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两年前,我曾为《中华医林文库》系列丛书作过序,今天,又有新书出版,我友特邀为之作序。
本书作者吴风平博士,九代中医世家。自幼学医,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把自己多年来从医的临床经验和家传秘方加以整理,毫不保留地奉献出来,着成此书,充分体现了作者大医精诚、刻苦钻研、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精神,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书中的一些验方非常有实用价值,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和患者阅读,因每个方子都有详细的对证说明和使用方法,因此对于一些常见病都可以照方使用,实是一本好书!
我衷心祝贺该书的出版,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定会对广大中医师提高临床诊治水准,以及患者找到更好的医治疾病方法提供帮助。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王坤 于北京
序二 忆往事,恩师吕老炳奎大师健在时亦有谈起吴风平先生。2002年中国医促进会召开「中医传承与创新」论坛大会,我应邀为参会者授课时,有幸与吴相识,后,为中医药发展之事我们往来颇多。
吴风平,九代中医世家,医技名贯乡里,且医名远播,而慕名求医者甚多,故京城官员和有成就者时常求诊,多效,故有名京城。
当今之世,疾病暴出,吴风平先生为寻良方、解病者之苦,勤奋好学,勤于钻研,勤于临床,勤于整理,勇于创新。广泛汇集临床验方,整理家传秘方,并分门别类,依次编撰为内科方、外科方、妇科方、儿科方、五官咽喉科方、骨伤科方、性病传染病方、肿瘤病方及老年病和抗衰老病方,共计九类26科别,书名为《吴氏九世中医秘验方精选》。此次吴风平先生编撰本书,虽未言能癒诸病,但亦可放心依证寻方,吾亦未每方临床验证之,但对吴风平的医术医德甚为了解,据此观之,每方均有详细介绍及详细的药物组成、适应证候、服用方法、加减变化,以及注意事项。其人、其方、其效,当可信也,为之而序,顺致祝贺。
全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炳申 于北京
自序 自伏仪画八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问岐伯,中医药学已经历了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瑰宝。经过漫长的发展及历代中医药学家不断总结研究和完善,中医药学已成为一门集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等于一体的独特医学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事实证明:中医药学是保证人类生命健康和顺应宇宙环境、自然规律的法宝!中医的辨证思想、诊治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至今科学无法破译,虽然国内外有部分西医及科学界不相信,甚至不认可和反对中医药,但事实不容雄辩,西医虽然「合法」,理论充足,药物多于牛毛,可科学与事实证实,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破坏了人体及宇宙的自然规律,破坏了人与自然的正常节律和谐。
中医药学由于部分人的歧视与摧残,发展缓慢,虽然中医药院校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的学生,但其所学仅占中医药专科知识的十分之三!从业人员临床水准差,得不到全面提高,中医院住院病人的中医治疗率、中医治癒率都大有江河日下之势!临床水准的下降,已成为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医理论的源泉,临床实践佔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西医理论来源于实验研究截然不同。中医药人才缺乏,前途堪忧。笔者出身九代中医世家,自幼庭训,业承于名老中医
诸前辈,对中医药学有深厚感情,为了弘扬中医药学,发挥特长,造福大众,特别出版本书,意在互相交流探讨,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最初出版于2002年,因为没有再版,书店早已经脱销,因为书中很多都是非常实用的验方、秘方,临床实用价值非常高,故而市场上盗版非常多。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中医同仁提供帮助,今再次整理,重新补充完善,添加了更多的实用方剂和方法,为了方便广大的西医工作者和患者阅读,书中一些常见的疾病名称均用西医的常用称唿,使本书更加简便而实用。
古代有:药不过三代者不服。意思是只有连续行医三代以上的医生,所开的药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有保证,疗效才可靠。而本书中所收录的药方,均来源于吴氏历代先辈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的验方、秘方,方简效宏,临床实用价值极高,实为一部具有可操作、可遵循、可参考、难得的好书。
本书的出版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指正和关心,除对本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还亲笔题字肯定和鼓励。我的好友,着名的中医学家、易学家、书画大师周天元教授,以及同乡好友,着名作家陈长呤教授均给予热情题字,在此一併致谢!
因水准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也希望本书在临床诊治中对您有所裨益,吾心足矣。
吴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