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时光:在家泡茶的100个祕诀

茶饮时光:在家泡茶的100个祕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饮茶
  • 家庭茶饮
  • 茶文化
  • 生活方式
  • 休闲
  • 健康
  • 饮品
  • 手作
  • 祕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a cup of tea is always a good idea.(一杯茶始终是一个好点子。)

  茶汤温润,醇厚回甘,不妨尝试在平日忙碌的生活过后,砌上一壶好茶,轻松感受难得的茶饮时光吧。

  茶,可以温暖身体,疗癒心灵,甚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喝茶这一个简单的事情,却不仅仅只是喝茶,而是把美学、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好茶,解的是心灵之渴,享受的是内心的喜悦!「在家泡茶」有两种意涵。一种是邀请别人一道来喝茶,另一种则是尝试自己泡茶。不管是为了别人泡茶,或是自己泡茶,滋润的都不只是喉咙而已。

  基本的品茶在于懂得茶有色、香、味,每一个环节表现的特色背景都牵动了茶叶的生长情境,以及天地人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精采的趣味就在其间。

  本书从认识茶叶开始,进而学习如何沖泡一壶好茶。从茶的历史、拿捏泡茶的时间、认识茶器以及其他饮品、茶食的搭配,让大家与茶有着更多美丽的邂逅。以现代的美学视野,为茶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泉源。更精心将茶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让茶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知识,而能够在生活中信手拈来,以茶入生活。

  身为认证茶艺师与茶叶店店主的作者,除了积极推广泡茶活动之余,也希望透过专业步骤的分享,细细体会茶的醇美,在竞速的时代,为自己奉上一杯好茶。

  以Q&A方式介绍平常饮用的茶的效能及效果、美味泡茶法、招待小祕诀、历史和小常识等,绝对是泡茶的首选书!
  ●日本茶里的玉露、焙茶、煎茶到底有什么不同?
  ●新茶、一番茶和番茶究竟有什么不同?
  ●中国茶和台湾茶其实大不同?
  ●冻顶乌龙茶真能有效改善花粉症?
  ●第一次喝茶时建议选哪种台湾茶?
  ●胃肠不好时该喝什么香草茶?
  ●我不敢喝发酸的咖啡。有没有没酸味的咖啡豆?
  ●岩茶是用岩石做出来的吗?
  ●台湾高山茶是什么样的茶?
  ●茉莉花茶是用茉莉的花朵和叶片做出的茶吗?

本书特色

  ★以Q&A方式介绍平常饮用的茶的效能及效果、美味泡茶法、招待小祕诀、历史和小常识等,绝对是泡茶的首选书!
  ★从想要充实家居泡茶生活的人,到想要开设喫茶店和茶馆的人统统一网打尽!
 
