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
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
癌症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癌症有百分之七十
是可以很好的被预防及避免,
对抗癌症更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须努力的事业。
近几十年来,科技的发达为人类带来的不少的便利,却也导致生态失衡:我们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受污染;我们的食物过份精制和加工;我们摄取了过量的高蛋白食物、并误服了大量的人工化学元素;我们过分的使用化粧品以及家庭电器3C产品或带有致癌性的物品……,我们的居住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致癌的危机,癌症,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球人类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了。
在卫生署公佈国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连续三十二年蝉联台湾十大死因之首,死亡人数将近佔国人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六分五十六秒就有一国人被诊断为癌症,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国人癌症发生率因高龄化、生活型态改变,及肥胖人口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下,人数持续上升。依卫生署国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国人一生得到癌症的累积风险,男性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女性每五人也会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年约有八万个台湾人罹癌,男性以六十五岁、女性以五十九岁为癌症高发期年龄。
一说到癌症,一般人大都认为它是绝症而心感恐惧。其实,癌症并非绝症,不但可以治疗,而且可以预防。雷久南博士曾提出癌症预防,是由以下不同方向的事实与统计资料为依归的:
1、在不同的国家、社会,癌症的发病率不同,这说明了癌症是随环境不同而有差异的。
2、癌症的发生率,会因移民而有所变化。这表示了遗传不是癌症的主因。
3、癌症可以随时间而有所改变罹癌的发生率。
4、由于致癌物质的发现,如果减低致癌物质的污染或产生,就可以达成预防癌症的目的。
5、癌症的发展,是可以逆转的。像吸烟者得肺癌的机会远高于不吸烟的人,但如果在戒烟五年或十年以后,其患癌的机会也大大的减低。
专家评估,癌症中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发病原因和我们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关,有百分之三十是与遗传、病毒、辐射线等相关,只有百分之十是因为人体老化跟不明原因所造成。
因此,大约有一半的癌症是可以被预防的,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透过实施接种疫苗来积极控制的;也就是说:癌症有百分之七十是可以很好的被预防及避免。像是国人常见的肝癌,台湾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全面施打新生儿B型肝炎疫苗,不仅使二十岁以下民众的B肝带原率小于百分之一,更使肝癌从癌症榜首下降至第三位;而子宫颈癌更是在多年来的努力推广下,掉出了癌症前十名;其他像是肺癌、胃癌等因慢性感染而造成的癌症,也都在国人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先进的医学检查治疗等方式来避免感染,从而预防相关癌症发生。
而且,某些癌症形成时都会有某些症状发生,如皮肤癌、乳癌、鼻咽癌、直肠癌、口腔癌等等,都有某些癌发先兆,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症状并且加以治疗,降低罹癌后的风险系数。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癌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癌症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发生,对抗癌症更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须努力的事业。想要预防癌症、对抗癌症、战胜癌症,除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多吃低脂及高纤食物、远离刺激物质、保持情绪稳定及维持固定运动习惯等之外。更重的的就是必须认识癌、了解癌,这样才能彻底打败癌了。
基于以上种种,本书特地以台湾十大癌症为内容一一介绍这十大癌症的发病原因、症状、好发性别、年龄、族群、危险因子,以及如何预防、检查、远离等,期望让我们都能有个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