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实践奥林匹克精神的逐梦青年 真正担任奥运会志工是需要积蓄、体力与过人勇气的,透过本书分享满满的精彩小故事,绝对会让你有冲动想要步上跟阿智一样的梦――参与奥运会的殿堂。
阿智,与其说他是壮游历届奥运会的志工,其实他更是一位实践奥林匹克精神的逐梦青年,能够这样持续追逐奥林匹克活动,证明他绝对有着无比的兴趣与热忱。他在2004年自费前往雅典奥运会担任志工,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以背包客的身分参与;2009年代表台湾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青年营与国际青年交流;期间他也不断充实自己,随后获网罗担任2009年台北听障奥运志工经理;2010年获荐受训成为中华奥会国际体育事务工作小组成员之一,陆续协助支援橄榄球、举重、篮球等代表队出国参赛;2012年在伦敦第三次参与奥运会。一连串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背后都只因为一个简单的初衷――奥运梦。
如今阿智无私的将可贵的体验赛事经历与奥林匹克知识汇整成一部身历其境的奥运会飨宴,化为图文分享给读者,满足无法以教练或选手身份一窥奥运会殿堂的大家,平实的传承背后更深一层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理念,要玩的精彩,收获才会是满满的,期间他也付出更多心力去作功课,让他的奥运会之行总是精采丰富,惊奇不断!
本人自从2013年接任中华奥会主席以来,不断积极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这次阿智出版奥运会相关的书籍,希望能让一般民众更加了解奥运会,大家为2016里约奥运会中华健儿加油打气之际,同时也让我们学阿智动起来,放眼未来,相约2020年东京奥运会见吧!
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
主席 林鸿道
作者序
跟着奥运去旅行 「发什么呆,别作白日梦了!」
从小,我成长在一个不鼓励「作梦」的教育环境,老师长辈总是告诫我,别胡思乱想,认真上课,好好念书,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会有成就,有成就的人生就会快乐。我是个很听话的小孩,也一直努力扮演好这样的角色。
长大后,书念多了,见识也广了,慢慢开始有些自己对人生的想法,偶而,会不自觉地作起白日梦来──我要环游世界、要出国念书、要写本小说⋯⋯,不过经常梦的画面都还没清晰,四周就会泼来三桶冷水──「钱哪够呀!」「不可能有时间啦!」「年轻人现阶段还是努力赚钱工作,别作梦了!」
常听人说,想要在四、五十岁时,就赚到足够的钱,可以提早退休,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也算是抱着这样想法的信徒之一,人来世上走这么一趟,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但回过头想,足够的钱是多少?退休后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忙着赚钱之时,似乎也常忘了问自己这最基本的两个问题。
于是,我决定不听话了。
我列了一张表,一张梦想的表,开始幻想:我事业的目标在哪?我理想的居家环境是怎样?我希望我的身材如何?我这辈子需要赚多少钱?我想去哪里旅行?是否有什么收藏可以带来乐趣?可以为这社会贡献什么?
我把想到的事项列成一张大表,钉在书桌前,有事没事就看着它思考,有新项目要增加吗?哪些项目现在就可以执行呢?作白日梦,突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常想,发现有些梦是属于年轻时代的梦,若等到老了、有钱、有闲可以去完成时,感觉却完全不对了。但换另个角度看,钱与时间又是青年人实现梦想的最大敌人,这确实是很难取舍与下决定的。
不过倒是逐渐发展出一个想法:其实很多梦想是可以先规划与准备的,然后放着等待适当时机去执行。有些梦想难度很高,可能要走1000步才能到达,那我现在开始走,一天走一步,大约要走两年半;有时可能比较忙,要两天才能走一步,即使这样,四年应该也能到;若运气好一些,搭上顺风车,一天就前进百步,搞不好不用一年就完成。不管是走一年、两年半、四年,好像都要比等20年后退休再来去做要来得快,而且这样一步一步去接近梦想的满足感,也为忙碌生活的自己带来一些奖励;及早规划出达成梦想的路径与步骤,成了值得投资的一件事。
「发什么呆,别作白日梦了!」
「不行,如果我不先把梦想准备好,万一哪天遇到神灯巨人要帮我实现三个愿望,我却讲不出来,那不就糗了!」
人因梦想而伟大,虽说梦想的代价有时十分悲惨,但「没有梦想」的人生,可能更会是一场遗憾吧!
接下来是我进行了12年的奥运梦,跟大家分享!
