启二十四节气食材中的神奇能量,
  实践「吃法决定活法」的养生智慧,开创体内自癒力。

  百年流传至今,千万人见证的奇蹟!

  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意味着天地之气的转换。所以,每个节气都是一个养生的节点。我们只要顺着节气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本书针对各节气的养生重点,搭配相应的饮方和食方,这些都是来自于作者家族百年来,坚持顺时而食的实践经验。

  ◆【春疏肝】春季是抗病毒、疏肝的最佳时机,需从立春开始多食用「五辛盘」、「三花饮」、「醒神茶」等,确保身体在春天生机勃勃。

  ◆【夏健脾固肾】夏季是人体快速生长的季节,养生重点是养心、养肺。需从立夏开始食用「核桃壳煮鸡蛋」、「神仙姜枣茶」、「二子延寿茶」等,维持青春、延缓衰老。

  ◆【秋去燥养肺】秋季忧思伤是指五脏中的肺,人易肺燥、肠燥、皮肤燥。此时,该是转身换个活法的时候了。宜从立秋开始食用「补气黄耆粥」、「出伏补肾送暑汤」、「桂花暖香茶」等。

  ◆【冬补肾】冬季是藏好种子、养好种子,才能喜迎来年的季节,宜静养、宜反思、宜补肾。从立冬开始食用「白果补肾汤」、「补肾养脏汤」、「佛粥」等。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顺时而食】养生食方,预防胜于治疗!

  ★祖传食疗配方,【抗抑郁、排溼毒、抗霾、修复人体老化的养命全书】

  ★【配方简易,食材容易取得】,不必求医,良药无所不在!

  ★收集了读者对制作方法、适合人群等提出的问题,在书中以【允斌解惑】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与解答。

  ★附赠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速查表】,实践顺时而食的智慧。

专家好评推荐

  中医诊所院长 李思仪 医师

读者回馈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发高烧三十八点五度,喝了蚕砂、竹茹、陈皮熬的药,不到半天就好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却真的好了,就一幅药!─细雨霏霏

