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

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歌
  • 白萩
  • 生活美学
  • 典藏版
  • 台湾诗人
  • 文化艺术
  • 影音光碟
  • 文学
  • 阅读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的「典藏台中」计划已持续多年,小雅文创为此专案执行单位,为资深诗人白萩老师出版这本传记性质的专书。台中市长林佳龙在序中提及:若要谈起台湾现代诗坛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白萩绝对是最好的代表人物之一。市政府文化局长王志诚先生(知名诗人路寒袖)也在序中提到:随着《白萩诗领空》的出版,随书附赠的纪录片《阿火世界》亦多有可观之处,在二十多的分钟的镜头引领下,透过许多诗人学者对诗作的朗读与解释,更让阅听人可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台中诗人白萩,对现实与土地多么的关爱,又对于台湾文学做出如何鉅大的贡献。希望这本诗人传记的出版,能令更多人阅读白萩,共同持续耕作这块丰饶的文学土地。

  ★ 作者顾蕙倩老师,舍弃传统传记安全无虞的纪实笔法与资料堆积,以诗写诗人,以诗追索诗人诗句呈显的时代环境,有现实生活的困顿,也有诗人情爱的甘美与苦涩。在白萩的诗传之外,也是作者风格的坚持与展现。顾蕙倩说:与其有关的人事物也以还原各自「领空」的距离观看诗人的「诗领空」,无非坚信着诗人白萩写在〈Arm Chair〉里的一句诗:「化为一句闪光的言语 / 静静的立在那里。」
《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 (附1影音光碟)》图书简介 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一趟深入人心的生命之旅 《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 (附1影音光碟)》并非仅仅是一本诗集的汇编,它是一部精心策划、多维度展现中国当代诗歌艺术与诗人生命轨迹的珍贵文献。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层次的阅读体验,带领我们深入探究“白萩”——这位在华语诗坛占据独特地位的诗人——其创作的源泉、精神脉络及其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回应。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典藏”二字所蕴含的深度与广度。它不仅仅收录了白萩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性诗作,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详实的考证与精到的解读,将这些诗篇置于其创作背景、诗人生命历程以及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进行审视。 第一部分:诗歌的生命脉络——精选与评析 本书精选了白萩自早期朦胧诗探索到后期成熟风格的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作品。这些诗歌按其主题、意象群或创作年代进行巧妙编排,形成一条清晰的阅读流线。读者将依次领略到: 初啼与探索期: 追溯诗人早年如何挣脱传统格律的束缚,以充满个体经验的、锐利而精准的意象,构建其独特的“现代感”。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生命张力和对个体自由的呼唤。 意象的炼金术: 深度分析白萩诗歌中标志性的、常常令人耳目一新的核心意象群——例如关于“光影”、“废墟”、“漂泊”与“沉默”的运用。本书提供专业的文本细读,揭示这些意象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与审美取向。 对日常的诗化: 探讨白萩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平凡的场景,通过其独特的语言手术,提炼升华为具有普遍感染力的诗性体验。这部分内容着重展现诗人“以生命观照世界”的创作态度。 晚期沉思与回望: 收入诗人晚年创作的诗篇,这些作品的笔触可能更为内敛、悠远,着重于对时间、存在与虚无的终极追问。这些诗作展现了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澄澈与慈悲。 第二部分:生活的折射——传记性叙事与背景研究 “生活”是理解“诗”的关键密钥。本书突破了传统诗集仅聚焦文本的局限,融入了大量扎实的非虚构研究,力求重构白萩的生存世界: 时代背景钩沉: 详尽梳理白萩主要创作阶段所处的社会思潮、文化氛围以及文学流派的相互影响。分析外部环境如何形塑了诗人的认知结构与表达方式。 文献的重建: 收集、整理并刊印了诗人不同时期的书信往来、日记片段、访谈记录等一手资料。这些材料如同碎片化的星图,帮助读者拼凑出诗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与创作动机。 友朋的视角: 邀请诗歌研究专家、同时代诗人及文学评论家撰写专题随笔,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评价白萩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及其在同辈群体中的独特贡献。这些视角既有学术的严谨,亦有人文的温度。 创作手稿的解析: 选取部分重要诗篇的早期修改稿或不同版本,辅以研究者的批注,直观展示诗人推敲词句、锤炼韵律的“匠人精神”,让读者感受诗歌从灵感到成型的艰辛历程。 第三部分:多感官的延伸——附赠影音光碟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附加价值体现在其附赠的影音光碟(附1影音光碟)。这张光碟并非简单的朗诵录音,而是一次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艺术呈现: 诗人原声再现: 收录了白萩亲口朗诵的数篇核心作品。聆听诗人本人对韵律、停顿与情感的把握,是理解其诗歌音乐性的最佳途径。 影像化的诗意空间: 穿插了与诗人生活地域、创作灵感地相关的影像素材,如城市景观、自然风光等。这些影像与诗歌文本交织,构建出一种沉浸式的“视觉听觉同步”体验。 深度访谈片段: 包含对白萩的珍贵访谈片段剪辑,涵盖他对诗歌本质、创作方法论以及人生哲学的直接阐述,使冰冷的文字在动态的影像中获得鲜活的生命力。 总结:一场对“诗性存在”的致敬 《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 (附1影音光碟)》是一部集文学研究、人物传记、影像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出版物。它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欣赏,旨在引领读者进入白萩构建的精神领空,去感受一个伟大诗人如何用其全部生命去雕刻语言,如何在高悬的“诗性”与沉重的“生活”之间,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永恒的栖居之地。对于所有热爱现代诗歌、关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以及希望通过文学深入理解个体生命韧性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典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顾蕙倩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淡江大学中文所硕士,佛光大学文学系博士。大学时期参与师大喷泉诗社以及地平线诗社。曾任回声杂志採访编辑、新观念杂志採访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编辑,现任国立师大附中国文科教师、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助理教授、联合报副刊专栏作家。作品曾收录《九十二年散文选》,并曾获师大喷泉诗奖、台北诗人节新诗即席创作首奖、国立台湾文学馆爱诗网现代诗奖。2014年10月及2015年1月与顾凯森合办摄影诗文展,2015年4月及7月与小老鹰乐团合办诗乐跨界表演,并出版《逆思》(顾蕙倩ft.小老鹰乐团)诗乐专辑。着有诗集《倾斜/人间喜剧》、《时差》、《好天气,从不为谁停留》,散文集《渐渐消失的航道》、《幸福限时批》,漫画剧本《追风少年》,论文集《苏曼殊诗析论》、《台湾现代诗的浪漫特质》等书。