开始有奥运旅行的念头,是在2008年从北京奥运回来之后,2004年的雅典奥运志工行,圆了我的奥运梦,也让我的人生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2008年的北京奥运,是奥运经验累积的起点,是我的第二趟奥运旅行;2012年的伦敦奥运,第三次的奥运行,确立了我四年一循环的奥运人生。
在奥运年1976年出生,当年的蒙特娄奥运会,台湾代表队因不能以中华民国之国旗国号入境参赛愤而退赛(当时奥运组委会要求中华民国须改名台湾,但不被我国政府所接受)。虽然从小就喜欢运动,喜欢看体育赛事,但在28岁之前,奥运对于我一直是很遥远的,虽是梦想,却觉得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中国北京,于2001年争取到2008年奥运的主办权(近期的奥运举办城市,会提前在七年前于国际奥会全体委员大会中票选决定)。两岸的逐渐开放,民间交流日渐频繁,前往大陆城市的距离不用再乘上政治系数;加上大学毕业、退伍后,出了社会,经济独立,相较于刚出生时的蒙特娄奥运、四岁时1980年的莫斯科、八岁时1984年的洛杉矶、12岁1988年的汉城(现称首尔)、16岁1992年的巴塞隆纳、20岁1996年的亚特兰大、24岁2000年的雪梨、28岁2004年的雅典,在32岁时的2008年北京奥运,似乎是个实现奥运梦想的最好机会。
从小到大,每个时期我们总是有着一些梦想。新年新愿、生日许愿,不停地在想着适合可行的愿望,却也经常许了就忘;或者每年都在许相同的愿,幻想哪天有钱有闲时,梦想会自然成真。
但何谓「梦想」呢?从字面上解释,应该就是「作梦都在想要去做的事」,既然是这么想达成的事情,不就应该好好面对,仔细计画评估一下,而不是一年拖过一年?
于是,面对「参与奥运」这个梦想,我决定任命自己担任这个专案的负责人。在2003年后半年,当时认为五年后的北京奥运是个很好的圆梦机会,因为奥运会四年才办一次,或许可以先来研究一下隔年雅典奥运的运作,了解如何参与奥运。
当时想到可以参与奥运的方式如下:
一、当国手:入选国手,出国比赛,能用这样的方式参与奥运,当然是既风光又走路有风!但奥运项目林林总总二十几个,哪一项比较有机会?哪一类过去台湾比较有竞争力?这是能否当选国手并被送往奥运参赛需考量的因素。过去学生时期曾经是田径选手,虽拿过校运会金牌,但离全国冠军,还不只是十步之遥,况且奥运会也不是拿到该项目的国内第一名,就一定可取得参赛资格,若没有达到各项目订定的参赛标准,没有竞争力,国家也是不会派选手去的;至于田径外的奥运其它运动项目,若是现在才开始接触,应该是太晚了!看来要以当国手这条路去参加奥运,或许早点投胎、下辈子机会还大些。
二、担任代表团一员:中华台北奥运代表团,除了参赛选手之外,还有一些官员、教练、防护员、随队行政人员等,因代表团的人数国际奥会有明确的配额规定,有多少参赛选手,可以配多少教练与支援人员。于是这些成员绝对都是一时之选,想以这样的身分参与奥运,当然在该职位上都得累积了十足的经验,再加点运气,才可获选成为代表队一员,一般人要走这条路,没点专业实力与人脉关系,是不容易的。
三、考察团:每届奥运会,政府相关单位都会筹组考察团,亲自到奥运现场去观摩学习。考察团的成员,大多是负责相关业务的长官或公务员,加上一些大专院校体育相关科系院长、所长、主任等级的教授,或各单项协会理事长、秘书长等,以我一介平民,要想加入考察团,似乎也是条看不到入口的路。
四、加油团:旅行社规划的奥运加油团,是花钱就可圆奥运梦的选项之一,可惜的是,旅行团规划的行程较受限,通常会穿插安排当地旅游与奥运比赛行程,且价格较高,适合仅想体验奥运又懒得自行安排的观光客,对于想深入并沉浸在奥运氛围中的体育迷来说,跟着去可能会有些失望。
身为奥运梦想专案负责人,在启动专案计画,进行初步评估后,发现参与奥运,好像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幸运的是,拜科技进步之赐,2000年雪梨奥运后,全球网际网路的发展与普及,让2004年雅典奥运相关讯息,透过官方网站的设立而流通,一般民众自行安排一趟奥运主题的旅行,变成一件可行的事。
