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式幸福其来有自
慢一点才能发现生活的细节
许多人认为,北欧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不外乎依靠有序的制度和丰富的资源,但仅仅是如此吗?住在瑞典逾十年的作者,以新奇的眼光带我们透视北欧,剖析北欧人的人格特质,揭开他们为何幸福、满足的祕密,找回简约、自然、宁静的本质。
亚洲妈妈vs.北欧爸爸的教养冲击 早在女儿小熊仔两、三岁时,我曾极力游说先生教她弹琴,可先生一点也不急,总是说:「等一等,等她自己想学。」这才发现,北欧父母不是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点上,而是根本没起跑点这个概念!
哇!福利这么好,要是有人不工作怎么办? 虽政府从摇篮到坟墓皆完善照顾,但北欧人是群强大、乐于挑战自己的民族,即便制度容许,也难以接受健康的自己坐吃山空。如我的北欧朋友熊先生,觉得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生的必经之路。可想而知,若要北欧人只当伸手牌坐享福利,是比死还痛苦的事。
北欧人不知道什么叫中年危机 在北欧,失业并非贬义词,而是代表新的开始。即使五十岁失业,随时能回学校学习新课程。自从瑞典取消入学考试后,进大学简直就像出门买菜般方便,是以北欧男女老少几乎都不惧失业,字典里自然就没有中年危机这个词了。
世上最幸福的居民如何定义幸福? 朋友熊先生说:「幸福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是健康、信任和尊重,是和家人共吃一碗豌豆汤的时候。」
少年雅各说:「幸福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
女儿小熊仔说:「幸福是和小猫一起睡觉及吃冰淇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