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及其象征

诗及其象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强调「诗歌的象征性」与「人类个体内在性」之间的连系与结合,证明「诗」作为「精神疗癒」的一种可能存在。

  海子诗歌内外的「死亡」,是英勇殉诗还是心灵实况?
  在叶红身上,文学──诗语如何成为一种「抗抑郁剂」?
  写诗对商禽而言,究竟为了「逃离现实」还是「治疗」?
  零雨如何以诗翻译内在异质,并隐含反抗意涵?
  林梵诗中的「神明」,其实是诗人「超我」的化身?
  鲁迅〈复雠〉二首深藏了何等黑暗思维与人性原罪观念?
  「李格弟」是谁?夏宇如何安置其身分?

  李癸云以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的探问方式,剖析诗人写作现象,尝试沟通文学与精神医学的隐形交错路径!

本书特色

  台湾诗学论丛系列书之一


  《台湾诗学季刊》以论说台湾诗学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学任教,能写诗,亦都有现代新诗的论述能力,策划编印「台湾诗学论丛」,将收入有关台湾现代诗的专着、论集、诗话等,初期将以同仁为主,未来不排除扩大征稿,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出个几本。先推出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灵的《新诗十家论》、渡也的《新诗新探索》、李瑞腾的《诗心与诗史》和李癸云的《诗及其象征》。丛书有总序,各本有自序,内文可分辑,最后或有附录,如作者诗学年表等。期待本论丛能朝跨领域整合的大方向前进,为台湾现代诗学的建设,略尽棉薄之力。

  作者以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的探问方式,剖析诗人写作现象,尝试沟通文学与精神医学的隐形交错路径!强调「诗歌的象征性」与「人类个体内在性」之间的连系与结合,证明「诗」作为「精神疗癒」的一种可能存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癸云


  台南东山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曾获全国大专学生文学奖现代文学评论奖、台北文学奖新诗评审奖、台中县文学奖新诗奖、南瀛文学奖「南瀛新人奖」、台湾文学奖散文奖、清华大学校杰出教学奖,以及多次清华大学教师学术卓越奖励。

  着有《结构与符号之间:台湾现代女性诗作之意象研究》(2008)、《朦胧、清明与流动:台湾现代女性诗作中的女性主体》(2002)、《与诗对话:台湾现代诗评论集》(2000)等学术专着,以及期刊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论丛总序/李瑞腾
自序/李癸云

辑一  诗的疗癒
诗人自杀.精神分裂.烈火诗语 ──再探海子诗作的死亡书写
文学作为精神疗癒之实践──以台湾女诗人叶红为研究对象
战争.囚禁.逃亡──试探商禽的战争创伤书写

辑二  从诗到人
赋诗言志,重新排练──论零雨诗作的反抗意涵
神格人物,人格理想──试探林梵诗作的神明书写
「四面都是敌意」──论鲁迅〈复雠〉二首的原罪观念
「唯一可以抵抗噪音的就是靡靡之音」──从《这只斑马_is Zebra》谈「李格弟」的身分意义

《诗及其象征》各篇发表资料

图书序言

诗人自杀‧精神分裂‧烈火诗语--再探海子诗作的死亡书写

二、自杀--精神分裂--诗语

「谷物和她的外壳啊 只有言说和诗歌/抛下了我们 直入核心/一首陌生的诗鸣叫又寂静」--海子〈太阳‧土地篇〉节录

(一)海子自杀成因

王德威曾经观察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杀案例,如沈从文、老舍等,发现背后的主要原因为政治。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华文作家的自杀案例更为多见,自杀的主因也不全然与政治社会相关,反而多与精神病症有关。美国精神医学教授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曾以临床精神医学和科学分析方法研究自杀议题的专着《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分析统计出现代人自杀最常见的因素就是精神疾病。而在各种精神疾病中,几种与自杀有特别强烈的关联,包括:精绪疾患(忧郁症和躁郁症)、精神分裂、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疾患等。

海子死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传记资料则显示他生前便已发病,在后人将他视为宗教狂热般的诗人英雄、典范化他的诗作之前,文学研究者应先了解诗人内在所承受的混乱与痛苦,死亡也许对诗人而言是某种完成,自杀所透露的痛苦解脱也不该被忽略。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