图书目录

台中市长序/林佳龙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序/王志诚
总策画序/陈谦
白萩小传/顾蕙倩
第一章:白萩诗领空:白萩的生命原味
第二章:情慾的远飏:青年白萩与《香颂》
第三章:死亡的窥视:蛾之存在与生活实际
第四章:存在的省思:钉根台湾的《笠》精神
第五章:以诗为台湾塑像:白萩的现实与超现实
后 记:俯瞰而下,无喜无惧/顾蕙倩
附录一:白萩相关资料汇编(刘正伟编)
附录二:白萩写作年表(罗郁雯编)
附录三:《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文学,从台中出发


  日治时期传统汉诗社团「栎社」是从阿罩雾出发,连系全台汉诗诗人,而日治时期的「台湾文艺联盟」,也是从台中出发,联系全台文艺作家。至战后的笠诗社也是中部出发,至今已五十余年,发行刊物未曾间断过。若要谈起台湾现代诗坛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佳龙以为白萩绝对是最好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九三七年六月八日出生于台中的白萩,本名何锦荣,能诗也能画,经营室内设计亦颇有成就,其现代诗创作的丰硕成绩,已能充分的展现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白萩的生命从台中出发,创作之路亦然,日治时期父亲先在台中市中华路与笃行路口租了间店面,开了家日式糕饼店,尔后又迁至中华路一三八号(近成功路)拥有自己的第一间店面。国校毕业的白萩同时考上台中一中与台中商职,为了家计,决定就读台中商职。十六岁即开始创作新诗及散文,十八岁以〈罗盘〉一诗获中国文艺协会第一届新诗奖,并曾参与台湾重要诗社的发展与耕耘,积极开拓台湾现代诗的创作沃土。当时的台中文艺青年常常聚会,以诗会友,一起谈诗,白萩亦常与同为台中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国民学校前后期学长的赵天仪来到台中公园谈诗论艺。台中优良的人文传统与环境资源提供了白萩等作家日后创作的养分,而这些作家也在台中为未来在台湾现代诗坛的开疆拓土立下感情的基础。

