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卷

曹聚仁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之一的《曹聚仁卷》。收入其文学的多方面题材:国学、新闻、学政、论人物、自传及小说节录;书信问答、序跋等。并附有其年谱,评论索引。

  曹聚仁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多面手」,上述各个方面所列内容及题材突出了其写作涉及的范围之广。本书第一本全面反映其文学成就的最新选本。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曹聚仁


  字挺岫,号听涛,笔名有丁秀、丁舟、陈思、天龙、土老儿、云亭山人等。1900年生。浙江蓝溪人。1923年至1948年在教育界服务。1950年来港,在《星岛日报》发表〈南来篇〉。1959年,与林霭民合办《循环日报》。1972年在澳门病逝。主要作品有《国学概论》、《笔端》、《到新文艺之路》、《酒店》、《文坛五十年》、《小说新语》、《鲁迅年谱)、《文坛之忆》等。

图书目录

导读:「文学创作多面手」的全接触  许定铭   13
 
国学
从一件小事谈起   24
章太炎:《国故论衡》   30
《国学十二讲》述学   36
《国学十二讲》又述   42
 
新闻学
《观变手记》编余漫笔   50
从事实到谣言,从谣言到事实   56
时事分析   64
新闻文艺论   73
战场初旅   85
真实正确之难   96
抗战史料之搜集、鉴别与编次──《採访本记》后记   99
从「客里空」説起──《北行小语》前词   109
 
政论
中日之间   118
十九世纪之中国──《中国近百年史话》前词   124
颐和园一夕谈   128
《北行三语》后记   133
 
评论
《文坛五十年》 史料述评    144
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概要》第一讲   153
《阿Q正传》   165
《蒋百里评传》史料述评   175
人物与故事   186
《小说新语》余论   193
《鲁迅年谱》编者小言   202
谈时事小说──《秦淮感旧录》前记   205
谈情爱描写(遗稿)   210
谈传记文学──《我与我的世界》代序   229
新文心   235
 
杂文
《酒店》的侧面   244
我的读书经验   251
旅行   256
挂钟尖下   261
谈粤剧   267
《万里行记》前记   270
客中岁暮   277
「四行仓库」、「八字桥」   281
书架   287
 
人物
《蒋经国论》香港版前记   292
萧山先生单不庵   297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曹礼吾   302
内山书店   310
性格   313
《蒋百里评传》编余   320
鲁迅先生   326
悼张治中先生   332
吴稚老百年祭   336
哭朱自清先生──其作品、风格与性格   342
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   347
有怀夏丐尊师   352
 
自传
我的自剖   358
《鱼龙集》前记   364
我的独白   368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独白──《採访三记》前词   385
南来   391
战场生活──《採访本记》前记   412
达「死生」──《浮过了生命海》扉语   419
生命的意义──《浮过了生命海》后记   430
岁暮辞──港居二十年   436
 
小说
酒店(节录)   442
李柏新梦   466
 
书信问答
决不煳涂过此一生──《新事十论》前词   484
与长女曹雷书──《採访二记》前记   492
与友人书──《北行二语》引言   499
关于《现代中国通鉴》──答李、詹、马诸君   504
谈胡适──答杜兄   508
谈金陵王气──答林真先生   512
 
序跋
一个下级军官的生活实录──《神仙‧老虎‧狗》前记   518
《鲁迅评传》引言   520
昭吿于先父梦岐先生之灵前──《蒋畈六十年》跋尾   528
「自古成功在尝试」──《北行小语》序   533
《新日本横断面》读记   537
《鲁迅年谱》再版跋   540
《知堂回想录》校读小记    544
《现代中国剧曲影艺集成》总序   546
 
附录
读懂曹聚仁的香港二十年  曹臻   556
曹聚仁年谱   566
曹聚仁评论索引   588

图书序言

国学
 
从一件小事谈起
 
几年前,我曾经患了一场大病,在广华医院动手术,卧病时期依旧看报读书。一位护士小姐,特地从家中带了一部钱穆(宾四)的《国学概论》给我看,说:「这部书,乃是我在高中三时期念的,为了高中毕业会考,国文老师要我们仔细地看,可是,我们看不懂。」她又问我:「甚么叫做『国学』?这部书,你要不要看?」病中看《国学概论》,似乎不太合口味;不过,这位小姐给我带来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究竟中学毕业会考,该不该在语文科附加「国学常识测验」?年青这一代,该不该念《国学概论》?这是一个我们该注意的问题。当时,我告诉她:「钱先生的《国学概论》并不坏,坊间还有许多同一课题的书;不过,全国大中学採用鼓多的,还是章太炎师讲演,我所笔录的那部《国学概论》,上海泰东版、重庆文化服务版、香港创垦版,先后发行了三十二版,日本也有过两种译本。但我并不主张中学生念《国学概论》的。」
 
我先后和她谈到「国学」的问题。我说:「假如朱熹或是程氏兄弟活了过来,问他们:『甚么是国学?』他们也一定答不出来。『国学』,乃是外来语,并非国产。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因此,十九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之意。日译章师的《国学概论》,便是《支那学概论》。在我国古代,『国学』即『国子学』,也称『太学』,便是今日的国立大学,不可混为一谈。『国学』,这名词,仔细考校起来,颇有毛病,因此有人称之为『国粹』,章太炎师称之为『国故』,他的《国故论衡》,便是谈中国学术的专着。我曾称之为『国故学』,也曾为国内学人所共许。(见《东方杂志》:〈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可是,『国学』一词,已经约定俗成,一直和『国故』一同流传着,也就算了。以类推之,乃有国乐、国剧、国术、国医等名词,人家心中明白,这便是中乐、中国戏、中国武术、中医的意思,不待细説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