  之前尿道感染,看过陈老师的书就用鱼腥草煮水喝,好的很快!─萃萃

  喝了姜枣茶,感觉排便变好了,不像以前那么黏,原来还有去溼的作用。我会继续喝下去,谢谢允斌老师─恬淡心缘
探索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瑰宝:一本关于顺应天时、调和气血的实用指南 书名: 顺时养生:古今医理融汇的四季食疗实践 作者: (此处可设定一位虚构的,具有深厚中医背景的当代养生专家姓名,例如:李怀安 教授/主任医师) 字数预估: 约 1500 字 --- 导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振 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便捷的食物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似乎让人忘记了最初的健康基石——顺应自然规律。古老的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医理论,早已洞察到人体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顺时养生:古今医理融汇的四季食疗实践》,并非仅仅是一本食谱的集合,它是一部深入浅出地阐释如何将数千年积累的“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融入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操作手册。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回归到预防医学的本源。我们相信,真正的健康并非依赖药物的强力干预,而是通过精微的调整、温和的滋养,使身体的五脏六腑在最适宜的季节里,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第一篇: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石——中医体质与时令观念 本书首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同于西方医学的解剖学视角,中医将人视为一个小宇宙,其内部的平衡(阴阳、气血)必须与外部环境(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保持同步。 第一章:认识你的“本”——九种体质的辨识与调养方向 我们将详细解析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特点、易患疾病倾向及主要的调理侧重。这不是为了给人贴标签,而是为了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健康导航图。例如,对于偏重于“阳虚”的人群,我们会在寒冷季节侧重温补;而对于“湿热”体质者,则需在夏季加强清利与化湿。 第二章:二十四节气:大自然的呼吸与人体的应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时间系统的核心,它们不仅仅是农耕的指南,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节律指示。本书将深入解析每个节气对人体的具体影响: 春季:肝气生发,应“养肝舒郁”; 夏季:心火当令,重在“清热祛湿”; 秋季:燥邪主令,须“润肺养阴”; 冬季:万物收藏,宜“固肾闭精”。 我们会具体说明,在“立春”、“芒种”、“寒露”、“冬至”等关键节点,人体的经络活跃度如何变化,以及饮食上应如何做出微调,以配合自然的“收、放、升、降”。 第二篇:精细入微的脏腑滋养实践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将宏大的时令理论,落实到具体的五脏调理方案中。我们摒弃了简单地“吃某一种食物治百病”的观念,转而强调“整体观下的个体化配伍”。 第三章:调动木气——平衡情绪与疏通肝经的食疗 肝属木,主疏泄,与情绪紧密相关。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疏肝理气”的食谱,重点在于使用芳香类、微苦类或酸味适中的食材,帮助气机顺畅。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营养学知识来佐证传统“香燥之物助气散郁”的道理,推荐如佛手、玫瑰、柑橘皮等在不同季节的应用。 第四章:培固土本——健运脾胃的“后天之本”方略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带来的脾胃损伤,如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导致的运化无力。食疗重点聚焦于健脾、祛湿、和胃。我们不推崇过度进补,而是强调“补而不腻、运而不燥”,介绍如山药、芡实、薏苡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处理方式)的组合应用,以及不同粥品在调理脾胃中的精妙配伍。 第五章:充盈金脉——润燥养肺与气道畅通 秋季重燥,肺主气,司呼吸,易受外界燥邪侵袭。本章聚焦于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内容涵盖了如何科学地食用银耳、百合、川贝等传统润肺佳品,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呼吸导引配合食疗,强化肺部的防御能力。特别是针对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下的人群,提供了“固表”的食饮建议。 第六章:固护水元——肾精的滋养与生命的“底火” 肾藏精,主水,是生命力的根基。本书强调“冬藏”的重要性,但指出肾的调养贯穿全年。食疗方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色食物,而是深入到如何平衡肾阴与肾阳,避免“虚火上亢”或“阳气衰微”。针对不同年龄段对肾精的不同需求,设计了“固精养髓”的进阶食单,如在特定季节使用枸杞、熟地、桑葚等药材的剂量调整。 第三篇:现代厨房中的古法运用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将古老的养生理念与现代人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拒绝“故纸堆”式的理论说教。 第七章:烹饪技法的时令选择 同样是蒸煮,在不同节气有不同的讲究。例如,春季应多用“焯烫”以助生发之气;夏季宜“凉拌、浸泡”以清心火;秋冬则应多采用“慢炖、煨煮”以充分发挥食材的温热特性。本章还会分析一些现代烹饪方式(如微波、高压锅)对食材药性的影响,提供调整建议。 第八章:日常汤饮的智慧——从药膳汤到家庭靓汤 汤饮是中医食疗最便捷的载体。我们提供了上百款汤品配方,但不同于简单的材料堆砌,每款汤都附有清晰的“针对的证候”、“适宜的体质”以及“最佳的饮用时段”。例如,针对久坐办公室人群的“化湿行气汤”,以及针对家庭成员普遍“气虚”的“黄芪党参炖品”的具体配伍比例和煲煮时间控制。 结语:将养生内化为生活习惯 《顺时养生》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基于自身体质和时令变化的“动态健康管理系统”。它教导人们如何倾听身体发出的微妙信号,在疾病萌芽之前,便以温和、美味的食物,完成了对生命的精细维护。阅读此书,您将获得的不只是一本食谱,更是一份与自然同频共振、追求生命长久安康的生活哲学。 --- 本书适合人群: 对中医养生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脏腑与节气对应关系的初学者与爱好者。 希望通过日常饮食调理慢性不适(如:消化不良、易感冒、失眠、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群。 希望为家人提供更科学、更具个性化健康支持的家庭主厨。 希望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进行深度实践的研究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允斌


  出生于四代中医世家,为知名营养师、食疗养生作家。

  长期致力推广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无私分享家中世代祖传食方,受益者众多,被媒体誉为「中国简易食疗推广第一人」。其外曾祖父是地方名医,乐善好施。因有感于当时的穷人看不起病,更没钱抓药,以致小病延误成大病,便开始研究简便价廉的食疗法。数十年救人无数,世称「刘善人」,其食方被受益者尊称为「善人食方」。

  陈允斌毕生以宣传环保、节约为生活态度,并将先人「刘善人」祖传救人无数的「善人食方」无偿公开。

  所着健康饮食畅销书《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及《回家吃饭的智慧》1、2系列,推出后荣登当当网图书畅销榜第一名。

图书目录

春:向一切阻挡生机的行为说不
1. 春季养「生」最忌生气
2. 春季要少吃酸,多吃甘
3.「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立春时节,警惕病毒甦醒
4. 立春时节的食方:春饼、春盘
5. 吃对芹菜,血压、血糖一起降,还帮肾脏排溼毒
6. 吃对芫荽,强壮心肺,专门「醒」脾
7. 萝卜缨是「天然钙片」
8. 情人节的爱心饮方:玫瑰柠檬茶包
9.「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雨水时节,小心春寒料峭
10. 雨水时节的食方:凉拌青韭芽
11.「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时节,病毒活跃
12. 为什么生吃白萝卜不要去皮
13. 惊蛰时节的食方:黄豆萝卜汤
14.「四时唯爱春,春更爱春分」:春分时节,肝气最盛
15. 春分时节的食方:三花舒肝解郁茶
16.「且将新火试新茶」:寒食时节,风热袭人
17. 寒食时节的食方:寒食祛邪粥
18.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春光最明媚,正是抗流行病的关键阶段
19. 清明时节的食方:草仔粿、清明粥
20.「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节,宜近水赏花
21. 上巳节的食方:荠菜鸡蛋汤
22.「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谷雨时节,抓紧护肝健脾
23. 春困,困的是脏腑和大脑
24. 防止春困的食方:牛肉、醒神茶
25. 春季防流感的食方:护生汤
26. 饮食抗雾霾:抗霾饮、清肺洗尘汤
27. 麦枣安心粥,抗抑郁,抚慰所有不安的心
28. 春季养生大课堂