  至今即将七十九岁的白萩目前旅居高雄静养身体,得空时依然关心台湾现代社会与现代诗坛的发展,充分展现诗人坚持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观点,我除了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之外,更诚挚的祝福他身体健康平安,希望借着这本传记的出版,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曾经在大台中成长与耕耘的伟大作家,更能鼓励后生晚辈继续耕耘这块人文艺术的丰美之地,孕育更甜美丰硕的果实。

台中市长/林佳龙



台湾之火,台中之光


  「典藏台中」是文化局一个持续多年的计划,我们从多元的层面来规划阅读对台中文化艺术领域学有所成成绩卓越的文艺专家与前辈,希冀借由专书的出版并配合影音光碟的流通来推广我们所典藏的台中人文。在文学家部分,继陈千武先生之后,今年我们将焦点聚焦在诗人白萩身上。

  白萩,本名何锦荣,一九三七年六月八日出生于台中,现旅居高雄。白萩的作品融合了现代主义技巧与现实主义精神,其题材的选择具体而微地展现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十六岁尝试创作的白萩,十八岁以〈罗盘〉一诗获中国文艺协会第一届新诗奖。早期作品强烈抒发自我,散发浪漫情调,勇于尝试各种语言技巧,并突破既有的形式。

  白萩作品致力于人类生存的哲理探讨,充满睿智,语言则回归口语,浅显自然。着有诗集《蛾之死》、《风的蔷薇》、《香颂》、《天空象征》、《诗广场》、《观测意象》,诗选集《白萩诗选》、《自爱》、《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及诗论集《现代诗散论》等多种。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新诗奖、吴三连文学奖、荣后台湾诗奖、府城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多项。最重要的,是白萩先生也获得本市「大墩文学奖文学贡献奖」的殊荣。

  这本《白萩诗领空》,执行单位邀请到目前服务于台湾师大附中的诗人顾蕙倩执笔,顾蕙倩老师在进入教职前有中央日报副刊与新观念杂志採访编辑相关的业界经验,本身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女诗人,自然是这部书最为适当的撰稿人选。

  随着《白萩诗领空》的出版,随书附赠的纪录片《阿火世界》亦多有可观之处,在二十多的分钟的镜头引领下,透过许多诗人学者对诗作的朗读与解释,更让阅听人可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台中诗人白萩,对现实与土地多么的关爱,又对于台湾文学做出如何鉅大的贡献。希望这本诗人传记的出版,能令更多人阅读白萩,共同持续耕作这块丰饶的文学土地。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长/王志诚

总策划序

白萩的诗,闪光的言语


  诗人白萩,在我还在自习文学的一九九0年代初期,担任了笠诗刊的主编,每次我都集中火力地投出稿件四五篇,约二个星期后,常会收到自贴回邮的退稿信,但也都有一半的诗作留用。这对于当初仍在军队服义务役的我,作品的发表,着实是持续写作下去的莫大鼓舞。现在的我任教于大学语文本科,但写作其实是基于自觉进而自修与自学,一九九0年底我大胆地将这一年所发表的近四十首诗作影印,分寄十二位我所仰慕或有数面之缘的诗人,希望能替明白浅陋的自己究问一些诗的相关问题?这十二位诗人当中,恰好有四分之一拨冗回覆,白萩老师是其中之一。由于白萩老师提及:「关于诗有种种问题需要探讨,绝不是在信上就可以谈得清楚明白……因此希望有机会碰面的时候,能随机的为你谈一些。」

  因为挂心着白萩老师的这一句话,退伍后我的第一件要事,就是买张火车票南下亲自登门拜访老师,之后也陆续到他工作的场所几回,每次总是满载着诗的理想,像充饱气的轮胎般,促使我有更多的勇气冲刺向前。

  因缘际会地接下文化局委託的白萩案,之前搞出版的朋友好奇问我:成本概念一向是我的强项,为什么让自己接下这么吃力又利润微薄的工作?我总是回答:在我心中,白萩是我诗坛的导师。在他推荐我于一九九一年获得吴浊流新诗奖时,为我打下一剂强心针,除去了作家非学院出身不可的自卑,重拾自信,并开始对现实生活严重关切。很难想像,没有白萩先生对我的提点,今天的陈谦极有可能是一位语焉不详的现代派诗人,或是一位三流的剧作家。