书籍名称:茶饮时光:在家泡茶的100个祕诀 --- 卷首语:慢下来的艺术与日常的诗意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遗忘了如何真正地“慢下来”。《茶饮时光:在家泡茶的100个祕诀》并非一本关于繁复茶道仪式的指南,而是一本献给每一个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的现代人的“生活美学手册”。它摒弃了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回归到最纯粹、最温暖的“一杯茶”的体验。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最好的茶,永远是你在最放松的状态下,亲手为你自己泡的那一杯。 本书旨在通过一百个简单、实用、充满生活智慧的“祕诀”,引导读者构建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轻松愉快的居家泡茶体系。它关于的不是如何成为一名茶艺大师,而是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享受生活的“生活家”。 --- 第一部分:寻觅本源——茶的初心与茶具的选择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温柔的“寻根之旅”。我们深知,了解你手中的茶叶,是泡好它的第一步。然而,我们不纠结于复杂的产区和历史典故,而是聚焦于“感官认知”。 【祕诀 1-20:认识你的“老朋友”】 嗅闻的艺术: 如何通过干燥和冲泡后的香气变化,分辨红茶的麦芽甜与绿茶的清新豆香?我们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气味索引图”,帮助初学者迅速定位自己喜欢的香气谱系。 “看”茶的学问: 绿茶的嫩绿、白茶的毫光、乌龙茶的半发酵色泽……我们教授如何从茶叶的外形判断其大致的加工方式和适宜的水温,无需专业知识,仅凭直觉和观察。 温度的直觉: 抛弃刻板的温度计。本书分享了数种基于“听觉”和“视觉”判断水温的古老技巧——沸腾的水“如虾眼、鱼眼、蟹眼”的阶段变化,让你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也能精准控制冲泡的温度阈值。 【祕诀 21-40:让工具成为伙伴】 一套好的茶具,应当是为你服务的,而非束缚你的。我们探讨了不同材质器具对茶汤口感的微妙影响。 陶瓷的包容性: 为什么日常用的大号陶瓷杯能最大程度保留花草茶和调味茶的风味? 玻璃的通透性: 如何利用玻璃壶的透明度,观察芽叶的舒展,将视觉享受融入饮茶过程。 紫砂的“性格”: 对于初次接触紫砂壶的朋友,本书提供了一份“快速开壶与养壶”指南,强调个性化而非统一标准——你的壶应该反映你的饮茶习惯。 便捷泡茶法: 探索盖碗、飘逸杯、甚至传统马克杯在家庭场景中的最佳应用,确保无论你手边有什么,都能泡出一杯好茶。 --- 第二部分:日常的魔法——冲泡的哲学与技巧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如何将“泡茶”这一行为,从例行公事转变为一种富有仪式感的日常魔法。 【祕诀 41-65:水质的秘密与浸泡的时长】 “茶为水之母”,但并非所有水都适合泡茶。 自来水的“净化”小妙招: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读者,我们提供了简单的方法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味,例如“静置法”和“煮沸排酸法”。 “好水”的口感标准: 什么是“活水”?我们用最直白的语言描述了软水和硬水对茶汤口感的影响,教你如何根据自己喝的茶种来选择水源。 “黄金浸泡时间”的个性化设定: 传统的计时器往往过于死板。本书提供了一套“三泡定调法”:第一泡品鲜爽,第二泡取醇厚,第三泡探回甘。教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对浓度和涩度的偏好,手动调整浸泡时间,找到你的“完美浓度”。 【祕诀 66-80:从传统到创新的冲泡实验】 泡茶不应拘泥于一格,欢迎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大胆的尝试。 冷泡的魅力: 详尽介绍如何利用冰箱和密封罐,制作出低咖啡因、口感极其甘甜的冷泡茶,特别适合夏季和肠胃敏感者。 “闷泡”的艺术: 针对某些需要长时间释放香气的茶类(如陈年普洱或老白茶),我们分享了如何在保温杯中进行稳定的“闷泡”,以达到最佳的陈化效果。 茶与物的融合: 探索将薄荷叶、柑橘皮、少量香料(如肉桂棒)与基础茶底(如红茶或普洱)一同冲泡的方法,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家庭特调”。 --- 第三部分:茶饮生活——场景、搭配与身心疗愈 泡好茶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份美好融入生活,才是本书的终极目标。 【祕诀 81-90:茶与食的和谐搭配】 不再是生硬的“茶点搭配”,而是创造出生活中的味觉平衡。 “解腻”与“提香”的原则: 绿茶如何平衡油腻的烤肉?红茶如何衬托出黄油饼干的浓郁?本书提供了一份简易的“味道对照表”。 甜点的“降噪”处理: 介绍如何通过饮用特定茶品(如清淡的白毫银针),来中和高糖甜点带来的味觉疲劳。 【祕诀 91-100:泡茶的疗愈时刻】 我们相信,泡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冥想。 “五感练习”: 引导读者在泡茶时,刻意调动触觉(感受杯子的温度)、听觉(聆听水声和茶芽舒展的声音)、嗅觉、味觉和视觉,达到彻底的“在场感”。 “不追求完美”的心态: 最终的祕诀,是放下对“标准”的执着。如果今天你只想用茶包泡一杯快速的浓茶,那它就是今天最适合你的“茶饮时光”。本书鼓励读者拥抱不完美,享受每一次意外的惊喜。 --- 结语:你的茶,你做主 《茶饮时光:在家泡茶的100个祕诀》希望成为你厨房里那本被翻阅得最旧、写满笔记的工具书。它不是一套规则,而是一百扇通往宁静与美味的门。泡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请拿起你最喜欢的杯子,开始属于你的“茶饮时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三宅贵男


  中国政府认证茶艺师,「CONNACHT茶叶店」店主。2008年开设世界茶叶专卖店「CONNACHT茶叶店」,2009年附设于茶叶店的咖啡馆「CONNACHT CAFE & RECORDS」开张,还在杂志上连载随笔散文,正式在青森广播电台上出场。目前正在全国各地举办关于泡茶的活动。www.connacht.jp