夏:想不老,就要在夏天好好地「长」一「长」
1. 如果能充分地「长」,就能延缓衰老
2. 夏季要防心火烧过了头
3. 夏季要多吃辛味,发散体内病
4. 一夜熏风带暑来:立夏时节,固肾开始
5. 立夏的固肾食方:核桃壳煮鸡蛋
6. 为什么从立夏到头伏要开始吃「神仙姜枣茶」
7. 夏季食方「神仙姜枣茶」的功效
8. 神仙姜枣茶,百搭回春方
9. 母亲节:献给母亲的孝心茶—萱草忘忧茶
10. 小满时节,将满未满,一切都是刚刚好
11. 小满时节,吃梅接命
12.「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13. 接命食方一:青梅酒
14. 接命食方二:酒梅干
15. 接命食方三:冰梅酱
16. 梅子是「返老还童激素」
17. 芒种时节,修复人体老化的大好机会来了
18. 樱桃,心脏的阿司匹灵
19. 芒种饮食禁忌
20. 芒种时节的食方一:樱桃甜汤
21. 芒种时节的食方二:樱桃酒
22. 端午节,好好祛邪
23. 家悬艾蒲,净化空气驱蚊虫
24.「艾」自己,「艾」家人
25. 端午时节,宜「兰汤药浴」
26. 端午至,五毒出,宜佩「艾」心香包
27. 端午时节的补肾食方:角黍香粽
28. 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食方:新蒜煮蛋
29. 防治疱疹和疥癣的外用方:雄黄酒
30. 夏至时节,「盛极必衰」,安心为上
31. 夏至时节的补心肾食方:桑葚膏
32. 献给父亲节的礼物—二子延寿茶
3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节,排毒事半功倍
34. 小暑时节排血毒食方:皮蛋红苋汤
35. 夏天如何判断自己有血热毒
36. 去夏季火毒的食方:莲子心甘草茶
37. 抗夏季光毒的食方:胡萝卜番茄汁
38. 大暑时节,溼热「煮」人,最是难熬
39. 大暑时节的祛溼热食方:甜杏仁拌茴香
40. 大暑时节的祛暑饮方:忍冬甘草茶
41.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42. 夏季排毒的外用好方:三伏贴
43. 七夕女儿节,给爱的人熬一锅「相思长生粥」

秋:该是转身换一种活法的日子了
1. 立秋时节,「睡起秋色无觅处」,「一宿秋风不觉凉」
2. 为什么会秋乏?为什么立秋要贴秋膘
3. 立秋时节的食方:补气黄耆粥
4. 处暑时节,暑溼犹在,「新凉值万金」
5. 处暑时节的食方:出伏送暑补肾汤
6. 白露时节,一岁露从今夜白,易悲秋,宜养肺
7. 白露时节的养肺食方:红酒炖梨
8. 金气秋分,润燥为先
9. 秋天有三燥(肺燥、肠燥、皮肤燥),会吃银耳就能消
10. 求医不如求银耳:如何对症吃银耳
11. 如何炖银耳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12. 什么时候吃银耳比较好:从秋分吃到来年立春
13. 吃银耳要注意什么
14. 中秋养生,奥妙就在一个「水」字
15. 中秋吃冬瓜,能帮助肾脏排毒
16. 吃螃蟹大补,但要讲缘分
17. 秋季健肾食方:送子蟹汤
18. 饮酒过多后的保肝食方:桂香醒酒汤
19. 寒露时节,露寒风冷,秋气伤肝,幸有「天香」
20. 寒露时节的食方:桂子暖香茶
21. 重阳节,长生节,孝心节
22. 登高望远,畅饮「空气维生素」
23. 结缘茱萸(避邪翁),远离病邪
24. 不能让家里老人的身体再「漏」了
25. 献给老人的食方:山茱萸强筋壮骨汤
26. 结缘菊花(延寿客),保心血管无恙
27. 霜降时节,「昆虫皆闭关」,养好肝血,准备猫冬
28. 霜降时节养肝血的食方:双莲乌贼汤
29. 秋季要冻下不冻上
30. 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31. 秋季咳嗽有痰不能吃梨,用梨皮泡水喝
32. 秋季孩子感冒咳嗽时间比较长,能吃梨吗
33. 秋天如何让孩子少生病
34. 秋冬时节如何对付哮喘

