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的前半生有欢有愁。童年生长在中国的农村,因为家境问题,转换了无数次中小学,所以有关中国文化、中国语文的根底都打得不好。后来到了香港,入读皇仁书院二年,之后移居美国。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我抵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一九五九年至今定居洛杉矶。
一九六○年入读美国加州大学(UCLA),一九六四年取得学士学位,一九六八年取得南加州大学(USC)博士学位,一九六八到一九六九年在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一九七六年取得加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八四年间,我从事多项研究。从光学到激光,从液晶到平面电视,从光导纤维到导纤维武器,后来又进行超导(电)性的研究。
一九七八年我开始在洛杉矶市行医,并兼任医院和保健公司的管理工作。本着行医济世、回馈社会的宗旨,十多年前在中国上海开设中美合资医院。
一九六七年与郑氏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可惜郑氏不幸在一九九三年逝世。现与林女士共结连理,生活美满,事业亦算顺利,步入人生第二个阶段。
数十年愧无大成,近二十多年来对研究炁功甚感兴趣,可惜时间、财力皆有限,学识亦不足,致常有事倍功半之感。幸勇于钻研、广读有关书籍,惟欠名师指引矣。十多年来,可幸认谶不少朋友,增广见识,补我之不逮,于集思深研下,遂而完成这本书。
前半生略有小成,当感谢已故的皇考及年逾一百之萱堂,更感谢良伴林慧华,没有其支持和鼓励,实难有现时的成就。当然,一对儿女的关爱也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
本书引用的资料,部分摘自其他文献,于此请相关作者见谅。书中内容仅供参考和讨论,至于对书中章节或理论的使用,恕本人不负法律责任。
于此特别鸣谢Miss Svetlana Negashova(挪威)、霍敏仪、程敏敏和蔡雪晶小姐,感谢她们在编写本书期间的协助。
黄思贤谨识
二○一六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