译者简介

李友君


  日文专职译者,工作范围以书籍为主。期盼能透过一己之力,让更多人体会学问的奥妙之处。译有:《该喝哪一瓶?:你必须要知道的饮料添加物》、《脸部锻鍊法:消除法令纹,这样做就对了!》、《恢复好视力,完全不费力!》、《我得了失智症!》、《肌肉训练&伸展操让关节变柔软,在家就可以提升肌力,练出优美又凹凸有致的身体曲线!》(以上书籍均由健行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前言         
1究竟茶是什么?〈茶的定义〉010

日本茶
2日本茶是什么样的茶?〈日本茶的种类〉014
3日本茶对身体有益吗?〈日本茶的功效及功用〉016
4新茶、一番茶和番茶究竟有什么不同?〈新茶、一番茶、番茶〉018
5平常在喝的绿茶究竟是什么茶?〈煎茶〉020
6「静冈茶没资格叫做茶」是真的吗?〈深蒸煎茶〉022
7舒缓效果高超的严选日本茶是什么?〈玉露〉024
8有没有一石二鸟的日本茶?〈冠茶〉026
9有没有价格便宜提神醒脑的日本茶?〈芽茶〉028
10茶柱立起来就代表好运到?〈茎茶〉030
11粉茶和粉末绿茶是不同的吗?〈粉茶〉032
12焙茶可以在家制作吗?〈焙茶〉034
13玄米茶拿出来招待客人会很失礼?〈玄米茶〉036
14有没有在家轻松品尝抹茶的方法?〈抹茶〉038
15调味绿茶是什么?〈调味绿茶〉040
16宝特瓶装绿茶敌不过急须壶泡出的绿茶?〈宝特瓶装绿茶〉042
17泡日本茶时非用热水不可吗?〈冷泡煎茶〉044
18日本茶的产地有哪些地方?〈日本茶的产地〉046
19没有急须壶就不行吗?〈日本茶的器具〉050
20有没有办法泡出好喝的日本茶?〈日本茶的泡法〉054
21饮茶的规矩好像很麻烦……〈日本茶的礼节〉056
22日本茶的茶点该端出什么才好?〈日本茶的茶点〉060
23日本茶该如何保存?〈日本茶的保存方法〉062

中国茶
24中国茶是什么样的茶?〈中国茶的种类〉066
25中国的绿茶跟日本的绿茶有什么不同?〈中国绿茶〉068
26我在茶馆看到「明前西湖龙井狮峰特级」。这个词到底要怎么唸?〈龙井茶、碧螺春〉070
27白茶是什么?〈白茶〉072
28我对白茶不太熟,该怎么沖泡?〈白茶的泡法〉074
29黄茶是什么?〈黄茶〉076
30青茶是青色的茶吗?〈青茶〉078
31乌龙茶的起源为何?〈中国大陆的乌龙茶〉080
32岩茶是用岩石做出来的吗?〈岩茶〉082
33铁观音茶的铁分很丰富?〈铁观音茶〉084
34想要饮用风味惊人的乌龙茶〈凤凰单丛〉086
35台湾高山茶是什么样的茶?〈台湾高山茶〉088
36冻顶乌龙茶真能有效改善花粉症?〈冻顶乌龙茶〉090
37真的有蜜香乌龙茶吗?〈东方美人〉092
38第一次喝茶时建议选哪种台湾茶?〈台湾乌龙茶〉094
39台湾乌龙茶的名称好难懂……〈台湾乌龙茶的名称〉096
40红茶不是英国原产的吗?〈中国红茶〉098
41我收到的红茶散发出正露丸般的气味。这是什么茶?〈正山小种〉100
42世界上最有名的中国红茶是什么?〈祁门〉102
43中国和台湾红茶的滋味有没有什么特征?〈中国、台湾红茶〉104
44黑茶是什么?〈黑茶〉106
45茉莉花茶是用茉莉的花朵和叶片做出的茶吗?〈茉莉花茶〉108
46茉莉花茶以外的花茶和再加工茶有哪些?〈花茶、再加工茶〉110
47我收到花朵盛开在热水里的中国茶,这是什么茶?〈工艺茶〉112
48八宝茶是什么?〈八宝茶〉114
49中国也有急须壶吗?〈中国茶的器具〉116
50泡中国茶有没有什么要诀?〈中国茶的泡法〉120
51中国茶有没有搭配的茶点,以及类似日本茶的礼节?〈中国茶的茶点和礼节〉124
52中国茶该去哪里买?〈中国茶的购买法和保存方法〉126