冬: 养好「种子」,方能喜迎来年
1. 立冬开始,宜静养,宜反思,宜补肾
2. 谁说素菜不补肾:「凉拌茴香菜」
3. 一口红香茶,补肾细无声
4. 立冬节气:绝爱初冬万瓦霜,相约白果乌贼汤
5. 初冬补肾的食方:白果乌贼汤
6. 立冬食方如何搭配,功效才迅捷不衰
7. 小雪时节「谨盖藏」,一年的所得要在此时收仓入库
8. 小雪时节的食方:补肾养藏汤
9. 仲冬「畅月」,最宜大补
10. 仲冬时节,要多待在安静的气场里
11. 大雪时节的食方:大补养藏汤
12. 冬季脚后跟开裂(肾虚),要多喝大补养藏汤
13. 冬季脚后跟已经裂到流血了怎么急救
14. 冬季补肾的食方:每天吃几颗风干板栗,补肾壮骨
15.「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冬至时节,进补三倍功
16. 冬至时节的食方:补心养阳汤
17. 为什么炖「补心养阳羊肉汤」要放甘蔗
18. 冬至数九:晓妆染梅,「写九」消寒
19. 小寒时节地气寒,严防下半身的寒溼
20. 小寒时节的食方:糯米红豆饭
21. 大寒时节「送寒气」,最难将就「寒」
22. 大寒时节的食方:消寒糯米饭
23. 腊八节,感恩天地和父母的节日
24. 腊八节的食方:佛粥
25. 过年时候的开胃食方:腊八蒜

后记
「顺时而食」的智慧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立刻被它朴实而富有智慧的语言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那样,充斥着高深莫测的理论和难以获得的昂贵食材。相反,它回归了最根本的“吃”,用最家常的食材,讲透了中医养生的精髓。书名里的“疏肝‧健脾‧养肺‧补肾”这几个关键词,被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解读,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赞赏作者对“食”的理解,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通过食物来滋养身体,调整阴阳平衡。书中的“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巧妙地联系起来,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食谱建议。我不再需要对着一堆冷冰冰的节气表发愁,而是可以直接根据当下的节气,在厨房里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份养生餐。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健康其实可以很简单,很日常,就藏在我们每天的餐桌上。

评分

这本《四代中医以食代药》简直是厨房里的智慧宝典!我平时就喜欢在家里捣鼓点养生餐,但总觉得少了点“理论指导”,有时候凭着感觉做,效果也参差不齐。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养生秘籍”。它没有直接丢给你一大堆药材,而是从最基础、最日常的食材出发,告诉你如何通过“吃”来达到“以药代药”的理想状态。作者对“疏肝”、“健脾”、“养肺”、“补肾”这四大身体系统的阐述,真的非常到位。我以前对肝、脾、肺、肾的功能了解很模糊,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身体不适的根源都跟它们有关。而且,它不是那种一味强调“滋补”的书,而是更侧重于“平衡”和“调理”,这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最让我惊喜的是“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这部分,简直太实用了!它把抽象的节气养生变得具体化,让你知道在不同的季节,身体需要什么样的营养,又该如何通过食物来补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感着迷,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这本书,特别是其中关于“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的部分,简直是把我一直以来对这种理念的探索,变成了一个具体而可行的实践指南。作者并没有回避中医的“疏肝‧健脾‧养肺‧补肾”这些基础概念,但她将其与食材的功效巧妙地融合,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有些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有趣。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非常强调“食疗”的“食”字,而不是“药”字。它教会我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温和地调理身体,而不是依赖药物。每当我读到某个节气的养生建议,再结合书中的食谱,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刻走进厨房,为身体做点什么。这种将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评分

这本《四代中医以食代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位循循善诱的中医长辈,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书里关于“疏肝‧健脾‧养肺‧补肾”的讲解,没有丝毫的贩卖焦虑,而是充满了对身体的关怀和理解。我之前总觉得中医养生很神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书中的“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更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知道在每个特殊的节气里,我应该吃些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这种将自然规律与个人健康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共鸣。我不再觉得养生是一件“难事”,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这本书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给了我实实在在的行动方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惊喜的发现!作为一个对中医养生一直很有兴趣,但又常常被各种复杂的理论弄得一头雾水的人,这本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尤其喜欢它将中医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紧密结合起来。书名里的“疏肝‧健脾‧养肺‧补肾”这几个核心概念,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解读,变得格外清晰易懂。不再是生硬的医学术语,而是能切实感受到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更不用说后面那个“二十四节气养命食方”了,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跟着节气养生是最顺应自然的,但总不知道具体该吃些什么,怎么吃。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空白,它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食谱建议,而且都围绕着食材本身的功效来展开,不会让人觉得是为了养生而牺牲了口味。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中的食谱,相信它们一定能帮助我更好地调理身体,提升健康水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