  为了白萩的计划,我苦思撰稿人员,几经面谈,终于敲定目前任职于师大附中的顾蕙倩老师。顾老师是位杰出的女诗人、学者与教育工作者,进入学校前也有极丰富的文学传播经验,自然是不二人选。

  顾老师写作这本文学专书,舍弃传统传记安全无虞的纪实笔法与资料堆积,以诗写诗人,以诗追索诗人诗句呈显的时代环境,有现实生活的困顿,也有诗人情爱的甘美与苦涩。在白萩的诗传之外,也是作者风格的坚持与展现。顾蕙倩说:与其有关的人事物也以还原各自「领空」的距离观看诗人的「诗领空」,无非坚信着诗人白萩写在〈Arm Chair〉里的一句诗:「化为一句闪光的言语 / 静静的立在那里。」

  诗还原为直觉的闪光,足以鍳照一切,这——就是白萩。

陈谦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创系助理教授

后记

俯瞰而下,无喜无惧


  第一次正式拜访白萩老师是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内心既紧张又雀跃。「妳的论文,真是能看透我的心。」第一次拜访诗人白萩时,他对我这么说。

  二○一五年三月,接受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资产处的委託,开始了「典藏台中—台中市诗人白萩专辑出版计画」的撰写工作,这也是书写诗人白萩的第一本传记。〈雁〉是我创作现代诗的启蒙,诗人白萩的作品一直是我私淑的对象,四十初度念到博士学位完成《台湾现代诗的浪漫特质》一书,书内专论研究「白萩现代诗的抗拒思想」,「诗人白萩」一直陪伴着我成就自己的现代诗风景。

  「诗人白萩」,我一直是从诗里逐渐靠近他的。他有时是蛾、是树、是蔷薇,亦是深巷里徘徊家门的猫,字里行间只能想像他的模样:孤独的凝视,冷冽的线条,简扼的言语和深锁的眉宇。前几年听得诗坛朋友说白萩深受帕金森氏症所苦,已从台中市迁居于高雄市静养身体,少有活动,心仍想着多希望能见着诗人一面。没想到生命的机缘如此神秘,接受了这份撰写诗人白萩传记的工作,我得以回到创作的初衷,那认识现代诗的起点:白萩。

  见到诗人白萩,介绍了自己,没想到诗人马上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的内容,指着它,诗人吃力的对我说了那句话:「妳的论文,真是能看透我的心。」当时我真是激动又感动,完全想不出能用什么话语回应一个诗人的回应,一直以来是他的诗看懂我的心呀,怎么现在诗人却也说是我看懂他的心呢?当下我突然明了,这本白萩传记,诗人将放心地交给我撰写,而我,仍将回到热爱现代诗的初衷,继续理解着「诗人白萩」。

  就这样,我坐在白萩老师身边想多听听多聊聊,因着帕金森氏症的药效影响,原来聊天对老师而言毕竟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早上起床吃了药,得过一两个小时才能完全发挥药效,且必须下午以后才能维持行动基本能力。有时体力许可,老师会拄着拐杖,一个人走去邻近的咖啡店喝咖啡吃冰淇淋,有时自己也会搭计程车拜访老友,而老师的亲人、诗坛和室内设计界的朋友亦会不定期来看看老师。几次南下的拜访,老师都显得神采奕奕,陪着老师散步、喝咖啡、看展览、写书法,居家生活的老师就和邻家长辈一般和蔼亲切,而身旁的吕小姐一直如影随形的照顾,即使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耗费许久,老师依然能够完全配合工作人员。回去岛屿北方继续撰写的工作,我总是久久不能平抚,依然还是年少时初读〈雁〉时的悸动,然而却又有一股莫名的疑惑:那今日坐在有着扶手藤椅上的亲切老者,真的是那写〈Arm Chair〉一诗的孤绝捕手吗?那记忆扉页里将天空射杀的孤冷诗人,怎么今日已全然不见?