红茶
53红茶是什么样的茶?〈红茶的种类〉130
54红茶真能有效改善怕冷体质?〈红茶的功效及功用〉132
55大吉岭红茶的建议喝法是?〈大吉岭红茶〉134
56适合泡奶茶的红茶是?〈阿萨姆红茶〉136
57真的有薄荷醇香气的红茶吗?〈乌瓦红茶〉138
58我们在喝的红茶是哪里生产的?〈其他红茶〉140
59格雷伯爵茶是果香红茶吗?〈格雷伯爵茶〉142
60橙白毫指的是橘子香气?还是口味是橘子?〈红茶的品级〉144
61沖泡红茶、中国茶和日本茶时,都必须将器具准备齐全吗?〈红茶的器具〉146
62沖泡美味红茶的祕诀是?〈红茶的泡法〉150
63泡了冰红茶后变得白浊……〈冰红茶的泡法〉152
64印度拉茶是什么?〈印度拉茶的泡法〉154
65请问适合红茶的微特调饮品是什么?〈调配茶〉156
66跟红茶一起端出去的点心该选什么才好?〈红茶的茶点〉158

香草茶
67香草茶的好处是什么?〈香草茶的魅力〉162
68调配香草时有没有什么要诀?〈香草的混合〉164
69有没有能像运动饮料一样喝的香草茶?〈洛神花、蔷薇果〉166
70胃肠不好时该喝什么香草茶?〈洋甘菊〉168
71有没有具排毒功效的香草?〈朝鲜蓟、奶蓟〉170
72推荐在瘦身时摄取的香草是什么?〈接骨木花、鼠尾草、西洋蓍草〉172
73特别推荐给女性摄取的香草是什么?〈生姜、覆盆子叶、玫瑰、石楠〉174
74有没有怀孕时比较不适合摄取的香草?〈香草的禁忌〉176
75香草茶要怎么泡?〈香草茶的泡法〉178
76香草该怎么保存?〈香草的保存方法〉180
77主要香草的特征、功效及功用〈香草的特征、功效及功用〉182
78麦茶、黑豆茶、牛蒡茶、柚子茶也是香草茶吗?〈茶外茶〉188
79苦丁茶是什么样的茶?〈苦丁茶〉189
80黄山贡菊这名字好怪……〈黄山贡菊(菊花茶)〉190
81蔷薇不就只是虚有其表?〈玫瑰茶(蔷薇花茶)〉191

咖啡
82咖啡是用什么制造的?〈咖啡树〉194
83我不敢喝有酸味的咖啡。有没有没酸味的咖啡豆?〈咖啡的酸味〉196
84咖啡豆该怎么选?〈原产国、烘焙〉198
85咖啡美味的条件是什么?〈美味的条件〉200
86什么样的咖啡研磨机值得推荐?〈咖啡研磨机〉202
87泸纸滴漏法和泸布滴漏法是什么?〈泸纸滴漏法、泸布滴漏法〉203
88在家泡咖啡的要诀是?〈咖啡的泡法〉204
89家庭用咖啡机怎么样?〈家庭用咖啡机〉206
90沖茶泸压壶也可以泡咖啡吗?〈法式泸压壶〉207
91喫茶店有个东西看起来像理科的实验装置……〈虹吸管〉208
92有没有持有之后就会很方便的器具?〈其他的器具〉209
93义式浓缩咖啡是什么?〈义式浓缩咖啡〉210
94拿铁咖啡和卡布奇诺有什么不同?〈拿铁咖啡、卡布奇诺〉212
95有没有冰咖啡美味沖泡法?〈冰咖啡〉213
96越南咖啡是什么?〈越南咖啡〉214
97我发现100克500日圆的蓝山咖啡!买这个好吗?〈蓝山咖啡〉216
98觉得「这咖啡很好喝!」的时候,该怎么形容才好?〈咖啡的尝味〉218
99混合咖啡是什么?〈混合咖啡〉220
100存放咖啡的注意事项为何?〈咖啡的保存方法〉221
 

图书序言

前言

  当我冬天坐在奔驰于中国大陆的列车上,弓起背嵴遥望窗外时,有位面容温和的老人向我攀谈。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一看见他递来的东西,就马上明白话中的含意。只见白色容器当中放了干燥过的小片绿叶。「倒上热水再喝了它。」老人家一脸笑嘻嘻地看着我,我也一脸笑嘻嘻地喝下去。

