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

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正念
  • 观心
  • 禅修
  • 密宗
  • 西藏佛教
  • 仁波切
  • 心灵成长
  • 自我提升
  • 佛教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365天的禅修活泉,一日一口诀!

  在禅修中稳定我们的心,我们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利他,这是咏给明就仁波切多年来不断叮咛弟子们「不要忘记将禅修带入生活中」、「要练习,要实修」的慈悲之爱。

  本书内容中的选文与每日禅修口诀是由了觉、了尘两位法师发心,节录了咏给明就仁波切自2008年起到2015年多本出版着作中的精华,以及明就仁波切在2008年于化育道场教授「弥陀天法」的开示内容,2011年闭关前留给弟子们的书信和闭关期间为弟子们捎来的新年祝福语录。

  这些语录内容的选辑,是依着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以及皈依、发心、慈悲的禅修、止禅与觉知、观禅、菩提心、自性、空性、生活的智慧、禅修的体验等等主轴做整理,希望此书能成为你日常生活禅修的好朋友。

本书特色

  4年山林行脚闭关结束,
  当代大禅师明就仁波切回到我们之间,
  要教我们学会开心、安心、亲见自心,
  见到仁波切之前,赶快温习他曾教我们的──
  12个故事,365个口诀!


  生活中的禅修语录

  四年前,咏给明就仁波切以行动实践了他对我们耳提面命的叮咛——请练习,把禅修的经验带到日常生活中的教诲,到山林闭关去了!2015年11月3日,仁波切出关了,再度回到所有弟子们的身边,教导我们如何将这疯猴子的心,以及生命中障碍我们一切的困难,转化成为内心快乐与和平的助力。

  ■禅修精华指引
  我们多么幸运!不管上师身于何处,我们都可以跟随着他的教导,不断地练习再练习。这本书集结了咏给明就仁波切已出版的多本着作,包括:《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你是幸运的》、《请练习好吗?》、《明心之旅》、《小吉宝贝》、《带自己回家》等书的精彩语录,汇整为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历书,方便你每日阅读。

  ■禅修小记
  每日语录下方的留白,可以是这一天的心情,也可以是禅修后的心得笔记,甚至也能随手涂鸭画下你的心情故事,只要你愿意。

  ■12个主题故事
  拥有古老灵魂与智慧的咏给明就仁波切,每每喜欢在开示的过程中,用很多故事作比喻。这本书节录了仁波切曾说过的十二个故事,依十二个月的禅修次第编排,搭配明就仁波切在出关后陆续到印度、尼泊尔等地朝圣,以及参加印度噶举祈愿大法会时的行谊和身影,是一本集结近年明就仁波切出关后法照的日历书。愿你在翻阅本书时,如同亲见上师在眼前般地心意合一,时刻不忘将禅修带入生活中应用,「不要放弃,在放松中,请练习!」
 
