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身为奴隶的道德以及对强者的忌恨;
在无神的宫殿,写下自己的神话。
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旗帜下,尼采对西方的道德信仰展开了系谱学的研究,强烈地要求读者对既有的道德系统展开价值的批判──这些「价值」的价值本身首先必须被质问;过去那些神圣不可挑战的,都是有待重估的。
对尼采而言,西方哲学中的道德主体其实是怨恨者的自我想像,所谓的嫉恶扬善,不过是对自身无能的掩饰,并在这些遮掩之下苟且度日。怨恨之人构想出了「邪恶的敌人」、「恶人」,又设想出一个「善人」作为对立方,也就是──他自己。
然而──
期待一只不凶勐的老鹰
就和指望羔羊不表现为羔羊
一样地
荒 谬 可 笑
尼采区分了奴隶的道德和高贵的道德,也就是弱者的道德和强者的道德。尼采认为基督教把人类变得软弱、柔顺、认命、谦逊和消极颓唐,因此是一种有毒的道德体系,表现出来的是对生命本身的敌意、忌厌。
于是,「上帝已死」是尼采传递的新福音,他期许人类克服上帝死灭之后的虚无主义,开创新的英雄道德,拥抱命运,如同希腊悲剧中的主角。也许一切的行动总是徒劳,但终究由自己作主。
本书体系完整,论证严密,为尼采所有着作之冠,影响后世深远。
因而,傅柯直言──「我是尼采的支持者。」
一八八七年,尼采完成《论道德的系谱》,不到两年后,他就陷入精神崩溃。这本书的问世与前一年出版的《善恶的彼岸》直接相关,《善恶的彼岸》印行后即招来了批评,尼采在短短十五天内就起草了三篇文章回应,辑为《论道德的系谱》,因此可说是对《善恶的彼岸》的说明与扩充。尼采在这本书中罕见地以系统性的方式阐述其思想,论证严密,风格成熟,使得本书成为尼采着作中最具哲学论述体系的作品,因而是哲学界对于尼采思想分析的重要文本与主要根据。
系谱学原本用以研究家谱与血缘,追踪先代与后代之间的联系,但尼采的系谱学研究却凸显了历史的「不连续性」,他的系谱学是破坏性的,指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道德概念,其实只是力量斗争的反映。尼采的系谱学对后世,尤其是对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后现代哲学思潮影响极深,他在当代的继承者就是傅柯,因而系谱学正是尼采对于当代哲学的重要遗产。
本书特色 ◎本书德文原着出版于一八八七年,本书中译为原着出版一百三十週年纪念。
◎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系谱学的研究方式影响傅柯尤深,本书亦为哲学界研究尼采思想的重要文本与根据。
◎本书直接译自尼采德文原着,并参酌利科版《尼采着作全集》及Walter Kaufmann、Carol Diethe、Maudemarie Clark and Alan Swensen各种英译本,加入大量注释,为当前本书最信实周延之中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