  容器里头有叶片,其中的寓意举世皆然。

  茶可以温暖身体,疗癒心灵,安稳地缩短与陌生人间的距离。我希望能将「茶」这种魔法般的饮料与更多更多的人分享,于是就写了这本书。「茶」这个词听起来熟悉却又笼统,这本书会整理出一套体系,尽量以浅显具体的方式表达看似难解的意象。而不时出现的故事也有助于了解茶的特征和性质。假如对第一次听到的茶名望而生畏时,请试着噼哩啪啦地翻开这本书,想必一定可以启发出高明的泡茶技巧。

  「在家泡茶」有两种含意。一种是邀请别人一道来喝茶,另一种则是尝试自己泡茶。为了别人泡茶也好,为了自己泡茶也好,滋润的都不只是喉咙而已。

  中国有句话说:「喝水解喉咙的渴,喝茶解心灵的渴。」假如这本书能让读者有机会发现茶饮的魅力,我会非常开心。
 

图书试读

究竟茶是什么?
 
茶这个字当然有定义,但日常生活中会用得更粗略。
 
世界上让人最有亲切感的饮料之一就是「茶」。「茶」在定义中是由「茶树」制成的加工食品。茶树顾名思义就是「茶的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是山茶科的植物,从上头摘下的嫩芽和叶片加工后的产物,照理说就叫做茶。之所以写照理说,是因为现在生活中用到「茶」这个字时,已经超越上述的定义,用得更为广泛而自由。茶树制造的「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还有「花茶」及调味茶就不用说了,就连用到其他植物的茶(比方像是麦茶、香草茶、玛黛茶和南非茶),甚至是咖啡,我们日本人都以「茶」为名义享用,这一点人尽皆知。「要来杯茶吗?」这句话会用来当成沟通的手段,负责替时而温热时而冰凉的饮料斡旋,或是变成小憩的同义词,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另外,「茶」也包含源自「茶汤」的日式优美格调,还有「学习茶道」之类的说法。将这种严格的定义、围绕定义打转的宽松规范,以及文化和艺术的层面归为共有的同时,也总是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茶。
 
日本茶是什么样的茶?
 
日本茶通常是指在日本制造的「绿茶」。
 
有的茶是以绿茶为基底,运用各种加工方法制造而成。
 
绿茶是从「茶树」摘取嫩芽或叶片后立刻用高温来蒸,借由遏止氧化酵素起作用,渲染成鲜艳的绿色。九州及其他部分地区还会用炒的方法,称之为「釜炒茶」。釜炒又称为中国式制茶法,经常可以在中国大陆看到,所以我希望各位可以再看看中国绿茶的章节。将茶树用蓆子或其他东西覆盖,借由遮蔽日光以增加鲜味成分的茶叫做「冠茶」和「玉露」。同样要做遮光处理,摘取后未经揉捻就干燥的茶叫做「碾茶」。这种茶几乎都用来当作「抹茶」的原料,故不会另设专页介绍,有时这也会用在茶泡饭上。将碾茶的茎部和叶脉去除,用臼磨出的东西就是抹茶。蒸制的茶会依照蒸制的时间长短,而分为「普通煎茶」和「深蒸煎茶」。拣选煎茶,其中筛掉的叶片和嫩芽以外的部分叫做「出物」,包括以破碎的叶片前端和幼小的嫩芽制成的「芽茶」,剔除叶片和嫩芽单单使用茎部的「茎茶」,以及将碎成粉末状的东西汇集而成的「粉茶」。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茶飲時光:在家泡茶的100個祕訣》,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種「手殘黨」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很想在家泡茶,但每次看著那些茶藝師在電視上或是在茶館裡行雲流水般的沖泡動作,都覺得自己大概是練不成那樣的。我總是覺得泡茶需要很多很複雜的技巧,像是精準的水溫控制、微妙的沖泡時間拿捏,還有各種我聽都沒聽過的茶具。這讓我有點卻步,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也泡不出好喝的茶。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有「100個祕訣」,我就燃起了一絲希望!我希望這本書能把泡茶這件事變得簡單易懂,讓像我這樣完全沒有基礎的人也能夠輕鬆上手。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傻瓜式」的泡茶指南,例如圖文並茂的步驟解說,或是提供一些簡單又實用的「萬用」泡茶公式。我還想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茶葉的香氣充分釋放出來,而且不會泡出苦澀的味道。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挑選適合新手入門的茶葉,以及如何用最少的茶具也能泡出一杯不錯的茶,那我真的會非常開心。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泡茶的恐懼感,讓我也能夠在家裡,享受一杯屬於自己的溫暖茶飲。