好的,这是一本介绍明就仁波切其他著作的图书简介,旨在展现其在藏传佛教教法,特别是大手印和禅修方面的深入见解,同时避免提及您提到的那本《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 --- 书名:《直探心性:明就仁波切论大手印与禅修的实践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著名的大圆满成就者、竹钦传承的持有者明就仁波切(Kyabje Mingyur Rinpoche)关于大手印(Mahamudra)修持的精粹论述与实践指导。仁波切以其清晰、现代且极具穿透力的语言,将古老的藏传佛教智慧,特别是宁玛派(Nyingma)和竹钦(Drikung Kagyu)传承中的大手印核心教义,呈献给当代修行者。本书并非对单一主题的系统梳理,而是围绕明就仁波切在其多年教导中反复强调的几个关键领域展开,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的、深入的观照佛法核心的途径。 第一部分:觉性的本质——大手印的基石 本书首先深入探讨了大手印修持的理论基础,即“心性”(Mind-Nature)的本性。明就仁波切强调,大手印并非一种复杂的哲学体系,而是一种对“当下、未被概念污染的觉知本身”的直接认识。 仁波切细致地剖析了“明”(Luminosity)与“空”(Emptiness)的不可分离性。他指出,我们所误认为的“自我”和“世界”的实体性,源于对心性本自具足的光明与空性特征的遮蔽。通过生动的比喻,如清澈的镜子与它所映照的万象,仁波切引导读者去识别那在一切经验背后恒常存在、不受生灭影响的觉知基础。 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止”(Shamatha)的训练来稳定心神,为“观”(Vipassana)的洞察做好准备。然而,仁波切强调,大手印的“止”并非压制念头,而是允许念头在不被抓住和分析的情况下自然显现与消融。这种“无造作的安住”是通往心性证悟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止观双运的实践路径 本书的实践核心聚焦于“止观双运”(Shamatha-Vipassana Unity)。明就仁波切并不主张将止与观割裂开来,而是倡导一种在当下经验中自然生起的洞察力。 如实观照: 仁波切详细指导如何运用观照的智慧来审视念头的起源、停留和消逝。他提醒修行者,当我们试图抓住一个念头时,它便立刻改变了形态。通过这种反复的观察,修行者逐渐体认到所有经验现象的无常、无我本质。 融入日常: 重要的篇幅被用来讨论如何将大手印的洞见带入日常的复杂生活中。仁波切反对将禅修视为一种“脱离生活”的活动。相反,他鼓励修行者将工作、人际冲突、甚至是强烈的负面情绪,都视为修行的助缘。如何在那一刻的剧烈心绪中,瞥见心性的“不染”本质,是本书实践指导的精髓所在。 第三部分:面对情绪的炼金术 明就仁波切在当代社会中最受赞誉的贡献之一,是他对情绪,尤其是“痛苦”的积极转化。本书收录了他关于处理情绪障碍的深入开示。 仁波切没有教导我们去“压制”或“逃避”负面情绪,而是提出了一种“转化”(Transformation)的策略。他系统地解释了情绪是如何作为能量显现的,以及当我们不再执著于情绪的“故事”时,它们如何回归为纯粹的觉知能量。 痛苦即道: 书中强调了“以苦为师”的理念。仁波切详细描述了如何以一种慈悲而坚定的态度去拥抱内心的挣扎,将其视为揭示我们内心障碍的宝贵线索。 自解脱(Self-Liberation): 这是大手印修证的标志性体验之一。仁波切解释了如何观察一个念头或情绪,使其在被识别的瞬间,便在觉知的光照下自然消解,如同在阳光下融化的雪花。这种对念头的“不加干预”的释放,是通往心性自由的关键步骤。 第四部分:竹钦传承的独特视野 本书也穿插了竹钦传承(Drikung Kagyu)关于大手印的独特见解,特别是关于“共同(Common)”与“特殊(Special)”大手印的区分。明就仁波切对竹钦祖师耶歇僧格(Yeshe Sempa)教导的诠释,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他解释了竹钦传统中,对“心意”(Mind)与“觉知”(Awareness)之间微妙差别的强调,以及如何通过对“自心明相”(Self-arising Manifestations of Mind)的体认,来巩固对心性本质的证悟。 总结 《直探心性》是一本超越了基础冥想技巧的深度指南。它要求读者不仅要在蒲团上进行练习,更要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保持警觉和开放。明就仁波切以其亲切而权威的口吻,引导我们不再将觉性视为遥不可及的境界,而是去发掘那早已存在于我们经验核心的、清澈、稳定且充满活力的心性。本书是对所有寻求真实、持久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修行者的宝贵资源。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咏给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1975)


  1975年出生于尼泊尔,是着名的禅修大师祖古邬金仁波切最小的儿子。明就仁波切十一岁开始正式进入佛学院学习,两年后开始他的第一次三年闭关。

  明就仁波切的教学风格融合了藏传佛教教理和实修,以及现代西方科学和心理学。他建立了国际德噶和亚洲德噶两大非藏语禅修社团,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推动禅修,同时也指导和管理尼泊尔、印度以及西藏的德噶寺和佛学院。

  明就仁波切着作了两本禅修畅销书《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和《你是幸运的》,以及《请练习,好吗?》、《带自己回家》等书和儿童禅修画本《小吉宝贝》。2011年6月,明就仁波切开始了他第三次的三年闭关,2015年11月圆满出关。
 

图书目录

一月、你是幸运的…4
得到人身的机率有多少?…8
二月、活出生命的意义…24
让我们持久快乐的是什么?…26
三月、开启生命之钥…44
唉呀,原来你是…46
四月、开展幸福的泉源…64
也该停下来了!…66
五月、烦恼是我的朋友…84
让问题成为你的保镖…88
六月、回到当下的喜悦…104
事情是我想的这样子吗?…108
七月、全然接纳的平静…124
好坏一切,都是最好的供养…126
八月、放下,原来是幸福…144
一把最殊胜的泥土…148
九月、慈悲花朵的绽放…164
让时间增长悲心的肌力…168
十月、空性离执的智慧…184
当空性与慈悲双融…188
十一月、回归自性的宁静…205
无惧死亡的到来  ….208
十二月、利他圆满的实证…224
将这一切,随风供养而去…228

 

图书序言

缘起与感谢

取出心里的「伏藏」吧!