  借着诗,我认识「诗人白萩」; 如今,依然借着诗,我将白萩老师介绍给世人。一一梳理白萩老师的诗作,访视与他关系深切的亲人、朋友与市街。从故乡台中市开始,走过老师出生的街道、读书的学校和营生的场域前往台南市新美街一号,探访当地耆老,确认曾经居住的新美街是否真如《香颂》所写般一条既繁荣又狭窄的小小盲肠,昔日的酒楼「保美楼」是否还在新美街一号附近? 台北的繁华,对白萩老师而言,有多少片刻是如摆渡般来去此岸与彼岸间呢?生命有许多的留白,一如诗人在诗里的意象,想像多,方更接近真实。

  陈文理女士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谈到她的丈夫:「对一个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人,是不会了解白萩颠沛失所的困顿。生存,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重担,从诗作便能领会。」访问陈文理女士之后,方能真正体会白萩老师与家人们承担的重担绝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温饱而已,还有生命中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这些原来都是「生命全部的重量」(〈重量〉),「现在 /阳光正晒着吾家的柠檬枝……」(〈新美街〉),那酸涩的生命滋味,即使庭院种的是常见的雀榕,诗人写来也自然成了柠檬枝。白萩老师的儿子何聃生先生是这样亲口对我说:「我觉得父亲常常是不快乐的!」不管我们世人如何描述现实里的白萩或是认识诗作里的诗人,相信对何聃生先生而言,那都不重要,他只愿世人眼里的诗人白萩是一个能够健康生活下去的平凡父亲。「父亲得了帕金森氏症之后,身体大不如前,但是即使走路不小心跌倒在地,他也坚持不要人扶,宁愿自己站起来。」

  提起父亲的他眼神总是充满着骄傲,与中年时期的白萩有几分神似,然更多相似的是不舍的情怀,而记忆深处永远记着母亲曾对当兵时的他这么说过:「你的父亲日前胸口淤青了好几块,他都不说,直到他宽衣时,我看到他胸口的伤,问起他时才勉强回应。原来,向顾客收取装潢工程的帐款,不但拿不到钱,还被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回家也不说,就这么隐忍着,这就是你的父亲。」每当我访问结束,表示希望未来能亲自致赠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以为谢意时,何聃生先生都是婉拒的,在他的心中,这本书毕竟仍只是写给世人看的诗人白萩!而那真实的父亲,依然还是那深夜独自苦思创作,与母亲白手起家,或在寒暑假严格要求四个孩子拿起剪刀将影印字帖上的部首一一剪贴的那个父亲。
而白萩老师的挚友徐明干先生自一九七九年与之相识,便一一见证着何锦荣先生在室内设计界的贡献,深深感佩他重视文化伦理的精神,奠定了代代相承的协调管道与和谐气氛。这是何锦荣先生赠送的无形资产,让文人的性格充分展现在金钱挂帅的商业设计领域。即使何锦荣先生现已自商界退休,家中的感谢奖牌、匾额都是尘埃,那既具韧性、潇洒与低调的文人风范依然默默影响着台中市室内设计装修商业同业公会。徐先生眼中的何锦荣先生,诗坛名唤白萩,是室内设计人眼中的生意人,却坚持在公会成立二十週年的晚会上举办「台语之夜」,还严格规定表演者以台语朗诵古今诗词,当时由何锦荣先生率先第一个打头阵!

  如果以传统传记的书写方式审视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绝对是连及格都沾不上的,但我依然舍弃如此安全无虞的写法,以「诗」写诗人,与其有关的人事物也以还原各自「领空」的距离观看诗人的「诗领空」,无非坚信着诗人白萩写在〈Arm Chair〉里的一句诗:「化为一句闪光的言语/静静的立在那里。」夜阑人静,打开电脑书写这本书时,每一个能够记录白萩的文字,我都希望仍是还原为静静立在原地的白萩。于是,将每个生命中与白萩相遇人儿互放的光芒,化为一句句闪光的言语,如星子般,织就成一片白萩诗的领空,而不只是那纵座标与横座标间定在历史时空轴线的传主白萩。