评分

喔,這本《茶飲時光:在家泡茶的100個祕訣》光聽名字就讓人心生嚮往,尤其是在這步調快得讓人喘不過氣的現代生活裡,能夠在家裡為自己沖泡一杯好茶,絕對是一種療癒又奢侈的享受。我一直對茶很有興趣,但總覺得自己泡不出那種茶館裡老師傅沖出來的醇厚滋味,總是少了點什麼,可能是對茶葉的了解不夠深,也可能是對水溫、沖泡時間的拿捏不到位。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為我這個茶的初心者打開了一扇門,讓我知道原來泡茶不只是簡單地將茶葉丟進杯子裡,而是蘊含著一門學問,一種對生活品味的追求。我特別期待書中提到的「100個祕訣」,不知道有沒有涵蓋從茶葉的選擇、保存,到各種茶具的使用、清洗,甚至是如何根據不同的心情和場合來挑選適合的茶品。想像一下,在一個慵懶的午後,陽光灑落,手中捧著一杯溫熱的茶,細細品味其中的香氣和滋味,那絕對是簡單卻又無比幸福的時刻。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學到如何在家就能泡出一杯真正好喝的茶,不再只是滿足於市售的茶包,而是能真正感受到茶的魅力,並且將這份寧靜與美好融入日常生活中。

评分

最近剛好在尋找一些能讓生活變得更有儀式感的小方法,偶然間看到《茶飲時光:在家泡茶的100個祕訣》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我本身是個很喜歡享受生活細節的人,雖然對泡茶不是什麼專家,但每次看到別人泡茶時那種專注而優雅的樣子,都覺得很迷人。我總覺得,在家裡能夠沖泡出一杯有水準的茶,不只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昇華。我特別好奇這本書中的「100個祕訣」,是不是涵蓋了各種不同的茶類,像是綠茶、紅茶、烏龍茶,甚至是花草茶等等,並且針對不同的茶類,提供不同的沖泡建議?我希望書裡能教我如何分辨茶葉的品質,以及如何根據茶葉的特性,選擇最適合的沖泡器具。另外,我也很好奇,是否會有關於茶與食物的搭配建議,或是如何透過泡茶來舒緩壓力、提升專注力等相關的內容。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豐富的茶知識,讓我從一個茶的門外漢,慢慢轉變成一個能夠在家中享受高品質茶飲時光的小達人,讓我的生活品質更上一層樓。

评分

這本《茶飲時光:在家泡茶的100個祕訣》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身為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家最想做的就是卸下所有疲憊,找個讓自己放鬆的空間。我一直覺得,在家泡一杯茶,是個很棒的選擇,但每次自己動手,總覺得味道不如預期,有時候甚至覺得茶葉的香氣跑不出來,或是泡出來的茶湯有點苦澀。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麼讓一杯茶的滋味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是水的品質?還是沖泡的手法?抑或是茶葉本身的特性?這本書提到的「100個祕訣」讓我充滿期待,我希望它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疑惑,教我一些實用的技巧,讓我在家也能泡出令人驚豔的茶。例如,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分享如何判斷茶葉的新鮮度,以及如何正確地保存茶葉,避免香氣流失。另外,關於水溫的控制,這絕對是許多人泡茶時容易忽略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有更詳細的說明,告訴我們不同種類的茶葉適合的水溫範圍。總之,我對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幫助我提升泡茶的技巧,讓我的居家茶飲時光,變得更加有滋有味,充滿樂趣。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茶總是有種莫名的嚮往,覺得茶葉裡蘊藏著一種古老的智慧和靜謐的美學。這本《茶飲時光:在家泡茶的100個祕訣》聽起來就像是一本能夠引導我進入這個迷人世界的指南。我住在都市裡,生活節奏很快,有時候真的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慢時光」,而我認為,在家泡一杯茶,絕對是最佳的選擇。我一直苦惱於自己泡的茶總是不夠「到位」,有時候茶湯顏色不對,有時候味道太淡或太濃,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我非常期待這本書的「100個祕訣」,希望能學到一些關於選茶、識茶的入門知識,例如如何從茶葉的外觀、香氣來判斷它的品質。我還想知道,不同的水質對茶湯的影響有多大,以及如何才能找到適合沖泡茶的「好水」。此外,我也很想了解,不同茶具的使用時機和注意事項,例如是不是每一種茶都需要用蓋碗來泡,或是有些茶用馬克杯也能泡出好味道。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深入地了解茶的奧妙,並且將這些知識應用在我的日常泡茶習慣中,讓我的居家生活,因為一杯好茶而更加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