  伏藏,藏文原义是「埋藏的珍宝」。相传伟大的莲花生大士为了保护解脱教法,把它们藏在深山大川、巨巖虚空之中,等待成熟的时机,由伏藏师取出来利益有情。其中一类伏藏,称为「心意伏藏」,就藏在成就者心里。

  每一颗心,都是最伟大的「伏藏」,里面蕴含着完美的智慧和慈悲。每一位行者,都是最伟大的「伏藏师」,有能力把自心本性,那个最重要的伏藏开掘出来,让本就俱足的觉醒功德和利他能力,完全现前。

  但问题是,在烦恼、业力、习性和妄念组成的幻化网阻隔下,明明白白就在眼前的自心本性,变得山高水远──我们如何才到得了那最近也最远的圣地:自己的心,去取得那深藏的「自心伏藏」?

  拥有大伏藏师传承的明就仁波切,最常提醒弟子的一句话是:「请练习,好吗?」再伟大的教法,不练习都没用。请禅修,「自心伏藏」这条向内的掘藏之旅,就有了起点,有了道路,有了方法。

  因此我们整理了365则明就仁波切的观心口诀,这些口诀是由了觉、了尘两位法师发心,节录了咏给明就仁波切自2008年起到2015年多本出版着作中的精华,包括《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你是幸运的》、《请练习好吗?》、《明心之旅》、《小吉宝贝》、《带自己回家》等着作,以及明就仁波切在2008年于化育道场教授「弥陀天法」的开示内容,2012年闭关前留给子们的书信和闭关期间为弟子们捎来的新年祝福语录。

  两位法师细心整理出九百多则语录,我们从中挑选365则,以「一日一口诀」的日历书方式,方便大家每日闻思修;同时依禅修次第编排十二个月的主题,搭配精选十二则小故事,请仁波切在每个月第一天,为大家说故事,接着每天一个口诀,陪我们实修。每天练习,每天朝又远又近的「自心伏藏」更靠近一点,有一天,自心本性,这今生最伟大的风景,会明明白白就在眼前。

众生文化 编辑部合十

导读

  1/31你是幸运的
  在我们的生命里,会有很多事情,有时快乐,有时苦恼。
  所以,接受生命里发生的一切,同时,感恩你所有的,
  明白你是幸运的。
  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痛苦,感恩你所拥有的,这两点很重要。
  透过接受痛苦,欣赏身边所有美好的事情,
  这样才能够真正发展上好的禅修经验,和真正体会佛法。

  2/22  打破轮回的蜜蜂罐
  佛陀了悟到,轮回是因为执着和无明造成的。
  看到苦,才会生起出离并趋向解脱的心。
  我们从接受现状——至少从认识现状开始做起,
  不断熟悉自己如何轮转不停的模式,从而看到解套的可能性。
  认识,就可以打破轮回的蜜封罐。

  3/15  加持来自于我们的修持
  现代很多学生跟随上师,收集灌顶、口传和很多的教法,
  但是这些都不能替代修持。
  如果我们感知上师是佛,我们就会受到佛的加持。
  但是,加持来自因缘修件的聚合,而非莫名的从天而降。
  接受和受益于加持的能力,来自于我们这方,来自于我们的修持。

  4/6  一切都完美如是
  究竟的真理,也就是我们的佛性、绝对的真理,
  它没有覆障,也没有恶业,没有祈请者,也没有祈请的对象,
  没有需要清净的,也没有需要累积的。
  一切都完美如是。妙极了!

  5/28  学习驾驭情绪之浪
  你无法停止海浪的生起,但是你可以学习如何乘浪。
  念头和情绪就像是你可以一起玩耍的对象,
  修持的目的也是在鼓励你,帮助你面对念头和情绪的海浪。

  6/30  回到当下的喜悦
  让你的体验成为你自己的向导和灵感吧!
  走在这条修持的旅途上,要让自己尽情欣赏沿途的景色。
  这旅途上的无限风光就是你的自心,
  由于你的心本来就是证悟的,
  因此,倘若一路上,你都能把握机会,随时安住一会儿,
  那么,最后你将会领悟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
  其实就是你当下所在之处。

  7/30  让心休息,静止下来
  如果各种念头和感受,不断地翻腾、搅动的话,
  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混乱不清。
  如同池水,你不再搅动它,让它静止下来,水就变得好清澈。
  禅修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单纯地让我们的心休息,
  静止下来,它就会变得很清澈,就像池水一样。

  8/28  将禅修体验,用在生活中
  佛陀教法的重点在于,要我们将正式禅修的体验,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层面,
  否则,正式禅修帮助我们培养出对空性、智慧和慈悲的直接体验,
  就失去了意义。
  只有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时,
  才能真正测出我们内在的平静、洞察力与慈悲的进展。