五、来趟奥运自助行:透过网路查询比赛场次与购票方式,买好门票,搞定机票与住宿,一趟属于自己的奥运圆梦之旅,其实并不是那样的难,当然奥运期间可能遇上费用较高的机票与住宿,若想省钱,最好是能提早准备。至于门票,更是要密切注意各阶段的售票时间,以及想办法透过各种不同管道购得,让奥运期间可欣赏更多的赛事。在仔细研究2004年雅典奥运官方网站上各项奥运资讯时,思考着四年后的北京奥运该如何准备,意外地发现了参与奥运的第六条路──Volunteer奥运志工。
六、志工:奥运志工,过去可能从来没想过能以这样的身分参与奥运!大型运动赛会征召志工由来已久,2000年雪梨奥运的志工团队更是大获好评,但过去志工招募因通讯传递不易,主要还是由本地人担任,即使需要找国际志工,也是透过特殊管道私下招募,一般外国人要接触到志工招募的讯息,是不容易的。但随着网路世代的来临,奥运志
工的招募,通常在开幕前两年就透过网路平台向国内外有兴趣的人招手,上网登录资料并提出申请,需经重重的筛选与受训,才能获选为正式的志工。因奥运选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服务的需求,主办国之国内志工通常做不来,于是大会需要寻求具备语言专长之国际志工来协助。但因国际志工大多不住在主办国,报名后是否能被录取,
其实运气占了很重要的因素,当然要报名才有机会,能以志工的身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份子,这比单纯当观众去看比赛,更值得让人回味。
2003年底,我意外看到这奥运志工招募的讯息,忍不住地填了资料,传送了出去,当时心里是想──要看奥运,到雅典是有点远,下届北京近多了,但反正报名不用钱,就先试试看,万一被录取了再说!
就在我几乎遗忘了这件事的四个月后,接到了一通来自雅典的电话,在确认我身分后,噼头就问我机票订了没?在雅典是否有安全住宿的地方,她想要确认我是否真能在奥运期间到雅典去服务当志工!我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给问傻了,在还没收到录取通知前,我又怎么会去订机票跟住宿呢?但对方电话中表明,若没收到我已经预定了机票与住宿的资料,她们是没办法给我录取通知的。于是,在留下通讯电话与传真后,雅典奥运筹委会给了我一些时间准备,若能在期限内回传她们需要的资料,似乎就能担任奥运的志工;这意外的通知,打乱了我原先的圆梦计画,但这个机会,或许可以提早四年完成奥运梦。
立刻上网查机票、找住宿,台北雅典来回机票约四万元上下,还算可以接受;倒是住宿饭店在奥运期间迎接大批的观光客全面涨价,搜寻了许多饭店,最便宜的一晚也要100欧元起跳,因志工服务至少需要十天,加上报到与受训,前后大约需停留20天,这样下来住宿费就要台币约八万元,这梦想的代价已经超过我当时的预算,正想是不是算了,等四年后北京奥运再圆梦时,竟在网路BBS版上,找到一位网友释出的奥运期间便宜住宿!就这样凑齐了证明,也收到了筹委会寄来的报到通知,人生首次的奥运旅行,就这样意外地以奥运志工的身分实现了。
四年后的北京,再次申请奥运志工,但没被入选,当时正处在创业初期的忙碌,心里一直挣扎着是否该再前往奥运。报名了一堂谈奥运美学的讲座,老师一段拿水杯的故事,提点我累积的力量,让我决定放下一切,勇敢追求第二个奥运梦。20天的奥运行,在北京当个观光客与奥运迷,感受这中国人第一次举办的奥运,收获丰富,满载而归,台湾的事业却因多日疏于照顾而付出惨痛代价,花了大半年才调整回来,追逐梦想的过程,其实常是得付出代价的。再四年后的伦敦奥运,是十年前游学时的旧地重游,也是人生第三次的奥运之旅。第一次是巧遇,第二次算是有缘,第三次就可称是朋友了。
不同的主办国,呈现的奥运会也很不一样,雅典、北京、伦敦,各有各的个性:希腊的浪漫(许多场馆工程延宕)、中国的用心与好客(像个很会准备考试的模范生)、英国的绅士与优雅(注重人与环境及永续),让每次的奥运旅行,都封存为一段空前绝后的独特回忆。奥运会是梦想,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若每四年就跟着奥运去旅行,透过运动,了解文化,认识差异,让这世界更美好,我想这样的人生,肯定是令人回味与美妙的。
2016年,四十不惑之年,也是另一个奥运年,这回在地球上几乎是距离台湾最远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我已经准备好,邀请大家跟着阿智,来趟奥运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