  而诗人白萩依然是那颗最闪亮的北极星,静静的立在自己的诗领空里,俯瞰而下,无喜亦无惧。

  感谢每一个曾经织就白萩诗领空的闪亮星子: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王志诚局长、编审林承谟老师、审查委员阮美慧老师、陈宪仁老师、蔡淇华老师,承办叶锹贤小姐,以及陈文理女士、何聃生先生、何姿仪小姐、吕小姐、赵天仪老师、李魁贤老师、孟樊老师、向阳老师、方群老师、徐明干先生、台中市室内设计装修商业同业公会谢秘书,小雅文创发行人陈皓先生,纪录片导演辛佩宜小姐,洪玮伶小姐,音乐后制陈嘉瑀小姐,及本计划总主持人陈谦老师及给予热心协助的朋友们。

  掩上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一如掩上「日式和果子」盒盖的当下,一切的生命滋味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原点——俯瞰而下,无喜亦无惧。

顾蕙倩
2015.9.15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意外的惊喜,一种不期而遇的美好。我向来对那些深刻而内敛的表达方式情有独钟,而白萩先生的诗歌,在我最初的认知里,便带有这样一种独特的韵味。这次的《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从书名就透着一种仪式感,仿佛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呈现。我尤其看重“生活”这个词的加入,这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诗集,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是诗歌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生长、绽放的记录。附赠的影音光碟,更是为这次体验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我设想,通过光碟,我或许能窥见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了解他的人生际遇如何与诗歌相互滋养。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阅读这件事有了新的期待,不再只是单向的接受,而是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仿佛我正与诗人并肩而行,一同感受诗意的人生。

评分

当我看到《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我并非是那种从小就浸淫在诗歌世界里的“天才”读者,更多的,是我在生活的某个时刻,会突然被某一句诗,某个意象所打动,然后开始追溯。白萩先生在我心中,就属于那样一位,他的诗歌仿佛自带一种宁静的力量,能够抚慰那些不安的灵魂。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深入了解的机会。我一直认为,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他们对世界、对生命的独特感知。而“生活”这个词,更是点亮了我内心的好奇:这位诗人,他的生活是怎样的?诗歌又是如何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的养分?附赠的影音光碟,更是让这种好奇达到了顶峰。我仿佛能预见,在光碟里,我将看到一个真实的白萩,听到他讲述他的诗,他的生活,那种沉浸式的体验,绝对是纸质阅读无法完全替代的。

评分

拿到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盒,里面不只是沉甸甸的诗歌,更有触手可及的生活痕迹。我并不是那种对白萩先生作品了如指掌的“资深”读者,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诗歌本身以及通过诗歌去理解生活的好奇心。从封面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息,仿佛在召唤着我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我尤其期待光碟中的内容,能看到诗人本人,听到他的声音,或许更能理解他创作时的心境,感受那些诗句是如何在他口中流淌,赋予新的生命力。这样的结合,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走进诗人的世界,去体会他的人生哲思,去感受诗歌与生活的交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这种深度阅读体验的渴望,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阅读旅程,去感受白萩先生所营造的那个“诗领空”。

评分

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的出现,对我而言,是一种迟来的相遇,却又恰逢其时。我一直对那些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抱有敬意,而白萩先生的名字,在我接触诗歌的早期,便已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未能系统地阅读他的作品。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在一个集中的、高品质的平台上,去领略这位诗人的艺术风貌。我尤其被“典藏”二字所吸引,它暗示着这本书中所收录的作品,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考量,代表了诗人创作生涯中的精华。而“生活”的加入,则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高冷的诗歌,变得更加亲切和接地气,我期待从中看到诗歌如何渗透进日常,如何反映出生命的温度与厚度。附赠的影音光碟,更是为这份期待增添了浓厚的色彩,我相信,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辅助,我将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更真切地感受诗歌的力量。

评分

手中翻开这本《诗领空:典藏白萩的诗/生活(附1影音光碟)》,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感,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其中蕴含的岁月与情感的沉淀。我并非是诗歌的行家,也鲜少去追逐某个特定诗人的作品,但我始终相信,好的诗歌,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白萩先生的名字,在我脑海中,一直与一种沉静、内敛的诗风联系在一起,而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生活”二字的加入,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诗歌选集,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诗人真实生命轨迹的窗。我非常期待通过阅读这些诗篇,去感受诗人是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捕捉灵感,凝练情感,最终化为文字的力量。而那张附赠的影音光碟,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设想,这或许能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的白萩,听到他的声音,感受他创作时的呼吸与心跳,这将是一种多么奇妙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与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