  9/26   展开正面特质的能力
  将「施受法」用在同理心的修持,
  你会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这帮助你减轻自我批判带来的痛苦;
  而了解别人的痛苦也会消融你对他们的批判,
  就算这些批判已经形成好多年。
  你逐渐自觉自己正面的特质。

  11/7  勇气
  佛性的三个特质,可以总结为「勇气」这个名词。
  尤其我们心中抱持疑惑和不确定的时候,
  当下此地,我们仍然有勇气作自己。
  当我们直接面对体验,就有可能了解所有的体验,
  像是爱、寂寞、瞋恨、喜悦、贪婪、悲伤等等,
  它们的本质,就是佛性基本无限潜能的展现。

  11/12  敞开,允许一切体验发生
  将这法教放在你修持的核心,不论你们在何处、不管在做什么,
  让念头和觉知自由来去,任感官敞开,并与你的体验为友,
  看你是否能够注意到一直与你同在的宽广觉性。
  任何你曾想要的事物,就在当下此处的觉性中。

  12/21不要忘记练习,也不要放弃!
  你的功课做得怎样啦?
  那些继续练习禅修的人,我想你会知道,最重要的是练习。
  请不要忘记练习,还有要应用啊!
  我的学生们,如果你有功课的话,请不要忘记你的功课。
  做功课时,要放松,平静,放下。
  但是,不要放弃。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入手《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纯粹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最近生活压力有点大,工作上的事情,人际关系的纠葛,时不时会让我感到心力交瘁,夜不能寐。身边有朋友推荐过一些心理学的书,尝试过冥想APP,效果嘛……只能说聊胜于无。但“观心”这个词,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好像可以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去逃避或者压抑。我平时也不是特别信佛,但对这种探讨“心”本身运作的书籍,总是抱有一丝期待。书名里的“365个口诀”,听起来很有体系,像是每天都可以实践的小练习,如果真的能做到,日复一日,会不会像雕刻一样,慢慢地在心里留下痕迹,让那些杂乱的念头变得有序,让那些负面情绪不再轻易左右自己?我不是追求什么顿悟,只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不至于被情绪的潮水淹没。希望它能成为我生活中的“急救包”,在我需要的时候,能立刻找到安抚和指引。

评分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到《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设计和书名给我带来的独特感受。那种古朴而充满智慧的氛围,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平日里喜欢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历史人文到哲学心理,但最近对“自我觉察”和“心灵成长”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正念”、“冥想”的书籍,但“观心”这个词,感觉更直接,更触及根本。明就仁波切的教导,向来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实践性而闻名,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加入了我的书单。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帮助我看见那些隐藏的模式和习惯,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专注力,最终达到一种更为圆满和自在的人生状态。

评分

我对《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这本书的期望,更多是源于一种对“内在自由”的渴望。我们活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手机不离手,新闻不断更新,各种社交媒体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常常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思绪被割裂,注意力无法集中,内心也越来越躁动不安。我总觉得,真正的幸福和安稳,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就或物质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和清晰。明就仁波切的教法,我一直有所耳闻,他所强调的“回归自心”,总是能触动我内心深处对本真的追求。这本“365个观心口诀”,听起来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心灵地图”,每一天都提供一个探索自身的机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会识别那些束缚自己的思维模式,放下不必要的执着,培养一种不被外界干扰的安定感。这不仅仅是关于禅修技巧,更像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传承,让我能在日常的点滴中,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和淡定。

评分

哇,拿到这本《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真是太有缘分了!我一直以来都对心灵成长和禅修很有兴趣,尤其喜欢那种能够带来深度平静和内在觉察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心灵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总觉得隔靴搔痒,找不到真正的落脚点。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它很有份量,"伏藏"这个词就充满了神秘感和珍贵感,而"365个观心口诀"则让人感觉每天都能获得一份指引,日积月累,一定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变化。我尤其欣赏明就仁波切的名号,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且慈悲的导师,他的教导总是那么深入浅出,能够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贴心的向导,带领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通往内心宁静的路径,学会如何安住当下,如何与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和平共处,最终实现真正的自在和解脱。这本书不只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邀请,一种内在探索的宝典,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我的心灵之旅。

评分

这次入手《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近年来,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接触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和课程,我也被这种趋势所影响,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让自己活得更舒心。不过,我本身对宗教色彩比较浓的书籍会有些顾虑,但“观心”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探索,一种对人类意识运作的观察。明就仁波切的名字,我虽然不是很熟悉,但“仁波切”这个称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神秘感,加上“365个观心口诀”这个具体的数字,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像一般的泛泛之谈,而是有具体的实践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情绪是如何流转的,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种超然和清明。不期待一夜之间就能“开悟”,只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获得一些实用的工具,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能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内心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