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凤邑儒教联堂的飞鸾劝化与其社会网络

台湾凤邑儒教联堂的飞鸾劝化与其社会网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凤山地区大多数鸾堂,鸾堂与地方公庙有着强烈的联结,并以具体的互动行为,产生稳定的模式,鸾堂在面对不同属性的团体,如与其他鸾堂、地方公庙以及一般的民众之间,乃以不同机制进行互动,最显着的便是以鸾堂的祭仪进行社会网络之建立,这是鸾堂在凤山地区蓬勃发展之故,所产生的影响系不论地方公庙、一般民众,都有许多机会接触鸾堂祭仪,在长时间发展及影响下,就成为众多宗教仪式中的首选,而「祭仪」就成为鸾堂的必备资源。

  本书以人类学家Marcel Mauss 的「Gift」(礼物交换)概念作为发想, 延伸论述凤山地区鸾堂与他者的互动,就我的观察理解,鸾堂祭仪也是透过「Gift」概念进行互动关系的建立,但并不完全如Marcel Mauss 所指实质的礼物交换,其中牵涉了传统汉人对网络互动的价值观。「人情债」即是此种价值思维,这是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的不同。此外,华人社会更将他人对于自己的「回报」视为对自己的「餽赠」,在这样的思维上,也形塑出有别于Mauss 的论述。华人社会的礼物交换观念,确实影响凤山地区鸾堂在宗教及社会网络互动的行为。

  本书的撰写与出版,便是希冀透过这样的讨论,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凤山地区的鸾堂信仰,以及该地区鸾堂的社会网络互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延洲


  高雄凤山人,为凤邑诚心社明善堂录鸾生,现系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鸾堂信仰,小法科仪,民间宗教,无形文化资产。撰有〈台南府城地区王功法脉的「哪咤太子」咒文探析--以《协合坛咒簿》为中心〉、〈旗山天后宫丙申科(2016)绕境探查—兼谈民众参与及其无形文资保存概念〉、〈府城红头小法咒文与科仪的感应—以玄明保安宫协合坛为例〉、〈「凤邑儒教联堂」与台湾南部鸾堂运动的开展(1950-1979〉、〈战后凤山地区鸾堂与地方信仰—以凤邑十一鸾堂联着《明道》(1961)为中心〉等数篇论文;协助执行计画案有「中彰投地区客家重要家族收藏文献调查暨数位化计画」、「101年度高雄市岁时与祭典普查计画」、「高雄市民俗资源调查计画:生命礼俗类」等。
 

图书目录

高雄研究丛刊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桃笔鸾盘,震聋发聩:凤山地区鸾堂信仰缘起及其发展
第二章 飞鸾劝化,钟声铎韵: 凤山地区鸾堂组织与其祭仪
第三章 处处设鸾,方方阐教: 凤山地区鸾堂与地方公庙
第四章 礼尚往来,往而不息: 凤山地区鸾堂的社会网络
第五章 结论
征引书目
附录1:凤山地区各鸾堂政治菁英一览表
附录2:鸾堂各科善书职务变化表
附录3:《眀道》〈凤邑儒教联堂人职〉表
附录4:凤邑静心社举善堂旨缴《谆诂纂述续篇》醮典秩序表
附录5:祭圣科仪相关内容
附录6:各鸾堂恩师表
附录7:凤山聚落对应表
附录8:战后凤山地区庙宇一览表
附录9:内政部全国宗教资讯系统
附录10:明德社喜善堂各科善书恩师更迭表
附录11:联着《眀道》恩师一览表
附录12:联着《眀道》恩师与聚落对应表

 

图书序言

导言

参与寺庙活动大概是多数台湾人共同的生活经验与记忆,其中以神明诞辰,也就是俗称的「神明生」最多,从俗谚「三月痟妈祖」,即可反映此种现象,显现台湾民众对寺庙活动的参与程度,然而在台湾不仅仅只有农历三月的「妈祖生」,每个月也都有各种神祇诞辰,可见寺庙活动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

与多数台湾民众相同,「看热闹(kuànn láu liat)」系从小养成的经验和兴趣,回忆幼时,因住家紧邻寺庙,接触宗教活动可谓频繁,当时也与外界认为神秘之宗教仪式「扶鸾」有微妙的邂逅,小时候并不知这是多特殊的信仰仪式,如此的邂逅确实也影响笔者至今。其实接触扶鸾并非偶然或者意外,祖父与父亲皆是正鸾生,算是一种家族信仰,只是当时不知悉而已,这种儿时的经验,也在成年之后化为实际的信仰行为,高三那年开始「行堂(kiânn tng)」,大学四年级(2010)奉恩师之命正式宣誓入堂。

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又加上所学与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相关甚深,遂而提笔撰文,借由大学以降的课程修习,启发了对民间信仰与鸾堂议题的求知慾,阅读相关的研究与书籍,深刻发觉书中呈现与笔者生长地「凤山」的鸾堂信仰有甚多差异之处,这是本书得以成形的始端。经由大量的阅读及田野观察发现,许多研究者为避免探讨主题失焦,都会免除讨论周边问题,鸾堂研究亦然,如王见川两篇着作〈西来庵事件与道教、鸾堂之关系——兼论其周边问题〉、〈略论陈中和家族的信仰与劝善活动〉提供对鸾堂研究之反思。

王见川两篇文章,前者讨论西来庵与鸾堂的关系,除全台白龙庵开基五大家将团外,西来庵亦有五团的家将,其堂号以「吉」字为头,是全台湾「吉」字头家将团之源,在整个家将信仰与文化的发展过程极为重要, 但王氏并未谈及西来庵家将与鸾堂间的互动,令他人无法得知西来庵的信仰全貌及西来庵事件中,家将团是否参与或是扮演角色为何?后者亦是聚焦于陈中和及其家族在鸾堂的劝善事业,对陈中和家族是否为单纯的鸾堂信仰者也未有讨论。传统上,地方神庙是公众的议事场域,仕绅掌握了寺庙,亦是掌握了分配利益的权力,在此文中,只见身为仕绅阶层的陈中和奔走于鸾堂的劝善活动,却未见投身更广泛之民间信仰相关事务,这显然与一般大众对大多数仕绅的地方参与情况印象有所不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